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改革,催生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好的表现方法,对提高报纸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最近一个时期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几种“标新立异”现象,笔者却不敢苟同,现做简要分析,以图与广大同仁共勉。
一、云山雾罩,不着边际
这类情况多见于影视报道。一些报纸的影视(或娱乐)版,这类稿件屡见不鲜。本来几句话就可以说清的事儿,却东拉西扯,没边没沿儿,绕弯子兜圈子,好不容易才看到与主题有点儿关系的事儿却一带而过。阅读这类报道,就像在柴草垛里寻豆子,扒拉半天也不见得能找出个粒儿来,所以不能着急,得耐着性子慢慢看,这样才有可能看到有用的词儿。不信请看:
某报前不久发了这样一篇稿子,题目叫《某某某喜欢石家庄的天气》,说的是一个演员来到了石家庄如何如何。根据大标题的意思,主题应该主要是说主人公为什么喜欢石家庄的天气、怎样喜欢石家庄的天气等,但事实并非如此。该文全文一千七八百字,导语后四个小标题。关于天气的事儿,除了第一部分主人公说了句“这里的冷是干冷,我比较喜欢,上海的冷受不了”之外,其余部分则都是大谈什么“普通话说不好”呀、“激情戏最不自然”呀、“选女友要求不高”呀、“影迷追捧”呀等无关主题的内容。
再如某报2006年末发的一篇题目叫《2007某某为好莱坞开局》的稿子。从标题来看,主题应围绕“开局”展开,但此文却不这样。它开宗明义地就讲,“2007年还没到来,世界电影中心好莱坞硝烟已开始弥漫……本报在此做一个超前预告,让喜欢电影的读者心中有数”。关于“开局”的事儿,仅“《少年汉尼拔》……某某将在片中扮演少年汉尼拔的文化老师”一句,其余的大部分篇幅则是介绍了一部电影,罗列了一大串电影名单。
你说看这类稿子费劲不费劲?
二、土洋混杂,不知所云
这种中洋文结合的情况不仅出现在一些新闻的标题上,也充斥在整篇文章中。现仅摘录某些报纸上最近出现的此类型的标题几则:
《某某某、某某实施J&l计划》、
《FMl06.7十二岁了》、
《“第三者”女星之头文字Y》、
《一个NGO和村庄的思想改造》、
《PPLIVE上演娱乐终极“PK”秀》
…………
不是不允许新闻报道中出现外文,在特定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的,但必要时一定要加以注释。面对上述既不是特定情况又不加以注释的中外文结合的报道,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报道是让谁看的?如果是让中国人看的,那为什么掺合外文?如果是让外国人看的,那为什么出现在中文报纸上并以中文为主?你的读者对象应该是中国人呀?如果是既让中国人看又让外国人看,那中国文章和外国文章除特殊情况外都不是这种写法呀?作者或编者可能要说,我是让懂外文的中国人看的,那么人们又问:在中国外文有那么普及吗?这不是自己故意排除自己文章的读者对象吗?再说了,即使外文普及了,看这样的中不中洋不洋的文章也觉得别扭呀!话说开来,看这类报道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儿,总感到写这种文章的目的是不想让人看,而是为了卖弄,有作风轻浮之嫌。
三、只问不答,故弄玄虚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新闻标题上。请看最近在某报上连连出现的设问式标题:
《拼车,实惠的交通方式?》、
《330元买回1000元话费?》、
《个体中巴换新车营运违规?》
…………
