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奇人,用生命兑现承诺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x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军戈壁一奇人,中华国宝守护神。醉卧北山放声唱,豪气飞扬大漠魂。”这是2003年一位号“南山居士”的诗人,来到荒漠中的新疆奇台硅化木园,亲眼目睹了贺琦和他的搭档侯国胜守护硅化术的艰辛生活之后的有感而发。从此,对贺琦和侯国胜“大漠奇人”的称呼便不胫而走。
  说他们是“大漠奇人”,并不夸张。已是八个年头了,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为守护被称之为“中华远古瑰宝”的硅化术,他们和大漠相伴,与风沙共舞,心里有多少辛酸寂寞,曾经历多少生死难关,或许永远无人知晓。面对这长长的坚守,贺琦和侯国胜无怨无悔,他们用自已的生命,兑现稽曾经的承诺。
  
  大漠有约,八年前有一个值得付出一生的承诺
  
  1999年,贺琦第一次来到硅化木园,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无比壮观的景象:一棵棵巨大的参天古树横地而卧,虽已经历过1.5亿多年的沧桑岁月,但树皮、树节和树上的年轮,甚至还有树上的果实都清晰可见。同行的人告诉他,据专家考证,这些古树通过硅化要成为今天人们见到的化石,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其机率也顶多只有百万分之一。所以,硅化木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远古瑰宝,并具有着重要的考古和观赏价值。贺琦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块沉甸甸的硅化木化石,只见黑中透亮,坚硬无比。本来就非常喜欢奇石的他,对硅化木更是爱不释手。同时,他也看到,由于硅化木园离奇台县城150多公里,无人看守,已被人为破坏得不成样子了,大门两侧的铁丝网多处已被剪断,人们可以随意出入,硅化木被偷盗的痕迹到处都是。
  贺琦从硅化木园回来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的最多的是如何保护硅化木,并充分利用硅化木的自身价值,开发其潜在的旅游市场。于是,他决定在这里长期住下来,建立接待站。想着容易,一旦做起来却有许多困难:离县城这么远,交通工具怎么办?这么恶劣的环境人如何生存?所需的巨额资金又从哪里来?贺琦本来是一家乡镇建筑企业的材料员,曾经担任过北塔山石墨矿的矿长。他要住在硅化木园的想法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但贺琦的态度十分坚决。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因为靠他一个人无论在资金还是在精力上都不可能顾得过来。
  贺琦要把钱搭上去守硅化木的消息传开了,人们都说他是疯子、傻子。他找了不少人,想和人家合作,任凭理由如何充分,人家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直摇头。直到两年后,他才找到了现在的合作人侯国胜。贺琦很快写了一份申请交到了县里,请求在硅化木园建立保护和旅游接待站,并郑重承诺:自己决不偷盗硅化木,也决不允许任何人偷盗硅化木,他说:“我们在,硅化木园就在!”
  当时,担任县长的朱发林批准了贺琦的请求,他拍着贺琦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老贺,硅化木园就交给你了!”
  2001年3月16日,贺琦和侯国胜带着锅灶、行李和帐篷,毅然来到了硅化木园。也就从这一天开始,2万多个日日夜夜里,硅化木同再也没有离开过人,戈壁大漠从此有了第一批定居“居民”。
  当时的背景是,硅化木盗挖已经十分严重,硅化木园外有硅化木的地方已被挖得一片狼藉,硅化木保护执法面临尴尬困境。1996年6月,国家投资36万元建立的全同惟一的硅化木园已成为偷盗分子淘金的乐园,建园时露出地表的硅化木多达数百棵,而到2001年初,幸存下来的只有十余棵了。硅化木园正面临毁灭性的破坏。
  在这个时候,贺琦和侯国胜来到硅化木同,有人说,他们一定是另有图谋,否则没有人肯去受罪。
  
