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其实,东部有些省份已经在试点“省管县”,为什么要推进“省管县”改革?其体制比现有“市管县”有那些优越性?通过对“市管县”体制回顾和分析,以及“省管县”体制的优点,来阐述“省管县”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市管县;省管县;必要性
1 “市管县”体制分析
1.1 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回顾
解放初期为了解决大城市的蔬菜、副食品而建立了市管县体制,1958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和辽宁省全部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并逐步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并推广。1961年以后,随着经济调整和整顿的开始,市管县体制不仅停止了发展,而且大量县市又恢复了原有体制,市管县体制经历了第一次大起大落。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1982发出通知,在经济发达地区将省辖中等城市周围的地委行署与市委市政府合并,市管县、管企业 。从此,“市管县”体制又成了新的改革去向。
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建制332个,其中地级市265个,占到80%。地级市管县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0%,显然,市管县已成为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1.2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分析
(1)“市管县”不利于信息的传达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多是起上传下达作用,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省的各种政令只能下到市,通过市再到县,县再到乡镇。
(2)市县管理层级的存在,不利于调动下属县的积极性。
“市管县”体制的另一大问题是其明显的农村为城市服务之倾向,所辖县成为市的“菜篮子”和工业原材料基地。另外,在有些地方,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一些大项目也安排在市区,成了了抽水机,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发挥县一级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的主体职能。
(3)市级机构的存在加大了行政成本的开支。
现在地级管理层级行政成本过大,学术界对此诟病较多,以一个中等地级市的市级为例,一般地厅级干部20 人,县处级干部200人,科级干部1000人,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一般在1万人以上,每年光工资就要财政支出2亿左右,再加上后勤、办公经费等,一年一个市本级的财政支出要在5亿左右,而全国共有260多个地级市,匡算下来,每年全国单地级市本级的财政支出就要在1300亿以上。
2 “省管县”改革的必要性
所谓“省管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县”二级体制,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 “省管县”模式,其内容包括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由市管理的所有方面。
2007年5月,安徽省政府宣布无为县等12个县实行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标志着“省管县”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从2007年5月至今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省管县”,覆盖面超过了全国非民族自治区域的2/3。扩权之后,县和市将处于更为平等的地位。
2.1 我国推行“省管县”的时机不断成熟
(1)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的日益稳定加速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速度,尤其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省管县”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2)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源配置必须要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政府的主要职能也要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性向有限性转变。这就为“省管县”、“扩权强县”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保障。
(3)以网络、通讯等技术手段保障的电子政务正在不断推广,从而在技术上为政府扩权强县的扁平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2.2 我国推行“省管县”必要性
(1)“省管县”体制符合我国宪法所确定的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层级规定,也符合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
以省辖替代市辖,减少了行政层级,减少了政策执行的“漏斗效应”,保障中央政令更能够在基层保持原样,不但降低了行政成本,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2)“省管县”可以调动县的主动性、积极性。
实行省直管县是要从行政管理体制上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3)省直管县这种思路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
政府改革从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行政职能调整,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中央决策层不仅仅限于在原有体制上考虑行政改革问题,也更关注从行政架构上寻找改革的突破。
当然,我们在推进“省管县”改革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再者,推行“省管县”改革的过程中要适当维护地级市的利益,不然也会打击地级市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红岩.从市管县走向省管县的体制改革[J]. 管理观察,2008.
[2]罗湘衡.对“市管县”和“省管县”体制的若干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关键词:市管县;省管县;必要性
1 “市管县”体制分析
1.1 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回顾
解放初期为了解决大城市的蔬菜、副食品而建立了市管县体制,1958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和辽宁省全部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并逐步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试点并推广。1961年以后,随着经济调整和整顿的开始,市管县体制不仅停止了发展,而且大量县市又恢复了原有体制,市管县体制经历了第一次大起大落。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1982发出通知,在经济发达地区将省辖中等城市周围的地委行署与市委市政府合并,市管县、管企业 。从此,“市管县”体制又成了新的改革去向。
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地级行政建制332个,其中地级市265个,占到80%。地级市管县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70%,显然,市管县已成为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的主要形式。
1.2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分析
(1)“市管县”不利于信息的传达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多是起上传下达作用,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省的各种政令只能下到市,通过市再到县,县再到乡镇。
(2)市县管理层级的存在,不利于调动下属县的积极性。
“市管县”体制的另一大问题是其明显的农村为城市服务之倾向,所辖县成为市的“菜篮子”和工业原材料基地。另外,在有些地方,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一些大项目也安排在市区,成了了抽水机,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发挥县一级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的主体职能。
(3)市级机构的存在加大了行政成本的开支。
现在地级管理层级行政成本过大,学术界对此诟病较多,以一个中等地级市的市级为例,一般地厅级干部20 人,县处级干部200人,科级干部1000人,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一般在1万人以上,每年光工资就要财政支出2亿左右,再加上后勤、办公经费等,一年一个市本级的财政支出要在5亿左右,而全国共有260多个地级市,匡算下来,每年全国单地级市本级的财政支出就要在1300亿以上。
2 “省管县”改革的必要性
所谓“省管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县”二级体制,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 “省管县”模式,其内容包括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由市管理的所有方面。
2007年5月,安徽省政府宣布无为县等12个县实行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标志着“省管县”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从2007年5月至今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省管县”,覆盖面超过了全国非民族自治区域的2/3。扩权之后,县和市将处于更为平等的地位。
2.1 我国推行“省管县”的时机不断成熟
(1)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的日益稳定加速了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速度,尤其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省管县”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2)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源配置必须要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政府的主要职能也要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性向有限性转变。这就为“省管县”、“扩权强县”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保障。
(3)以网络、通讯等技术手段保障的电子政务正在不断推广,从而在技术上为政府扩权强县的扁平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2.2 我国推行“省管县”必要性
(1)“省管县”体制符合我国宪法所确定的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层级规定,也符合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
以省辖替代市辖,减少了行政层级,减少了政策执行的“漏斗效应”,保障中央政令更能够在基层保持原样,不但降低了行政成本,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2)“省管县”可以调动县的主动性、积极性。
实行省直管县是要从行政管理体制上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3)省直管县这种思路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
政府改革从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行政职能调整,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中央决策层不仅仅限于在原有体制上考虑行政改革问题,也更关注从行政架构上寻找改革的突破。
当然,我们在推进“省管县”改革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再者,推行“省管县”改革的过程中要适当维护地级市的利益,不然也会打击地级市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红岩.从市管县走向省管县的体制改革[J]. 管理观察,2008.
[2]罗湘衡.对“市管县”和“省管县”体制的若干思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