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根据文化生态学理论讨论自然环境对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影响。分析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中最具代表性的白色、绿色、蓝色、金色的来源与象征意义,并通过列举部分地区常见的建筑原材料,证明伊斯兰式建筑原材料的使用对建筑色彩的种类产生了限制。
关键词:伊斯兰式建筑;色彩;自然环境;文化生态学
建筑色彩的种类与建筑原材料的使用都受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文化生态学中,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统称,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的基础,人文环境是自然环境的衍生发展,两者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生态系统。本文主要分析自然环境对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环境就是决定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唯一因素。
一、伊斯兰式建筑的起源与特征
伊斯兰式建筑发源于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齐名。公元661年,富裕的阿拉伯人开始修建清真寺,展现他们国家的财力与气魄。在这个时期,阿拉伯人为了传教和经商,从阿拉伯半岛进入欧洲、南亚、东亚等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通过他们智慧的眼光和聪明的头脑,吸收了希腊、罗马、伊朗、印度、中国等国家的先进文化,学习并掌握了文学、哲学、宗教、数学、建筑、天文学、科学技术、农业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继而把这些国家的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加以创新,与阿拉伯人的伊斯兰信仰相结合,转化形成了海纳百川又独具特色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以,在严格意义上,伊斯兰文化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而是亚欧文化集大成。
这种集大成的文化特点可在伊斯兰式建筑中找到它的缩影。伊斯兰式建筑是伊斯兰文化和艺术的集中体现,广义上指的是在穆斯林地区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建筑风格与样式,而狭义上的伊斯兰式建筑主要包括清真寺、陵墓、宫殿、学校和各类清真文化设施。伊斯兰式建筑吸收了罗马建筑的拱券与圆顶、哥特式建筑的尖顶艺术和古西亚建筑的立柱等建筑样式,结合阿拉伯人自己的审美进行改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伊斯兰式建筑风格。
典型的伊斯兰式建筑在结构上大体以砖或者石结构为主,多利用拱券、穹窿、高塔和壁砖作为建筑特色和装饰,并在建筑内部开拓露天院落,院落里设置水池或喷泉。建筑外形一般是以宽大的立方体结构作为底座,承托着形似洋葱头的圆形高穹窿,四周常伴随着尖尖的高塔(也称宣礼塔),穹窿外部一般采用琉璃材质的彩色面砖来装饰,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形式上,伊斯兰式的建筑在外形和内部的布局中都追求对称美。在外观上,多用明亮且柔和的色彩进行装饰,使建筑的色调总是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伊斯兰式建筑的色彩与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及古西亚建筑的色彩相比,区别较大,前者善于用彩砖和颜料修饰,色彩鲜明靓丽,比较丰富,后三者的色彩较为质朴简约,色调单一,多呈现出建筑材料的原色,
二、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
黄正权在《文化生态学》一书中提到,生态关系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历史、社会、自我实在的和谐关系,就是人与所处的生态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共生共荣,也就是说,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并且相互影响的。
(一)自然环境与文化创造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生态系统内部,二者是普遍联系的。人通过劳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发生了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化以及信息的传递,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创造文化的物质基础与灵感源泉,也是人类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自然之子,人生于自然,也索取于自然,人们创造的文化反映了自然,但又区别于自然。换句话来说,自然环境就是文化创造的生物基因,是文化产生最根本的基因要素,人们创造文化首先来源于自然。另一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文化会各具特色。
