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zhiyao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依据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社会必要性
  非政府组织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这与政府公共机构的公共价值目标相同。两者在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多样化、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方面,是不冲突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具有非常明显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时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应该是政府。但是政府也存在"政府失灵",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可能出现低效与寻租的情况。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特有优势
  1.行动灵活。当出现公共危机时,政府组织往往由于严格的层级体系或某些政治原因、价值因素使得其反应缓慢。与政府体系相比,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机制,决策是分散而独立的,它可以即时作出反应,迅速渗入事件的各个环节。
  2.专业性。大多数非政府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将自己的目标定得非常具体明确。
  3.民间性。政府在处置一些危机事件时,往往是从自上而下的角度作为外部角色去对待,而非政府组织是以水平的角度、平等的眼光在与群众的交融中去对待,其工作手法特别注重通过有效沟通来引导社会公众的参与,与社会成员打成一片从而为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非政府组织官办色彩较浓
  现实中,中国大多数的非政府组织是由政府的职能部门转变过来的,或者是由政府部门直接建立的,它们在组织、职能、人事、活动方式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严重依赖政府,甚至仍然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发挥作用。
  (二)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一是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完整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非政府组织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明确法律规定。二是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权利和途径尚未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各级应急预案中对突发事件中非政府组织权责的规定并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的配套规定。
  (三)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不够
  据统计,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中的职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兼职工作人员;三是志愿者。其中,专职工作人员的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相当多的组织雇佣兼职人员,较少使用志愿人员。缺乏志愿者大概是中国非政府组织与发达国家非政府组织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最大差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缺乏广泛、深层次的社会认同,社会公信力不够。
  (四)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长期以来,"全能政府"的管理理念使政府几乎包揽公共危机事件所有阶段的全部工作,表现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主要依靠的力量还是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部队和相关的组织工作人员,在整个应对过程中与非政府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基本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在公共危机事件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之间或是疏于联系,或是政府部门仅以传统行政命令的方式传达其决策,彼此之间缺乏互动沟通;另一方面,在公共危机事件治理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分别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具体负责哪部分工作,或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一起又应该承担哪部分工作等情况,在中国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五)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受限
  一是资金不足。现阶段的非政府组织正处于一种从政府领域向公众领域的过渡时期,一方面政府提供的拨款数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政府也鼓励非政府组织财政上争取独立和自负盈亏。二是人才不足。这使得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技术和专业能力,包括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组织架构的设定,管理机制、运行机制的确立,社会资源的整合,专业资源的挖掘,自身形象的塑造等各方面,还有在善后处理中对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监督,绩效的自我评估等能力,都显得明显不足。
  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作用的建议
  (一)从政府层次,应重视和加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第一,政府要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要将培育和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作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任务,尊重非政府组织,努力在平等的基础上同非政府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和合作。第二,要健全对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一是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适时制定《非政府组织法》,完善非政府组织管理模式。二是要在有关公共危机管理法规中明确非政府组织的责任,同时对非政府组织的运营实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在法律上对非政府组织处理危机事件的行为加以保障和规范。第三,要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治理中普遍资金匮乏,尽管有些非政府组织有一定的收入,但经费的来源通常是其成员交纳的会费或提供的服务性收入。第四,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互助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首先要成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协调机构,由政府部门官员和非政府组织的领导、骨干组成,工作人员以兼职方式任职,平时不在位,危机时刻则立即组合到位,具体负责统一调度指挥分散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为危机解决提供组织保障。其次,要搭建两者之间强有力的危机沟通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通过应急平台等方式,建立二者之间实时联动的危机信息沟通渠道。再次,政府在常态管理中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危机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使它们的工作安排与政府的各级应急计划相互衔接,避免出现脱节漏洞或职责不清。
  (二)从自身角度,非政府组织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首先要加强理念建设。对于一个非政府组织,理念或使命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代表组织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它取得社会资源的基本依据。其次,要提高专业素质。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的组织操作,建立"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引进专家和学者,积极开展有关非政府组织在应对公共危机时的运行模式、发挥作用的程度、与政府的关系以及绩效评估等公共危机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再次,要完善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危机处理的基本程序,明确相关人员的责权范围,利用各种手段来完善自身的运行机制等内容,对其微观行为进行规范。
  (三)从社会层次讲,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认同度
  从社会层次上推进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作用的完善主要是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提升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外在合法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公民应具备良好的参与意识,积极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作为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还必须充分明了自己的权利与责任,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积极地承担监督和参政的责任。第二,培养公民的志愿精神。非政府组织"志愿性为公"的性质,决定了人们参与其中的激励依靠是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于应对公共危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种超然物外的激励与权力、金钱相比就显得较为脆弱。所以,培养社会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同时培养社会的公德心、使命感就显得格外必要。
  参考文献:
  [1]沈荣华.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J].新视野,2005,(5).
  [2]石奎.危机管理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2):15.
  [3]赵语慧.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4]志勇.美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中国的启迪[J].中国行政管理,2006 (4):82-87.
其他文献
今年八月份,我厂遭受到特大洪水的自然灾害.为了实现受灾不减产,全厂职工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央提出的开展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精神,于八月二十五日到三十一
在大洋底下,有一座连一座的山丘。这些山丘都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山顶是平坦的,像被哪位大力神挥舞利斧齐刷刷砍掉了脑袋一般。在这些平顶山的上方,常常聚集着一大群金枪鱼、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
报道了封装大芯片InGaN/GaN蓝光发光二极管 (LED)的实验结果。在室温下 ,正向电压为 3.3V和电流为 35 0mA时 ,其轴向亮度为 16× 10 4 cd/m2 ,可视角为 98°。 The experime
记者:近些年,关于自然资源危机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生活在地球之上,生存所依赖的资源大多也产生于这颗星球。在我们的印象中,地质科学是专门研究地球的科学
饭后茶余的法国人都干些什么呢? 法国文化部最近就法国人的业余活动进行了一番调查。与一九七三年的调查相比较,发现业余活动中,体育活动的开展较其他活动发展得更快。首先
介绍几种改善集成运放性能的方法。利用常用运放有效改善集成运放的主要指标 Describe several way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integrated op amps. The use of commo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加大金融支持经济较快发展提出了九个方面30项的要求,这是继12月3日国务院出台“金融国九条”的后续细化解读,
美国科学家发现,恐龙像鸵鸟与鸽子一样,采用坐窝孵蛋的方式孵出后代。这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这项发现印证了古生物考古学家一直在猜测但又苦于未能证实的事实,
从抓会计基础工作着手,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陈维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高等学校的财会业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过去单纯的事业类会计,而是全方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