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顾太清唱和词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f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顾太清,“清朝第一女词人”“清代词后”,善诗词,本文以顾太清的唱和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唱和词的种类及审美特征。
  关键词:顾太清 唱和词 审美特征
  顾太清有词333首,皆收录在《东海渔歌》中,其中,唱和类词作占顾太清全部词作的1/3,数量十分可观。
  一、顾太清唱和词的种类
  唱和之风在我国古代极其盛行,它几乎是古代文人交际往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顾太清以词著称,唱和词更是必不可少。顾太清的唱和词,根据酬唱赠答对象可分为三种,唱和丈夫、唱和友人、唱和前贤。
  其一,唱和丈夫奕绘。
  顾太清唱和词最多的便是唱和丈夫奕绘,可以说,顾太清的创作才能便是在同丈夫的唱和往来之间培养起来的。从最初顾太清只能勉强用诗来唱和丈夫的词,到后来二人能够以诗和诗、以词和词,奕绘的栽培功不可没。从顾太清和奕绘的唱和词中,我们不难看出二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如顾太清作《意难忘·自题梅竹双清图》:
  一径幽香。傍猗猗修竹,疏影扶将。横斜深院宇,冷艳小池塘。才雪后,乍芬芳。尽无语持觞。向夜阑、巡檐索句,特费思量。
  相思难话衷肠。想佳人空谷,一样情伤。帘栊灯黯淡,篱落月昏黄。多少事,意难忘。似不自禁当。更怕它,新愁旧梦,虚度年光。
  奕绘作《意难忘·题太清梅竹双清图》:
  心境悠然。正寒梅初发,疏映琅玕。清凉香雪海,幽僻竹林园。君不见,小帘前。正月色娟娟。照双清,高怀朗韵,叶澹花鲜。
  同心其臭如兰。尽拈来微笑,悟处忘言。佳人翠袖薄,仙子石床寒。杯酒后,梦魂边。似暗惜芳年。惹相思,闲情一片,画里难传。
  顾太清的词是一首题画词,作于自己所画的《梅竹双清图》上,歌咏赞美梅花与竹子的高洁,而奕绘词所唱和的正是这一首题画词。两首词,词牌相同,同题同调,表面看来仿佛单纯吟咏梅花与竹子,然而认真读来便能体味到其中蕴藏的真挚感情,“更怕它,新愁旧梦,虚度年光”与“惹相思,闲情一片,画里难传”,这两句传达了两位词人的内心情感,生怕虚度当下美满幸福的时光,担心真挚的相思爱恋之情仅通过画作难以传达!
  又如顾太清作《鹧鸪天·荠菜》:
  溪上星星小白花,也随春色斗豪奢。绿波渺渺无边水,细草盈盈一寸芽。
  春有限,遍天涯,千红万紫互交加。野人自有真生趣,桃叶携筐亦可夸。
  这首词是唱和丈夫奕绘的词作,奕绘原词为:
  惊蛰先开荠菜花,一年春事渐繁奢。相思河畔青青草,独秀溪边嫩嫩芽。
  闲意态,野生涯。盈筐荐饭美无加。世间一种甜滋味,留与高人仔细夸。
  这组唱和词依旧同词牌、同题同韵、同样的情感寄托。不同的是,这组唱和词赞美荠菜,显得更加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夫唱妇随的真挚情感自然流泻而出。
  除了上述两首词,顾太清还有很多与奕绘唱和的词作,如《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鹧鸪天·上巳同夫子游丰台》《沁园春·武陵桃源》《海棠春·海棠》《醉东风·碧桃》《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等。
  纵观顾太清唱和丈夫的词作,大多以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为主,给人清新自然之感,从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夫妻之间的真挚情感。
  其二,唱和友人。
