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莴笋灰霉病、腐败病、软腐病这3种常见莴笋根茎部病害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危害症状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莴笋根茎部;灰霉病;腐败病;软腐病;病原;流行;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2-026-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4.012
Abstract The pathogen, infection cycle, epidemic regularity and harmful symptoms of three common diseases of lettuce root and stem——Lettuce gray mold, Lettuce rot and Lettuce soft rot,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ettuce root and stem; Gray mould; Rot; Soft rot; Pathogen; Epidemic; Control
莴笋(Lactuca sativa L. var. angus tanaIrish.)又称莴苣,为菊科莴苣属莴苣中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1~2年生草本植物。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其地上茎可供食用,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有镇痛的作用。莴笋根茎部病害严重降低了莴笋的食用价值,影响了其产量。危害莴笋根茎部的病害主要有莴笋灰霉病(Lettuce gray mold)、腐败病(Lettuce rot)和软腐病(Lettuce soft rot)等,在各个莴笋种植区均可发生。文中就这3种病害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危害症状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科学防控莴笋根茎部病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1 病原
1.1 莴笋灰霉病
莴笋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1.1.1 形态 病菌菌丝发达,有隔。分生孢子梗细长,灰色,后变深褐色,数根丛生,顶端具1~2次分枝,分枝顶端簇生分生孢子呈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单胞,无色,短椭圆形,聚集成堆时呈灰色。菌核由菌丝组成,形状不规则,多产生于寄主表皮层下。
1.1.2 特征 灰霉病病菌的菌丝在2~31℃均能生长,10℃以下和30℃以上生长明显减弱,以20~25℃最为适宜;光照与黑暗各12 h交替的环境下灰霉病菌丝生长最好;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病菌开始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菌丝在pH 3~8的范围内均可生长,pH为5时,生长速度最快,偏酸的溶液有利于孢子萌发。
1.2 莴笋腐败病
莴笋腐败病又名莴笋黑腐病、莴笋细菌性叶斑病,其病原物为油菜黄单胞菌葡萄蔓致病变种(莴苣细菌叶斑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itians (Brown) Dye],属细菌。
1.2.1 形态 菌体杆状,短链生,大小为(0.42~0.83) μm×(0.65~1.25) μm。有荚膜,无芽孢,单极鞭毛。
1.2.2 特征 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乳黄色圆形,平滑且薄,边缘整齐。在肉汁胨液中培养呈轻云雾状,具不完整的菌膜,有片段的薄膜漂浮,在马铃薯柱上生长旺盛,呈亮黄色。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6~28℃,最高35℃,最低0℃,51~52℃经10 min致死。
1.3 莴笋软腐病
莴笋软腐病除危害莴笋外,还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作物。其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属于细菌。
1.3.1 形态 菌体短杆状,周生3~6根鞭毛,大小为(1.0~2.0) μm×(0.5~0.7) μm,无荚膜、不产芽孢。
1.3.2 特征 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嫌气性。在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呈圆形凸起,灰白色不透明,具光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病菌生长适温25~30℃,最高38~39℃,最低4℃,致死温度48~51℃;最适pH为7.2。
2 侵染循环
2.1 莴笋灰霉病
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出菌丝体,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遇有适温及叶面有水滴条件,孢子萌发产出芽管,从植株伤口或衰弱的组织上侵入,扩展速度快,病部产出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后期逐渐形成菌核越冬。
