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教学过程具有角色互换性、教学目标具有多元性,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能够实现教学模式从“讲授式”向“探究式”方向的转变,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观念的转变,实现学生从教学过程中的“配角”向“主角”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的转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运用策略 研究
[作者简介]徐承英(1967- ),女,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治法律系副主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重庆 404000)詹培民(1951- ),男,江西上饶人,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重庆 400053)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互动结合’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3116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4-0163-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指导性相结合的课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和完善以及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是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决定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长期以来,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大多数教师不断根据时代变化的新特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目的等方面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和改革,但良好的愿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以往的教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
首先,它忽视了课程本身的特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表现为行动方案的理论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实践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而获得的科学理论成果,其理论的形成深深根植于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发展,因而根植于实践而获得的理论成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的开放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中心,重视理论观点和原理的逻辑推演,简化了这些观点和原理得以产生的具体过程和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而很难体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特点,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基本要求是学生掌握现有的结论和解释框架,并用之去解释现实问题,但是时代在发展,理论本身也要发展,学生应当通过把握理论创立者的实践智慧去解释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与这一理论的开放性形成了突出矛盾,其结果必然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失去鲜活的生命力。
其次,它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多致力于教师传递知识,学生接受、储存知识,却没有让学生掌握摄取知识的方法,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从根本上忽视了教师进入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的“学”能最终摆脱教师的“教”,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走向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的王国。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任何传授将毫无意义,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从发挥。
再次,它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当代大学生具有对政治敏感、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对现实生活接触多、对祖国建设关注以及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热情高等特点,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在学习中已经不满足于消极被动地接收单向灌输,而是希望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往往把学生视为很不成熟的个体,认为学生不足以承担发现问题和创新知识的重任,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以至于学生联想、质疑、批判的思维空间被应接不暇的知识量所充斥,这必然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不可能成为社会的创新人才。
2.创新教学方法,选择案例教学是由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决定的。案例教学法是当代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和真谛在于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迪,渐渐归纳并领悟出一个适合个人特点的有效的思维路线和思维逻辑,并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深化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传授的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符合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案例教学提供生动例子,再现或模拟社会现实,使学生从生动的事例中提炼出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又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教学案例不仅包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已经做过的事情或参与决策的事情、在新时代的发展以及出现的新问题,而且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做和未来将要做的事情。这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创立者的智慧从现实社会中提炼素材解决问题,使理论与时俱进,永葆其青春和活力。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教学过程具有角色互换性,符合课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成熟和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扮演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学生对教师高度的依赖,尽管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讨论、布置作业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情况。而案例教学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情景,教师仅仅是案例学习和讨论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协助者,学生是学习和讨论的主角,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之间的讨论、合作与竞争去完成学习任务。
案例教学法实现的教学目标具有多元性,符合课程培养学生能力、树立科学“三观”的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既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观点,运用理论去解释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改造世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一种真实的和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借助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和个人经验,运用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其中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讨论,集众人之长而对方案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优选实施方案的教学过程。这样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不离学校就能接触到大量典型的实际具体情景。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和运用
1.精心选择案例。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适度、适用的案例,是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够把握得了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案例。教师能否把握案例,取决于教师对案例设计的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设计的知识内容能否掌握,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观点和看法。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案例所描述的是否为身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提问题是否是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社会或人生的问题,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问题,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因此,在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应当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真实性原则。在案例的选择上,最好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性强的真人真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原则。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澄清一些是非界限,解决思想认识上的疑虑。开放性原则。案例常常是思考的开始,选择开放性的案例,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便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案例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除了教师的充分准备外,还应要求学生做好对案例的熟悉工作。最好在教学前把案例材料印发给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他们对案例有一个思考和认识的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准备好课堂发言的提纲。
3.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学生才是案例学习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调动学生参与和讨论的积极性。在学生讨论中,教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敢于触及敏感话题,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看法,因势利导地启发他们在不同观点的比较和碰撞中分析问题,正确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认识轨道上来。