  顾太清在婚后结识了当时一众才女,如项屏山、石珊枝、云姜、汪佩之、李纫兰、沈湘佩等人,顾太清与她们的往来极其频繁,不仅互相诉说家长里短,更结社吟唱,中国文学史上的秋红吟社便跟她们有关。《江神子·听项屏山姐紃弹琴》《浪淘沙·送珊枝归武林》《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金缕曲·送纫兰妹往大梁》《菩萨蛮·次湘佩韵》《虞美人·雨中答湘佩》等词便是顾太清与一众才女之间的唱和之作,从这些词作中,我们不难看出顾太清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如《江神子·听项屏山姐紃弹琴》:
  画堂春暖日光晴,坐深庭,泛瑶觥。一曲仙音、许我醉中听。虽是初逢如旧识,言不尽,话生平。
  落花风度水云声,韵泠泠,特分明。真个九皐、长唳近虚灵。听到曲终人语静,霍然使,寸心清。
  这首词作于顾太清、项屏山二人初识之时,项屏山弹了一首曲子,顾太清赋词一首。“一曲仙音,许我醉中听”,粗粗看去,仿佛只是在赞美项屏山琴技高超,“言不尽,话生平”“霍然使,寸心清”等语,却让我们看到了顾太清觅得知音的欣喜之情,一句“虽是初逢如旧识”,清楚交代了顾太清与项屏山的情谊,二人虽初次认识,却犹如旧识一般,所谓“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便是如此。
  又如《金缕曲·送纫兰妹往大梁》:
  三载交情重。竟难留、买舟南去,北风初动。行李萧萧天气冷,落叶黄花相送。正河水、冰澌将冻。满载异书千万卷,有师冰、小印随妆笼。千里路,全家共。
  年来送客愁相踵。要相逢、都门汴水,与君同梦。此后平安书频寄,慰我愁怀种种。洒清泪、离觞互捧。聚散本来无定数,古阳关不忍当筵弄。金缕曲,为君诵。
  这首词读起来更像是一封词人写给李纫兰的家书,“三载交情重”,这首词一开篇便交代了自己与李纫兰二人已往来三年,彼此之间的感情十分深重,她在词中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牵挂之情,“此后平安书频寄,慰我愁怀种种”,希望友人能跟自己频寄家书,常常联系,诉说彼此近况。
  再如《江城梅花引·雨中接云姜信》:
  故人千里寄书来,快些开,慢些开,不知书中,安否费疑猜。别后炎凉时序改,江南北,动离愁,自徘徊。徘徊徘徊渺予怀。
  天一涯,水一涯。梦也梦也,梦不见,当日裙钗。谁念碧云,凝伫费肠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舊形骸。
  “快些开,慢些开”,把词人对友人的思念,渴望快点看友人来信的情形写得极其传神。“明岁君归重见我,应不是,别离时,旧形骸”,同样的,词人在这首词中用简洁的语言设想了不久之后与好友相见时的场景,将自己忧喜交加的心境以及闺友之间浓厚的情感传达得淋漓尽致。   顾太清与友人之间的唱和词极多,本文实在难以一一罗列出来,通过上面三首,我们足以看出顾太清与闺中密友真挚深切的感情。
  其三,唱和前贤。
  张璋在《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的前言中说:“查《东海渔歌》最早的纪年为乙未,在此之前,有词二十七首,其中有和宋人词十一首。”从张璋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顾太清对宋代先贤的唱和情况,27首词作中,唱和前贤的词作占了将近一半。顾太清的《东海渔歌》集一开篇便是这11首唱和前贤的词作,依次为《醉蓬莱·和黄山谷》《念奴娇·和姜白石》《洞仙歌·和刘一止<苕溪词>》《水调歌头·和周紫芝<竹坡词>》《雨霖铃·和柳永<乐章集>》《木兰花慢·和张孝祥<于湖词>》《满江红·和张元干<芦川词>》《霜叶飞·和周邦彦<片玉词>》《金缕曲·和吴文英<梦窗词>》《满庭芳·和蔡伸<友古词>》《壶中天慢·和李清照<漱玉词>》。
  现以顾太清的《壶中天慢·和李清照<漱玉词>》为例,进行分析。
  李清照《壶中天慢·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而顾太清唱和李清照的词作为《壶中天慢·和李清照<漱玉词>》:
  东风吹尽,便绣箔重重,春光难闭。柳悴花憔留不住,又早清和天气。梅子心酸,文无草长,尝遍断肠味。将离开矣,行人千里谁寄。
  帘卷四面青山,天涯望处,短屏风空倚。宿洒新愁浑未醒,苦被鹦哥唤起。锦瑟调弦,金钗画字,说不了心中意。一江烟水,试问潮信来未。