2.2 莴笋腐败病
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内越冬。翌年从幼苗叶片的气孔或叶缘水孔、伤口处侵入,随后进入维管束组织扩展侵染,细菌侵入后形成系统侵染。在田间靠雨水、昆虫、肥料等传播蔓延,耐干燥环境,潜伏期较长。
2.3 萵笋软腐病
随带菌病残体在未腐熟的农家肥或土壤中越冬的病原菌是下一茬作物发病的初侵染菌源。在生长季节,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可从幼芽和根毛进行多次再侵染。此外,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昆虫、灌溉水、雨水、土壤、肥料等由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引起软腐。带菌植株在采收后可继续发病,并传染健株,引起贮藏期腐烂。
3 流行规律
3.1 莴笋灰霉病 3.1.1 气候 病菌喜欢低温、高湿、弱光条件。18~23℃、相对湿度90%、弱光是发病适宜条件。气温大于30℃、低于4℃,相对湿度低于90%停止侵染。
3.1.2 寄主抗性 病菌属弱寄生菌,容易侵染生长衰弱或受低温侵袭的部位。
3.1.3 栽培管理 连年种植或种植其他寄主作物,使灰霉病菌基数较高,气候条件一旦适宜,易发病;摘除老叶、病叶等操作,都可因操作不当而传播灰霉病菌;放风不及时,植株高大、茂密、徒长、管理不及时,均可增加棚室内的湿度,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3.2 莴笋腐败病
莴笋腐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相关。
3.2.1 气候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条件。多雨高湿、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均利于发病。
3.2.2 栽培管理 低洼地块,排水不良,浇水过多,病害重;中耕伤根严重,害虫较多的地块,发病重;与寄主作物连作,发病重; 施用未腐熟的带菌粪肥,发病亦重。
3.3 莴笋软腐病
莴笋软腐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相关。
3.3.1 气候环境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侵染发生。病原细菌繁衍的良好环境为雨水多、土壤湿度大。当雨点撞击寄主发病部位时,就会形成向外飞溅的小雨点,可直接将软腐病的病原细菌向外传播。
3.3.2 栽培管理 病原菌寄主种类很多,可在不同寄主之间辗转为害。农事操作不当和昆虫取食造成大量伤口,成为软腐细菌侵入的重要通道。地势低洼、田间易积水的,发病重;前茬为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作物的发病亦重;病田连作,发病逐年加重。
4 危害症状
4.1 莴笋灰霉病
莴笋灰霉病是保护地莴笋三大病害之一,從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危害程度较重。
4.1.1 幼苗 受害茎、叶呈水渍状腐烂,病部容易生出灰褐色孢子。
4.1.2 成株 叶片最易染病,发病初期,叶尖呈“V”形水浸状,后迅速扩大,病部浅褐色,并生出灰褐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茎基部受害,病部初呈水浸状斑,后迅速扩大,茎基腐烂,疮面上生出土灰褐色霉层,天气干燥时,病株逐渐干枯死亡。
4.2 莴笋腐败病
4.2.1 肉质茎 受害处先变浅绿色,后转为蓝绿色至褐色,病部逐渐崩溃,从近地面处脱落,全株矮化或茎部中空,枝芽增多,部分病株甚至萎蔫枯死。
4.2.2 叶片 常在叶缘处产生淡褐色“V”形病斑,后干枯呈薄纸状,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大半片叶子,周围组织变褐枯死。病部腐烂时无臭味,有别于软腐病。
4.3 莴笋软腐病
莴笋软腐病主要危害肉质茎或根茎部。肉质茎发病,病部水浸状,褐色,迅速软化腐败。根茎部发病基部变为浅褐色,渐软化腐败,病情严重时可深入根髓部。腐烂部位均散发出恶臭。
5 防治措施
5.1 莴笋灰霉病
5.1.1 农业防治 ①因地制宜选用较抗病的品种;②培育适龄壮苗,苗龄以具6~8片真叶为宜;②收获后期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土壤深翻20 cm以上,将土表遗留的病残体翻入底层;③浇水宜在上午进行,严禁大水漫灌,每次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防止叶片结露;④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氮肥;⑤高温闷棚,利用灰霉病菌的分生孢子在33℃以上侵染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的特性,于晴天中午密闭大棚或温室风口,使植株间温度升高到38℃,持续2 h,然后放风,每周2次;⑥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棚外深埋;⑦加强通风管理,降低棚内湿度,每天中午都要放风,棚外夜间最低气温高于8℃时,可整夜放风。
5.1.2 化学防治 在无病新床土上育苗。移栽前剔除病苗,喷施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幼苗带药定植。在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5.2 莴笋腐败病