自然环境对建筑色彩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自然色彩的直接反映上。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风貌,如蒙古游牧民族生活在大草原,他们崇尚天空、草地和水源,这些自然景观的颜色在蒙古包的外观上得到体现。蒙古包多运用蓝色、白色,蓝白相间的篷布与绿油油的草地相互结合、相互映衬,是对自然色彩的直接反映。再如爱琴海的特色民居,也是蓝白结合,与蓝天、白云和大海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理念。这种对自然色彩直接反映的逻辑形式可以尝试归纳为:环境—审美与情感—象征—艺术反映。
建筑的颜色除了受到当地自然色彩的直接影响外,也与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有关,如海南黎族的船屋,就是利用当地特有的茅草或葵叶做成顶盖,用竹木做成房屋框架和墙壁,在整体上,这些建筑材料的原始色彩就是船屋的颜色。再如古西亚建筑主要以黏土和灰泥为原料,所以整个建筑通体为土黄色,其色调与周围的黄土大漠融為一体。
(二)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与发源地自然景观
阿拉伯人是沙漠游牧民族,居住在炎热干燥的沙漠中,环境色彩较为单一。这种简单的色彩模式,形成了阿拉伯人以大面积色块和简约淡雅为美的审美取向。因此,伊斯兰式建筑多运用白、绿、蓝、金等几种沙漠中常见的颜色,在搭配上,也多是蓝白、绿白、绿金、金白、绿金白、蓝金白等。
白色,在阿拉伯人的观念里是纯洁的象征,是伊斯兰式建筑中最常见的主体颜色。在某种意义上,白色相当于“无色”,无色就是水的颜色,纯净且透明,不含杂质。阿拉伯人生活在沙漠地带,逐水而居,水资源在他们的生活中极其珍贵。水是生命之源,得到人们的珍惜和尊敬,所以在伊斯兰式建筑中可以看到大量与水有关的色彩元素,不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建筑内部也常设置水池和喷泉。此外,白色也代表着月亮,阿拉伯人生活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带,“认为只有出现在凉爽夜晚的月亮才是真正的朋友”,他们崇拜的对象不是太阳而是月亮。因此,在伊斯兰式建筑中大面积使用白色,是崇尚水源、崇拜月亮的表现。对这两种洁净无瑕的事物的崇拜,彰显了阿拉伯人纯洁的信仰和虔诚的追求。如位于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大清真寺,就以通体洁白、规模宏大而闻名于世,除了在塔尖点缀一些金色,整个建筑的外观包括内部装饰,都以白色为主。 绿色,象征生命和希望,代表着新生以及万物欣欣向荣。对于阿拉伯人来说,绿色是最神圣的颜色,一般用在建筑的穹窿、外墙或花纹装饰上,是伊斯兰式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标志性色彩。绿色是沙漠绿洲的表征,沙漠气候干燥炎热,遍地都是黄沙,一眼望不到头,在沙漠中赶路的人都期待能在旅途中遇见绿洲,找到一个可以休养生息的安逸之处,缓解旅途带来的饥渴劳累。试想,在茫茫大漠中漫无边际地行走,突然一抹鲜艳的绿色跃入眼前,是不是一下子就充滿了前进的希望和动力?草木繁茂的绿洲与寸草不生的沙漠相比,明艳跳跃的颜色带来无限的生命气息,湖水、草木、花朵、昆虫、爬行动物等使绿洲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栖息地,是常年居住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最向往的生活环境。所以,伊斯兰式建筑中常见的绿色,展现了阿拉伯人顽强的生命活力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先知寺,在外观上白绿结合,建筑的主体是白色的,只有正中心的高穹窿是明亮的绿色,所以这一抹绿成为了整个建筑的亮点,营造了神圣的气氛,受到人们的崇敬。
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象征着洁净与永恒。明亮且纯净的蓝色总能带给人们一种深不见底的神秘感,其饱和透亮的色调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伊斯兰式建筑多数在建筑的穹窿、墙面装饰、拱门、牌匾等局部使用蓝色。阿拉伯半岛晴天多,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亘古不变的高远空阔给人带来安宁与祥和,所以在阿拉伯人的观念里,蓝色是洁净与和平的象征。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较长,海洋在阿拉伯人的心中也是神圣的,除了可以通过海洋获取食物,也可以下海经商与外界开展交流,海洋更是财富的重要来源。大海用它的施舍、恩赐、宽容与大度滋养了阿拉伯人,所以大海的蓝色还有宽容、感恩、奋进的意义。此外,由于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阿拉伯半岛在地缘上保持相对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外敌侵扰,所以蓝色在阿拉伯人眼中还有受到保护的意味。如位于土耳其的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到土耳其后由当时刚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下令建立的,该建筑背朝大海,外部与内部均采用蓝、白两色,蓝色主要集中在各大穹顶和室内花纹装饰上,与身后的大海相得益彰,体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和谐的理念。