  大漠奇人,创造了生命奇迹
  
  要在大漠中长年居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硅化木园一带深处大漠腹地,荒无人烟,被人称为“生命的禁区”。在这里生活,除了要忍受单调乏味和无尽的寂寞之外,还要过酷暑、严寒、干旱、风沙四道关。6、7、8月是这里最热的时候,白天地表温度平均高达45℃,最高时可以达到50℃以上。从他们居住的地方到硅化木园大门,来回有340米,中午要往返一趟,必须快跑才行,否则脚上就会烫起大泡。人在太阳底下呆上半个小时就会中暑晕倒,即使在地窝子里,温度也在28℃以上。12月和1月是这里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都在-30℃以下,最低气温可以达到-40℃。而饮用水完全要靠上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供应。这里年降水量只有120-14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是极端干旱地区。戈壁大漠无遮无拦,狂风肆虐是常事,有1/3的时间是大风天,10级以上的大风是家常便饭。
  这里是一片死亡之海,连蚊虫都难以生存,除了极个别的超旱生植被以外,很少有生命的存在。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们首先面临的是生命的挑战。
  他们初来乍到,正赶上大漠中狂风最多的时候,基本每天都是七八级以上的大风。为了建一个栖身场所——地窝子,他们与狂风整整搏斗了40多天。刚到的第二天,搭起的帐篷在一夜之间就被风沙撕成了布条,飞得无影无踪,带来的水桶被刮到1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10个塑料凳子也被卷到了30公里以外的将军庙,三年以后才见到了它们的“遗骸”。他们又只好拿来较重的石膏板搭成板房,可没过几天,大风又把房顶掀掉了,人就只能躲在露天的石膏板后面。饿了只能就着风沙啃几口馕,乘着风小的时候,才能赶紧支起锅灶做饭,还要随时警惕突然不期而至的大风把锅掀翻。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辛努力,一个小小的地窝子才建成。
  然而,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2004年的一场沙尘暴险些要了他们的命。沙尘暴刮了三天三夜,12级以上的大风把门窗全部卷飞了,狂风吹着沙石直往地窝子里灌,人在里面吃不成饭,喝不上水,呛得连呼吸都很困难,他们差点被活埋在沙子里。沙尘暴后,地窝子里的沙子用了两天才清理干净。但他们并没有退却,而是吸取了教训,将原来向外开的门窗全部改成向里开,这样门窗就不会再被大风卷走了。
  水是从100多公里外的城里雇车拉来的,几个水罐来回倒,拉一趟要花1000多元。由于运输距离太远,水的供应往往没有保障。2002年4月,由于连续的大风使交通中断,硅化木园一连断了几天的水。最后,乘着风小一点的时候,贺琦只好骑着摩托车冒险到20多公里外的碱水泉去驮又咸又脏的臭水,喝过之后浑身不适。
  硅化木园中的两排小树是他们与恶劣环境进行顽强抗争的真实写照。2002年春天,贺琦和侯国胜栽了150棵杨树,本来全都抽芽成活了,可到了6月,只一天时间,40℃多的高温把树叶全部烤干了。后来,他们又栽了柳树、松树,全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先后栽过10多种树木,没有活下来几种,只有榆树和红柳顽强地生存下来。
  不少人慕名来到硅化木园,看到这大漠中的壮观场面时,禁不住盛赞硅化木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而看到贺琦他们数年如一日守护在这里时,同样发出由衷的赞叹:贺琦和侯国胜是创造了大漠生命奇迹的奇人!   
  身系大漠,险境艰难如影随行
  
  大漠深处,除了极个别的采矿点之外,再无人烟。2006年前,在这茫茫大漠之中,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雪交加,摩托车是他们惟一的交通工具。五年里,他们竞骑坏了三辆摩托车。在这些地方骑摩托车要吃苦受罪不说,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生命危险。
  2003年10月底,硅化木园的通讯中断,贺琦急需回到县城。贺琦和侯国胜两人骑一辆摩托车,到20多公里以外的青河煤矿准备去搭拉煤的便车,但等了整整两天也没有车,他们只好在晚上顶着大风往硅化木园返回。然而,在返回的途中却迷失了方向。由于是在丘陵地带,摩托车的油门太大,烧坏了离合器。10月底虽然还没有进入冬季,但夜晚的荒漠气温已降到了0℃以下。当时,两人身上都只穿着单衣,又冷又饿,差点死在大漠里。一直到第二天中午,两人连走带爬才回到了硅化木园,20多公里的路程竞用了10多个小时。
  还是这一年的12月,贺琦一人骑着摩托车出外巡逻,天下起了茫茫大雪,贺琦从10多公里的地方往回返,可摩托车的后胎被扎破了,他推着摩托车迷了路。当时气温降到了-30℃,贺琦为了保住性命,只好抛弃摩托车,在大雪中摸索着步行。凭着经验,他知道,这时一刻也不能停下来,否则随时都有倒下冻死的危险。凭着顽强的意志,贺琦在大雪中整整搏斗了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之后,他才跌跌撞撞回到了硅化木园。
  单靠摩托车,跑近一点的路还行,但要回到远离150多公里的县城,那就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春、夏、秋季还可以乘坐别人的便车,而一到冬季,硅化木园的交通就彻底中断了。每到这时,摩托车就成了他们必用的工具。在-30℃的天气里在外行走都会冻得让人受不了,骑摩托车更是让人难以想象,也难以承受。可他们必须这样,而且,每个冬天这样的情况都会有七八次。临行前,他们要穿上厚厚的羊皮大衣和羊皮裤,戴好头盔,脚上要穿毡袜和棉胶鞋,就这样,骑一阵摩托车就要停下来跑一跑,否则手、脚会冻僵,就有翻车的危险。如果车不出故障,回一趟县城要跑六个多小时。
  然而,他们遇到的幸运似乎并不多。冬天人的手脚不灵便,加上路滑难行,摩托车出故障或翻车是常事。几个冬天下来,摩托车把被摔断了八个。有一次,因为车骑得太快,车把被摔成了两截,贺琦在路边捡了一根木棒绑在车上做车把,硬是把车骑了回来。翻车受点皮肉之苦算是好的,如果车坏在路上可就惨了。到这个时候,他们就只能把摩托车藏在路边的沟里,步行几十公里到交通方便的地方挡车回城,然后,再雇车把摩托车拉回去修理。
  在七年多的时间里,贺琦不顾随时都会出现的危险艰难,骑着摩托车跑遍了硅化木园周围上千平方公里的戈壁大漠,摩托车上的里程表累计达8万多公里。现在,他的腿上患有严重的关节炎,那就是骑摩托车落下的。
  一次,国家国土资源部的领导来到硅化木园,看到被骑得破烂不堪的摩托车,握着贺琦的手动情地说:“你是我见到的骑摩托车距离最长的奇人。”当即拨付专款1.5万元,用来更新摩托车。
  
