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江区是重庆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之一。农村山高沟深,农民居住分散,是造成农村长期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全区有11万人生活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深山陡坡区,受环境制约,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难以覆盖,这些群众长期受穷。近年来,黔江紧紧抓住重庆实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机遇,全力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目前,全区已完成搬迁8234户、33093人。
搬迁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在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过程中,黔江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搬迁群众的后续生计和发展作为头等大事,着力做好土地流转、发展特色效益产业、培训就业三篇大文章,三管齐下,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30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近1000元。
搞好土地流转:既为搬迁群众提供稳定的土地收益,也为搬迁群众解决无地可种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在土地方面面临两难问题:一是搬迁农户搬迁后距离原有耕地、林地较远,生产极不方便,造成了大部分耕地、林地闲置;二是搬迁农户在新的安置点又没有更多的土地可种。
为此,黔江区委、区政府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以此破解两难问题,并带动增加搬迁农民的土地收益。一方面,引导企业和大户采取承包、转租、入股等形式流转耕地、林地,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林业经济。这既有效利用了搬迁群众原有耕地、林地,又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其中沙坝乡十字村就是成功典型,全村流转土地达3500亩,建成了2650亩猕猴桃、200亩蓝莓、500亩蚕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另一方面,针对搬迁农户搬迁后没有更多土地可种的现实,当地村社将安置点附近农户因外出务工闲置的耕地、林地转租给部分没有外出务工的搬迁农户耕种,有效解决了搬迁农户的种地问题。
发展特色效益产业:稳定增加搬迁群众产业收入
搬迁农民要安稳致富,必须有产业支撑。黔江区始终坚持将高山扶贫搬迁与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新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探索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新村后续产业基地1.5万亩,发展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结合果园采摘、民俗风情、避暑养生等资源特色,将中元、双福等五个农民新村建成避暑纳凉乡村旅游示范村,2012年户均增收近万元。其中,石会镇中元村6组就是高山扶贫搬迁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区委、区政府在安置点建设了生猪养殖示范小区,户均饲养能繁母猪3头以上,68户、244名村民很快摘掉了“贫困帽”。
下一步,黔江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力争实现每个搬迁户有一项相对稳定的增收项目,帮助安置区打造优质蔬菜、标准果园和优质蚕桑、烟叶、生猪等特色效益产业。
强化培训引导就业致富:增强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黔江区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把搬迁扶贫与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扶贫搬迁农民劳动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一是把搬迁户适合条件的青壮年全部纳入“雨露计划”免费培训,并提供工作岗位;二是引导搬迁户中未升入高中或大学的新生劳动力进入中职学校培训,输送到园区企业就业;三是对搬迁户开展实用技术和乡村旅游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未来几年,黔江区委、区政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扶贫搬迁。从2013年到2017年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万人,其中2013年启动搬迁1.5万人。在搬迁过程中,黔江将坚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着力点,切实加大后续发展扶持力度。
(作者系黔江区委副书记、区长)
【经验】
联席会议机制
黔江区建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联席会议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搬迁问题。
区扶贫办牵头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审定;负责财政扶贫项目计划申报、下达,牵头实施安置方式中其他安置对象搬迁。区发改委负责异地搬迁、生态搬迁项目计划申报和下达。区城乡建委负责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计划申报、下达,牵头实施进集镇安置对象的搬迁。区国土房管局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地指标争取,落实搬迁户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复垦,优先安排地票交易等。区财政局负责落实必要的项目管理和工作经费。区农委、规划、交通、民政、水利、林业、环保、人力社保、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各司其职,帮助安置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业发展,妥善解决搬迁群众户口迁移、教育、社保、困难救助、劳动就业等问题。
“大扶贫”格局
建立大投入、大整合、大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首先,整合异地扶贫、生态搬迁、财政扶贫等各类扶贫搬迁资金,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通过资金整合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规划修建安置区。
其次,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上,注重与农村五小工程、国土整治、农综开发、以工代赈示范、对口帮扶,以及教育、卫生等其他项目配套实施,共同用于安置区工程建设。
再次,建立领导挂帅帮扶责任制、单位奖惩帮扶责任制、挂职扶贫干部驻村帮扶责任制,实行“1 1 1 2”的强强挂钩帮扶模式,有效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投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建设,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企业挂钩帮扶
