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先认识鲁飞然后才知道他的画,等我看到他的画,我们才算真正的认识。
他给我作品看,也是漫不经心的,我说我不懂画,他说凡是有心的人都能看懂他的画,话语极其骨瘦。在不经然中,我滑落到他的画里(兴许就是他的智慧所在),《怒放的季节》、《蓝色之梦》《圣山》《山韵》,在这一幅幅色彩浓烈,神秘陡升的物象下,撕开了一贯沉寂的情怀,从实象转化为虚像,游走的是一条诗意的大道。此时,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汇,只好求救于禅宗,去诠释他那意象的快意:“有念即有心,有心即有道: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这禅意分明告诉我们要看好鲁飞。
鲁飞何许人也?他最早从事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天津大学王学伸艺术研究所。10多年前鲁飞就学有所成,正准备在中国画艺术上要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在一次看似偶然绝非偶然的历史缝隙,给他后来的艺术道路带来了一场裂变。此事还要从一次画展说起,鲁飞和朋友一起参加了华裔杰出画家赵无极的画展,赵无极是蜚声当代艺坛的杰出画家,他的绘画运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技法,尽情抒发了飘逸玄妙的东方心性,大师的作品对鲁飞产生了空前的心灵震撼。在此后的十年间,鲁飞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意象派绘画。意象派绘画并不强调画中的景物与客观世界的景物,像还是不像,而是强调绘画应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超我意识、自我意识和本我意识交相互动的循环关系,这种“人化”的意义,成为凝聚着画家感情的意象。它不再是苍白的图式的摹写与简单的对物写生,而是出自创作过程中的审美对象,具有人文意蕴与价值,成为画家生命中的内在部分,并始终接受心灵的作用,进而转化为情感的形式,显示出个人性和独创性。
墨块和色块,总是让人陶醉,我习惯陶醉于这种状态、意韵、情景与感受,他说他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或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我就更加看重他的内心,他的诗情,他更多的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朝着人生的状态精进着。鲁飞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形式的绘画,从题材到表现形式大多是承接传统,他力图通过此类作品实践,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此类作品有《志存高远》、《一国之选》《干里寄相思》、《逸品》、《鹤寿无边》等:另一类是传统题材兼具现代的审美方式,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芦花放白已是秋》、《中国魂》、《胭脂雪魄》:第三类为意象绘画,摈弃了具象的造型方式,以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的内容,游心于画,淋漓洒脱,其代表作有《森林之光》、《生命之源》、《喜悦》、《哀怜》、《旭日东方》、《畅想》等。
“丹心妙造必真情”这是鲁飞的话语录,这也是他心象意境一以贯之的追求。在传统的中国画中,一般不太注重色彩,所谓的“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即使使用色彩也不过是金碧、青绿、浅绛等寥寥几种,多多少少带有程式化和传统的教条主义色彩。这里不得不涉及中西结合,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解决,因为我们在中西结合上总是站在对立的情绪上,不能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体系中去寻求解决与突破的方法。傅抱石先生曾说过:“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我觉得鲁飞是最好的践行者。他对于色彩的追求与运用有着非常的超前与大胆,在他的笔下,墨不过是色彩的一种。在他的作品中,色彩既有西画的丰富、浓艳、真实,又有中国画的含蓄、和谐,这些色彩有机而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幻化成一种新鲜、热烈、绚丽、火爆的色彩,常常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似与不似”之间用笔墨体现诗性的世界。
这种变法和追逐,他不是先行者,但他却是一个最狂热的膜拜者,在追随前人寻求中西文化的“共同语言”上,他愿意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他非常的坚信“温故而知新”,“新”从“故”来,然后再结合时地,结合自然,结合自己的思想智慧,可以“新新不已”。在诗意中得到意象的绽放。
TIPS: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尊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 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它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
他给我作品看,也是漫不经心的,我说我不懂画,他说凡是有心的人都能看懂他的画,话语极其骨瘦。在不经然中,我滑落到他的画里(兴许就是他的智慧所在),《怒放的季节》、《蓝色之梦》《圣山》《山韵》,在这一幅幅色彩浓烈,神秘陡升的物象下,撕开了一贯沉寂的情怀,从实象转化为虚像,游走的是一条诗意的大道。此时,我找不到更好的词汇,只好求救于禅宗,去诠释他那意象的快意:“有念即有心,有心即有道: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无心即无物,无物即天真”,这禅意分明告诉我们要看好鲁飞。
鲁飞何许人也?他最早从事的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天津大学王学伸艺术研究所。10多年前鲁飞就学有所成,正准备在中国画艺术上要大展宏图的时候,却在一次看似偶然绝非偶然的历史缝隙,给他后来的艺术道路带来了一场裂变。此事还要从一次画展说起,鲁飞和朋友一起参加了华裔杰出画家赵无极的画展,赵无极是蜚声当代艺坛的杰出画家,他的绘画运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技法,尽情抒发了飘逸玄妙的东方心性,大师的作品对鲁飞产生了空前的心灵震撼。在此后的十年间,鲁飞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意象派绘画。意象派绘画并不强调画中的景物与客观世界的景物,像还是不像,而是强调绘画应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超我意识、自我意识和本我意识交相互动的循环关系,这种“人化”的意义,成为凝聚着画家感情的意象。它不再是苍白的图式的摹写与简单的对物写生,而是出自创作过程中的审美对象,具有人文意蕴与价值,成为画家生命中的内在部分,并始终接受心灵的作用,进而转化为情感的形式,显示出个人性和独创性。
墨块和色块,总是让人陶醉,我习惯陶醉于这种状态、意韵、情景与感受,他说他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或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我就更加看重他的内心,他的诗情,他更多的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朝着人生的状态精进着。鲁飞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形式的绘画,从题材到表现形式大多是承接传统,他力图通过此类作品实践,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此类作品有《志存高远》、《一国之选》《干里寄相思》、《逸品》、《鹤寿无边》等:另一类是传统题材兼具现代的审美方式,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芦花放白已是秋》、《中国魂》、《胭脂雪魄》:第三类为意象绘画,摈弃了具象的造型方式,以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的内容,游心于画,淋漓洒脱,其代表作有《森林之光》、《生命之源》、《喜悦》、《哀怜》、《旭日东方》、《畅想》等。
“丹心妙造必真情”这是鲁飞的话语录,这也是他心象意境一以贯之的追求。在传统的中国画中,一般不太注重色彩,所谓的“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即使使用色彩也不过是金碧、青绿、浅绛等寥寥几种,多多少少带有程式化和传统的教条主义色彩。这里不得不涉及中西结合,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解决,因为我们在中西结合上总是站在对立的情绪上,不能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体系中去寻求解决与突破的方法。傅抱石先生曾说过:“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我觉得鲁飞是最好的践行者。他对于色彩的追求与运用有着非常的超前与大胆,在他的笔下,墨不过是色彩的一种。在他的作品中,色彩既有西画的丰富、浓艳、真实,又有中国画的含蓄、和谐,这些色彩有机而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幻化成一种新鲜、热烈、绚丽、火爆的色彩,常常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似与不似”之间用笔墨体现诗性的世界。
这种变法和追逐,他不是先行者,但他却是一个最狂热的膜拜者,在追随前人寻求中西文化的“共同语言”上,他愿意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他非常的坚信“温故而知新”,“新”从“故”来,然后再结合时地,结合自然,结合自己的思想智慧,可以“新新不已”。在诗意中得到意象的绽放。
TIPS: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尊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它不与中国画三门 山水、花鸟、人物并列,也不在技法上与工、写有所区分。它是中国绘画大范围中山水也好,花鸟也好,人物也好的一个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