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商银行在浦东大道9号楼上还有一个银行博物馆,我去参观过,大有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叹。与银行有关的文物旧器琳琅满目,不少是工商银行的几代老员工从家里角角落落找出来捐给博物馆的,还有社会收藏家的慷慨捐献,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更多的是博物馆专家从各单位征调或直接从古玩市场觅来的,也有从国内外拍卖会上举牌来的,令参观者脑洞大开。
这个银行博物馆是中国工商银行创办的中国首家金融行业博物馆,2000年4月正式开馆。上海不是中国现代金融业的源头吗?上海不是要建成全国的金融中心吗,怎么可以没有博物馆呢?所以这个博物馆理所当然地成了上海金融文化的窗口,每个月接待许多国际国内的参观团体,建馆以来接待各方参观者已超过10万人次。
但是,银行博物馆建在大楼里,一般群众参观起来有所不便,再说老馆面积有限,许多藏品没法展示,那么工行一直想在市中心再建一个。找过好几个地方,有一度还想在我家附近的中华路建造,最后,新馆在新天地落地了。
新馆于2015年建造,地址在复兴中路301号,近马当路,新天地南面,地铁10线站口一出来就到了。前几天我跑去一看,哇塞!这不是原上海律师公会吗?这幢大楼太有名了,太有历史意义了,太让我鸡动了。直到今天,律师通过考试拿到执业执照,都要在那里宣誓,不忘初心,忠于法律。我读小学的时候,卢湾区范围内的中小学校经常借楼里的大礼堂开大会,我就在那里戴上红领巾的,雄壮的号声与鼓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后来这里成了工商银行卢湾支行总部。
据工作人员介绍,银行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展出各类珍贵金融历史文物5000余件,是目前国内馆藏最丰富、珍稀文物最多的金融行业博物馆。
与旧馆相比,新馆的展览空间更大、展线更长、展出文物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除了将原馆的珍藏悉数移展外,还将首次展出许多珍贵的文物、照片、文献,由点及面,多角度、全景式地勾画出百年民族金融的变迁图景,反映出百年中国经济的沧桑巨变。
底楼是著名书画家们为工商银行创作的精品,其中除了领导的书法,还有谢稚柳、唐云、程十发、周炼霞、刘旦宅、韩敏、韩硕、施大畏等画家的真迹。上世纪80年代,工商银行经常举办书画笔会,上海的书画家基本被“一网打尽”,留下了数十幅书画精品,成了企业文化的丰厚家当。
银行博物馆入口处有一堵墙,铜质浮雕,上面有“银行博物馆”五个大字,旁边有一扇金库大门,虽为残件,却是从外滩某银行的地下金库搬来的原物,观众可以在前面拍照留影,赛过你去金库领取金条。二楼三楼展厅是实际性内容,展品与复原的场景等,串起了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线索,有钱庄、票号、当铺、账房等模型、门楼、办公室场景等,还有票据、钱币、钞版、印章、器械、出版物等实物,揭示了中国金融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在1949年前后新旧政府交替时的历史节点上,金融业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及市民生活方面的密切关系。
在林林总总的展品中,我看到了两张署名蒋介石的汇票,看到了一组红军井冈山根据地发行的钞票,列宁的头像很清晰,品相很不错。在红军长征80周年之际,目睹这些根据地的钞票,不由得心潮澎湃。
珍稀藏品中还有一件颇具历史意义的藏品:大清宝钞——户部官票,系由清咸丰年间(1853 年)发行,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和大清宝钞(以制钱为单位)合称“钞票”,这就是“钞票”一词的来由。
还有清代北京官银号精品钱票一组。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清内务府设立天元、天亨、天利、天贞和西天元五家官钱号,统称“五天官号”。如今能见到的官号钱票有“五天官号”,以及乾恒、乾丰、宇升、宇恒等。官号钱票是私钞中精品,也是研究票帖流通及商业活动的珍贵史料。
一组民国时期由美国钞票公司刻模的钢雕钞版也不要错过噢,钢雕刻凹版技术是一项集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和技法于一身的难度极大的技艺。每块优秀的雕刻凹版都是无法仿制的。所以,钢凹版用于纸币印刷,既能丰富票面内容,又有较强的防伪性能,其他印刷方法难以比拟,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批美国钞票公司的钢雕钞版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
还有一套广东银行有限公司于近一个世纪前发行的纸币,这套纸钞的正面均为上海黄浦江外滩的图案,而背面则均为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图样,似乎预示着沪港两地金融业与生俱来的渊源。
在陈列的展品中还有一张四十年代末新疆银行发行的钞票,面值60亿元,一串零,看得我昏头六冲,看来这个时候人人都是亿万富翁了,但实际上呢,在通货膨胀怎么也刹不住的糟糕情况下,这张钞票只能买72粒大米,一调羹也装不满。钞票滥发到这种程度,老百姓整天心惊肉跳,国民党政府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了。
说起外滩,这是上海金融业的大本营,银行博物馆用较大篇幅展示了外滩金融业的历史,比如根据老照片记录的外滩银行门口市民排队轧金子的史实,由银行员工扮演四十年代的市民再慌慌张张地轧一趟,拍照后喷绘成一堵墙大小的背景,让观众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现场。再比如在一堵弧形的墙体上用最新科技手段展现了外滩各大银行的建筑与银行家的图像,以此表现民族金融业在西方资本挤压下的生存与抗争,让人们记住周作民、李铭、叶景葵、陈光甫等一批大有作为的华资金融家。
