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小说一直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比起其他文体,小说篇幅相对较长,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教材,彰显教师的设计意识,也体现老师的智慧,长文的教学一定要有对教材的把握提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变得有效进而高效,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觉得变零碎问题为主问题更能带动学生的思考。比如,《热爱生命》是比较长的一篇小说,又是外国小说的节选,陌生的作者,陌生的不完整的情节,如果单凭老师介绍,那肯定很耗课时,学生凭自己的阅读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比如了解作家作品,了解情节,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课堂就是纯阅读,原味阅读,自己去读去品,老师只用一二主问题引领即可,这样的课堂线条清晰,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节约课堂时间,也会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思索领会,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不做旁观者,不做看客,在小说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效果比较明显,那么主问题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提炼设计呢?
主问题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去提炼,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指向学生自身对主问题的解读,也即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以《孤独之旅》的教学为例,先复习小说的三要素知识,人物、情节、环境,然后指向小说主题。开课先是读小说,采用默读方式,在精读细读完文章后,每个人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分小组去探讨人物、情节、环境,以 “_____之旅”作为自己的总结发言,给充分阅读和讨论的时间,然后再推举代表进行板书和小組总结性发言。
(设计主问题,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去提炼,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指向学生自身对主问题的解读,也即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于是说情节的小组总结为:成长之旅。1.开端:家道破落,随父放鸭;失学放鸭,陷入孤独之旅。2.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放鸭途中,不堪孤独之旅。3.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芦荡放鸭,承受孤独之旅。4.结局:与鸭共成长。
人物组总结概括出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心灵的蜕变之旅。
刚刚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芦荡安顿后:孤独单调;疾风骤雨时:不再恐慌;雨过天晴时:勇敢坚强。
环境组的总结:磨练之旅。暴风雨的洗礼让他们经受了生活的磨难,在那个漆黑的暴风雨之夜之后,杜小康可以经受住一切,各种不利接踵而来,杜小康不再恐慌,而是坦然面对和实践诺言。杜小康长大了,从一个有优越感的孩子,吃穿用都比油麻地的孩子优越的班长,成为一个辍学的担当家庭重担的小小少年。
课堂学习之后,布置《草房子》整本书的阅读(也可在课前布置),然后进行读书心得交流,看电影《草房子》,之后把小说与电影进行比较,看看两者之间在处理人物时有怎样的不同。始觉以前越俎代庖,干了许多学生可以干也能干好的事。放手,关键是主问题的设计要能撬动全文,设计一定要切合文章,切合学生的实际,引发他们的思考,并且让他们的思维有所发展。
后来在学习《热爱生命》时,也用了这样的方法,这次基于文本,主问题的提炼尝试从小说的写作手法入手:学生集中说到了两处,一处是遇到比尔的骸骨,他不愿意拿走金子,也不愿意吮吸他的骨头。另一处是他与狼的殊死搏斗。总而言之,为了活下去,他用意志让自己把狼血喝了下去。下面他们又谈到了自己的发现,心理描写随处皆是,似乎一直在刻画他的心理历程,于是我的主问题便是,文中的这个人心理有怎样的变化?从文中找写作片段体会,于是学生有了这样的梳理:
恐惧——害怕死。不是因为断粮,而是害怕自己被荒原上的狼蚕食,那种恐惧让他吓得举起手来。
痛苦——不甘心死。活着是痛苦,死才意味着休息,可是不甘心死,为什么呢。
本能——不愿意死。是生命本身不愿意死,不再痛苦,已迟钝麻木,充满幻像。
理智——不肯死。所谓大船,只是幻觉。
生命——绝不肯死。于是他疲倦,不痛苦也没有热情,连好奇心都没了。只是机械地喝热水吃鲦鱼浆果。
活着——不情愿死,不肯死,如果为一只病狼所食,他很厌恶。觉得死得太不值得,并且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居然还会死,也太不合理,他要反抗死,绝不肯死。
活着——有做人的尊严,于是他要坚决反抗。
从他害怕死,不甘心死,不愿意死,不肯死,绝不肯死,不情愿死,不肯死,活着去反抗死,我们能够看出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
第三点,从主题角度提炼主问题
关于《孔乙己》的教学,我同样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见出一个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主问题设计为:“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到底死了没有?
