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源于民间的戏曲回馈给民众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必须回到民间去,回到发展的源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创作扎根在民间,把舞台搭建在民间,将源于民间的戏曲回馈给群众,不断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上,不断传出这样的心声。与此同时,浙江省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正进行着将优秀传统戏曲回馈给广大民众的实践。
  从7月12日至25日,浙江省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分别在杭州、绍兴、金华三地联动演出,选取了在浙江久演不衰的代表性戏曲作品,涵盖了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等传统剧种。其中,大部分剧目都已入选浙江省第一批、第二批优秀保留剧目,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五女拜寿》、《西厢记》,浙江越剧团的《九斤姑娘》,浙江京剧团的《飞虎将军》,浙江昆剧团的《西园记》,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白蛇传》,宁波市甬剧团的《天要下雨娘要嫁》,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狸猫换太子》等,均在本次展演中次第绽放。
  “一部好戏挽救一个剧种”
  7月12日,作为浙江省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的开场戏,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杭州剧院精彩上演。当晚,剧院内座无虚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点燃了观众的观剧热情。谢幕时,观众集体起立,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席卷全场。
  “妈妈,我还想再看一遍,孙悟空筋斗翻得太厉害了,比动画片里的孙悟空厉害多啦!”来自杭州大关小学的小观众王思雅兴奋地对妈妈说。王思雅妈妈告诉笔者,暑假里他们早早买好票就去看了。起初还担心听不懂戏曲,孩子会坐不住,结果发现戏很吸引人,孩子从头到尾都看得很认真,“以后有这样好的演出还要带孩子来看,让下一代感受传统戏剧的魅力。”
  据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朱燕介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绍剧中最经典的剧目之一,也是我们剧团的保留节目。”这部戏,迄今为止已上演3000多场。从1960年六龄童和筱艳秋主演的绍剧电影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开始,至今已传了六代。“我们按照不同观众的需求,编排了青春版、校园版、巡演版等,开幕式上演的就是舞台版。”朱燕说,“一部好戏能挽救一个剧种,《孙悟空三打白骨精》50多年来盛演不衰、享誉中外,她挽救了绍剧,也成为绍剧艺术发展的一个顶峰,我们希望今后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唱死白蛇,做死青蛇,跌死许仙”
  7月14日晚,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的婺剧《白蛇传》在杭州剧院演出。作为浙江省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婺剧《白蛇传》已演了近2000场。特色浓郁且粗犷奔放的婺剧,让看惯了缠绵婉转的越剧的杭州戏迷品尝到了另一种味道,并为之倾倒。
  民间传说“白蛇传”脍炙人口,因戏中的许仙多疑情浅,便有了“端阳惊变”、“昆仑盗草”、“水漫金山”、“断桥相遇”等名段。尤其是剧中的《断桥》一折体现了婺剧“文戏武做”表演的精髓,在婺剧传统戏中遐迩闻名。许仙一出场就是跪步、吊毛、抢背、扑虎等高难度动作。小青、白娘娘的蛇步、蛇形,显示了神人一体的舞姿。演出中,小青气不过白素贞受苦,手持双剑满场追着负情的许仙跑的场景,活灵活现,满台生辉,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次出场的均是80后婺剧新生力量,他们有深厚的婺剧功力与超高的观众人气。由第27届梅花奖得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浙江目前最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员杨霞云饰青蛇,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新人配角奖得主巫文玲饰白娘子,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得主楼胜饰演许仙,还有汪霞蓉、张磊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青春靓丽的形象,为这部经典传统婺剧注入了新元素。
