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更名后教学工作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以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章结合河南科技大学现有该课程教学情形提出今后的教学工作应更注重教学方法,合理增加实践学时,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实验室建设,以期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学改革;学研结合;实践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24
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中,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这进一步增加了该专业的工程学习重点。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工程应用的典型课程。专业更名后要求课程除了测试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测试的项目化、创新实验开发等技能,以应对新时代建筑的要求[1]。
1现状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①能够从事暖通空调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工作;②能够对工业建筑及大型现代化楼宇中环境系统和供能设施的设计和管理;③具备建筑节能设计及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2]。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近年发展迅速,2016年将承办第九届全国制冷及暖通空调学科教学研讨会及第九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我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作为学科平台选修课程,课程计划学时40学时,其中课程讲授部分36学时,实验4学时。笔者在连续几年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听取前辈的课程讲解、吸收新教学方法。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2存在问题
21教学内容、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在专业更名之后,专业学习对建筑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节能降耗等有了新的教学需求。在以往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相对于科技发展较为滞后,且课程内容多为原理性知识,抽象、枯燥是该课程学习一直难以突破的障碍[3]。一门工程技术的学习依赖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更需要实际操作。经调研,多数高校的本门课程讲授学时分配为30~36学时,实践学时约占计划学时的1/4以上。面对较少的讲授学时,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配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让大学生获取测量的系统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先进的测试方法是教学的重难点。
22理论与实践联系性薄弱
实践教学是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经调研,多数高校的实验项目为2~6个,受学校现有设备条件的制约,部分实验转化为课堂演示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成为奢望。据已毕业的学生反馈信息,工作后对于仪器的操作熟练性不佳,同时缺乏设计实验能力,这些充分说明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性是一个薄弱环节。
23实验室建设尚需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思路测量系统、新型测量仪表、传感器的开发大量涌现。受到教学经费的制约,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并不完善,且更新换代较慢,使得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受限,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更影响了学生在工作中技术更新的适应能力,缺乏竞争优势。
3教学改革方向
31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灵活多变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多门课程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工程技术课程,它涉及的原理和方法非常多,给学生的系统性学习带来困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必须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建立系统知识。
讲授法要讲究语言艺术,教师只有在对各种仪器非常熟悉的前提下才能用相对准确和丰富的语言来讲述仪器的测量原理和方法[4]。讨论法也不失为一个获得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温度测量这一章节,测温方法、仪器有很多,可选取一个采暖建筑房间,引导学生讨论对该房间如何进行壁面温度测量、地暖管道内温度测量、室内温度分布等温度参数,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系统地掌握多种温度测量方法,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另外,对部分实验进行直观演示,以辅助讲授法、讨论法,能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经调研,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课程教学,它很好地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视听,计算机将会弥补实验学时的不足,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建筑节能新技术。利用计算机中的先进软件对课程进行深层次加工,如新型保温材料的传热特性、太阳能空调性能等可以利用CFD技术进行温度场模拟,让学生对建筑内场的分布有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去验证模拟结果真实性的动力;Lab VIEW也是一种可选技术,利用该软件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能力,实现各种仪器的虚拟功能。
32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及学时
作为一门工程技术课程,实践一直是学习主线。据调研,高校的测试技术实验多为基础性实验,即验证性和演示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每个学校实验计划学时也不相同。合理的增加实验学时以及多样化的实验项目内容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改革方向。
河南科技大学该课程实验学时为4~6学时,后期将逐步增加到10个实验学时。目前实验项目增加思路为基础性实验过渡到设计性实验,最后再拔高到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如热电偶标定等,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增加了作为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已建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实际工程案例出发,由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发展迅速,每年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制冷空调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以科研促教学,以学生思考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搭建了一批试验台,如太阳能空调试验台、喷射器模型试验台、风机盘管性能测试试验台等,参与比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33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工作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等特点。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现代实验室是实验室建设的重点。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创新性思维,除了常规实验室建设以外,还可以以科研促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供学生实习和完成的实验项目,并形成开放实验室,学生可自主利用业余时间来参观、学习。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既涉及传统测试仪表的使用,又涵盖了新型测试仪表、试验台的开发,逐年扩大实验室规模,同时对外开放,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4结论
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学工作在专业更名后,遇到了新的挑战。面对以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应更注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实践课时,以科研促教学,多手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同时,专业更名对本课程也是一个机遇,更多的节能与智能化内容要求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应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课程只有在不断完善的实验室建设中,才能提供更多的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慧,王桂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1):126-129