金黄色,象征高贵、辉煌和荣耀,一般被使用在穹窿、斗拱、窗户和花纹装饰上。阿拉伯地区并不盛产黄金,但得益于地下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开采石油进行国际贸易,使大量黄金流入,阿拉伯人由此变得越来越富裕。石油有“液体黄金”的美称,黄金是国际通用的贵金属,是财富的象征,因其本身高昂的价值与璀璨耀眼的外表,受到人们的欢迎。阿拉伯人喜欢用黄金饰品装饰自己来彰显荣华富贵,在建筑上也喜欢用金黄色进行装点。此外,金黄色的沙漠环境也深深影响着阿拉伯人的色彩审美。位于叙利亚的圣石庙,是阿拉伯人为了纪念先知默罕默德升天而建,整个建筑最明显的标志是纯金色的穹窿,显示出了该建筑的崇高地位。
(三)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与当地建造材料
伊斯兰式建筑除了常见的白、绿、蓝、金这几种颜色以外,也有一些建筑或建筑局部由于不加粉饰而呈现出了建造材料的原色,如米白色、米黄色、土色等。
在主体上呈现出米白色和米黄色的伊斯兰式建筑,一般是由天然的大理石、砂岩、雪花石、石膏石等石质材料建造或修饰而成。阿拉伯半岛、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岩石资源丰富,用这些材料建造房屋是因地制宜的选择。如位于北非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卡市区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外墙用光滑的白色大理石进行装饰,色彩明亮自然,与大海相互映衬;又如位于开罗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外表均贴上雪花石砖,通体呈现出天然的米黄色调。
除了石质材料,还有部分地区用泥质材料和木质材料建造清真寺,主要集中在西非地区。如位于布基纳法索地区的博博迪乌拉索大清真寺,就是用沙子、土砖和灰浆为主要材料建造而成,并利用当地盛产的棕榈树干搭建框架来支撑墙壁,树干延申至墙体外部,像一排排钉子,也可以作为脚手架方便建筑工人进行墙体维护。总体上,该建筑外观与周围的黄土环境浑然一体,呈现出天然的泥土色。在这里可以顺便一提,阿拉伯半岛内最早的清真寺也是由椰子树的树干搭建起来的。
一般情况下,伊斯兰式建筑的花纹装饰多采用琉璃质地的小块彩色面砖拼接成繁复多样、色彩鲜明的马赛克图案。也可以在大块琉璃面砖上直接绘制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和阿拉伯文字,或者在面砖表面进行雕刻,形成精美的雕花,完成后经打磨抛光等处理,贴覆在伊斯兰建筑的外墙、门廊、窗户、穹顶和立柱上,也有在外墙大面积使用的,如圣石庙。琉璃釉面花雕装饰是伊斯兰建筑的亮点之一,琉璃是玻璃的“近亲”,可以经过多道工序从沙子中提炼出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沙漠环境,琉璃制作工艺在阿拉伯地区炉火纯青,创造了很多精美绝伦的琉璃工艺品。琉璃材质的装饰在伊斯兰式建筑中常见的有蓝、绿、红、金、白等几种颜色,这些颜色的形成也可能与当地特有的矿物资源有关。除此以外,伊斯兰式建筑的装饰也有直接体现材料原色的,如使用大理石及其他各种石料的面砖雕刻等。
三、结语
伊斯兰式建筑追求和谐,不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也追求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对这三种和谐的追求体现了伊斯兰民族与世界万物和谐共处的生存观念。一方面,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的审美,伊斯兰式建筑的用色是人的审美对自然色彩的直接反应。自然环境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喜好与情感体验,如对绿色的偏爱是人们因恶劣的沙漠环境引起的对绿洲的崇敬与向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通过颜色了解其象征意义和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建筑材料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比较有限,说明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种类。总而言之,自然环境对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影响是最基础的。伊斯兰式建筑发源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伊斯兰式建筑的初始色彩,为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后世迅速扩张的穆斯林地区建造伊斯兰式建筑的用色准则。
参考文献:
[1]萧默.世界建筑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文捷.世界建筑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3]房龙.人类的艺术[M].李龙机,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徐公芳.中西建筑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先知的土地·伊斯兰世界[M].周尚意,杜正贞,马敏,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7]霍格.伊斯兰建筑[M].杨昌鸣,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8]郭依峰.阿拉伯国家概况[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9]黄正权.文化生态学(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颜麦安,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伊斯兰式建筑;色彩;自然环境;文化生态学