  近2个半小时的演出落幕后,现场掌声持续许久,戏迷纷纷到后台向演员献花,争着与演员合影。一名观众说:“‘浙婺’来杭州演出,让我欣赏到地道的婺剧,对于我们老戏迷来说,真是件大好事。”
  据业界行家介绍,国内许多剧种都演过《白蛇传》,而婺剧版的《白蛇传》卓尔不群,最得人心。文戏,唱腔时而委婉,时而高亢;武戏,锣鼓齐响,动作凌厉,叫人眼花缭乱。尤其是《断桥》一折,有“唱死白蛇,做死青蛇,跌死许仙”一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今夜星光璀璨,这是越剧盛宴的完美呈献”
  7月16日晚,作为浙江省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的重头戏《越华如水越剧名家名段音乐演唱会》全场爆满。演员阵容包括董柯娣、赵志刚、谢群英、陈晓红、王滨梅、华渭强、魏春芳、谢莉莉、张琳、章益清、廖琪瑛、陈湜、蔡浙飞、张小君、王静等诸多越剧名家。开场前,捧着花的戏迷就把杭州剧院大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魏春芳是第一个出场的,她演唱了《孔雀东南飞》里的《叶叶相交》;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尹派小生张琳,一曲《沙漠王子·叹月》唱得荡气回肠;身着红色礼服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花旦章益清,一折《陈三两·骂堂》引得现场观众跟着互动齐唱。之后,蔡浙飞、张小君、陈晓红、华渭强、王静、谢群英、赵志刚等一批名家悉数登台亮相演唱成名作。而压轴的董柯娣,用她的亮嗓唱起了《五女拜寿》的《女儿情》。“董老爹”铿锵的唱腔,让伤感的戏迷们又过了一把瘾。
  从温岭赶来的戏迷小米评论:“真是一场优美、典雅的‘越华如水’!这是一种意境,也是我们越剧的特点。今夜星光璀璨,这是越剧盛宴的完美呈献,特别棒!”网名叫上官雅韵的戏迷表示:在一场演出中,能欣赏到这么多位越剧名家新秀的多流派唱腔,机会实在难得。名家们的演唱声情并茂、委婉动听,新秀们也韵味醇厚,毫不逊色。优美的越音令人陶醉。
  当晚的演出现场,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谢幕时观众们涌向台前,报以热烈掌声。演出结束后,许多戏迷溜进后台,与自己的偶像亲密接触,合影留念。
  此外,在浙江胜利剧院举办的《一脉相传:经典折子戏专场》中,不少濒临消亡的剧种折子戏,如余姚姚剧、宁海平调、台州乱弹等,均展示了独有的风采。而来自宁波甬剧团的《天要下雨娘要嫁》广获杭州观众喜爱和好评。   “《九斤姑娘》,传统越剧经典的活体再现”
  7月25日晚,浙江越剧团的草根越剧《九斤姑娘》在金华的中国婺剧院压轴演出。这出有近百年演出历史的越剧,至今老少皆宜、常演不衰,这也是男女合演的浙江越剧团最经典的压箱作品。
  这个很“土”的百年老剧《九斤姑娘》,取材于绍兴民间,说的是聪明伶俐的九斤姑娘与精明自负的财主石二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早在1917年《九斤姑娘》就首次由绍兴男班“梅朵阿顺班”搬上舞台,九斤姑娘与财主石二之间的猜谜对话,及剧中一串串妙趣横生的对白,使之成为最受欢迎的越剧剧目之一。
  据介绍,该剧在1956年先后由浙江越剧团二队、浙江艺术学校越剧班排演,剧本由浙江人民出版社、东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6年,方海如、梁永璋将这个故事改编成戏曲电视剧。“当时这部电视剧播出后效果相当好,《九斤姑娘》顿时成为大家都知道的一部戏。”浙越团长陶铁斧说,浙越电视剧版本还获得第八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和第二届全国戏曲电视剧“长城奖”一等奖。
  2009年浙江越剧团推出由钱林森等整理改编,蒋维国导演,王滨梅、华渭强主演的草根越剧版本。2010年再次修改,由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这个版本的《九斤姑娘》展现了一幅水乡小镇风情画,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既有聪明伶俐的九斤姑娘、工于算计的石二佬、老实巴交的张箍桶,也有吵遍全镇无敌手的奇怪刁三叔婆,还有善良懦弱的众街坊;众人在猜谜、箍桶、相骂等一出出戏中各显身手,将平常人生的喜怒哀乐发挥得淋漓尽致。
