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坏死及距骨假体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骨是连接足与下肢的关键结构,在创伤后极易发生缺血性坏死,距骨坏死治疗的目标在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尽可能地保留踝关节及后足功能。本文拟从距骨的解剖及生物特性、距骨坏死临床分期、距骨坏死的保守治疗和传统手术方法及距骨假体的最新进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外周性前庭疾病,前庭性偏头痛是中枢性前庭疾病,虽然二者是不同的独立疾病,但常选择耳鼻咽喉科和神经科两个专科就诊。这两种疾病的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相似,诊断易混淆,但治疗手段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不正确必然影响疗效和预后。前庭性偏头痛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和体征具有多样性,部分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与前庭症状不同步,约30%表现为孤立性发作性眩晕/头晕和眼震,极易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混淆而需鉴别
《瞻山医案》初刊于1924年,作者任瞻山,该书序文称任瞻山生于乾隆初,然史志书目对其的出生年代均语焉不详,对《瞻山医案》的成书年大多阙而不载,或著录为乾隆元年丙辰(1736)。任氏后人所藏家谱揭示其生于乾隆十五年(1751),卒于道光八年(1828)。又据《瞻山医案》序文与书中所记载的确切行医日期,考订其成书年代大致在1814—1823年间。
出自宋代的苏合香丸,其方源历来均据《外台秘要方》而上溯至唐代开元年间《广济方》的“吃力迦丸”,并知“吃力迦”是“白术”的西域梵文名。而俄藏敦煌文书中有编号ДX.09178R的“鬼疰心痛方”,经专家考证其出土于吐鲁番交河故城,故当为吐鲁番文书,抄写于高昌国时期(460—640),再据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疗鬼疰方”“治一切疰方”及《外台秘要》的“鬼疰心腹痛方”,恢复其组成,与“苏合香丸”组成、主治基本一
踝关节扭伤是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性疾病,其中部分患者会最终发展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而需要手术治疗。针对该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众多,包括修复类手术、重建类手术等。为规范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手术治疗,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经过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足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足踝专业委员会部分专家讨论,编纂本专家共识,供全国骨科、运动医学及足踝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作为参考。共识内容包括:患者术前宣教、
近代传教士借医传道,将传道的宗教性与医疗的世俗性和社会适应性结合起来,试图避开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利影响。1864年,传教士杜若兰受法国领事爱棠的委托创办医院,名为General Hospital(综合医院)。1877年迁至苏州河北岸,取名公济医院。1940年,公济医院被日军指定为病囚医院。1945年,由国民政府作为敌产接管,成为公立医院,对国人开放。1953年,公济医院更名为“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
玻璃体腔注射引起感染性眼内炎是一种罕见的威胁视力的疾病,近年随着玻璃体腔注射疾病种类和注射频率的增加,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规范玻璃体腔注射的每一步操作是降低注射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方法。虽然目前的众多临床研究都提出了较多的预防方案去规范操作过程,但尚未达到一致共识。了解现有各种规范注射流程的关键措施,规范我国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对于提升眼科特别是眼底疾病的治疗具有
从事教学教研37年,回忆自己的求学、教学、科研之路,发现自己一直都在追求与探索……  我的求学之路  大约7岁,我进入了乡村西斛大队“五七”学校(当时都是这样称呼)读书。当时7岁入学应该算是比较早的,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学校条件很差:好几个年级的学生都在同一间大教室里,由同一位教师执教(现在叫复式班);课桌是泥土砌成的,学生要自己带上板凳。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我学习很努力。我1976年进入高中,学
【摘 要】 少先队文化是隐性的教育,它能让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能沐浴到少先队的阳光,对少先队员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尤其在创建和谐少先队中,少先队文化建设成功与否,起着极大的作用。只有有了"温馨的环境、丰富内涵、积极的精神"我们的少先队才会更加成熟,更加能促进少先队员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少先队建设;环境;内涵;精神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诠释了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少先队建设所倡
踝关节扭伤是普通人群和运动员人群发病的常见原因。大多数扭伤涉及踝关节外侧,影响距腓前韧带。然而,损伤类型和程度将取决于损伤机制。骨性结构和韧带特点是导致踝部扭伤好发的主要原因。踝部扭伤导致的踝关节损伤不止是外侧副韧带损伤,还容易引起距骨骨软骨损伤、前踝撞击症、后踝撞击症等。踝部扭伤除了踝关节受累外,常常导致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损伤,甚至应力性骨折、特殊部位骨折或肌腱软组织伤病,也常常出现多种损伤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