建筑色彩的种类与建筑原材料的使用都受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文化生态学中,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统称,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的基础,人文环境是自然环境的衍生发展,两者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生态系统。本文主要分析自然环境对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环境就是决定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唯一因素。
一、伊斯兰式建筑的起源与特征
伊斯兰式建筑发源于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齐名。公元661年,富裕的阿拉伯人开始修建清真寺,展现他们国家的财力与气魄。在这个时期,阿拉伯人为了传教和经商,从阿拉伯半岛进入欧洲、南亚、东亚等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通过他们智慧的眼光和聪明的头脑,吸收了希腊、罗马、伊朗、印度、中国等国家的先进文化,学习并掌握了文学、哲学、宗教、数学、建筑、天文学、科学技术、农业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继而把这些国家的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加以创新,与阿拉伯人的伊斯兰信仰相结合,转化形成了海纳百川又独具特色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以,在严格意义上,伊斯兰文化并不是阿拉伯人创造的,而是亚欧文化集大成。
这种集大成的文化特点可在伊斯兰式建筑中找到它的缩影。伊斯兰式建筑是伊斯兰文化和艺术的集中体现,广义上指的是在穆斯林地区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建筑风格与样式,而狭义上的伊斯兰式建筑主要包括清真寺、陵墓、宫殿、学校和各类清真文化设施。伊斯兰式建筑吸收了罗马建筑的拱券与圆顶、哥特式建筑的尖顶艺术和古西亚建筑的立柱等建筑样式,结合阿拉伯人自己的审美进行改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伊斯兰式建筑风格。
典型的伊斯兰式建筑在结构上大体以砖或者石结构为主,多利用拱券、穹窿、高塔和壁砖作为建筑特色和装饰,并在建筑内部开拓露天院落,院落里设置水池或喷泉。建筑外形一般是以宽大的立方体结构作为底座,承托着形似洋葱头的圆形高穹窿,四周常伴随着尖尖的高塔(也称宣礼塔),穹窿外部一般采用琉璃材质的彩色面砖来装饰,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形式上,伊斯兰式的建筑在外形和内部的布局中都追求对称美。在外观上,多用明亮且柔和的色彩进行装饰,使建筑的色调总是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伊斯兰式建筑的色彩与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及古西亚建筑的色彩相比,区别较大,前者善于用彩砖和颜料修饰,色彩鲜明靓丽,比较丰富,后三者的色彩较为质朴简约,色调单一,多呈现出建筑材料的原色,
二、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
黄正权在《文化生态学》一书中提到,生态关系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历史、社会、自我实在的和谐关系,就是人与所处的生态环境中各种关系的共生共荣,也就是说,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并且相互影响的。
(一)自然环境与文化创造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生态系统内部,二者是普遍联系的。人通过劳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与自然发生了物质的交换、能量的转化以及信息的传递,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创造文化的物质基础与灵感源泉,也是人类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自然之子,人生于自然,也索取于自然,人们创造的文化反映了自然,但又区别于自然。换句话来说,自然环境就是文化创造的生物基因,是文化产生最根本的基因要素,人们创造文化首先来源于自然。另一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环境生长出来的文化会各具特色。
