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哮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哮喘诱发因素、发作症状、发作处理、心理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64.7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哮喘;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1]。该病的病程一般比较长无法彻底根治,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患者不同的健康教育需要,按照疾病种类,在患者住院期间制定健康教育的路线图或表格。依据患者在不同阶段的需要,护理人员应该采取健康教育法对患者开展连续、动态、综合、有针对性、系统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加强医护人员的关系[2]。为了深入探究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哮喘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哮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8年制订的哮喘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占有35例,女性有33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在(54.67±2.04)岁之间;病程(3-12)年,平均为(8.54±0.04)年。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环境护理、饮食指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上施以健康教育干预,由护师、主管护师、主治医生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开展哮喘有关知识讲座,并结合个人宣教等手段,主要内容包括哮喘发作先兆症、用药、心理教育、诱发因素、紧急处理等方面的教育。讲座形式应用多媒体辅以板书,发放宣传册,主治医师进行现场讲授,鼓励患者提问。针对年龄较小患者而言,小组成员要强化与其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其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心理状况予以针对性疏导,告知哮喘诱因,指导其严格执行医嘱用药。于出院后2个月内,小组成员开展视访教育,必要状况下可应用电话随访方式,予以针对性指导。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四个等级;(2)观察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主要表现在哮喘诱发因素、发作症状、发作处理、心理健康教育四个方面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4.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 34 21(61.77)* 6(17.65) 4(11.76) 3(8.82)* 31(91.18)*
  对照组 34 12(35.29) 5(14.71) 5(14.71) 12(35.29) 22(64.71)
  X2 - 4.767 0.108 0.128 6.928 6.92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哮喘诱发因素、发作症状、发作处理、心理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综合比较[n(%)]
  组别 例数 哮喘诱发因素 发作症状 发作处理 心理健康教育
  实验组 34 32(94.12) 30(88.24) 29(85.29) 30(88.24)
  对照组 34 20(58.82) 19(55.88) 17(50.00) 18(52.94)
  X2 - 11.769 8.837 9.675 10.200
  P - <0.05 <0.05 <0.05 <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哮喘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急性发作下,易危及患儿生命。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该疾病缺乏认识,于哮喘发作时,缺乏应急防护等自我护理措施,再加上多采用药物治疗,大量药物的应用易带来诸多不良反应,故而对患者造成二度伤害。
  有学者认为,哮喘患者除行正规治疗外,还要接受健康教育指导,对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控制疾病进程[3]。另有学者通过对68名哮喘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干预组知识掌握程度达(97.62±1.26)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86.81=2±3.01)分,且满意度(97.88±1.09)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3.76±4.79)分,充分表明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本文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与健康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强化哮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干预,有助于提高有关知识掌握度与满意度,对患者预后具有改善作用,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究其根源,立足于哮喘患者实际护理需求角度,从其生理、心理等方面出发,告知其哮喘诱发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发作先兆症状、哮喘发作处理等知识,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增强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同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居家护理能力,对及时控制患者病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5]。此外,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复发次数,促进其尽快恢复健康,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应用于哮喘护理工作中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素英.健康教育在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23(05):123-123.
  [2]陈容珊,邓力,何春卉,等.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1(09):4479-4480.
  [3]陈晓玲,连金媚,胡琴.小组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115-116.
  [4]徐琳,饶蔚,王奕.多途径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4-4.
  [5]丁兆红,齐海燕.健康教育路径在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6):114-1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的舌骨下肌皮瓣修复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采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的1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对照组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插管全麻,并实施病灶扩大性切除以及彻底的颈淋巴清扫,采用逆行或顺行法制作舌骨下肌皮瓣,皮瓣供区实施直接拉拢、缝合。不同的是观察组在制作舌骨下肌皮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解析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200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将9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抽取采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进行治疗的患者,观察组抽取采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进行治疗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两种药物对肝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评估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8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哮喘患儿共计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2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接受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的复发次数评估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收费管理的有效措施,减少医患纠纷,提升医院收费管理水平,为日后的医院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6月前来我院诊治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该期间我院未加强医院收费管理;选择2013年7月--12月前来我院诊治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此期间我院实行了一系列的收费管理措施。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我院收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加强医院收费管理后,患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医院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也不断的优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管理在临床中的护理工作开展。心理护理作为临床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对飞行员实施系统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消除护士和飞行员之间的距离,缓解飞行员在工作中的疲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当前我院空勤科护士将实施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简要描述,旨在更好的推动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在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药物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入选对象均为该时间段内在我院妇产科所就诊的患者,共计60例,采取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对照组用药方案为甲氨蝶呤,实验组用药方案为米非司酮。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比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集的36例血清标本,进行甲胎蛋白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式,比较酶联免疫法(Y)与电化学发光法(X)检测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表明酶联免疫法与电化学发光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16%、94.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5.14%、75.38%),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性抗体在不孕不育妇女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300例不孕不育患者。另外选择原发性不孕175例、继发性不孕154例、健康者7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来检测抗透明带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结果:男、女患者的抗精子抗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组和继发性不孕组患者的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透明带抗
期刊
摘要:目的 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成功率,切实减轻患儿痛苦,改善医患关系。方法 总结儿科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穿刺方法。结果 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减少患儿痛苦,减轻家属焦虑。结论 一次穿刺成功后,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方法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hildren in intravenous 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