  陶铁斧说:“不破坏戏曲,但要做出新的尝试。”浙越致力将此戏做成现代观众爱看的“情趣喜剧”,新版《九斤姑娘》保留了传统越剧的核心,从首演版本到后来在“九艺节”上亮相版本,经多次修改,却始终没有放弃生动活泼的绍兴方言和俚语俗语。有专家称:“浙江越剧团上演的《九斤姑娘》,是传统越剧经典的活体再现。”而在保留传统剧情的前提下,导演借鉴西方戏剧的“歌队”元素,在剧中增加了“六街坊”角色,他们或进入人物,或跳出剧情,不仅串联剧情,也让人耳目一新。而凭借《九斤姑娘》里的精湛演出,主演、吕派花旦、“浙越”副团长王滨梅获得了戏剧梅花奖。此次展演当晚演出,受到了金华观众的热情追捧。
  至此,连续两周、三地联动演出的首届“浙江省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落下了帷幕。
  “推动传统戏剧活起来传下去”
  提到举办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活动,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薛亮说,“今年出台的《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是第一次系统出台的对浙江戏曲保护的政策文件,本次传统戏剧经典剧目展演,就是这个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他介绍,浙江将用10年时间,分两个阶段对传统戏曲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八个一批”目标,即抢救一批濒危剧种、命名一批传统戏剧之乡、确立一批传承基地、扶持一批重点院团、推出一批优秀剧目、培养一批戏剧名家、开展一批重大活动、形成一批戏剧品牌。
  近年来,浙江省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早在2002年就出台了《加强对昆曲艺术保护扶持的实施意见》,每年补助500万元用于扶持昆曲,永嘉昆曲传习所因此得以恢复,重回全国七大昆曲院团之列。2005年出台的《关于开展青年艺术人才培养“新松计划”的实施意见》,10年来资助了70余个项目,发现、培养和推出了戏曲艺术等各艺术门类青年艺术人才1500余人。全省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地方戏剧项目有56项,其中的24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从今年开始,浙江省财政每年将拿出1600万元,分别用于56个传统戏剧项目和传统越剧的保护传承,努力推动传统戏剧活起来、传下去。
  此次展演低票价惠民,最低票价人民币50元,最高票价180元。演出地点选择了三地联动,把平日里难得看到的地方戏引到杭州来演出,将省级知名院团的戏带到绍兴和金华去演,“形成省、市之间交流互动,以汇聚更多的民众来看戏,为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开启一扇接触传统戏曲的窗户。”薛亮如是说。
其他文献
美国好莱坞大片《东京上空三十秒》,当年获美国奥斯卡大奖。镜头里的故事发生在浙江临海的恩泽医院,故事要从七十多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讲起。  轰炸东京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遭受重挫,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当年疯狂的日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向日本天皇保证,日本上空是绝对安全的。  美国方面经过精心策划,决定由詹姆斯·H·
期刊
历史凝聚抗日篇,艺术再现民族魂。  2015年8月26日至9月6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抗日战争在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  展览分为“同仇敌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生灵涂炭日军对浙江的侵略”、“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与浙江抗战”、“共赴国难浙江抗日的正面战场”、“浩气长存浙江抗日英烈”5个部分
期刊