4.及时对案例进行点评。对案例进行及时的点评总结是案例教学不可忽略的一步。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及时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正确的思想,使正确的思想观念得以树立和巩固,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讨论中暴露的思想认识问题加以及时的纠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三、案例教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能够实现从“讲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讲授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但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其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阻碍作用。要改革这种落后的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便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案例教学恰恰符合这种教学改革的要求。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和阐述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师生共同讨论、研究案例的民主氛围中完成教学。
2.案例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观念的转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决定了单凭教师的个人讲解不仅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中的逆反心理。案例教学则不同,教师精心选取的案例来源于现实,有些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对他们有一种吸引力;案例内容往往生动有趣,没有那么多抽象的理论,并且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因此,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同时,案例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在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学生在这种气氛中,会增强敢想、敢说、敢做的意识,积极争取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使学生从 “要我学”向“我要学”方向转变。
3.案例教学能够实现学生从教学过程中的“配角”向“主角”的转变。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角,学生扮演着接受知识的配角。这种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方法,只能使学生充当知识的容器,成为一个被动消极的接受者。案例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担任了编导的角色,学生担当了演员的角色,在案例的讨论、分析中,学生成为主角,这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是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必须在讨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所学理论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认识,才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的过程,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以后的社会工作、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教师也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
4.案例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虽然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也希望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目的,但实践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很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选案例,通过精心设计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在师生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允许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在分析思考案例的过程中自主发现疑难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在探讨中教师鼓励学生争辩、质疑、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的意识,从而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它通过大量的原始资料和信息,让学生做出判断和分析,进而从案例中获取某种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自学思考、语言组织、口头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其重点在于讨论和互相交流,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较好的表现,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经过思考后形成文字,写出讨论提纲,再通过课堂上与他人的争辩中磨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它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晓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钱伟量.邓小平理论概论案例教学研究及教学案例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运用策略 研究
[作者简介]徐承英(1967- ),女,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政治法律系副主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重庆 404000)詹培民(1951- ),男,江西上饶人,四川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重庆 400053)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互动结合’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31168)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4-0163-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指导性相结合的课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和完善以及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趋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采用案例教学法,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是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增强教学针对性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决定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长期以来,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大多数教师不断根据时代变化的新特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目的等方面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和改革,但良好的愿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以往的教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
首先,它忽视了课程本身的特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种表现为行动方案的理论形态,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实践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而获得的科学理论成果,其理论的形成深深根植于实践,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发展,因而根植于实践而获得的理论成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然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的开放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中心,重视理论观点和原理的逻辑推演,简化了这些观点和原理得以产生的具体过程和运用这些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而很难体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特点,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基本要求是学生掌握现有的结论和解释框架,并用之去解释现实问题,但是时代在发展,理论本身也要发展,学生应当通过把握理论创立者的实践智慧去解释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与这一理论的开放性形成了突出矛盾,其结果必然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失去鲜活的生命力。
其次,它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多致力于教师传递知识,学生接受、储存知识,却没有让学生掌握摄取知识的方法,颠倒了教与学的关系,从根本上忽视了教师进入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的“学”能最终摆脱教师的“教”,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走向独立自主的获取知识的王国。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任何传授将毫无意义,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从发挥。
再次,它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当代大学生具有对政治敏感、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对现实生活接触多、对祖国建设关注以及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热情高等特点,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在学习中已经不满足于消极被动地接收单向灌输,而是希望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往往把学生视为很不成熟的个体,认为学生不足以承担发现问题和创新知识的重任,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以至于学生联想、质疑、批判的思维空间被应接不暇的知识量所充斥,这必然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不可能成为社会的创新人才。