  寄情大漠,守住最后一方净土
  
  “如果没有贺琦和侯国胜,或许硅化木园就不会存在到今天。”有人这样评价他们几年来用无数艰辛和心血换来的成果。这种评价被深知硅化木遭遇的人们所共同接受。
  2001年到现在,是硅化木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时期。除了硅化木园以外,在这片方圆数百公里的大漠中,凡是有硅化木的地方,都无一例外地被不法分子动用挖掘机、铲车、吊车等所有能够利用的工具,进行反复盗挖。硅化木园是硅化木不再遭破坏的最后一方净土,并非言过其辞。
  硅化木园方圆11.64平方公里,贺琦和侯国胜来的时候,只有大门两侧的几百米铁丝网。他们来到这里之后,为了禁止别人随意入内,自己投人1万多元,将整个硅化木园全部用铁丝网围了起来。但他们还是不放心,每天都要骑着摩托车至少跑20多公里,对硅化木园巡视一圈。然而,这并没有完全阻止不法分子的盗挖企图,破坏与反破坏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激烈的反复较量。
  铁丝网是不法分子必须越过的第一道障碍。往往是不法分子晚上剪断,到白天马上又被贺琦他们及时修补,每年剪断和修补间的较量竟会高达100多次。在不法分子可能进入的地方,挖壕沟、埋铁钉、安蒺藜成为贺琦他们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即便是这样,有时还是防不住不法分子。这时,就要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了。
  2005年10月,贺琦发现有五个人晚上潜入硅化木园从事盗挖活动,但就是抓不住人。贺琦他们忍受着大漠深夜的寒风,一连在现场潜伏四个晚上,最后终于将不法分子抓获,并收缴了盗挖工具。
  2006年4月,10多个不法分子开着车进到硅化木园,仗着人多势众进行公开盗挖,贺琦他们与这一伙人随时都有发生暴力冲突的可能,但他们临危不惧,一边与之斗智斗勇,一边对其进行宣传教育,这伙人做贼心虚,最后离开了硅化木园。
  不法分子见贺琦他们防范严密,无隙可乘,便想进行暗地收买。一天,一伙人找到贺琦,说:“只要你允许我们进同去挖,挖出来的硅化木一家一半,或者就干脆开个价也行。”有的人还直接拿出2万元钱,让贺琦“行行方便”。但总是遭到贺琦义正词严地回答:“只要我在硅化木园一天,不管是谁都休想拿走一块硅化木!”
  后来有人问贺琦:“你是怎样守住硅化木园的?”贺琦深有感触地说:“要守住硅化木园这方净土,首先要守住心灵这方净土。”
  硅化木园一带还是恐龙化石较为集中的地方,有名的恐龙沟距离硅化木园仅有5公里路程。2006年,中科院在恐龙沟进行了大规模的化石发掘活动,活动结束后,在恐龙沟2号坑仍留有16块恐龙化石没来得及挖掘。为了保护这些化石,在奇台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贺琦和侯国胜投资6万多元,在2号坑又建起了恐龙沟保护站,并聘来两个人专门进行日夜看守。不幸的是,2007年5月初,有三块化石被不法分子在夜间盗走,虽经警方全力侦查,但至今没有下落,这成了贺琦的一块心病。他一方面在恐龙沟增加了看护设施,一方面在巡逻中特别注意不法分子对恐龙化石的再次破坏。就在同一年,在距离硅化木园不远的地方,贺琦先后发现不法分子在盗挖两具罕见的巨型化石,在硅化木同看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两具化石全都被成功截获。现在,其中的一具已运送到了奇台县博物馆。这两具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而且十分巨大,总重量都在1吨以上,为恐龙沟百年考古发掘以来所罕见。
  这两具化石被不法分子垂涎已久,对贺琦的做法,不少人不能理解,说:“这么值钱的东西,怎么能这样献出去呢?”而贺琦却显得十分坦然,说:“这东西本来就是国家的,当然应该交给国家。”
  