仲夏时节,绿肥红瘦。  周训典纪念馆四周满是绿树浓荫。纪念馆门前的草坪上,一座飞行员装束的雕像栩栩如生,雕像高2.8米。全副武装的周训典,仿佛时刻准备着执行任务。  雕像的设计者就是在上海世博会展出的雕塑作品《中国标准》的作者、雕塑家李春华。最近,这位著名艺术家为中国远征军铸成402座雕塑,雕塑群落户云南龙陵松山战役遗址。他说:“我对抗战英雄们的敬仰之情,是促使我创作的不竭动力。”  周训典纪念馆
期刊
杭州,中国古老的“丝绸之府”;里昂,欧洲丝绸工业中心。两者都是当今世界丝绸时尚关注焦点。这个夏天,两个城市以丝为媒,谈起了一场“跨国恋爱”。  文化使者“万事利”,牵线两地丝绸产业  浙江杭州,著名的丝绸之府。唐代,这里的绫已“天下为冠”。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作为“古丝绸之路”上中国输出世界的第一件商品和连接欧亚大陆各民族的情感纽带,杭州的丝绸,曾有过太多的荣耀和辉煌。  20
期刊
2015年7月8日晚,在拥有百年历史、金碧辉煌的叶卡捷琳堡国立模范歌舞剧院,当帷幕上一把巨大的“中国锁”缓缓锁上,宁波演艺集团创排的舞剧《十里红妆》圆满完成了参加2015俄罗斯国际创新工业展“中国之夜”和开幕式主宾国演出任务。演员谢幕之时,中外宾客和俄罗斯观众热烈的掌声持续了近10分钟。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观看结束后上台祝贺演出圆满成功,并与演职人员合影留念,盛赞此次演出为重大国事活动“增光添彩”。
期刊
2015年7月14日至7月31日,“毕加索真迹展”在1844艺术中心·宁波当代艺术馆开幕。展出包括67幅毕加索版画真迹、40件陶瓷原作品。  毕加索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在世界前十的名贵画作中,他的作品就占了4幅。本次展览虽然没有毕加索最为昂贵的油画,但这些作品因有部分是首次在中国展出,而且均是第一次进入宁波,让甬城市民兴奋不已。  1881年,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地中海太阳
期刊
集字,是集古人碑帖或书法中的字以成文,集他人文赋中的字以成诗,集经文中的字以为摹本。如唐代僧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宋代苏东坡集陶渊明“归去来辞”为“归去来诗”等皆是。集句,是后人集前人、今人集古人句以为诗、词、楹联。集句成联就更普遍了,一般被认为是文人墨客学养高下的一种表现。  著名浙籍书法大家费新我集写《兰亭集序》中字的故事流韵绵长。  “三集兰亭”学养深厚  已故著名左笔书法家费新我,19
期刊
谈起著名文学家、学者俞平伯,许多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红学家;或者把他与朱自清联系起来,因为他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后,写过同题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但是他的祖居地却常常被忽略。今年6月10日,浙江德清县委、县政府专门在县城繁华地段、风景秀丽之处建造了俞平伯纪念馆,并隆重举行了开馆仪式。读者不妨跟随笔者来这里徜徉一番。  俞平伯纪念馆坐落在德清县武康镇余英坊,从县城中兴路上远远望去,粉墙黛瓦,垂
期刊
今年是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首脑会议60周年。这不禁使我想起2012年在北京皇亭子新华老年活动站与老邻居钱嗣杰以茶代酒,把盏话旧的情景。不久我就以《在万隆会议摄录周总理的外交风采》为题,撰文发表在浙江省出版的发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杂志2012年第3期上。谁知这篇文章竟引起了印尼驻华大使易慕龙的注意。他通过《文化交流》杂志社编辑部辗转找到了老钱和我,并盛情邀请我们到使馆做客。  易
期刊
在特殊的时间节点,用心记录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下的动人故事,以此让人们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前不久的上海电视节上,由浙江“华策影视”出品、根据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抗日谍战剧《刀尖》,成为关注焦点。该剧幕后团队实力雄厚导演孙文学、美术赵海、造型李玲,且汇集了徐佳、斓曦、薛佳凝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投资巨大,精耕细作,力图打造一部“鲜花下的寂静岭传奇”。  时间倒回到两个月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