自然环境对建筑色彩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自然色彩的直接反映上。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风貌,如蒙古游牧民族生活在大草原,他们崇尚天空、草地和水源,这些自然景观的颜色在蒙古包的外观上得到体现。蒙古包多运用蓝色、白色,蓝白相间的篷布与绿油油的草地相互结合、相互映衬,是对自然色彩的直接反映。再如爱琴海的特色民居,也是蓝白结合,与蓝天、白云和大海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理念。这种对自然色彩直接反映的逻辑形式可以尝试归纳为:环境—审美与情感—象征—艺术反映。
建筑的颜色除了受到当地自然色彩的直接影响外,也与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有关,如海南黎族的船屋,就是利用当地特有的茅草或葵叶做成顶盖,用竹木做成房屋框架和墙壁,在整体上,这些建筑材料的原始色彩就是船屋的颜色。再如古西亚建筑主要以黏土和灰泥为原料,所以整个建筑通体为土黄色,其色调与周围的黄土大漠融為一体。
(二)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与发源地自然景观
阿拉伯人是沙漠游牧民族,居住在炎热干燥的沙漠中,环境色彩较为单一。这种简单的色彩模式,形成了阿拉伯人以大面积色块和简约淡雅为美的审美取向。因此,伊斯兰式建筑多运用白、绿、蓝、金等几种沙漠中常见的颜色,在搭配上,也多是蓝白、绿白、绿金、金白、绿金白、蓝金白等。
白色,在阿拉伯人的观念里是纯洁的象征,是伊斯兰式建筑中最常见的主体颜色。在某种意义上,白色相当于“无色”,无色就是水的颜色,纯净且透明,不含杂质。阿拉伯人生活在沙漠地带,逐水而居,水资源在他们的生活中极其珍贵。水是生命之源,得到人们的珍惜和尊敬,所以在伊斯兰式建筑中可以看到大量与水有关的色彩元素,不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建筑内部也常设置水池和喷泉。此外,白色也代表着月亮,阿拉伯人生活在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带,“认为只有出现在凉爽夜晚的月亮才是真正的朋友”,他们崇拜的对象不是太阳而是月亮。因此,在伊斯兰式建筑中大面积使用白色,是崇尚水源、崇拜月亮的表现。对这两种洁净无瑕的事物的崇拜,彰显了阿拉伯人纯洁的信仰和虔诚的追求。如位于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大清真寺,就以通体洁白、规模宏大而闻名于世,除了在塔尖点缀一些金色,整个建筑的外观包括内部装饰,都以白色为主。 绿色,象征生命和希望,代表着新生以及万物欣欣向荣。对于阿拉伯人来说,绿色是最神圣的颜色,一般用在建筑的穹窿、外墙或花纹装饰上,是伊斯兰式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标志性色彩。绿色是沙漠绿洲的表征,沙漠气候干燥炎热,遍地都是黄沙,一眼望不到头,在沙漠中赶路的人都期待能在旅途中遇见绿洲,找到一个可以休养生息的安逸之处,缓解旅途带来的饥渴劳累。试想,在茫茫大漠中漫无边际地行走,突然一抹鲜艳的绿色跃入眼前,是不是一下子就充滿了前进的希望和动力?草木繁茂的绿洲与寸草不生的沙漠相比,明艳跳跃的颜色带来无限的生命气息,湖水、草木、花朵、昆虫、爬行动物等使绿洲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栖息地,是常年居住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最向往的生活环境。所以,伊斯兰式建筑中常见的绿色,展现了阿拉伯人顽强的生命活力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麦地那先知寺,在外观上白绿结合,建筑的主体是白色的,只有正中心的高穹窿是明亮的绿色,所以这一抹绿成为了整个建筑的亮点,营造了神圣的气氛,受到人们的崇敬。
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象征着洁净与永恒。明亮且纯净的蓝色总能带给人们一种深不见底的神秘感,其饱和透亮的色调也总能让人心旷神怡。伊斯兰式建筑多数在建筑的穹窿、墙面装饰、拱门、牌匾等局部使用蓝色。阿拉伯半岛晴天多,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亘古不变的高远空阔给人带来安宁与祥和,所以在阿拉伯人的观念里,蓝色是洁净与和平的象征。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较长,海洋在阿拉伯人的心中也是神圣的,除了可以通过海洋获取食物,也可以下海经商与外界开展交流,海洋更是财富的重要来源。大海用它的施舍、恩赐、宽容与大度滋养了阿拉伯人,所以大海的蓝色还有宽容、感恩、奋进的意义。此外,由于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阿拉伯半岛在地缘上保持相对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外敌侵扰,所以蓝色在阿拉伯人眼中还有受到保护的意味。如位于土耳其的苏丹阿赫迈特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到土耳其后由当时刚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下令建立的,该建筑背朝大海,外部与内部均采用蓝、白两色,蓝色主要集中在各大穹顶和室内花纹装饰上,与身后的大海相得益彰,体现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和谐的理念。