[2]李淑展,李淑强,李洪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1):45-47
[3]周育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106-107
[关键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学改革;学研结合;实践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224
2012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中,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这进一步增加了该专业的工程学习重点。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工程应用的典型课程。专业更名后要求课程除了测试基本技能外,还应具备理论联系实际、测试的项目化、创新实验开发等技能,以应对新时代建筑的要求[1]。
1现状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①能够从事暖通空调系统与设备以及相关的城市供热、供燃气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与运行工作;②能够对工业建筑及大型现代化楼宇中环境系统和供能设施的设计和管理;③具备建筑节能设计及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2]。
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近年发展迅速,2016年将承办第九届全国制冷及暖通空调学科教学研讨会及第九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我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作为学科平台选修课程,课程计划学时40学时,其中课程讲授部分36学时,实验4学时。笔者在连续几年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听取前辈的课程讲解、吸收新教学方法。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2存在问题
21教学内容、方法未能与时俱进
在专业更名之后,专业学习对建筑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节能降耗等有了新的教学需求。在以往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相对于科技发展较为滞后,且课程内容多为原理性知识,抽象、枯燥是该课程学习一直难以突破的障碍[3]。一门工程技术的学习依赖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更需要实际操作。经调研,多数高校的本门课程讲授学时分配为30~36学时,实践学时约占计划学时的1/4以上。面对较少的讲授学时,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配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让大学生获取测量的系统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先进的测试方法是教学的重难点。
22理论与实践联系性薄弱
实践教学是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经调研,多数高校的实验项目为2~6个,受学校现有设备条件的制约,部分实验转化为课堂演示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成为奢望。据已毕业的学生反馈信息,工作后对于仪器的操作熟练性不佳,同时缺乏设计实验能力,这些充分说明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性是一个薄弱环节。
23实验室建设尚需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思路测量系统、新型测量仪表、传感器的开发大量涌现。受到教学经费的制约,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并不完善,且更新换代较慢,使得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受限,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更影响了学生在工作中技术更新的适应能力,缺乏竞争优势。
3教学改革方向
31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灵活多变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多门课程的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工程技术课程,它涉及的原理和方法非常多,给学生的系统性学习带来困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必须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建立系统知识。
讲授法要讲究语言艺术,教师只有在对各种仪器非常熟悉的前提下才能用相对准确和丰富的语言来讲述仪器的测量原理和方法[4]。讨论法也不失为一个获得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温度测量这一章节,测温方法、仪器有很多,可选取一个采暖建筑房间,引导学生讨论对该房间如何进行壁面温度测量、地暖管道内温度测量、室内温度分布等温度参数,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系统地掌握多种温度测量方法,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另外,对部分实验进行直观演示,以辅助讲授法、讨论法,能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经调研,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课程教学,它很好地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视听,计算机将会弥补实验学时的不足,帮助学生直观认识建筑节能新技术。利用计算机中的先进软件对课程进行深层次加工,如新型保温材料的传热特性、太阳能空调性能等可以利用CFD技术进行温度场模拟,让学生对建筑内场的分布有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去验证模拟结果真实性的动力;Lab VIEW也是一种可选技术,利用该软件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能力,实现各种仪器的虚拟功能。
32合理安排实践内容及学时
作为一门工程技术课程,实践一直是学习主线。据调研,高校的测试技术实验多为基础性实验,即验证性和演示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每个学校实验计划学时也不相同。合理的增加实验学时以及多样化的实验项目内容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改革方向。
河南科技大学该课程实验学时为4~6学时,后期将逐步增加到10个实验学时。目前实验项目增加思路为基础性实验过渡到设计性实验,最后再拔高到创新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如热电偶标定等,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增加了作为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已建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实际工程案例出发,由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发展迅速,每年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制冷空调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以科研促教学,以学生思考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搭建了一批试验台,如太阳能空调试验台、喷射器模型试验台、风机盘管性能测试试验台等,参与比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
33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工作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创新性等特点。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现代实验室是实验室建设的重点。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和创新性思维,除了常规实验室建设以外,还可以以科研促教学,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供学生实习和完成的实验项目,并形成开放实验室,学生可自主利用业余时间来参观、学习。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教师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既涉及传统测试仪表的使用,又涵盖了新型测试仪表、试验台的开发,逐年扩大实验室规模,同时对外开放,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4结论
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学工作在专业更名后,遇到了新的挑战。面对以往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应更注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实践课时,以科研促教学,多手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同时,专业更名对本课程也是一个机遇,更多的节能与智能化内容要求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应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课程只有在不断完善的实验室建设中,才能提供更多的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慧,王桂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1):126-129
[2]李淑展,李淑强,李洪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1):45-47
[3]周育才“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