  李清照在词坛上的地位不言而喻,顾太清选择唱和李清照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从这两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顾太清的词与李清照的词同题同韵,同时,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也具有一致性。两位女词人的人生际遇十分相似,所嫁夫婿皆是才子,婚后生活皆很美满,夫妻二人的唱和往来均源源不绝。同时,两位女词人又都是中年丧夫,丧夫后生活漂泊无依,因而无论是婚后心境,还是丧夫后心情,二人是十分相似的。所以顾太清既是在唱和李清照词中情绪,亦是在抒发自己的满腔情感,二人能够跨越时代,产生共鸣。
  二、顾太清唱和词的审美特征
  通过诵读顾太清的唱和词,我们不难发现其有如下三个方面特征:
  其一,与前贤同题同韵,意象选择、情感表达具有一致性。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顾太清作《雨霖铃·和柳永<乐章集>》:
  情深语切。奈关河远,去去难歇。离愁正苦未尽,东方欲曙,雄鸡催发。相送小桥流水,更霜气寒噎。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
  登高望远空伤别。又匆匆、过了黄花节。思量著愁何处,难拘管、断肠风月。满目秋光,只恨重山叠巘谁设。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
  不难看出,这两首词同题同韵,且表达的情感都是离愁别绪。柳永写“长亭晚”,顾太清作“关河远”;柳永说“帐饮无绪”“兰舟催发”,顾太清作对“离愁未尽”“雄鸡催发”,他们二人皆把离别时的场景描绘得极其生动逼真,让人读来百感交集。
  其二,以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入词,感情纯真自然。
  如《鹧鸪天·为孟文题冬花小幅并题》:
  窗外寒梅报早春,山茶红绽十分新。宓妃小试凌波袜,意态由来画不真。
  天上果,世间因。花枝常对玉堂人。夜来睡起含章殿,疏影婷婷是化身。
  这首词作于道光十四年,是顾太清写给奕绘的嫡配女儿孟文的题画词。顾太清在词中用“寒梅报春”“山茶红绽”“花枝常对”等生活中常见的喜庆语言入词,以此祝福孟文婚后和谐幸福,清新自然之感浑然天成。
  其三,词作语言通俗易懂。
  通读顾太清唱和词,乃至所有的诗词创作,我们不难发现,顾太清的诗词几乎以书写日常为主,几乎没有生僻之语、怪异之典。而其唱和词,更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所以其语言通俗易懂,简单朴实。然而就在这朴实的语言之中,我们却能读出真挚深沉的感情。
  参考文献:
  [1]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清]顾太清,奕绘.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M].张璋,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毕岸,女,硕士研究生,海军勤务学院,研究方向:明清诗文)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严格地讲,我不是一个书法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倒不是故作谦虚,因为从历史的观点看,真正的书法家要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和自己的风格特色,一个时代,三四百年,真正能做到这两点的,不过十几人、二十几人而已.只有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展现出强烈的个性风格,且作品被后来者长久研习琢磨的,才称得上是“开派”的“大家”.不过,我想我还是可以非常自信地讲,我是一个书法艺术爱好者和书法理论工作者.
