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要在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者和谐领导能力,才能不断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要在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者和谐领导能力,才能不断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干部的和谐领导能力。
提高决策力。所谓决策,就是领导者依据科学发展观对所承担的任务作出的全局性或阶段性的工作决定。领导者能否进行正确决策,是保证国家和人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检验领导群体和领导成员的领导能力的主要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风险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学者认为,我国已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社会”。社会各阶层之间产生了大量的利益矛盾甚至是利益冲突。同时,天下并不太平,国家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风险与机遇同在。生态风险日渐突出。生活风险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势下,只有领导者,准确地掌握信息,审视环境,作出正确的选择方案,才能化解来自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风险,建设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学校的决策者们,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对校园建设的谋划,对重点学科的确定,对重要人事的任免,对优秀人才的遴选,对涉及师生的民生等问题,都应当科学地调查,科学地决策。这是对领导者决策力的检验。实际上,领导活动的主要过程基本上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实施和完善而进行的。决策正确,事情就能办好,校园就会和谐,社会就会和谐。
提高创造力。所谓创造,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综合运用,根据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设想、新方法,或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举措。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就是创造。
建设和谐社会,既服务于发展,也依赖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贫困是产生风险的温床,一个贫困的社会绝对不会是一个和谐社会。要建设,要发展,就需要领导者创造性工作。如何进行创造性实践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8点:1、解放思想(创造性工作的基本前提);2、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创造性工作的内在动力);3、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工作的基本任务);4、改革开放(创造性工作的基本途径);5、大胆地闯(创造性工作的基本精神);6、抓住机遇(创造性工作的基本条件);7、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创造性工作的基本原则);8、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造性工作的关键因素)。
面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重任,高等学校承担着艰巨的培养人才的教育任务。它既是历史的机遇,又面临着激烈的挑战。科学发展应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强调发展而不重视质量,强调质量而忽视发展,都是片面的。要创造一流学科,成为学校发展的平台;要创造一流师资,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一流人才;要创造独特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和谐。总之,只有创造才能发展,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亲和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各级领导干部应特别提高亲和力,树立亲民形象,做群众喜欢的亲民领导者。亲和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宽容的能力。沟通也是能力。领导力里沟通很重要。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伟大的事业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与人沟通。”的确,沟通是人际和谐关系协调的基础,是领导艺术的精髓。如果做不到和下属的有效沟通,协调就无从谈起。而沟通则需要领导者放下架子,低调进入下属的思维世界,这样才能达到领导者与下属之间信息、情感高效贯通,成功合作。如果不知道倾听,不知道表达,而且与群众的外部环境保持一个壁垒森严的状态,那就不知道真实信息,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创建和谐社会,领导者应贴近大众,少说官话;善于倾听,少摆官架;真诚交流,少打官腔;主动合作,少耍官威。要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沟通平台。通过沟通,化解来自不同方面的矛盾。如果没有沟通能力,就很难做到宽容。对领导者来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宽容来源于勇敢、智慧,来源于善良的心。邓小平用“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告诫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者最令人称道的德行就是宽容。能容天下,能容百姓,能容萬事万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也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只要彼此都做到体谅、包容,自然会拨云见日,雨过天晴。领导者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不要怕事,不要回避矛盾。要正确处理,勤于办事,将心比心,一个一个地把事情办好,就能在群众中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高校也是这样,领导者应有亲和力和感召力,有坚强的毅力和勇力,有过人的智慧和激情,了解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做知识分子知心人、贴心人。这样,他们的下属会更自信,更相信领导,也更富有创造精神。
二
如何提高和谐领导能力呢。当前应突出注意两点:
第一,要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至如今的80~90%以上。一方面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过去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也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被竞争淘汰。
重视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善于学习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我国每年生产约20多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读完这么多书,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心头的书要多,案头的书要少。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决策,进行科学的创造。
第二,要正直,做廉洁奉公的表率。一个秉性正直坦诚之人,必然确立了自己的价值系统。据此他可以坦然和正当地面对世间万物。一位名人说过:“领袖的身后需要有人追随。为此领导者需要得到他们的信任。因此,毫无疑问一个领袖最重要的品质便是正直守信,否则便不会有真正的成功可言。……倘若一个人的部下发现他行为不端,他必然起不了表率作用。他必须言行一致。因此,最需要的,是正直以及高远的目标。”
正直具有高度的影响力。“任何一个公共机构都是某一个人拉长的影子。他的性格便决定了机构组织的性格。”正直推动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今天,正直的含义已经遭受到侵蚀和颠覆。正直可能遭到非议,可能有人不喜欢,可能上司不高兴,也可能影响升迁。但是,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正直,就是遵循干部准则、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只有坚持正直做人、正直做事的人,才能做一名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头人。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中共中央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要在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者和谐领导能力,才能不断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干部的和谐领导能力。