5.2.1 农业防治 ①合理轮作,与葱蒜类、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②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密植,严禁大水漫灌;③合理施肥,生长中后期避免偏施氮肥,应增施磷、钾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施有机肥45 000.0~60 000.0 kg/hm2、磷肥112.5~150.0 kg/hm2、钾肥150.0~225.0 kg/hm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④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烧毁,并对病穴喷施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2.2 物理防治 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可用50℃温水浸种15 min。
5.2.3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1%乙蒜素乳油8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5.3 莴笋软腐病
5.3.1 农业防治 ①重病地区或重病田应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3年轮作;②低洼田块应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病害流行期宜控制浇水;③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施用化肥应避免烧根,应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④田间农事活动应尽量避免产生伤口;⑤发现病株拔除深埋或烧毁。清洁田园后,施石灰750~1 500 kg/hm2,加上碎稻草或麦秸深翻后,灌水覆膜。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随之深翻土壤;⑥贮运期要注意通风降温。
5.3.2 化学防治 植株成活后喷施硫酸铜、生石灰、水,三者比例为1∶1∶300倍的波尔多液,相隔7~10 d再喷1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视病情连续防治。
参考文献
[1] 刘春艳,王万立,王勇,等.保护地莴笋主要病害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 中国蔬菜,2007(8):57-59.
[2] 倪向江,谭亮萍,周火强,等.莴笋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9(7):18-19.
[3] 吴仁锋,杨绍丽.莴笋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 长江蔬菜,2013(7):45-46.
[4] 伊江.莴笋几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化农业,2007(7):8.
责任编辑:刘赟
关键词 莴笋根茎部;灰霉病;腐败病;软腐病;病原;流行;防治
中图分类号:S68;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2-026-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4.012
Abstract The pathogen, infection cycle, epidemic regularity and harmful symptoms of three common diseases of lettuce root and stem——Lettuce gray mold, Lettuce rot and Lettuce soft rot,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Lettuce root and stem; Gray mould; Rot; Soft rot; Pathogen; Epidemic; Control
莴笋(Lactuca sativa L. var. angus tanaIrish.)又称莴苣,为菊科莴苣属莴苣中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1~2年生草本植物。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其地上茎可供食用,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有镇痛的作用。莴笋根茎部病害严重降低了莴笋的食用价值,影响了其产量。危害莴笋根茎部的病害主要有莴笋灰霉病(Lettuce gray mold)、腐败病(Lettuce rot)和软腐病(Lettuce soft rot)等,在各个莴笋种植区均可发生。文中就这3种病害的病原、侵染循环、流行规律、危害症状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科学防控莴笋根茎部病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1 病原
1.1 莴笋灰霉病
莴笋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1.1.1 形态 病菌菌丝发达,有隔。分生孢子梗细长,灰色,后变深褐色,数根丛生,顶端具1~2次分枝,分枝顶端簇生分生孢子呈葡萄穗状。分生孢子单胞,无色,短椭圆形,聚集成堆时呈灰色。菌核由菌丝组成,形状不规则,多产生于寄主表皮层下。
1.1.2 特征 灰霉病病菌的菌丝在2~31℃均能生长,10℃以下和30℃以上生长明显减弱,以20~25℃最为适宜;光照与黑暗各12 h交替的环境下灰霉病菌丝生长最好;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病菌开始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菌丝在pH 3~8的范围内均可生长,pH为5时,生长速度最快,偏酸的溶液有利于孢子萌发。
