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古典民俗文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词,寄托了古人感念故国、怀念故土的思乡之情。一般认为,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何人不起故园情?远离故土的游子、流浪在外的漂泊者、迁徙他乡的移民,哪个不对自己的家乡充满眷恋?乡愁成为传统文人抒写离情别绪的主题之一,中国式乡愁具有浓厚的文化情怀。
与撰写于古代王朝鼎革之际的《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献不同,王全营、郅公林主编的《小关风土录》(大象出版社2019年4月版),有数十位乡贤参与,如实记录了小关逝去的风土人情,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前的小关风貌,表达的是新时代的“乡愁”。
何处是小关
小关村位于河南省西部,隶属巩义市,东距郑州市58公里,西距巩义市区22公里。地处郑洛之间的关谷堆,河道的一边是数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一边是连绵起伏的土岭,河岸边仅有数尺宽小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其相对东面的虎牢关要小,且在山区,故称山小关,又称小关,小关村以此得名。20世纪50年代前,为郑洛之间东西交通要冲。无论商贾行旅,还是部队行军,东西往来,皆经此地。
小关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古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汉代已形成村落。因具有交通区位优势,明清时期成为巩县(今巩义市)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一通碑文记载:“巩邑东南三十里筱关,古巨镇也。”至民国时期,小关镇有14个自然村,全镇两千余人。
时代在发展,小关风貌也几经变换。20世纪70年代以前,小关河水清澈,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改革开放以来,小关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宽,房屋变高,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然而,大变革的浪潮也使小关村的明清一条街、庙宇、牌坊、四合院等古建筑,同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的古村落一样,基本上不复存在。青石铺就的老街、关帝庙前的夜戏、数人合抱的皂角树、清澈见底的小河……只能出现在小关人的记忆里。
对小关历史的“述而不作”
关于《小关风土录》编纂的缘起,该书《整理故实 心忆桑梓 记住乡愁》一文中作了说明:《小关风土录》既不是方志,也不是党史,而是要记录小关逝去的传统文化。撰写宗旨为“社会、经济、文化、民俗,全面、翔实、准确、客观”。写作内容为20世纪70年代前小关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失的、在小关人的大脑中还留有记忆的风土人情,将其如实记录下来;在写作上力求做到“真实、生动、鲜活、可爱,见人、见事、见景、见物”,让读者阅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要达到这些高要求,诚属不易。这一宗旨和要求,可为有意乡邦文献者所借鉴。
从内容上来看,厚重的《小关风土录》为后人保存了了解和研究小关的真实记录。该书包括小关古村落的回忆性文章28篇,涉及小关老街暨工商业经济的文章18篇,乡村教育和民间文化类文章20篇,地方民俗类文章7篇,民间故事8篇。此外,该书还附有被采访人和口述人的简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收录了现尚存世的17通碑的碑文和一方墓志铭,对碑铭详细作注、译文,并一一进行点评。透过这些碑铭,不仅为读者了解小关的历史风貌提供了便利,也为后人留存了研究明清时期豫西及中原乡村社会发展演变的一手资料。
撰写者笔下的小关,彰显了小关人的社会关怀。通读全书,虽然作者众多,但不难发现,每一位作者已将经世情怀融入到《小关风土录》的“秉笔直书”之中。透过《小关风土录》,无论是对逝去古村落的凭吊,或是对乡风民俗的追忆,都体现了小关人的社会关怀意识。在作者的笔下,清凌凌的九曲小河,让我们感受了农耕时代古风犹存的浓浓乡情;对百年古槐树的吟咏,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去的古建筑的追思与怀念,也体现了小关人对当代自然生态保护的隐忧;对小关乡村教育和民间文化的回忆,折射出小关人知道感恩、尊重传统、不忘先贤的社会美德;对翻身农民最原始的“丟豆子选举”的记述,体现了人们对风清气正政治氛围的怀念情结,并对新时代民主政治建设充满期待。
从作者队伍来看,撰写者有25人之多。虽然经历各异,记忆也因年代久远不免略有误差,但值得钦佩的是,作者多属古稀老人,有的已是耄耋之年,他们不辞辛苦,撰写文稿,由衷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大变局下的新“乡愁”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被誉为“乡贤”。在古代社会,乡贤既是乡村社会的管理者,又是乡村礼俗的传承者,他们借助自己的品行、才学、威望,参与乡村基层社会的治理。这些乡贤身上闪耀的“乡贤文化”,是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植乡土文化的厚重土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重构传统乡村文化,需要新时代的“乡贤”。从该书可以看出,小关数十位古稀老人——不论是从这里走出的社会精英,还是乡土耕耘者,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浓厚的感情。他们身上显现的道德力量可以教化乡民、温暖乡土,这对传承小关乡土文化,凝聚小关社会人心,提升小关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时代的当下,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而“记得住乡愁”也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岁月流逝,因近代社会政治动荡等影响,反映乡村社会变迁和乡贤文化传承的文献资料多数荡然无存,偶有存世者,亦殊不多见。因此,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乡风民俗,对当今建设美好乡村大有裨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关风土录》的问世,可谓是新时代小关“乡贤”反哺家乡、报效桑梓的一道文化盛宴,同时也为有志梳理乡邦文献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作者系历史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