金黄色,象征高贵、辉煌和荣耀,一般被使用在穹窿、斗拱、窗户和花纹装饰上。阿拉伯地区并不盛产黄金,但得益于地下储量丰富的石油资源,开采石油进行国际贸易,使大量黄金流入,阿拉伯人由此变得越来越富裕。石油有“液体黄金”的美称,黄金是国际通用的贵金属,是财富的象征,因其本身高昂的价值与璀璨耀眼的外表,受到人们的欢迎。阿拉伯人喜欢用黄金饰品装饰自己来彰显荣华富贵,在建筑上也喜欢用金黄色进行装点。此外,金黄色的沙漠环境也深深影响着阿拉伯人的色彩审美。位于叙利亚的圣石庙,是阿拉伯人为了纪念先知默罕默德升天而建,整个建筑最明显的标志是纯金色的穹窿,显示出了该建筑的崇高地位。
(三)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与当地建造材料
伊斯兰式建筑除了常见的白、绿、蓝、金这几种颜色以外,也有一些建筑或建筑局部由于不加粉饰而呈现出了建造材料的原色,如米白色、米黄色、土色等。
在主体上呈现出米白色和米黄色的伊斯兰式建筑,一般是由天然的大理石、砂岩、雪花石、石膏石等石质材料建造或修饰而成。阿拉伯半岛、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岩石资源丰富,用这些材料建造房屋是因地制宜的选择。如位于北非摩洛哥王国的卡萨布兰卡市区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外墙用光滑的白色大理石进行装饰,色彩明亮自然,与大海相互映衬;又如位于开罗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外表均贴上雪花石砖,通体呈现出天然的米黄色调。
除了石质材料,还有部分地区用泥质材料和木质材料建造清真寺,主要集中在西非地区。如位于布基纳法索地区的博博迪乌拉索大清真寺,就是用沙子、土砖和灰浆为主要材料建造而成,并利用当地盛产的棕榈树干搭建框架来支撑墙壁,树干延申至墙体外部,像一排排钉子,也可以作为脚手架方便建筑工人进行墙体维护。总体上,该建筑外观与周围的黄土环境浑然一体,呈现出天然的泥土色。在这里可以顺便一提,阿拉伯半岛内最早的清真寺也是由椰子树的树干搭建起来的。
一般情况下,伊斯兰式建筑的花纹装饰多采用琉璃质地的小块彩色面砖拼接成繁复多样、色彩鲜明的马赛克图案。也可以在大块琉璃面砖上直接绘制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和阿拉伯文字,或者在面砖表面进行雕刻,形成精美的雕花,完成后经打磨抛光等处理,贴覆在伊斯兰建筑的外墙、门廊、窗户、穹顶和立柱上,也有在外墙大面积使用的,如圣石庙。琉璃釉面花雕装饰是伊斯兰建筑的亮点之一,琉璃是玻璃的“近亲”,可以经过多道工序从沙子中提炼出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沙漠环境,琉璃制作工艺在阿拉伯地区炉火纯青,创造了很多精美绝伦的琉璃工艺品。琉璃材质的装饰在伊斯兰式建筑中常见的有蓝、绿、红、金、白等几种颜色,这些颜色的形成也可能与当地特有的矿物资源有关。除此以外,伊斯兰式建筑的装饰也有直接体现材料原色的,如使用大理石及其他各种石料的面砖雕刻等。
三、结语
伊斯兰式建筑追求和谐,不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也追求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对这三种和谐的追求体现了伊斯兰民族与世界万物和谐共处的生存观念。一方面,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的审美,伊斯兰式建筑的用色是人的审美对自然色彩的直接反应。自然环境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喜好与情感体验,如对绿色的偏爱是人们因恶劣的沙漠环境引起的对绿洲的崇敬与向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通过颜色了解其象征意义和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使用当地建筑材料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比较有限,说明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种类。总而言之,自然环境对伊斯兰式建筑色彩的影响是最基础的。伊斯兰式建筑发源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了伊斯兰式建筑的初始色彩,为伊斯兰式建筑色彩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后世迅速扩张的穆斯林地区建造伊斯兰式建筑的用色准则。
参考文献:
[1]萧默.世界建筑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文捷.世界建筑艺术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3]房龙.人类的艺术[M].李龙机,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徐公芳.中西建筑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先知的土地·伊斯兰世界[M].周尚意,杜正贞,马敏,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7]霍格.伊斯兰建筑[M].杨昌鸣,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8]郭依峰.阿拉伯国家概况[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9]黄正权.文化生态学(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颜麦安,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