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独特的审美功能为核心,通过利用与艺术相关的一系列教育手段,实现音乐的认识功能,它是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是音乐大众化、全民化的时代,音乐美(作品)的创造和欣赏成为社会大众共同的期盼,这就为新时代的音乐审美教育创造了无限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并要求以全新的观念和完善的手段实现新时代赋予的审美教育功能。就其特性而言,新时代审美教育是以古今中外具有思想美和艺术美的音乐作品为内容,以现代化、审美化的手段和方式实施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敏锐的审美判断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实践形式;是学校音乐教师通过歌曲或乐曲的演唱、教唱、欣赏、讲解、练习和指导,使学生掌握音乐演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审美修养的一种正规化、科学化的活动。
音乐审美教育承担的使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它包括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即通过音乐作品和课堂演示所体现的健康、积极、高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人格,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心灵境界。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养成学生细心、耐心和坚毅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协作能力。例如,通过革命传统歌曲的演唱、演奏、欣赏,能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即通过乐理、乐器、作品的讲析和教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音乐水平。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必须从感受与音乐表现的情感需要出发,另外必须与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相结合进行,不宜作过分的、独立的、技能性的训练,否则音乐教学便丧失了愉悦性,违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审美性,这种审美性质主要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美,甚至能够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发挥,那么对渴求美的滋养的青少年学生所产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必然是强烈而又持久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决定因素是教育主体,即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教育,即音乐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唱教唱,对歌曲主题形象的理解和阐述,乐器的演奏和伴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的道德、心灵境界等。因此,音乐审美教育要想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满足新生一族学生对音乐的期待和渴望,音乐教师就必须全面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新时期审美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只是指专业技能方面,还包括自身的良好职业修养。
那么,音乐老师还需要提高哪些艺术素养及职业素养呢?
1.加强音乐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一般教师的规范化要求外,还应具有音乐性、语言美感,使学生不仅明白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还感受语言的魅力。唯有美的语言,才能与音乐美、音乐审美教育相得益彰。音乐教师的普通话水准是尤其值得重视,必须是纯正达标的。除了用某种方言或外文演唱的歌曲、戏曲选段之外,所有的歌曲都要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教唱。教学的语言也应该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而不是当地方言或是带着方言口音的“某地普通话”。因为在示范性的演唱中要求吐字发音标准、清晰,富有色彩和变化。
2.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突出了音乐审美的艺术性,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时代的发展需要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学科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需要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加强作为教师的相关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局限在专业方面,还应扩大知识面。在高速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元的,因此,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非专业性的学习困惑。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求知需求,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做一名现代知识型、综合型的教师。
总之,作为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在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音乐审美教育承担的使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它包括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即通过音乐作品和课堂演示所体现的健康、积极、高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人格,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心灵境界。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养成学生细心、耐心和坚毅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协作能力。例如,通过革命传统歌曲的演唱、演奏、欣赏,能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即通过乐理、乐器、作品的讲析和教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提高音乐水平。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必须从感受与音乐表现的情感需要出发,另外必须与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相结合进行,不宜作过分的、独立的、技能性的训练,否则音乐教学便丧失了愉悦性,违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审美性,这种审美性质主要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使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美,甚至能够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发挥,那么对渴求美的滋养的青少年学生所产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必然是强烈而又持久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决定因素是教育主体,即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教育,即音乐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唱教唱,对歌曲主题形象的理解和阐述,乐器的演奏和伴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的道德、心灵境界等。因此,音乐审美教育要想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满足新生一族学生对音乐的期待和渴望,音乐教师就必须全面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新时期审美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只是指专业技能方面,还包括自身的良好职业修养。
那么,音乐老师还需要提高哪些艺术素养及职业素养呢?
1.加强音乐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一般教师的规范化要求外,还应具有音乐性、语言美感,使学生不仅明白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还感受语言的魅力。唯有美的语言,才能与音乐美、音乐审美教育相得益彰。音乐教师的普通话水准是尤其值得重视,必须是纯正达标的。除了用某种方言或外文演唱的歌曲、戏曲选段之外,所有的歌曲都要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教唱。教学的语言也应该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而不是当地方言或是带着方言口音的“某地普通话”。因为在示范性的演唱中要求吐字发音标准、清晰,富有色彩和变化。
2.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突出了音乐审美的艺术性,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时代的发展需要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学科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需要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加强作为教师的相关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局限在专业方面,还应扩大知识面。在高速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元的,因此,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非专业性的学习困惑。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求知需求,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做一名现代知识型、综合型的教师。
总之,作为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在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