2.创新教学方法,选择案例教学是由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决定的。案例教学法是当代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和真谛在于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迪,渐渐归纳并领悟出一个适合个人特点的有效的思维路线和思维逻辑,并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深化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传授的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符合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研究和解决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案例教学提供生动例子,再现或模拟社会现实,使学生从生动的事例中提炼出科学的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现实,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又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教学案例不仅包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已经做过的事情或参与决策的事情、在新时代的发展以及出现的新问题,而且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做和未来将要做的事情。这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创立者的智慧从现实社会中提炼素材解决问题,使理论与时俱进,永葆其青春和活力。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教学过程具有角色互换性,符合课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的主体性成熟和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扮演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学生对教师高度的依赖,尽管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讨论、布置作业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情况。而案例教学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情景,教师仅仅是案例学习和讨论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协助者,学生是学习和讨论的主角,通过自主学习和同学之间的讨论、合作与竞争去完成学习任务。
案例教学法实现的教学目标具有多元性,符合课程培养学生能力、树立科学“三观”的要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既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观点,运用理论去解释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改造世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一种真实的和模拟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借助案例材料提供的信息和个人经验,运用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以其中当事人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讨论,集众人之长而对方案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优选实施方案的教学过程。这样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不离学校就能接触到大量典型的实际具体情景。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和运用
1.精心选择案例。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适度、适用的案例,是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够把握得了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案例。教师能否把握案例,取决于教师对案例设计的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设计的知识内容能否掌握,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观点和看法。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案例所描述的是否为身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提问题是否是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社会或人生的问题,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解决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问题,提高其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因此,在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应当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真实性原则。在案例的选择上,最好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性强的真人真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原则。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澄清一些是非界限,解决思想认识上的疑虑。开放性原则。案例常常是思考的开始,选择开放性的案例,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便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案例教学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除了教师的充分准备外,还应要求学生做好对案例的熟悉工作。最好在教学前把案例材料印发给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使他们对案例有一个思考和认识的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准备好课堂发言的提纲。
3.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学生才是案例学习的主体。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调动学生参与和讨论的积极性。在学生讨论中,教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敢于触及敏感话题,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看法,因势利导地启发他们在不同观点的比较和碰撞中分析问题,正确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认识轨道上来。
4.及时对案例进行点评。对案例进行及时的点评总结是案例教学不可忽略的一步。针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及时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正确的思想,使正确的思想观念得以树立和巩固,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讨论中暴露的思想认识问题加以及时的纠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三、案例教学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能够实现从“讲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讲授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其自身的优点,但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其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阻碍作用。要改革这种落后的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便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案例教学恰恰符合这种教学改革的要求。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和阐述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师生共同讨论、研究案例的民主氛围中完成教学。
2.案例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观念的转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决定了单凭教师的个人讲解不仅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学习中的逆反心理。案例教学则不同,教师精心选取的案例来源于现实,有些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要面对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对他们有一种吸引力;案例内容往往生动有趣,没有那么多抽象的理论,并且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因此,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同时,案例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在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学生在这种气氛中,会增强敢想、敢说、敢做的意识,积极争取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根本上使学生从 “要我学”向“我要学”方向转变。
3.案例教学能够实现学生从教学过程中的“配角”向“主角”的转变。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角,学生扮演着接受知识的配角。这种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方法,只能使学生充当知识的容器,成为一个被动消极的接受者。案例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担任了编导的角色,学生担当了演员的角色,在案例的讨论、分析中,学生成为主角,这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是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必须在讨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所学理论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认识,才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的过程,学生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以后的社会工作、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教师也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
4.案例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虽然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也希望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目的,但实践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很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选案例,通过精心设计与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在师生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允许学生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使他们在分析思考案例的过程中自主发现疑难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在探讨中教师鼓励学生争辩、质疑、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的意识,从而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它通过大量的原始资料和信息,让学生做出判断和分析,进而从案例中获取某种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自学思考、语言组织、口头表达和写作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其重点在于讨论和互相交流,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较好的表现,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材料,经过思考后形成文字,写出讨论提纲,再通过课堂上与他人的争辩中磨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它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晓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钱伟量.邓小平理论概论案例教学研究及教学案例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