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的合成及其近红外发光特性

来源 :发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步合成的方法,在钛氧酞菁的外围引入了四个苯氧基团,合成了一种2(3)-四-(2-异丙基-5-甲基苯氧基)钛氧酞菁。通过质谱、核磁、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近红外光荧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旋涂加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得了该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ITO/PVK∶TiOPc/BCP/LiF/Al)。结果表明,四取代的钛氧酞菁固态的近红外光荧光峰值在1 080 nm左右;其近红外电致发光的峰值波长落在1 050 nm左右。在PVK掺杂的器件中,钛氧酞菁的质量分数为30%时有较强的发光
其他文献
采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技术与热退火处理制备了Si/SiN;超晶格材料。利用吸收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皮秒脉冲激光单光束Z-扫描技术研究了该材料在非共振吸收区的三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级上转换发光粉SrMoO4:Yb,Er。XRD、TEM确定了样品SrMoO4:Yb,Er是四方晶系,其粒径约为70nm,属于多晶。实验表明:用980nm LD对其进行激发,在室
本文通过归纳分析《中图法》(第三版)F类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中图法》(第三版)F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F类今后修改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分别以三氧化二镓(Ga2O3)和氨气(NH3)为镓源和氮源在硅衬底合成了一种由片状微晶构成的氮化镓(GaN)薄膜,实验中没有使用缓冲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
创建文明图书馆 发展我县图书馆事业李重光(广东省连县图书馆)改革创新,做好图书馆工作,开展以优质服务为中心的创建文明图书馆活动,是我馆的主要工作。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
以前驱物pAB-DTPAA-APTEOS、正硅酸乙酯(TEOS)和三氯化铕(EuCl3)等为原料,采用油包水(W/O)的反相微乳液法,在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同水解下,制备出新型的SiO
耦合光学微腔(Coupled optical microcavity,CMC)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微腔,在耦合微腔中,两个独立的微腔相邻耦合在一起。通常一个腔是无源的,另一个腔是有源的。首次研究了有机材
通过调控p型半导体N,N′-bis(naphthalen-1-y)-N,N′-bis(phenyl)benzidine(NPB)层的厚度,制备了结构为ITO/NPB/aluminum(Ⅲ)bis(2-methyl-8-quinolinato)-4-phenylphenolate(BAlq)/NPB(0-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了一种卟啉侧链聚合物: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P[(por)A-S])的稳态和瞬态的发光性能。通过将聚合物P[(por)A-S]掺杂到有机玻璃(PMMA)中,研究了链间距离对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