1.2 莴笋腐败病
莴笋腐败病又名莴笋黑腐病、莴笋细菌性叶斑病,其病原物为油菜黄单胞菌葡萄蔓致病变种(莴苣细菌叶斑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itians (Brown) Dye],属细菌。
1.2.1 形态 菌体杆状,短链生,大小为(0.42~0.83) μm×(0.65~1.25) μm。有荚膜,无芽孢,单极鞭毛。
1.2.2 特征 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乳黄色圆形,平滑且薄,边缘整齐。在肉汁胨液中培养呈轻云雾状,具不完整的菌膜,有片段的薄膜漂浮,在马铃薯柱上生长旺盛,呈亮黄色。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6~28℃,最高35℃,最低0℃,51~52℃经10 min致死。
1.3 莴笋软腐病
莴笋软腐病除危害莴笋外,还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作物。其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属于细菌。
1.3.1 形态 菌体短杆状,周生3~6根鞭毛,大小为(1.0~2.0) μm×(0.5~0.7) μm,无荚膜、不产芽孢。
1.3.2 特征 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嫌气性。在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呈圆形凸起,灰白色不透明,具光泽,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病菌生长适温25~30℃,最高38~39℃,最低4℃,致死温度48~51℃;最适pH为7.2。
2 侵染循环
2.1 莴笋灰霉病
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出菌丝体,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遇有适温及叶面有水滴条件,孢子萌发产出芽管,从植株伤口或衰弱的组织上侵入,扩展速度快,病部产出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后期逐渐形成菌核越冬。
2.2 莴笋腐败病
病菌在病残体上或种子内越冬。翌年从幼苗叶片的气孔或叶缘水孔、伤口处侵入,随后进入维管束组织扩展侵染,细菌侵入后形成系统侵染。在田间靠雨水、昆虫、肥料等传播蔓延,耐干燥环境,潜伏期较长。
2.3 萵笋软腐病
随带菌病残体在未腐熟的农家肥或土壤中越冬的病原菌是下一茬作物发病的初侵染菌源。在生长季节,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可从幼芽和根毛进行多次再侵染。此外,病原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昆虫、灌溉水、雨水、土壤、肥料等由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引起软腐。带菌植株在采收后可继续发病,并传染健株,引起贮藏期腐烂。
3 流行规律
3.1 莴笋灰霉病 3.1.1 气候 病菌喜欢低温、高湿、弱光条件。18~23℃、相对湿度90%、弱光是发病适宜条件。气温大于30℃、低于4℃,相对湿度低于90%停止侵染。
3.1.2 寄主抗性 病菌属弱寄生菌,容易侵染生长衰弱或受低温侵袭的部位。
3.1.3 栽培管理 连年种植或种植其他寄主作物,使灰霉病菌基数较高,气候条件一旦适宜,易发病;摘除老叶、病叶等操作,都可因操作不当而传播灰霉病菌;放风不及时,植株高大、茂密、徒长、管理不及时,均可增加棚室内的湿度,导致病害严重发生。
3.2 莴笋腐败病
莴笋腐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相关。
3.2.1 气候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条件。多雨高湿、叶面结露、叶缘吐水,均利于发病。
3.2.2 栽培管理 低洼地块,排水不良,浇水过多,病害重;中耕伤根严重,害虫较多的地块,发病重;与寄主作物连作,发病重; 施用未腐熟的带菌粪肥,发病亦重。
3.3 莴笋软腐病
莴笋软腐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相关。
3.3.1 气候环境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温度25~30℃,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侵染发生。病原细菌繁衍的良好环境为雨水多、土壤湿度大。当雨点撞击寄主发病部位时,就会形成向外飞溅的小雨点,可直接将软腐病的病原细菌向外传播。
3.3.2 栽培管理 病原菌寄主种类很多,可在不同寄主之间辗转为害。农事操作不当和昆虫取食造成大量伤口,成为软腐细菌侵入的重要通道。地势低洼、田间易积水的,发病重;前茬为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作物的发病亦重;病田连作,发病逐年加重。
4 危害症状
4.1 莴笋灰霉病
莴笋灰霉病是保护地莴笋三大病害之一,從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危害程度较重。
4.1.1 幼苗 受害茎、叶呈水渍状腐烂,病部容易生出灰褐色孢子。
4.1.2 成株 叶片最易染病,发病初期,叶尖呈“V”形水浸状,后迅速扩大,病部浅褐色,并生出灰褐色霉层,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茎基部受害,病部初呈水浸状斑,后迅速扩大,茎基腐烂,疮面上生出土灰褐色霉层,天气干燥时,病株逐渐干枯死亡。
