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小球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你相不相信,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种绝对听话的小球!
  
  准备材料
  
  黏土(油泥)、细线、砝码几个、黏性标签(N次贴)几张、竹棒(约50厘米)一根、小木棍(约100厘米)一根。
  
  实验步骤
  
  制作工具
  1.取细线分别剪成20、40、50厘米各1根。
  2.把黏土(油泥)搓成3个圆球。
  3.把3个球上各戳一个洞。
  4.把三条细线的一端分别穿过黏土球固定,另一端绑在竹棒上。
  5.在竹棒上绑住细线的地方,贴上写着“不是”“不一定”“是”的标签。
  6.接下来,你可以试着选定其中一个黏土球,轻轻晃动竹棒,令你选定的小球摆动起来。你成功了吗?
  7.悟到其中的奥妙了吗?小露一手,让你的朋友见识见识你的厉害!
  小技巧:用眼睛盯着你选定的黏土球,微微晃动竹棒时,因为球是悬在空中的,它一定会晃动,随着球摆动的周期,心里跟着默数,自然会让你记住球的周期变化。同时调节竹棒的晃动频率,与小球相协调,即发生共振。或许你刚开始的时候不能好好的控制,你可以一边数一边点头,等到掌握技巧之后,你想让哪个球晃动哪个球就不敢不动了。
  
  单摆的共振现象
  1.把细线分别剪成20、50厘米长。另外再剪两条长度大约是40厘米长的细线。
  2.把剪好的细线,一端绑上同重量的砝码,另一端绑在水平固定的木棍上。调整摆长,让其中两条相同。同学们如果手边没有砝码,可以使用其他同重量的物品代替。
  3.用手使摆长相同中的一个单摆(A)摆动起来,你可以发现,过了一会儿,两个不同长度的单摆仍然是静止的,而另一个长度相同的单摆(B)却跟着前后摆动起来,不仅如此,B的摆动幅度也越来越大,最后与A一致。
  
  动动脑筋:
  1.改变摆锤的形状,会不会改变单摆的频率?
  2.本实验中,影响单摆摆动频率的因素是什么?
其他文献
甲:在美国的中学校校园里,曾经流行着这样一个猜数的互动游戏:
博大精深的中国古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古往今来的每个文人心中,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一直备受其影响。中国古文化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文学创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创作主题,本文正是以文学和
题目 (2006年天津市中考题改编)将10g不纯的锌粒(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了0.2g气体。试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注:本文中涉及到的图标、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