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果概况
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技术是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从韩国河川环境综合技术研究所引进的环境友好型水环境治理新技术,运用净魔方河湖水环境原位修复技术净化水体水质,且采用倍特生态清淤技术抑制底泥中的污染物向上覆水体释放,通过这两项技术的协同作用,全面修复河湖水环境。
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技术可用于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等流速较低水体的水质改善及内源污染控制。处理效果不受季节、温度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时无需修建构筑物或使用大型设备;施工周期短,治理成本低,处理方式为一次性施工。治理后,主要污染指标COD、BOD、NH3-N、TN、TP、SS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8%、98%、98%、95%、99%、98%和97%,每年消减底泥10~25cm。若外源污染较严重,可根据需要进行强化治理,维护费用一般为初次治理的10%~30%,维护频率1~2年1次。
技术创新
标本兼治,修复生态平衡。一方面,净魔方水环境修复材料进入水体后,与污染物结合,经吸附、凝聚、沉淀后形成块状凝聚体,并靠自重沉淀于水体底部,快速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随后,通过促进微生物活动,持续分解污染物,改善水体水质。另一方面,倍特生态清淤剂可提高微生物着床生存机率,激活水体以及底泥中土著微生物酶活性,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对表层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转移、转化和降解,加速河湖(库)底淤泥的分解和沙化,抑制内源污染,促进水体生态平衡的恢复。
施工方便,处理成本低。在外源得到控制的基础上,施工时仅需将两类修复材料喷洒于待处理水面上。根据待处理水体的现场情况,可进行水面作业或陆地作业,两类作业方式均有成套设备,并进行了成熟的应用,施工快速、简单、治理周期短。
原位治理,无二次污染。原位治理避免了污染物的转移,可杜绝污染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材料天然,安全性能好。净魔方修复材料和倍特生态清淤剂的原料为多种矿物质,材料来源纯天然,无其它添加物,具有组织结构特殊、孔隙发达、吸附能力极强、表面永久带电的特点。两类材料已经过全面的水质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测试,符合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安全认证标准,安全性好,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无不利影响。
目标灵活,适用范围广。修复材料形态多变,可根据工程建设条件灵活选择,粉末狀材料多用于流速较缓水体的治理,颗粒型材料可用于外源污染治理,型材状材料可用于流动性水体的治理,铺设于河流底部或两岸,兼具水体景观和水质净化功能。
推广应用
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技术已先后在中国、韩国、日本实施了100余项工程,处理对象广泛,包括饮用水源地水库、湖泊、河道、景观水池、生活污水、核污染水等不同类型、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均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宜昌市天福庙饮用水源地水质改善示范工程
治理前,水库内为微污染水体,时常有氨氮、总磷超标的现象。项目选取靠近岸边一块水域作为示范工程开展地,使用小型船只进行修复材料喷洒工作。治理后,与未治理区域对比后发现,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水质指标得到改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湿地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项目
氧化塘长年接受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生活废水,塘内水体属高盐高碱水体,呈黄褐色、水质指标超标严重、透明度极低,内源污染问题突出,无沉水植物生长。在实施了以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材料为核心,水生植物种植、高效微生物等措施为辅的水质净化方案后,水体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塘内可观察到大量沉水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单一性被改变,水体自净能力增强。
广州市天河区程界西涌水环境修复项目
程界西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治理段长250m,河宽15m。由于污水直排和地势原因,程界西涌治理段底泥淤积情况严重,水体发黑、发臭,涌底淤泥裸露。运用原位协同修复技术处理后,水体透明度增加、水质主要指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涌底淤泥黑臭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温岭市坞根镇氧化塘水质原位净化工程
治理前,八一海塘原作为附近养猪场养殖废水氧化池使用,水体呈粉红色、有恶臭、水质指标超标严重、水中无生物存活。在使用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技术处理后,水体恢复天然的颜色,恶臭消失,水中逐渐生长原生动物与小型鱼类,池塘周边植物生长茂盛。