期刊
1951年出生的车鹏飞,曾随上山下乡的潮流来到了黑龙江,在一家军垦农场砖瓦厂工作时,手臂不慎被卷入粉碎机,左手便落下永远的伤残。然而,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回到上海一面治疗一面跟画家任书博先生学书画,不久任师又将车鹏飞推荐给著名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名师引路加上自身的爱好与追求,让他最终以独具个人特色的山水画出现于海上画坛。   回望来路,车鹏飞的“画缘”宛如命定,但其中波折,却是冷暖自知。“我小时候
期刊
“爱党、爱祖国、爱人民,问问自己,在心中的分量到底占多少?”在最近全市文艺工作者艺风艺德专题培训班上,“七一勋章”获得者、作曲家吕其明抛出了这么个问题,引起在座文艺工作者的思考。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1年全市文艺工作者艺风艺德专题培训班近日在市委党校开班。培训班汇聚了来自上海文化娱乐领域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的近200位人士,通过专题讲课
期刊
两行无形的脚印  烙在树荫下  两颗心在沉默里  悄悄地手舞足蹈  偶尔对视的瞬间  浓浓的深情  闪电似的穿过身体  两行无形的脚印  烙在小城里  菜篮子里装满了黄昏  厨房的炉火里  燃烧着生命的过往  窗外夕阳正浓  茉莉花茶杯里  映满了南北东西  两行无形的脚印  烙在蓝天下的岸边  手牵着白云  画出来一个房子  过一个儿时的家家  调皮的浪花来了  可是从此  从此脚印便烙在心里 
期刊
米芾是一位具有全面文化艺术修养的书画艺术家,以其非凡的书法艺术造诣奠定了在我国书画史上的不朽地位.米芾的书画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书法、绘画与收藏三个方面.米芾书法各体兼备,尤以行草见长,成为北宋时期具有创造性的一代书法大家.米芾是我国文人山水画的开山巨擘.他首创“米点山水”,以繁密的墨点堆叠山峦林木,表现南方云雨中的山川意象,使他成为两宋时期独特的山水画家,促进了山水画的变革和发展.米芾与黄庭坚、苏轼一道确立了尚意书法创作理念,引领书法从六朝尚韵、唐人尚法转到宋人尚意的创作道路上来,标志着中国书法新时代的到
期刊
近年来,我陆续看到活跃在社会上的一些作家、编剧写下的有关上海永福路52号的文稿。1973年—1993年,他们曾在那里为上影创作过剧本,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回忆。上影在闹中取静的环境中为他们提供了有利于创作的各种硬件,上影的领导和编辑们忘我地为他们“做嫁衣”的精神,特别让他们难忘。事过三四十年了,他们大多已成了名人,有的还给我写信,打听曾为其做过编辑的编辑们的情况。我告诉他们:“走了!”让他们唏嘘不已。
期刊
老底子听大人讲,在铁路上工作是捧上了铁饭碗,而在银行里工作则是捧上了金饭碗。所以我从小就对在银行工作的爷叔阿姨,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现在梳理一下那些年自己跑银行的往事,发现倒也蛮有意思。     小辰光印象中的银行   小辰光我对银行充满一种神秘感。我总觉得银行是不能随随便便进出的,它不像小菜场、百货商店,侬呒啥事体就是勿买啥东西,也可以进去兜一圈,看看野眼。银行是银行!侬不存钞票勿取钞票,
期刊
发现母亲的柔弱、胆小,是我读小学四五年级时。  那天,我放学回家,见厨房附近围了不少人。我家厨房是独立的小房子,后面连着猪舍和冲凉房。  厨房旁边的空地上,新挖了用于建房子的地基。母亲正跟一个男人在争论什么。  那男人怒发冲冠,青筋暴露:“我的地盘我作主,喜欢怎么挖就怎么挖,谁也阻拦不了我!”  母亲面红耳赤,小声争论:“做人总得讲道理,要过得自己也过得别人。你把地基挖得这么近,叫我们以后怎样通行
期刊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书法艺术的审美趣味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一方面,在道家循环往复宇宙观的影响下,书法追求圆型意味;另一方面,在老庄思想的启发下,书法追求自然和谐、阴阳和谐与辩证和谐的境界.
致老爸  儿时,我爬过最高的山  是爸爸宽阔的肩膀  从小,心中最美的发型  是爸爸的短发  那时,在外公家的我  日子过得很慢  最大的惊喜,就是哪一天  能见到爸妈的身影  爸爸撑满了我理想的天空  种田、测量、书法、打灶,无所不能  村里村外有口皆碑  那时的我,虽不懂什么叫文化  却一心只希望  有一天,能像爸爸一样  做一个“锯树员”  如今,我早已人到中年  岁月改变了一切  也改变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