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1975~1984年间,在山东南部一稻乡,对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媒介能量的纵向观察结果,初步获得现场验证。组成因子的定量分析中,人血指数的野外捕蚊方法、沉淀试验结果与间日疟的升降相一致;叮人率的计算采用傍晚室外人帐法,用头3小时媒介按蚊数÷2.5,是符合实际的。讨论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影响,包括气象条件、水稻治虫与否、抗疟技术措施等三个方面。
本文报告1975~1984年间,在山东南部一稻乡,对中华按蚊传播间日疟媒介能量的纵向观察结果,初步获得现场验证。组成因子的定量分析中,人血指数的野外捕蚊方法、沉淀试验结果与间日疟的升降相一致;叮人率的计算采用傍晚室外人帐法,用头3小时媒介按蚊数÷2.5,是符合实际的。讨论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影响,包括气象条件、水稻治虫与否、抗疟技术措施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