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农民铺就希望之路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江苏省农广校丹阳市分校毕业已经6个年头了,潘中顺至今还在念叨:“是魏校长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潘中顺如今是丹阳市吕城镇运河兽医分站的站长。2002年,他刚刚高中毕业,就“子承父业”在村里当起了兽医。说是兽医,其实是替农户阉猪。如果不是魏志敏三番五次到他家里做工作,动员他到丹阳市农广校去学习、深造,恐怕他至今还在村里干着阉猪的行当,永远成不了丹阳市兽医行业的技术骨干。
  屈指数来,魏志敏在丹阳市农广校副校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整整10年。这10年中,又有多少人在他的引导和教育下,由普通农民成长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仅近5年,江苏省农广校丹阳市分校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991名,如今他们活跃在丹阳市农村广袤的大地上,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这里,倾注了魏志敏多少心血和汗水呀!
  2001年11月,38岁的魏志敏走马上任丹阳市农广校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面对着这个新的角色,已经做了10多年教员的魏志敏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中专学历教育招生连年下降,生源明显不足;对农民的培训全是零散型的,培训效果受到农民的质疑;师资力量薄弱,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怎么办?只有华山一条路:改革!
  魏志敏又拿出当年步出校门的那股勇气来,大刀阔斧地实施着自己的改革思想。他首先调整了办学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三个转变”,即:将单一的小农业培训转变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将单一的农技员培训转变为面向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将面向“三农”的培训转变为立足“三农”、面向市场的培训。围绕这个思路,他接二连三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联合办学”、“村校联合”、“主体培训”、“师资培育”、“学用结合”、“质量跟踪”等等,从而有效地拓宽了办学渠道,盘活了一盘棋。
  然而改革之初,路走得并不顺畅,面对许多人的不理解,魏志敏身先士卒,带着教员们走村入户,动员有潜质的农民入学深造,丹阳市的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多次跑南京农大、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畜牧技术学院等院校,苦口婆心地做工作,说服对方接受“联合办学”的思想;他积极将农广校的技术培训与农民培训工程、致福工程、阳光工程等项目进行有效嫁接,将技术培训课堂开设在田间地头、猪圈旁、池塘边……
  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培训面临着人员难组织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魏志敏积极创新培训形式,组建讲师团,采用“菜单式”培训,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讲师团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近150名,提供13类72项实用技术的培训。魏志敏主张讲师团的专家们不仅要“动嘴”还要“动手”。魏志敏常说:“既要动嘴讲解、指导技术,又要亲身实践,掌握、应用技术,这样才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在延陵镇和云阳镇分别建立了稻麦技术和蔬菜技术综合展示基地,就是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动手能力。”为了把技术送到农民手上,又不耽误农时,魏志敏和同事们总是利用周末或者趁着早晚农闲的时候进村入户开展培训。这一形式也深受农民的喜爱,常有老百姓打电话来咨询培训事宜,甚至主动要求参加培训。像食用菌技术、园艺生产、果树种植等技术非常受欢迎。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的丹阳市农广校可谓顺风顺水,学历教育入学人数年年上升,是改革之前的两倍多;实用技术培训由于实施了全市整村推进,每年培训达2.2万人次,也比改革前翻了一番。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魏志敏任职期间,丹阳市农广校先后三次受到中央农广校和农业部的表彰,成为苏南地区唯一的全国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学校先后两次获得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三等奖等重要奖项。
  了解魏志敏的人,都说他精明睿智,精力充沛,只要他想干的事,就一定能干成。
  这种评价,源于魏志敏的双重身份,他不仅是丹阳市农广校的副校长,还是一名农业技术的推广者。他的决心是,将这两种身份合二为一,将农村人才培育和农业技术推广融会贯通,达到培养了一批人才的同时,也推广了一批农业新技术。
  2006年至今,他连续组织实施了江苏农民培训工程、江苏省农村人才工程、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他依托农广校这一载体,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致福工程培训等3000余场(期)、培训12万人次之多,培育了3600余户科技示范户,建立了16个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形成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稻鸭共作、食用菌高效种植、设施蔬菜、生态养殖等先进技术在丹阳市得到成功推广。受惠于这些技术的农户们,一提起魏志敏,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陆朝荣是界牌镇的养猪大户,养殖规模达万头。与所有的规模猪场一样,陆朝荣也曾遇到猪粪处理的难题。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很好的处理办法,猪场周边的村民对他意见很大,甚至推了他的围墙、扒了他的猪圈。魏志敏了解情况后,在陆朝荣的万头猪场建立了农民培训项目实训基地,帮助他在那里建起了有机肥厂,从此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在这个猪场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不仅废物得到了有效利用,还缓解了猪场与村民的矛盾。如今,陆朝荣还拥有了自己的种猪场,他的有机肥厂还通过招标,进入了江苏省商品有机肥的补贴项目,事业越做越大。
  可以说,陆朝荣不仅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受益者,也是农民培训项目的受益者。
  2008年3月,丹阳市延陵蛟龙湖渔业养殖合作社成立了。成立这个合作社,是魏志敏审时度势,根据延陵水产发展特点而提出的。延陵是丹阳市水产生产重点镇,然而多年来水产养殖户都是各干各的,抗御风险的能力很弱,而且争取不来任何项目,产业始终做不大。合作社成立后,对入社社员实行“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又为争取项目建立了载体。合作社成立4年来,陆续争取到省、市各类农业项目5个,项目资金达100多万元,为延陵水产业快速提升注入了活力。如今,这个水产合作社面积扩大到了6000余亩,吸纳社员70余个,实现年产值2400余万元。延陵镇已经成为丹阳市高效渔业特色镇。如果没有魏志敏当初的出谋划策和鼎力支持,延陵的水产养殖户恐怕还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之中。
  近5年,魏志敏先后组织丹阳市企事业单位申报农业部、省农林厅(农委)、财政厅、科技厅、镇江市项目55个,中标38个,还有30余个农业试验、示范项目落户丹阳。通过项目的实施,32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了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创办,建立了16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家镇江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魏志敏从1984年7月步出校门,已在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战线上奋斗了26个春秋。二十多年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为魏志敏赢得了众多荣誉。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办学人员、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学能手;多次被评为丹阳市农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镇江市、丹阳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至2010年连续5年被江苏省农林厅、农委评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他在不断进取努力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学术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1篇,其中5篇在全国、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
  面对这些荣誉,魏志敏并不满足。他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我愿意为此尽力尽智。”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魏志敏的心声。他将继续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为丹阳农民铺就一条希望之路!
