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你相不相信,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种绝对听话的小球!
准备材料
黏土(油泥)、细线、砝码几个、黏性标签(N次贴)几张、竹棒(约50厘米)一根、小木棍(约100厘米)一根。
实验步骤
制作工具
1.取细线分别剪成20、40、50厘米各1根。
2.把黏土(油泥)搓成3个圆球。
3.把3个球上各戳一个洞。
4.把三条细线的一端分别穿过黏土球固定,另一端绑在竹棒上。
5.在竹棒上绑住细线的地方,贴上写着“不是”“不一定”“是”的标签。
6.接下来,你可以试着选定其中一个黏土球,轻轻晃动竹棒,令你选定的小球摆动起来。你成功了吗?
7.悟到其中的奥妙了吗?小露一手,让你的朋友见识见识你的厉害!
小技巧:用眼睛盯着你选定的黏土球,微微晃动竹棒时,因为球是悬在空中的,它一定会晃动,随着球摆动的周期,心里跟着默数,自然会让你记住球的周期变化。同时调节竹棒的晃动频率,与小球相协调,即发生共振。或许你刚开始的时候不能好好的控制,你可以一边数一边点头,等到掌握技巧之后,你想让哪个球晃动哪个球就不敢不动了。
单摆的共振现象
1.把细线分别剪成20、50厘米长。另外再剪两条长度大约是40厘米长的细线。
2.把剪好的细线,一端绑上同重量的砝码,另一端绑在水平固定的木棍上。调整摆长,让其中两条相同。同学们如果手边没有砝码,可以使用其他同重量的物品代替。
3.用手使摆长相同中的一个单摆(A)摆动起来,你可以发现,过了一会儿,两个不同长度的单摆仍然是静止的,而另一个长度相同的单摆(B)却跟着前后摆动起来,不仅如此,B的摆动幅度也越来越大,最后与A一致。
动动脑筋:
1.改变摆锤的形状,会不会改变单摆的频率?
2.本实验中,影响单摆摆动频率的因素是什么?
准备材料
黏土(油泥)、细线、砝码几个、黏性标签(N次贴)几张、竹棒(约50厘米)一根、小木棍(约100厘米)一根。
实验步骤
制作工具
1.取细线分别剪成20、40、50厘米各1根。
2.把黏土(油泥)搓成3个圆球。
3.把3个球上各戳一个洞。
4.把三条细线的一端分别穿过黏土球固定,另一端绑在竹棒上。
5.在竹棒上绑住细线的地方,贴上写着“不是”“不一定”“是”的标签。
6.接下来,你可以试着选定其中一个黏土球,轻轻晃动竹棒,令你选定的小球摆动起来。你成功了吗?
7.悟到其中的奥妙了吗?小露一手,让你的朋友见识见识你的厉害!
小技巧:用眼睛盯着你选定的黏土球,微微晃动竹棒时,因为球是悬在空中的,它一定会晃动,随着球摆动的周期,心里跟着默数,自然会让你记住球的周期变化。同时调节竹棒的晃动频率,与小球相协调,即发生共振。或许你刚开始的时候不能好好的控制,你可以一边数一边点头,等到掌握技巧之后,你想让哪个球晃动哪个球就不敢不动了。
单摆的共振现象
1.把细线分别剪成20、50厘米长。另外再剪两条长度大约是40厘米长的细线。
2.把剪好的细线,一端绑上同重量的砝码,另一端绑在水平固定的木棍上。调整摆长,让其中两条相同。同学们如果手边没有砝码,可以使用其他同重量的物品代替。
3.用手使摆长相同中的一个单摆(A)摆动起来,你可以发现,过了一会儿,两个不同长度的单摆仍然是静止的,而另一个长度相同的单摆(B)却跟着前后摆动起来,不仅如此,B的摆动幅度也越来越大,最后与A一致。
动动脑筋:
1.改变摆锤的形状,会不会改变单摆的频率?
2.本实验中,影响单摆摆动频率的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