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技术是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从韩国河川环境综合技术研究所引进的环境友好型水环境治理新技术,运用净魔方河湖水环境原位修复技术净化水体水质,且采用倍特生态清淤技术抑制底泥中的污染物向上覆水体释放,通过这两项技术的协同作用,全面修复河湖水环境。
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技术可用于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等流速较低水体的水质改善及内源污染控制。处理效果不受季节、温度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施工时无需修建构筑物或使用大型设备;施工周期短,治理成本低,处理方式为一次性施工。治理后,主要污染指标COD、BOD、NH3-N、TN、TP、SS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8%、98%、98%、95%、99%、98%和97%,每年消减底泥10~25cm。若外源污染较严重,可根据需要进行强化治理,维护费用一般为初次治理的10%~30%,维护频率1~2年1次。
技术创新
标本兼治,修复生态平衡。一方面,净魔方水环境修复材料进入水体后,与污染物结合,经吸附、凝聚、沉淀后形成块状凝聚体,并靠自重沉淀于水体底部,快速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随后,通过促进微生物活动,持续分解污染物,改善水体水质。另一方面,倍特生态清淤剂可提高微生物着床生存机率,激活水体以及底泥中土著微生物酶活性,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对表层底泥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转移、转化和降解,加速河湖(库)底淤泥的分解和沙化,抑制内源污染,促进水体生态平衡的恢复。
施工方便,处理成本低。在外源得到控制的基础上,施工时仅需将两类修复材料喷洒于待处理水面上。根据待处理水体的现场情况,可进行水面作业或陆地作业,两类作业方式均有成套设备,并进行了成熟的应用,施工快速、简单、治理周期短。
原位治理,无二次污染。原位治理避免了污染物的转移,可杜绝污染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材料天然,安全性能好。净魔方修复材料和倍特生态清淤剂的原料为多种矿物质,材料来源纯天然,无其它添加物,具有组织结构特殊、孔隙发达、吸附能力极强、表面永久带电的特点。两类材料已经过全面的水质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测试,符合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安全认证标准,安全性好,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无不利影响。
目标灵活,适用范围广。修复材料形态多变,可根据工程建设条件灵活选择,粉末狀材料多用于流速较缓水体的治理,颗粒型材料可用于外源污染治理,型材状材料可用于流动性水体的治理,铺设于河流底部或两岸,兼具水体景观和水质净化功能。
推广应用
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技术已先后在中国、韩国、日本实施了100余项工程,处理对象广泛,包括饮用水源地水库、湖泊、河道、景观水池、生活污水、核污染水等不同类型、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均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宜昌市天福庙饮用水源地水质改善示范工程
治理前,水库内为微污染水体,时常有氨氮、总磷超标的现象。项目选取靠近岸边一块水域作为示范工程开展地,使用小型船只进行修复材料喷洒工作。治理后,与未治理区域对比后发现,水体透明度明显增加,水质指标得到改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湿地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项目
氧化塘长年接受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生活废水,塘内水体属高盐高碱水体,呈黄褐色、水质指标超标严重、透明度极低,内源污染问题突出,无沉水植物生长。在实施了以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材料为核心,水生植物种植、高效微生物等措施为辅的水质净化方案后,水体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塘内可观察到大量沉水植物生长,生态系统单一性被改变,水体自净能力增强。
广州市天河区程界西涌水环境修复项目
程界西涌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治理段长250m,河宽15m。由于污水直排和地势原因,程界西涌治理段底泥淤积情况严重,水体发黑、发臭,涌底淤泥裸露。运用原位协同修复技术处理后,水体透明度增加、水质主要指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涌底淤泥黑臭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温岭市坞根镇氧化塘水质原位净化工程
治理前,八一海塘原作为附近养猪场养殖废水氧化池使用,水体呈粉红色、有恶臭、水质指标超标严重、水中无生物存活。在使用水生态原位协同修复技术处理后,水体恢复天然的颜色,恶臭消失,水中逐渐生长原生动物与小型鱼类,池塘周边植物生长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