  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丹阳市分校
其他文献
晋代范宁曾说过:“农民,播殖耕稼者”,所谓农民就是长期居住在农村,并以土地等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随着社会的变迁,农民这个词的涵义也在变化,西方学术界就有用英语“peasantry”(传统农民)而非“farmer”(职业农民)来称呼中国的农民。  farmer从词义上说,以farm(农业)为词根,强调的是职业。在发达国家,farmer是指经营农场、从事农业的人,与工匠、商人等相同,是一
喜看麦田千层浪,又是一年丰收时。5月31日,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在安徽寿县举行,这标志着大规模夏粮收获工作全面展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就夏粮生产接受了记者专访。  问:今年夏粮生产形势如何?  答:今年夏粮生产大局已明朗。麦收区里,麦浪滚滚,机声隆隆,一片丰收景象,农民脸上写满笑容。如果未来一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夏粮将继续增产,并且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今年夏粮生产有三个特点:一是面积
据统计,2009年北京郊区果树种植面积246.6万亩,果品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28亿元,果农户均收入9300元,果树产业成为京郊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京郊果园大都采取大水漫灌、沟灌的灌溉方式,亩均灌水量280~400立方米左右,不仅水肥利用效率低,而且制约果品品质的提升。针对这些果园水肥管理存在的问题,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提出了环绕滴灌施肥、穴贮肥水小管出流和覆膜沟灌三种果园节水
胃病从何而来  曾听到某些朋友夸说自己有一个“铁胃”,吃什么都不得病,言辞间十分得意。其实,这种夸口的后果是胃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般而言,胃病也不是朝夕间得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是引发胃病的重要原因。在此,给大家提个醒:  1. 经常不吃早饭或饮食不规律  不吃早饭早已经成为不少年轻朋友的习惯,殊不知不吃早饭会令胃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造成胃酸分泌过多,很容易造成胃炎、胃溃疡。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有幸对中国艺术界领军人物陈派艺术的传人陈长智、林庆萍夫妇进行了采访。  走进二老的住所,仰梅斋的匾额迎面高悬,两侧书柜中陈列着二老多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有铜匾、有奖状、有奖杯,都是二老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努力的体现。  艺术的渊源  当问到斋号的由来时,陈老说,其祖父陈嘉言,字梅生,人称“梅老”,是清末翰林,著名的书法大家;其父陈云彰,字少梅,被誉为“当代唐伯虎”。仰梅斋抒发了陈
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围绕蔬菜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中始终围绕一个中心,把握两个主题,努力做到三个规范,重点突出三个结合,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了1~3门实用技术,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带头户和示范户,“一村一品”规模不断壮大,全市形成专业镇、村587个,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  一、围绕一个中心,找准工作切入点。
蔬菜价格要稳定两头:市民的购买价不能高了,菜农的地头价也不能低了;要调控中间:运输距离不要太长,环节不要太多,运费不要太高。我们来看看近期政策方面有哪些新的动向。   为保障“菜篮子”供应,农业部今年将推动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落实城市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地方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在全省蔬菜工作会议上要求,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即:地级市、县
编者按:2013年,随着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不少试点县在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认定管理制度和支持扶持政策等三项制度的建设路径上都有进展。本期选登山东省郯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暂行〉、福建省永定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和安徽省南陵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供各地借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培
节能减排,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是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而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蒙古
黑小麦不但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富含抗氧化物质,可排出体内毒素,温热内脏,改善体质,延缓衰老。黑小麦以其自然性、营养性、功能性和科学性愈来愈受农民的关注。为了促进黑小麦的高产,春季管理黑小麦有技巧。  一、控制旺长麦田  对于因部分密度大,每亩穗数超过60万,长势过旺的麦田,在起身期,春生第3叶出生前后,适当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株高,防止倒伏。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