提高决策力。所谓决策,就是领导者依据科学发展观对所承担的任务作出的全局性或阶段性的工作决定。领导者能否进行正确决策,是保证国家和人民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检验领导群体和领导成员的领导能力的主要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风险问题也日益凸现,有学者认为,我国已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社会”。社会各阶层之间产生了大量的利益矛盾甚至是利益冲突。同时,天下并不太平,国家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风险与机遇同在。生态风险日渐突出。生活风险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势下,只有领导者,准确地掌握信息,审视环境,作出正确的选择方案,才能化解来自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风险,建设和谐社会。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学校的决策者们,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对校园建设的谋划,对重点学科的确定,对重要人事的任免,对优秀人才的遴选,对涉及师生的民生等问题,都应当科学地调查,科学地决策。这是对领导者决策力的检验。实际上,领导活动的主要过程基本上是围绕着决策的制定、实施和完善而进行的。决策正确,事情就能办好,校园就会和谐,社会就会和谐。
提高创造力。所谓创造,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综合运用,根据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设想、新方法,或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举措。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就是创造。
建设和谐社会,既服务于发展,也依赖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贫困是产生风险的温床,一个贫困的社会绝对不会是一个和谐社会。要建设,要发展,就需要领导者创造性工作。如何进行创造性实践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8点:1、解放思想(创造性工作的基本前提);2、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创造性工作的内在动力);3、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工作的基本任务);4、改革开放(创造性工作的基本途径);5、大胆地闯(创造性工作的基本精神);6、抓住机遇(创造性工作的基本条件);7、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创造性工作的基本原则);8、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造性工作的关键因素)。
面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重任,高等学校承担着艰巨的培养人才的教育任务。它既是历史的机遇,又面临着激烈的挑战。科学发展应是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强调发展而不重视质量,强调质量而忽视发展,都是片面的。要创造一流学科,成为学校发展的平台;要创造一流师资,为社会培养大批的一流人才;要创造独特的校园文化,促进师生和谐。总之,只有创造才能发展,才能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亲和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各级领导干部应特别提高亲和力,树立亲民形象,做群众喜欢的亲民领导者。亲和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沟通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宽容的能力。沟通也是能力。领导力里沟通很重要。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过:“伟大的事业需要一颗真诚的心与人沟通。”的确,沟通是人际和谐关系协调的基础,是领导艺术的精髓。如果做不到和下属的有效沟通,协调就无从谈起。而沟通则需要领导者放下架子,低调进入下属的思维世界,这样才能达到领导者与下属之间信息、情感高效贯通,成功合作。如果不知道倾听,不知道表达,而且与群众的外部环境保持一个壁垒森严的状态,那就不知道真实信息,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创建和谐社会,领导者应贴近大众,少说官话;善于倾听,少摆官架;真诚交流,少打官腔;主动合作,少耍官威。要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沟通平台。通过沟通,化解来自不同方面的矛盾。如果没有沟通能力,就很难做到宽容。对领导者来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宽容来源于勇敢、智慧,来源于善良的心。邓小平用“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告诫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者最令人称道的德行就是宽容。能容天下,能容百姓,能容萬事万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也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只要彼此都做到体谅、包容,自然会拨云见日,雨过天晴。领导者要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人。不要怕事,不要回避矛盾。要正确处理,勤于办事,将心比心,一个一个地把事情办好,就能在群众中产生很强的亲和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高校也是这样,领导者应有亲和力和感召力,有坚强的毅力和勇力,有过人的智慧和激情,了解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做知识分子知心人、贴心人。这样,他们的下属会更自信,更相信领导,也更富有创造精神。
二
如何提高和谐领导能力呢。当前应突出注意两点:
第一,要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胡锦涛同志指出:“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至如今的80~90%以上。一方面知识的价值日益凸现;另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近50年来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比过去3000年的总和还要多。过去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够用一辈子;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书也够用一辈子;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不会被竞争淘汰。
重视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善于学习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我国每年生产约20多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读完这么多书,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心头的书要多,案头的书要少。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才能进行有效的决策,进行科学的创造。
第二,要正直,做廉洁奉公的表率。一个秉性正直坦诚之人,必然确立了自己的价值系统。据此他可以坦然和正当地面对世间万物。一位名人说过:“领袖的身后需要有人追随。为此领导者需要得到他们的信任。因此,毫无疑问一个领袖最重要的品质便是正直守信,否则便不会有真正的成功可言。……倘若一个人的部下发现他行为不端,他必然起不了表率作用。他必须言行一致。因此,最需要的,是正直以及高远的目标。”
正直具有高度的影响力。“任何一个公共机构都是某一个人拉长的影子。他的性格便决定了机构组织的性格。”正直推动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今天,正直的含义已经遭受到侵蚀和颠覆。正直可能遭到非议,可能有人不喜欢,可能上司不高兴,也可能影响升迁。但是,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正直,就是遵循干部准则、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只有坚持正直做人、正直做事的人,才能做一名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头人。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