与撰写于古代王朝鼎革之际的《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献不同,王全营、郅公林主编的《小关风土录》(大象出版社2019年4月版),有数十位乡贤参与,如实记录了小关逝去的风土人情,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前的小关风貌,表达的是新时代的“乡愁”。
何处是小关
小关村位于河南省西部,隶属巩义市,东距郑州市58公里,西距巩义市区22公里。地处郑洛之间的关谷堆,河道的一边是数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一边是连绵起伏的土岭,河岸边仅有数尺宽小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其相对东面的虎牢关要小,且在山区,故称山小关,又称小关,小关村以此得名。20世纪50年代前,为郑洛之间东西交通要冲。无论商贾行旅,还是部队行军,东西往来,皆经此地。
小关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有古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汉代已形成村落。因具有交通区位优势,明清时期成为巩县(今巩义市)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一通碑文记载:“巩邑东南三十里筱关,古巨镇也。”至民国时期,小关镇有14个自然村,全镇两千余人。
时代在发展,小关风貌也几经变换。20世纪70年代以前,小关河水清澈,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改革开放以来,小关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宽,房屋变高,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然而,大变革的浪潮也使小关村的明清一条街、庙宇、牌坊、四合院等古建筑,同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的古村落一样,基本上不复存在。青石铺就的老街、关帝庙前的夜戏、数人合抱的皂角树、清澈见底的小河……只能出现在小关人的记忆里。
对小关历史的“述而不作”
关于《小关风土录》编纂的缘起,该书《整理故实 心忆桑梓 记住乡愁》一文中作了说明:《小关风土录》既不是方志,也不是党史,而是要记录小关逝去的传统文化。撰写宗旨为“社会、经济、文化、民俗,全面、翔实、准确、客观”。写作内容为20世纪70年代前小关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失的、在小关人的大脑中还留有记忆的风土人情,将其如实记录下来;在写作上力求做到“真实、生动、鲜活、可爱,见人、见事、见景、见物”,让读者阅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要达到这些高要求,诚属不易。这一宗旨和要求,可为有意乡邦文献者所借鉴。
从内容上来看,厚重的《小关风土录》为后人保存了了解和研究小关的真实记录。该书包括小关古村落的回忆性文章28篇,涉及小关老街暨工商业经济的文章18篇,乡村教育和民间文化类文章20篇,地方民俗类文章7篇,民间故事8篇。此外,该书还附有被采访人和口述人的简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收录了现尚存世的17通碑的碑文和一方墓志铭,对碑铭详细作注、译文,并一一进行点评。透过这些碑铭,不仅为读者了解小关的历史风貌提供了便利,也为后人留存了研究明清时期豫西及中原乡村社会发展演变的一手资料。
撰写者笔下的小关,彰显了小关人的社会关怀。通读全书,虽然作者众多,但不难发现,每一位作者已将经世情怀融入到《小关风土录》的“秉笔直书”之中。透过《小关风土录》,无论是对逝去古村落的凭吊,或是对乡风民俗的追忆,都体现了小关人的社会关怀意识。在作者的笔下,清凌凌的九曲小河,让我们感受了农耕时代古风犹存的浓浓乡情;对百年古槐树的吟咏,表达了作者对已逝去的古建筑的追思与怀念,也体现了小关人对当代自然生态保护的隐忧;对小关乡村教育和民间文化的回忆,折射出小关人知道感恩、尊重传统、不忘先贤的社会美德;对翻身农民最原始的“丟豆子选举”的记述,体现了人们对风清气正政治氛围的怀念情结,并对新时代民主政治建设充满期待。
从作者队伍来看,撰写者有25人之多。虽然经历各异,记忆也因年代久远不免略有误差,但值得钦佩的是,作者多属古稀老人,有的已是耄耋之年,他们不辞辛苦,撰写文稿,由衷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大变局下的新“乡愁”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被誉为“乡贤”。在古代社会,乡贤既是乡村社会的管理者,又是乡村礼俗的传承者,他们借助自己的品行、才学、威望,参与乡村基层社会的治理。这些乡贤身上闪耀的“乡贤文化”,是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植乡土文化的厚重土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重构传统乡村文化,需要新时代的“乡贤”。从该书可以看出,小关数十位古稀老人——不论是从这里走出的社会精英,还是乡土耕耘者,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浓厚的感情。他们身上显现的道德力量可以教化乡民、温暖乡土,这对传承小关乡土文化,凝聚小关社会人心,提升小关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时代的当下,要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而“记得住乡愁”也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岁月流逝,因近代社会政治动荡等影响,反映乡村社会变迁和乡贤文化传承的文献资料多数荡然无存,偶有存世者,亦殊不多见。因此,充分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乡风民俗,对当今建设美好乡村大有裨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关风土录》的问世,可谓是新时代小关“乡贤”反哺家乡、报效桑梓的一道文化盛宴,同时也为有志梳理乡邦文献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作者系历史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