不知别人怎么看,反正我看了总觉得这些只问不答的标题是不成功的。新闻标题不是不能用设问式,设问式标题是新闻标题中很重要的一种,用得恰当能很好地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效果明显。但设问式标题一般用作多行标题的眉题,主标题或副标题给以答案。除特定情况外,只设问不做答的标题很少。上述标题的作者或编者可能认为这样只问不答更有效果,所以你这样用我也这样用,结果是效果适得其反。看新闻与听评书不同,新闻的读者习惯是以最短的时间获知事实真相和结果。只问不答的标题,只能让读者认为作者和编者本身没把事件真相搞清楚就报道,或认为你本身对事件性质就没有判断力。即使读者看完了正文,明白了事件真相,也会让人产生一种“作者和编者设套儿,强拉人阅读”的感觉。
四、要素模糊,打马虎眼
新闻,起码五种基本要素得齐全。可有些报道却不这样。不知是作者真不清楚还是故意,要么把稿子弄得要素不全,要么把要素搞得模模糊糊,反正是既想让人看,又不让人看明白。譬如:
某报前不久刊登了一篇题为《借证登记住宿一查竟是逃犯》的稿子,说的是一个女老板负气离家要住店,因没带身份证就借司机的进行登记,服务员网上登记时发现该司机正被通缉,报案后该司机被抓。全文六百来字,文中仅提到“裕西派出所”实施抓捕,到底是哪儿的事却没交代。
某报最近发的一篇题为《过百老婆婆长出黑发来》的新闻,时间、地点是这样交代的:“1月31日中午12时许,白佛村二组39号的农家大院里人声鼎沸,一串鞭炮声过后,103岁的老人李王氏在两百多亲友的簇拥下过了她的103岁生日。”到底哪年的事?哪儿的“白佛村”?这可能只有作者知道。
我觉得,搞这样的报道,后果有两种:一是给读者造成作者和编者不懂新闻的印象,把作者和编者给看轻了;二是读者也可能认为报纸稿源不足,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篇文章,故意把有关要素去掉,用来充充数儿,填填版面,糊弄糊弄读者。你说这样做值得不值得?
分析上述几种现象,只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办报是为了让人看,并让人尽快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故意设置障碍,增加阅读麻烦,读者怎么看?结果是读者不愿看、看不了,既费力不讨好,又使报纸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说:新闻,还是方便读者阅读为好。
(作者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专家咨询组成员、原河北商报总编辑)
编校:张红玲
一、云山雾罩,不着边际
这类情况多见于影视报道。一些报纸的影视(或娱乐)版,这类稿件屡见不鲜。本来几句话就可以说清的事儿,却东拉西扯,没边没沿儿,绕弯子兜圈子,好不容易才看到与主题有点儿关系的事儿却一带而过。阅读这类报道,就像在柴草垛里寻豆子,扒拉半天也不见得能找出个粒儿来,所以不能着急,得耐着性子慢慢看,这样才有可能看到有用的词儿。不信请看:
某报前不久发了这样一篇稿子,题目叫《某某某喜欢石家庄的天气》,说的是一个演员来到了石家庄如何如何。根据大标题的意思,主题应该主要是说主人公为什么喜欢石家庄的天气、怎样喜欢石家庄的天气等,但事实并非如此。该文全文一千七八百字,导语后四个小标题。关于天气的事儿,除了第一部分主人公说了句“这里的冷是干冷,我比较喜欢,上海的冷受不了”之外,其余部分则都是大谈什么“普通话说不好”呀、“激情戏最不自然”呀、“选女友要求不高”呀、“影迷追捧”呀等无关主题的内容。
再如某报2006年末发的一篇题目叫《2007某某为好莱坞开局》的稿子。从标题来看,主题应围绕“开局”展开,但此文却不这样。它开宗明义地就讲,“2007年还没到来,世界电影中心好莱坞硝烟已开始弥漫……本报在此做一个超前预告,让喜欢电影的读者心中有数”。关于“开局”的事儿,仅“《少年汉尼拔》……某某将在片中扮演少年汉尼拔的文化老师”一句,其余的大部分篇幅则是介绍了一部电影,罗列了一大串电影名单。
你说看这类稿子费劲不费劲?