坚持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与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引进了双河丝绸有限公司、百弘农业有限公司、碧佳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挂钩合作模式。依托生猪、蚕桑、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产业资源,做到集中安置与产业开发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探索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
搬迁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在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过程中,黔江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搬迁群众的后续生计和发展作为头等大事,着力做好土地流转、发展特色效益产业、培训就业三篇大文章,三管齐下,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前,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搬迁群众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30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近1000元。
搞好土地流转:既为搬迁群众提供稳定的土地收益,也为搬迁群众解决无地可种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在土地方面面临两难问题:一是搬迁农户搬迁后距离原有耕地、林地较远,生产极不方便,造成了大部分耕地、林地闲置;二是搬迁农户在新的安置点又没有更多的土地可种。
为此,黔江区委、区政府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以此破解两难问题,并带动增加搬迁农民的土地收益。一方面,引导企业和大户采取承包、转租、入股等形式流转耕地、林地,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林业经济。这既有效利用了搬迁群众原有耕地、林地,又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其中沙坝乡十字村就是成功典型,全村流转土地达3500亩,建成了2650亩猕猴桃、200亩蓝莓、500亩蚕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另一方面,针对搬迁农户搬迁后没有更多土地可种的现实,当地村社将安置点附近农户因外出务工闲置的耕地、林地转租给部分没有外出务工的搬迁农户耕种,有效解决了搬迁农户的种地问题。
发展特色效益产业:稳定增加搬迁群众产业收入
搬迁农民要安稳致富,必须有产业支撑。黔江区始终坚持将高山扶贫搬迁与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新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探索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新村后续产业基地1.5万亩,发展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结合果园采摘、民俗风情、避暑养生等资源特色,将中元、双福等五个农民新村建成避暑纳凉乡村旅游示范村,2012年户均增收近万元。其中,石会镇中元村6组就是高山扶贫搬迁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区委、区政府在安置点建设了生猪养殖示范小区,户均饲养能繁母猪3头以上,68户、244名村民很快摘掉了“贫困帽”。
下一步,黔江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力争实现每个搬迁户有一项相对稳定的增收项目,帮助安置区打造优质蔬菜、标准果园和优质蚕桑、烟叶、生猪等特色效益产业。
强化培训引导就业致富:增强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黔江区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把搬迁扶贫与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扶贫搬迁农民劳动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一是把搬迁户适合条件的青壮年全部纳入“雨露计划”免费培训,并提供工作岗位;二是引导搬迁户中未升入高中或大学的新生劳动力进入中职学校培训,输送到园区企业就业;三是对搬迁户开展实用技术和乡村旅游培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未来几年,黔江区委、区政府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扶贫搬迁。从2013年到2017年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5万人,其中2013年启动搬迁1.5万人。在搬迁过程中,黔江将坚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的着力点,切实加大后续发展扶持力度。
(作者系黔江区委副书记、区长)
【经验】
联席会议机制
黔江区建立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联席会议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商解决搬迁问题。
区扶贫办牵头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审定;负责财政扶贫项目计划申报、下达,牵头实施安置方式中其他安置对象搬迁。区发改委负责异地搬迁、生态搬迁项目计划申报和下达。区城乡建委负责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计划申报、下达,牵头实施进集镇安置对象的搬迁。区国土房管局负责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地指标争取,落实搬迁户宅基地及附属设施用地复垦,优先安排地票交易等。区财政局负责落实必要的项目管理和工作经费。区农委、规划、交通、民政、水利、林业、环保、人力社保、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各司其职,帮助安置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业发展,妥善解决搬迁群众户口迁移、教育、社保、困难救助、劳动就业等问题。
“大扶贫”格局
建立大投入、大整合、大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首先,整合异地扶贫、生态搬迁、财政扶贫等各类扶贫搬迁资金,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通过资金整合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集中规划修建安置区。
其次,在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项目配套设施建设上,注重与农村五小工程、国土整治、农综开发、以工代赈示范、对口帮扶,以及教育、卫生等其他项目配套实施,共同用于安置区工程建设。
再次,建立领导挂帅帮扶责任制、单位奖惩帮扶责任制、挂职扶贫干部驻村帮扶责任制,实行“1 1 1 2”的强强挂钩帮扶模式,有效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投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建设,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企业挂钩帮扶
坚持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与后续产业发展相结合,引进了双河丝绸有限公司、百弘农业有限公司、碧佳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挂钩合作模式。依托生猪、蚕桑、猕猴桃、蔬菜等特色产业资源,做到集中安置与产业开发同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探索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