金融历来被誉为百业之首。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展,历经了汇通天下的兴盛,流金岁月的繁华,也见证了上海励精图治的变革。
这个银行博物馆是中国工商银行创办的中国首家金融行业博物馆,2000年4月正式开馆。上海不是中国现代金融业的源头吗?上海不是要建成全国的金融中心吗,怎么可以没有博物馆呢?所以这个博物馆理所当然地成了上海金融文化的窗口,每个月接待许多国际国内的参观团体,建馆以来接待各方参观者已超过10万人次。
但是,银行博物馆建在大楼里,一般群众参观起来有所不便,再说老馆面积有限,许多藏品没法展示,那么工行一直想在市中心再建一个。找过好几个地方,有一度还想在我家附近的中华路建造,最后,新馆在新天地落地了。
新馆于2015年建造,地址在复兴中路301号,近马当路,新天地南面,地铁10线站口一出来就到了。前几天我跑去一看,哇塞!这不是原上海律师公会吗?这幢大楼太有名了,太有历史意义了,太让我鸡动了。直到今天,律师通过考试拿到执业执照,都要在那里宣誓,不忘初心,忠于法律。我读小学的时候,卢湾区范围内的中小学校经常借楼里的大礼堂开大会,我就在那里戴上红领巾的,雄壮的号声与鼓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后来这里成了工商银行卢湾支行总部。
据工作人员介绍,银行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面积近4000平方米,展出各类珍贵金融历史文物5000余件,是目前国内馆藏最丰富、珍稀文物最多的金融行业博物馆。
与旧馆相比,新馆的展览空间更大、展线更长、展出文物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加多样,除了将原馆的珍藏悉数移展外,还将首次展出许多珍贵的文物、照片、文献,由点及面,多角度、全景式地勾画出百年民族金融的变迁图景,反映出百年中国经济的沧桑巨变。
底楼是著名书画家们为工商银行创作的精品,其中除了领导的书法,还有谢稚柳、唐云、程十发、周炼霞、刘旦宅、韩敏、韩硕、施大畏等画家的真迹。上世纪80年代,工商银行经常举办书画笔会,上海的书画家基本被“一网打尽”,留下了数十幅书画精品,成了企业文化的丰厚家当。
银行博物馆入口处有一堵墙,铜质浮雕,上面有“银行博物馆”五个大字,旁边有一扇金库大门,虽为残件,却是从外滩某银行的地下金库搬来的原物,观众可以在前面拍照留影,赛过你去金库领取金条。二楼三楼展厅是实际性内容,展品与复原的场景等,串起了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线索,有钱庄、票号、当铺、账房等模型、门楼、办公室场景等,还有票据、钱币、钞版、印章、器械、出版物等实物,揭示了中国金融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在1949年前后新旧政府交替时的历史节点上,金融业与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及市民生活方面的密切关系。
在林林总总的展品中,我看到了两张署名蒋介石的汇票,看到了一组红军井冈山根据地发行的钞票,列宁的头像很清晰,品相很不错。在红军长征80周年之际,目睹这些根据地的钞票,不由得心潮澎湃。
珍稀藏品中还有一件颇具历史意义的藏品:大清宝钞——户部官票,系由清咸丰年间(1853 年)发行,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和大清宝钞(以制钱为单位)合称“钞票”,这就是“钞票”一词的来由。
还有清代北京官银号精品钱票一组。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清内务府设立天元、天亨、天利、天贞和西天元五家官钱号,统称“五天官号”。如今能见到的官号钱票有“五天官号”,以及乾恒、乾丰、宇升、宇恒等。官号钱票是私钞中精品,也是研究票帖流通及商业活动的珍贵史料。
一组民国时期由美国钞票公司刻模的钢雕钞版也不要错过噢,钢雕刻凹版技术是一项集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和技法于一身的难度极大的技艺。每块优秀的雕刻凹版都是无法仿制的。所以,钢凹版用于纸币印刷,既能丰富票面内容,又有较强的防伪性能,其他印刷方法难以比拟,至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这批美国钞票公司的钢雕钞版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
还有一套广东银行有限公司于近一个世纪前发行的纸币,这套纸钞的正面均为上海黄浦江外滩的图案,而背面则均为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的图样,似乎预示着沪港两地金融业与生俱来的渊源。
在陈列的展品中还有一张四十年代末新疆银行发行的钞票,面值60亿元,一串零,看得我昏头六冲,看来这个时候人人都是亿万富翁了,但实际上呢,在通货膨胀怎么也刹不住的糟糕情况下,这张钞票只能买72粒大米,一调羹也装不满。钞票滥发到这种程度,老百姓整天心惊肉跳,国民党政府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了。
说起外滩,这是上海金融业的大本营,银行博物馆用较大篇幅展示了外滩金融业的历史,比如根据老照片记录的外滩银行门口市民排队轧金子的史实,由银行员工扮演四十年代的市民再慌慌张张地轧一趟,拍照后喷绘成一堵墙大小的背景,让观众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现场。再比如在一堵弧形的墙体上用最新科技手段展现了外滩各大银行的建筑与银行家的图像,以此表现民族金融业在西方资本挤压下的生存与抗争,让人们记住周作民、李铭、叶景葵、陈光甫等一批大有作为的华资金融家。
金融历来被誉为百业之首。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展,历经了汇通天下的兴盛,流金岁月的繁华,也见证了上海励精图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