巨大纵隔肿瘤36例的外科诊治体会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_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巨大纵隔肿瘤外科诊断治疗的经验,评价手术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治疗的36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详细分析其临床表现、外科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

结果

36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9.2岁。其中良性病变23例,恶性病变13例。手术达到完整切除34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其中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7年,良性肿瘤患者均健康存活。恶性肿瘤患者9例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中7例死亡。

结论

外科手术在巨大纵隔肿瘤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术前明确诊断、准确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术中精细操作是治疗的关键。巨大良性纵隔肿瘤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导管维护方式在血液透析患者cuff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4例留置cuff导管的透析患者,根据导管维护方式有无敷料覆盖分为两组,对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结果、费用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费用较低(P<0.05).结论 留置cuff导管行长期透析患者,无覆盖无菌敷贴导管维护方式较优.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术前血清甲胎蛋白表达水平与外科治疗后的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79例外科治疗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应用ROC曲线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HCC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的临界值为18.98 μg/L,此时AFP灵敏度为54.6%,特异度为82.0%。AFP阴性组(AFP<20
目的 探讨在妊娠合并肾衰竭血液透析孕妇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妊娠合并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护能力及并发症.结果 护理前,两组自护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我概念、健康认知、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妊娠合并肾衰竭血液透析孕妇自护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