4.2 莴笋腐败病
4.2.1 肉质茎 受害处先变浅绿色,后转为蓝绿色至褐色,病部逐渐崩溃,从近地面处脱落,全株矮化或茎部中空,枝芽增多,部分病株甚至萎蔫枯死。
4.2.2 叶片 常在叶缘处产生淡褐色“V”形病斑,后干枯呈薄纸状,条件适宜时可扩展到大半片叶子,周围组织变褐枯死。病部腐烂时无臭味,有别于软腐病。
4.3 莴笋软腐病
莴笋软腐病主要危害肉质茎或根茎部。肉质茎发病,病部水浸状,褐色,迅速软化腐败。根茎部发病基部变为浅褐色,渐软化腐败,病情严重时可深入根髓部。腐烂部位均散发出恶臭。
5 防治措施
5.1 莴笋灰霉病
5.1.1 农业防治 ①因地制宜选用较抗病的品种;②培育适龄壮苗,苗龄以具6~8片真叶为宜;②收获后期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土壤深翻20 cm以上,将土表遗留的病残体翻入底层;③浇水宜在上午进行,严禁大水漫灌,每次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防止叶片结露;④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偏施氮肥;⑤高温闷棚,利用灰霉病菌的分生孢子在33℃以上侵染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的特性,于晴天中午密闭大棚或温室风口,使植株间温度升高到38℃,持续2 h,然后放风,每周2次;⑥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棚外深埋;⑦加强通风管理,降低棚内湿度,每天中午都要放风,棚外夜间最低气温高于8℃时,可整夜放风。
5.1.2 化学防治 在无病新床土上育苗。移栽前剔除病苗,喷施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幼苗带药定植。在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5.2 莴笋腐败病
5.2.1 农业防治 ①合理轮作,与葱蒜类、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②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密植,严禁大水漫灌;③合理施肥,生长中后期避免偏施氮肥,应增施磷、钾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施有机肥45 000.0~60 000.0 kg/hm2、磷肥112.5~150.0 kg/hm2、钾肥150.0~225.0 kg/hm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④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烧毁,并对病穴喷施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2.2 物理防治 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可用50℃温水浸种15 min。
5.2.3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喷洒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1%乙蒜素乳油8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每隔7~10 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5.3 莴笋软腐病
5.3.1 农业防治 ①重病地区或重病田应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3年轮作;②低洼田块应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严禁大水漫灌,病害流行期宜控制浇水;③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施用化肥应避免烧根,应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④田间农事活动应尽量避免产生伤口;⑤发现病株拔除深埋或烧毁。清洁田园后,施石灰750~1 500 kg/hm2,加上碎稻草或麦秸深翻后,灌水覆膜。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随之深翻土壤;⑥贮运期要注意通风降温。
5.3.2 化学防治 植株成活后喷施硫酸铜、生石灰、水,三者比例为1∶1∶300倍的波尔多液,相隔7~10 d再喷1次。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或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施药应均匀周到,视病情连续防治。
参考文献
[1] 刘春艳,王万立,王勇,等.保护地莴笋主要病害及无公害防治技术[J]. 中国蔬菜,2007(8):57-59.
[2] 倪向江,谭亮萍,周火强,等.莴笋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9(7):18-19.
[3] 吴仁锋,杨绍丽.莴笋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 长江蔬菜,2013(7):45-46.
[4] 伊江.莴笋几种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化农业,2007(7):8.
责任编辑: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