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0-0206-01
新课标明确指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 如何理解数学学习习惯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它是后天获得的。而数学学习习惯则是一定的数学学习行为重复多次而形成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反映。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2 如何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养成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我们要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数学课上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它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要培养学生数学课上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不能做小动作或思想开小差;其次应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公正、客观地予以评价和补充;再次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和练习;最后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本身也要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方法灵活,从而使数学课堂活泼有趣,引人入胜。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要使学生的阅读不流于形式,首先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低年级可以先指导学生看图,再逐步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算式和叙述文字;要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形式,可以是先教后读,也可以是边讲边读……阅读中还应要求学生手脑并用,要边看边读,边读边想,边想边练。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的阅读,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和课后的阅读。只要这样坚持训练,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数学作业的习惯。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主要手段,要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训练:其一,训练学生专心完成作业和独立完成作业,不能草率应付,不能抄袭等;其二,训练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要做到审题全面细致,计算耐心准确,并能自觉地进行检查和验算;其三,训练学生认真书写,书写要做到规范、整洁、美观,要教育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地作图或计算。
3 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既不可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循序渐进,反复训练。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各种行为,开始是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示范,或课本上的例题进行的,当这种行为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就形成了某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具有渐进性。作为教师,就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一点一滴开始,循序渐进地搞好训练。同时教师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训练的反复性,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示范导行,以身作则。数学课上,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其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要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因此数学课上,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要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工整合理,书写要规范美观,辅导学生要耐心,讲解问题要细致……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严格要求,正面教育。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还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某种行为训练,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作为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可要求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说完整话,上课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法”可依,有纲可循。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切不可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协调家长,团结合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象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而教师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沟通的桥梁,教师要多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与家长统一教育观念,取得家长的支持,从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都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和指导,可以说,有了家长这个同盟者,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会事半功倍。
新课标明确指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 如何理解数学学习习惯
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它是后天获得的。而数学学习习惯则是一定的数学学习行为重复多次而形成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反映。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2 如何培养数学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养成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我们要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数学课上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它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要培养学生数学课上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不能做小动作或思想开小差;其次应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公正、客观地予以评价和补充;再次应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和练习;最后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本身也要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方法灵活,从而使数学课堂活泼有趣,引人入胜。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要使学生的阅读不流于形式,首先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低年级可以先指导学生看图,再逐步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算式和叙述文字;要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形式,可以是先教后读,也可以是边讲边读……阅读中还应要求学生手脑并用,要边看边读,边读边想,边想边练。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的阅读,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和课后的阅读。只要这样坚持训练,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数学作业的习惯。数学作业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主要手段,要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数学作业的良好习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训练:其一,训练学生专心完成作业和独立完成作业,不能草率应付,不能抄袭等;其二,训练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要做到审题全面细致,计算耐心准确,并能自觉地进行检查和验算;其三,训练学生认真书写,书写要做到规范、整洁、美观,要教育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地作图或计算。
3 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应注意的问题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既不可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循序渐进,反复训练。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各种行为,开始是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示范,或课本上的例题进行的,当这种行为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就形成了某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具有渐进性。作为教师,就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一点一滴开始,循序渐进地搞好训练。同时教师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训练的反复性,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示范导行,以身作则。数学课上,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其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要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因此数学课上,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要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工整合理,书写要规范美观,辅导学生要耐心,讲解问题要细致……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严格要求,正面教育。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还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某种行为训练,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作为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可要求他们在回答问题时说完整话,上课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法”可依,有纲可循。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切不可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协调家长,团结合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象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而教师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沟通的桥梁,教师要多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与家长统一教育观念,取得家长的支持,从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都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和指导,可以说,有了家长这个同盟者,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