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年前,《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区采访希望工程,在众多的泥孩子中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拍下《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正是这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刺痛了国人的心,也引起了更多人对我国希望工程的关注。
事实上,中国除了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有许许多多渴望治病的“大眼睛”、渴望救灾的“大眼睛”、渴望生存的“大眼睛”
上不上学:贫困生“抓阄”
在甘肃省榆中县新营乡谢家营村山顶社,杨英芳的父亲、53岁的杨育祥去年只挣到了1000元人民币,而两个孩子的学费则需每人800元。他决定每个孩子上学的时候各带走500元,所欠的钱等庄稼收获之后再补上。但是在暑假的最后几天,儿子杨栋间接地向父亲表示,他想一次性交清学费。
一天中午,杨英芳一家干完农活从地里回来,炊烟袅袅升起,村庄和往常一样安详。杨育祥手里捏着两个纸团,把两个端着碗吃饭的孩子叫到面前,面无表情地说:“现在没钱,只能一个上学,抓上有字的就把钱(学费)交了。没抓上的就等到土豆收了之后再交(学费)。”但是谁都知道,这“以后再交学费”很可能意味着再没机会走进学堂。
弟弟杨栋表示自己不抓,并说姐姐不读了,他也就不读书了。杨英芳则坚持把弟弟的学费先交上,自己的欠下,也不愿意抓。杨育祥夫妇俩已硬下心来让杨栋去读书。但两个孩子都不抓,眼看计划无法继续,杨育祥不得不强带微笑说:“你们俩抓一下,开个玩笑。”并把手伸向了女儿杨英芳的一边。原来他手里的两个纸团都是空白的。看到父亲如此坚决,杨英芳随意拿过一个纸团,打开一看,纸上什么都没有,她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夫妻俩相对无语,离开了房间。
像杨英芳家这样上不起学的家庭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目前,因贫困上不起大学的事情也正在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05年8月,全国有贫困大学生405万人。各项调查表明:70%以上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西部省份贫困大学生比例较高:民族院校以及农林、地质、石油、冶金等艰苦行业高校的贫困生人数较多:农村特困生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农村特困生的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生活费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普遍存在。
“我不想因为20万元放弃生命”
2005年1月,山西芮城25岁的刘利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这种病大约需要20万元的手术费,这对于一个从山区出来的年轻人,无疑是一笔巨款。后来,湖北的一家媒体免费给刘利作了一个广告,他那近乎绝望的呼唤撕人心肺:“我这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手术成活率为95%,2005年是我关键的一年,错过了我将无缘尘世。我不想因为这20万而放弃生命”
事实上,刘利的境遇折射出了当前我国重大疾病救助的一个困境。以白血病为例,根据红十字会的数据,中国目前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还在以三四万人的速度增加。其中有许多患者,因为担负不起高额的医疗费而放弃了治疗。而这些白血病患者中,和刘利一样向社会寻求救助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在网上进行检索,发现与白血病求救有关的网页有3万多个。
“母亲水窖”,生命之泉
没到过西北干旱地区的人,的确很难想象吃水难,会难到什么程度。在甘肃永靖县杨塔乡松树湾村泉水社,由于妈妈有病生活不能自理,爸爸为了医治妈妈的病外出打工挣钱,12岁的小女孩翠翠从未上过学。泉水社没有泉水,为了生活,她必须到1公里外、位于山谷底部的泉眼去打水。12岁,在城里还是天真烂漫、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而翠翠却过早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水在这里就代表着生命。由于地下水是成的,打出的水不能浇地。要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唯一的途径就是每户修建水窖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会宁县委书记常守远告诉记者。
修建一口水窖仅仅需要1000元。对有些人来说,1000元钱或许不算什么,可是在干旱的农村却意义非凡。1000元就可以解决西部干旱地区一家人全年的饮水困难。正像村民们说的那样:“水窖‘攒水’就是攒金子,关键时候救庄稼,救牲口,救人呐!”而目前,会宁县还需要20万口水窖。
千万“大眼睛”凝视着我们
据民间有关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在北京星巴克一杯咖啡要25元,在贫困山区,这是一个中学生半个月的伙食费;在北京钱柜KTV一个小包厢要185元,在贫困山区,这可以资助一个孩子读完一年的小学课程。捐款10万元可资助改造危旧校舍,捐款20万元可援建一所希望小学。
