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以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先导,新的科学观为社会变革与时代进步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思想认知、宽广视野和全新方法。在人的认识论、世界观中,对宇宙的体认、对人在宇宙中之位置的构想占有重要地位。
欧洲从古代到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基于亚里士多德·勒密的“地球中心说”,这种学说的权威性使欧洲天文学界有过上千年的沉寂。但在欧洲中世纪的末期,终于出现了一位勇敢的天文学者,他从地球之外看宇宙,以“日心地动说”对当时的宇宙认知振聋发聩,从此彻底摆脱了认识窠臼,为科学探索开辟了道路。这位勇者即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1473年,哥白尼生于波兰的托伦城,1491年入克拉科夫大学,研习天文学。1494年回到故乡在天主教会工作,1496年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留学,研究教会法、数学、天文学等学科。1503年,他在费拉拉大学获得教会法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其舅父担任总主教的瓦尔米亚主教区任职,此间他加入弗龙堡神甫会,并祝圣为神父。1510年,他担任该神甫会行政主任,1516年为其财政管理人。由于有其舅父职位这一特殊关系,他得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法学的研究上,尤其是在天文观测和天文学研究上。
1515年,哥白尼在其早期著作《浅说》所提出的日心说大纲之基础上,开始撰写《天体运行论》,系统论述其太阳中心论的学说。著作完成后,他深感此书出版会引起轩然大波,因而一直拖到晚年才委托别人办理出版事宜。1543年,哥白尼在弥留之际拿到印好的样书后,很快死去。
地球中心说在中世纪已成为基督教会的教义支柱,当时的教会和经院哲学界都坚信地球乃静止不动、是宇宙固定的中心。而哥白尼受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的启迪,开始具体观察和研究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倡导的以简单几何图形或数学关系来揭示宇宙规律,以及阿利斯塔克关于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设想。经过三十多年的观测、探究,哥白尼坚决地走出了“地球中心论”的传统宇宙观、宗教观,坚持以太阳为中心来构建一个新的宇宙体系。他的“日心说”认为包括地球等行星都围绕地球运转,太阳才是宇宙静止不动的中心。
这一学说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明显的错误,在当时却是对教会和整个社会所持守的地球中心说直接的反对和完全的颠覆,因而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及影响。这种全新的科学观实际上带来了西方哲学及其认识论上的根本变革,使人们的认知不再仅限于其生存的地球,而达到了对自我及其存在环境的超越。以此为起点,人们从环绕地球的审视扩大到对太阳系的认识,并进而触及对宇宙无限的猜想和观察。尽管《天体运行论》在出版时曾以献给教皇保罗三世的序言和另一无署名的前言为掩护,宣称书中所言并不一定代表行星在空间的真正运动,而只是一种人为的设计,但此书仍于1616年3月5日被教会列为禁书。
16世纪上半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实际上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这是根本改变人类对宇宙认识模式的观念革新。
欧洲从古代到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基于亚里士多德·勒密的“地球中心说”,这种学说的权威性使欧洲天文学界有过上千年的沉寂。但在欧洲中世纪的末期,终于出现了一位勇敢的天文学者,他从地球之外看宇宙,以“日心地动说”对当时的宇宙认知振聋发聩,从此彻底摆脱了认识窠臼,为科学探索开辟了道路。这位勇者即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1473年,哥白尼生于波兰的托伦城,1491年入克拉科夫大学,研习天文学。1494年回到故乡在天主教会工作,1496年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留学,研究教会法、数学、天文学等学科。1503年,他在费拉拉大学获得教会法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其舅父担任总主教的瓦尔米亚主教区任职,此间他加入弗龙堡神甫会,并祝圣为神父。1510年,他担任该神甫会行政主任,1516年为其财政管理人。由于有其舅父职位这一特殊关系,他得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和法学的研究上,尤其是在天文观测和天文学研究上。
1515年,哥白尼在其早期著作《浅说》所提出的日心说大纲之基础上,开始撰写《天体运行论》,系统论述其太阳中心论的学说。著作完成后,他深感此书出版会引起轩然大波,因而一直拖到晚年才委托别人办理出版事宜。1543年,哥白尼在弥留之际拿到印好的样书后,很快死去。
地球中心说在中世纪已成为基督教会的教义支柱,当时的教会和经院哲学界都坚信地球乃静止不动、是宇宙固定的中心。而哥白尼受古希腊哲学和天文学的启迪,开始具体观察和研究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倡导的以简单几何图形或数学关系来揭示宇宙规律,以及阿利斯塔克关于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设想。经过三十多年的观测、探究,哥白尼坚决地走出了“地球中心论”的传统宇宙观、宗教观,坚持以太阳为中心来构建一个新的宇宙体系。他的“日心说”认为包括地球等行星都围绕地球运转,太阳才是宇宙静止不动的中心。
这一学说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明显的错误,在当时却是对教会和整个社会所持守的地球中心说直接的反对和完全的颠覆,因而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及影响。这种全新的科学观实际上带来了西方哲学及其认识论上的根本变革,使人们的认知不再仅限于其生存的地球,而达到了对自我及其存在环境的超越。以此为起点,人们从环绕地球的审视扩大到对太阳系的认识,并进而触及对宇宙无限的猜想和观察。尽管《天体运行论》在出版时曾以献给教皇保罗三世的序言和另一无署名的前言为掩护,宣称书中所言并不一定代表行星在空间的真正运动,而只是一种人为的设计,但此书仍于1616年3月5日被教会列为禁书。
16世纪上半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实际上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这是根本改变人类对宇宙认识模式的观念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