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多跳网络的可信数据传输机制

来源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无线多跳网络设计了一种可信数据传输方案,通过编码、复制和多路径分发等多种手段的结合,实现了数据机密性和传输鲁棒性的增强.针对数据机密性,设计了基于异或计算的编码方式,将解析数据片段的难度提高到等同于攻占所有的数据分发路径;针对传输的鲁棒性,基于多路径设计了备份与校验相结合的容错模型和数据分发算法,实现了容忍多路径失效.主要算法具备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同时在数据冗余度、路径利用率和快速数据恢复能力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其他文献
古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脚下。”由此可见,千里之遥,就是远途。行之,称为远徙。若为政治军事目的而去,或长途行军中遇有战事,称之为远征。远徙已是辛苦之举,远征更历艰险。一个人一生经历一次远征已属不易,有一个人却经历了四次远征,可谓枪林弹雨中艰难求胜,堪为英雄。他,就是无产阶级军事家、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李天佑上将。    第一次远征:从广西百色到江西中央苏区    李天佑,1914年1月8
1911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义,九江革命党人积极响应。23日,九江新军起义,随后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分府。九江是全国第三个(晚湖南、陕西一天)起来响应革命的地区。次年10月29日,孙中山来到九江,在欢迎宴会上,他高兴地说:“武昌起义,九江最早响应,鼎力支援,使革命得以顺利发展,如此之功,吾人佩甚。”孙中山高度赞扬了九江人民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革命党人,策动起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文章阐述了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将传统教学与现代CAI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4月12日,来自郑州的全国首家“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宋”的22位老战士跨吐鸭绿江大桥,踏上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朝鲜土地,    冒雨重访鸭绿江断桥    4月的丹东市乍暖还寒,12日下午,丹东市的鸭绿江断桥旁走来了22位身穿军装、胸带奖章的老人。雨中,军乐团反复演奏老人们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站在断桥前,这些来自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以下
针对时变混合模型的独立分量分析(ICA)问题,提出了基于滑动窗口的ICA算法.给出了基于滑动窗的分离矩阵递归学习算法,提高了算法的运算效率,因此可应用于独立分量的在线提取和动态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