目前,中国需要救助的群体和个人,数目之庞大,令人忧心。“目前中国除每年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人口享受低保以外,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各种形式的救助和帮助。”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介绍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3000万,城镇失业下岗者中的贫困人口约3000万,加上残疾人、受灾人口等其他生活困难者,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口超过13亿总人口的10%以上。”
事实上,中国除了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有许许多多渴望治病的“大眼睛”、渴望救灾的“大眼睛”、渴望生存的“大眼睛”
上不上学:贫困生“抓阄”
在甘肃省榆中县新营乡谢家营村山顶社,杨英芳的父亲、53岁的杨育祥去年只挣到了1000元人民币,而两个孩子的学费则需每人800元。他决定每个孩子上学的时候各带走500元,所欠的钱等庄稼收获之后再补上。但是在暑假的最后几天,儿子杨栋间接地向父亲表示,他想一次性交清学费。
一天中午,杨英芳一家干完农活从地里回来,炊烟袅袅升起,村庄和往常一样安详。杨育祥手里捏着两个纸团,把两个端着碗吃饭的孩子叫到面前,面无表情地说:“现在没钱,只能一个上学,抓上有字的就把钱(学费)交了。没抓上的就等到土豆收了之后再交(学费)。”但是谁都知道,这“以后再交学费”很可能意味着再没机会走进学堂。
弟弟杨栋表示自己不抓,并说姐姐不读了,他也就不读书了。杨英芳则坚持把弟弟的学费先交上,自己的欠下,也不愿意抓。杨育祥夫妇俩已硬下心来让杨栋去读书。但两个孩子都不抓,眼看计划无法继续,杨育祥不得不强带微笑说:“你们俩抓一下,开个玩笑。”并把手伸向了女儿杨英芳的一边。原来他手里的两个纸团都是空白的。看到父亲如此坚决,杨英芳随意拿过一个纸团,打开一看,纸上什么都没有,她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夫妻俩相对无语,离开了房间。
像杨英芳家这样上不起学的家庭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目前,因贫困上不起大学的事情也正在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05年8月,全国有贫困大学生405万人。各项调查表明:70%以上贫困大学生来自农村,西部省份贫困大学生比例较高:民族院校以及农林、地质、石油、冶金等艰苦行业高校的贫困生人数较多:农村特困生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农村特困生的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生活费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普遍存在。
“我不想因为20万元放弃生命”
2005年1月,山西芮城25岁的刘利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这种病大约需要20万元的手术费,这对于一个从山区出来的年轻人,无疑是一笔巨款。后来,湖北的一家媒体免费给刘利作了一个广告,他那近乎绝望的呼唤撕人心肺:“我这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手术成活率为95%,2005年是我关键的一年,错过了我将无缘尘世。我不想因为这20万而放弃生命”
事实上,刘利的境遇折射出了当前我国重大疾病救助的一个困境。以白血病为例,根据红十字会的数据,中国目前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还在以三四万人的速度增加。其中有许多患者,因为担负不起高额的医疗费而放弃了治疗。而这些白血病患者中,和刘利一样向社会寻求救助的人不在少数。记者在网上进行检索,发现与白血病求救有关的网页有3万多个。
“母亲水窖”,生命之泉
没到过西北干旱地区的人,的确很难想象吃水难,会难到什么程度。在甘肃永靖县杨塔乡松树湾村泉水社,由于妈妈有病生活不能自理,爸爸为了医治妈妈的病外出打工挣钱,12岁的小女孩翠翠从未上过学。泉水社没有泉水,为了生活,她必须到1公里外、位于山谷底部的泉眼去打水。12岁,在城里还是天真烂漫、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而翠翠却过早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
“水在这里就代表着生命。由于地下水是成的,打出的水不能浇地。要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唯一的途径就是每户修建水窖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会宁县委书记常守远告诉记者。
修建一口水窖仅仅需要1000元。对有些人来说,1000元钱或许不算什么,可是在干旱的农村却意义非凡。1000元就可以解决西部干旱地区一家人全年的饮水困难。正像村民们说的那样:“水窖‘攒水’就是攒金子,关键时候救庄稼,救牲口,救人呐!”而目前,会宁县还需要20万口水窖。
千万“大眼睛”凝视着我们
据民间有关调查公司数据显示,在北京星巴克一杯咖啡要25元,在贫困山区,这是一个中学生半个月的伙食费;在北京钱柜KTV一个小包厢要185元,在贫困山区,这可以资助一个孩子读完一年的小学课程。捐款10万元可资助改造危旧校舍,捐款20万元可援建一所希望小学。
目前,中国需要救助的群体和个人,数目之庞大,令人忧心。“目前中国除每年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人口享受低保以外,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各种形式的救助和帮助。”民政部部长李学举介绍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约3000万,城镇失业下岗者中的贫困人口约3000万,加上残疾人、受灾人口等其他生活困难者,需要社会救助的人口超过13亿总人口的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