二、土洋混杂,不知所云
这种中洋文结合的情况不仅出现在一些新闻的标题上,也充斥在整篇文章中。现仅摘录某些报纸上最近出现的此类型的标题几则:
《某某某、某某实施J&l计划》、
《FMl06.7十二岁了》、
《“第三者”女星之头文字Y》、
《一个NGO和村庄的思想改造》、
《PPLIVE上演娱乐终极“PK”秀》
…………
不是不允许新闻报道中出现外文,在特定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的,但必要时一定要加以注释。面对上述既不是特定情况又不加以注释的中外文结合的报道,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报道是让谁看的?如果是让中国人看的,那为什么掺合外文?如果是让外国人看的,那为什么出现在中文报纸上并以中文为主?你的读者对象应该是中国人呀?如果是既让中国人看又让外国人看,那中国文章和外国文章除特殊情况外都不是这种写法呀?作者或编者可能要说,我是让懂外文的中国人看的,那么人们又问:在中国外文有那么普及吗?这不是自己故意排除自己文章的读者对象吗?再说了,即使外文普及了,看这样的中不中洋不洋的文章也觉得别扭呀!话说开来,看这类报道心里总不是个滋味儿,总感到写这种文章的目的是不想让人看,而是为了卖弄,有作风轻浮之嫌。
三、只问不答,故弄玄虚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新闻标题上。请看最近在某报上连连出现的设问式标题:
《拼车,实惠的交通方式?》、
《330元买回1000元话费?》、
《个体中巴换新车营运违规?》
…………
不知别人怎么看,反正我看了总觉得这些只问不答的标题是不成功的。新闻标题不是不能用设问式,设问式标题是新闻标题中很重要的一种,用得恰当能很好地增加文章的吸引力,效果明显。但设问式标题一般用作多行标题的眉题,主标题或副标题给以答案。除特定情况外,只设问不做答的标题很少。上述标题的作者或编者可能认为这样只问不答更有效果,所以你这样用我也这样用,结果是效果适得其反。看新闻与听评书不同,新闻的读者习惯是以最短的时间获知事实真相和结果。只问不答的标题,只能让读者认为作者和编者本身没把事件真相搞清楚就报道,或认为你本身对事件性质就没有判断力。即使读者看完了正文,明白了事件真相,也会让人产生一种“作者和编者设套儿,强拉人阅读”的感觉。
四、要素模糊,打马虎眼
新闻,起码五种基本要素得齐全。可有些报道却不这样。不知是作者真不清楚还是故意,要么把稿子弄得要素不全,要么把要素搞得模模糊糊,反正是既想让人看,又不让人看明白。譬如:
某报前不久刊登了一篇题为《借证登记住宿一查竟是逃犯》的稿子,说的是一个女老板负气离家要住店,因没带身份证就借司机的进行登记,服务员网上登记时发现该司机正被通缉,报案后该司机被抓。全文六百来字,文中仅提到“裕西派出所”实施抓捕,到底是哪儿的事却没交代。
某报最近发的一篇题为《过百老婆婆长出黑发来》的新闻,时间、地点是这样交代的:“1月31日中午12时许,白佛村二组39号的农家大院里人声鼎沸,一串鞭炮声过后,103岁的老人李王氏在两百多亲友的簇拥下过了她的103岁生日。”到底哪年的事?哪儿的“白佛村”?这可能只有作者知道。
我觉得,搞这样的报道,后果有两种:一是给读者造成作者和编者不懂新闻的印象,把作者和编者给看轻了;二是读者也可能认为报纸稿源不足,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篇文章,故意把有关要素去掉,用来充充数儿,填填版面,糊弄糊弄读者。你说这样做值得不值得?
分析上述几种现象,只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办报是为了让人看,并让人尽快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故意设置障碍,增加阅读麻烦,读者怎么看?结果是读者不愿看、看不了,既费力不讨好,又使报纸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说:新闻,还是方便读者阅读为好。
(作者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专家咨询组成员、原河北商报总编辑)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