  大漠放歌,甘守清贫心地宽
  
  贺琦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有人说他走错 了道,要不然早就是歌星了。朋友聚会或是聊天,每到兴起,贺琦必然唱歌。他唱的最多是《离家的孩子》:“春天百花开,秋天落叶黄。冬天一下雪,经常就着凉。月儿圆啊月儿圆,月儿圆又过了一年,不是说孩子心中不挂牵,硅化木园的生活实在是难。”歌词经他稍一改变,唱出来声音高亢婉转、声情并茂,成为他大漠生活的真实写照,往往令在坐者动容。
  长期与大漠为伴,生活极端枯燥乏味,常常是贺琦的歌声帮他们打发那些寂寞难挨的时光。在空旷的大漠中,拿起一瓶浊酒,一边开怀畅饮,一边放声歌唱,贺琦常常把嗓子唱哑。这游子的浪漫中,透出的是不为人知的更多的辛酸。
  在近八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人给贺琦和侯国胜发工资,相反,倒是他们把自己的38万元全部投了进去。平时,他们的生活来源只能完全依靠微薄的门票收入。他们省吃俭用,在几年中,把剩余的60多万元门票收入也投到了硅化木园和恐龙沟的保护中,用来建房屋、修保护设施和购置生活设施等。2006年又购置了一辆旅游车,开通了到硅化木园和恐龙沟的旅游线路。直到这时,贺琦他们才告别了回县城依赖摩托车的状况。与这些默默的奉献相对应的是,自从贺琦他们住进硅化木同,园内的硅化木就再也没有丢失过,恐龙沟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在这几年中,他们共计接待各级领导和参观游览的人达5万多人次,在保护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的同时,较好地宣传了硅化木园和恐龙沟。
  然而,贺琦和侯国胜却因把时间、精力和钱全都投到了硅化木园和恐龙沟上,两家一直过着十分贫寒的生活,只是到了去年情况有所好转后,两人的月工资才达到2000元,而在这之前,收入十分微薄,仅仅能维持家里的生活。为了保护硅化木,他们在2001年从银行贷款12万元,到现在还有3万元没还。
  不是他们发不了财,而是不愿去发那些非法之财。这些年来,靠盗挖、倒卖硅化木发财的人很多,如果弄出一根稍微像样点的硅化木,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他们常年住在大漠戈壁,要用硅化木挣钱,比谁都方便。然而,不管不法分子的盗挖活动多么猖獗,也不管硅化木的利益诱惑有多大,他们不为之所动,最终保住了硅化木园。
  贺琦、侯国胜,这两个大漠奇人,用一身的清贫,用自己的生命,兑现着曾经的承诺。
其他文献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到试卷评讲课很难上,学生参与课堂率低.那如何改变这种低效的评讲课模式,调动班级所有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呢?本文中笔者就2018年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评讲
本文采用UML建模技术对学校数据共享系统功能进行类图设计,同时分析了系统数据库设计方法。并进行系统运行服务器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腾讯云服务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因工作压力大身心疲惫达到了极限,或者长期缺乏工作幸福感,近些年选择裸辞的员工,尤其是白领正在增多。裸辞,一般是指员工还没找好下家,便不考虑后路,毅然决然地辞职离开单位
嵩县大青沟—内乡宝天曼探险穿越    线路:洛阳—嵩县—白河—大青沟—东沟—内乡县湍源—后坪—大沟—平坊—青龙背—宝天曼曼顶—四个庙—南召县玉葬村—洞街—乔端—南召县城—洛阳  宝天曼位于伏牛山腹地,嵩县、内乡、南召三县在此交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主峰曼顶海拔1830米,森林覆盖率90%以上,莽莽林海中汇集了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存了大量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