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鉴赏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活动,需要从语言文学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联系自我思想认识和生活经验,驱遣想象和联想,揣摩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哲理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引发自身的生活思考,陶冶情操、警诫自励,使鉴赏者能力再上一层楼,思想更趋成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依据心理学作家沃特勒斯提出的“准备——孕育——明朗——证实”的思维四阶段的理论,在中学课程中采用懂“意”、形“象”、入“境”、悟“理”的“四步八字”教学方式,从而系统地、有效地开展文学鉴赏教学,既真正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又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逻辑创新思维。
一、运用知识,读懂文意
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就是作者把激发写作的情思,通过或朴素或华美或丰富或凝练的语言文学,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之中。因而要弄懂“具象”和“远意”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运用语言相关的基础知识,仔细品味作者怎样准确地遣词造句,怎样形象地修辞描绘,怎样精巧地谋篇立意;其次,还要注重品味语言的含蓄,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应,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文学魅力。另外,还要补充并联系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状况,体会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达技巧。例如《红楼梦》创造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艺术形象,尤其善于用大段单独的环境描写和心理剖析来塑造人物思想性格。小说的语言简洁而纯净、准确而凝练、朴素而传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总之,要求学生运用一切已学的知识,努力地读懂文章表达的精妙,为下一步“形成意象”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驱遣想象,再现形象
语言的基本类型有二:一是科学语言,二是文学语言。科学语言的特征是概括性、确定性、明确性,而文学语言的特征是形象性、个体性、模糊性。文学语言的特征决定了文学鉴赏必须要求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借助丰富的想象,才能进行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再现作者创造的形象,并赋予自己感性思维。具体而言,也就是于“无字之处”补白,于“虚实相生”处审美,于“戛然而止”处想象,真实地把握作者的“意象”。如王维的《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林、清泉、岩石”,淡淡几笔,我们就可在脑海中再现一幅雨后的山村夜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又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作者写罗敷之美,正面描写后,从侧面勾勒出各种人物见到罗敷后所引起的行为、反应,罗敷之美就在这些人失态的举止中让读者想象出来……以此达到一种虚实相映的效果。还如陶渊明的《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是作者真的忘言吗?并非如此,作者在此戛然而止,目的是留给我们对“知人论世”的想象补白。
三、进入意境,产生共鸣
当然,“入境”比“感知意象”要复杂得多,它要求我们投入个人的情感,让心灵沉浸在作品营造和自己再现的境界中,让个人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或主人公的情感)融为一体,去与作者(或主人公)交流、讨论、对话,从而达到真正的共鸣。如柳宗元的散文《愚溪诗序》,当我们充分了解到作者创作的背景和心绪时,自然会对柳宗元所谓的“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的无奈产生同情,会为柳公遭遇的不平而愤怒,同时1000多年前的专制、黑暗的社会的现实也历历在目,更能激发学生对民主、开明、公正的社会制度的呼唤,感受自己生活的社会的美好。
四、迁移悟理,陶冶情操
与作者(或主人公)进行交流、发生共鸣以后,文学鉴赏的最后一环也是最终目的,便是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联系自身实际,领悟作品中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发现和思考,从而达到鉴赏目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融文中的景、事、情、理为一体,抓住文眼,透视形象,领悟文学的含蓄美:品析名句,分辨虚实,探视作者的灵魂深处。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提挈全篇,由此可迁移感悟出生活中相似的经历,这往往是产生共鸣的前提和基础;由《越中怀古》的前虚后实、借古讽今,感悟迁移出“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叹;《灯》中的三个故事,让人领悟出生活道路上需要他人的指引、安慰和鼓励。凡此种种,最终可达到学知识、学做人、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目的。
总之,“四步八字”的教学过程,既教给了学生读懂作品、体味作品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思索社会生活的真谛。于鉴赏中感悟文学魅力,于鉴赏中陶冶生活情操,于鉴赏中提高自身素质,这就是“四步八字”文学鉴赏方法的最终目的。
一、运用知识,读懂文意
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就是作者把激发写作的情思,通过或朴素或华美或丰富或凝练的语言文学,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之中。因而要弄懂“具象”和“远意”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运用语言相关的基础知识,仔细品味作者怎样准确地遣词造句,怎样形象地修辞描绘,怎样精巧地谋篇立意;其次,还要注重品味语言的含蓄,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应,让学生感受语言的文学魅力。另外,还要补充并联系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状况,体会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达技巧。例如《红楼梦》创造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艺术形象,尤其善于用大段单独的环境描写和心理剖析来塑造人物思想性格。小说的语言简洁而纯净、准确而凝练、朴素而传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总之,要求学生运用一切已学的知识,努力地读懂文章表达的精妙,为下一步“形成意象”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驱遣想象,再现形象
语言的基本类型有二:一是科学语言,二是文学语言。科学语言的特征是概括性、确定性、明确性,而文学语言的特征是形象性、个体性、模糊性。文学语言的特征决定了文学鉴赏必须要求学生拓宽思维的空间,借助丰富的想象,才能进行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再现作者创造的形象,并赋予自己感性思维。具体而言,也就是于“无字之处”补白,于“虚实相生”处审美,于“戛然而止”处想象,真实地把握作者的“意象”。如王维的《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林、清泉、岩石”,淡淡几笔,我们就可在脑海中再现一幅雨后的山村夜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又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作者写罗敷之美,正面描写后,从侧面勾勒出各种人物见到罗敷后所引起的行为、反应,罗敷之美就在这些人失态的举止中让读者想象出来……以此达到一种虚实相映的效果。还如陶渊明的《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此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是作者真的忘言吗?并非如此,作者在此戛然而止,目的是留给我们对“知人论世”的想象补白。
三、进入意境,产生共鸣
当然,“入境”比“感知意象”要复杂得多,它要求我们投入个人的情感,让心灵沉浸在作品营造和自己再现的境界中,让个人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或主人公的情感)融为一体,去与作者(或主人公)交流、讨论、对话,从而达到真正的共鸣。如柳宗元的散文《愚溪诗序》,当我们充分了解到作者创作的背景和心绪时,自然会对柳宗元所谓的“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的无奈产生同情,会为柳公遭遇的不平而愤怒,同时1000多年前的专制、黑暗的社会的现实也历历在目,更能激发学生对民主、开明、公正的社会制度的呼唤,感受自己生活的社会的美好。
四、迁移悟理,陶冶情操
与作者(或主人公)进行交流、发生共鸣以后,文学鉴赏的最后一环也是最终目的,便是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联系自身实际,领悟作品中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发现和思考,从而达到鉴赏目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融文中的景、事、情、理为一体,抓住文眼,透视形象,领悟文学的含蓄美:品析名句,分辨虚实,探视作者的灵魂深处。如《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提挈全篇,由此可迁移感悟出生活中相似的经历,这往往是产生共鸣的前提和基础;由《越中怀古》的前虚后实、借古讽今,感悟迁移出“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叹;《灯》中的三个故事,让人领悟出生活道路上需要他人的指引、安慰和鼓励。凡此种种,最终可达到学知识、学做人、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目的。
总之,“四步八字”的教学过程,既教给了学生读懂作品、体味作品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思索社会生活的真谛。于鉴赏中感悟文学魅力,于鉴赏中陶冶生活情操,于鉴赏中提高自身素质,这就是“四步八字”文学鉴赏方法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