“大约”表推测,“的确”是确实,结局怎样?为你的结论找依据。
学生讨论:说“大约”是因为没有亲见孔乙己之死,但从全文看,他必死无疑,原因在于:
1.他“好喝懒做”,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喝酒,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粉板上的名字依然没有拭去,也无人见到他,只有死路一条了。
2.他的思想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穿着似乎十几年也没有洗也没有补的长衫”,始终端着读书人的架子,不肯做“短衣帮”,又“不会营生”,抄书也连人带书一块消失,别人说他偷书,他“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还认为“窃书不算偷”“君子固穷”,真是迂腐!
3.没有中举,“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别人提起,马上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也灰了,考了大半辈子却未考中,被科举制度搞成个废人。
4.丁举人太狠,考中的人有权有势,写伏辩,吊着打,以致打折了腿,统治者太狠毒。
5.社会太冷漠,从出场到最后,笑声中来,笑声中去,一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哄笑,经济地位和他一样的短衣帮取笑他,小伙计也不拿他当回事,善良的他只好找小孩子玩,分茴香豆的他,善良又可笑,人们拿他的伤、他的偷、他的话、他的没考中-------它的一切当笑料,就连打折了腿也不放过,掌柜取笑时,“他的眼里有恳求的神色”,他们毫不顾及他的感受,麻木冷漠到残忍。
6.冻饿而死,第二次出场,他的脸黑而且瘦,时令是冬天,小伙计穿棉袄,整天向着火还是冷,孔乙己穿着破夹袄,用手走来喝酒,这样的天气,穿得这样薄,又这样穷,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7.病死的,隆冬天气,冻饿、伤残、贫穷、屈辱、用手走路不讲卫生的孔乙己必死无疑。
通过对主问题的探讨,学生有了深入的思考,对于孔乙己多了许多同情,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不再觉得他有多么可笑,可悲之中对他又有了深切的同情,孔乙己不害人,社会容不下这个人和他不一样,于是像对待异端一样用无形的刀去杀人,杀了许多像他一样没有谋生能力的弱者。
这三篇小说的教学,通过主问题的引领,分别尝试从小说的三要素、写作手法,主题三方面设计主问题,通过主问题提纲挈领,让小说教学变得思路清晰,学生的思维能纵深开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对小说教学的一些探索,也是对我一直想要做的语文课堂必须有思考的主张的一种思索和践行。
主问题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去提炼,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指向学生自身对主问题的解读,也即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以《孤独之旅》的教学为例,先复习小说的三要素知识,人物、情节、环境,然后指向小说主题。开课先是读小说,采用默读方式,在精读细读完文章后,每个人说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分小组去探讨人物、情节、环境,以 “_____之旅”作为自己的总结发言,给充分阅读和讨论的时间,然后再推举代表进行板书和小組总结性发言。
(设计主问题,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去提炼,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指向学生自身对主问题的解读,也即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于是说情节的小组总结为:成长之旅。1.开端:家道破落,随父放鸭;失学放鸭,陷入孤独之旅。2.发展:撑船赶鸭,初到芦荡;放鸭途中,不堪孤独之旅。3.高潮:芦荡遇雨,经受考验;芦荡放鸭,承受孤独之旅。4.结局:与鸭共成长。
人物组总结概括出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心灵的蜕变之旅。
刚刚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芦荡安顿后:孤独单调;疾风骤雨时:不再恐慌;雨过天晴时:勇敢坚强。
环境组的总结:磨练之旅。暴风雨的洗礼让他们经受了生活的磨难,在那个漆黑的暴风雨之夜之后,杜小康可以经受住一切,各种不利接踵而来,杜小康不再恐慌,而是坦然面对和实践诺言。杜小康长大了,从一个有优越感的孩子,吃穿用都比油麻地的孩子优越的班长,成为一个辍学的担当家庭重担的小小少年。
课堂学习之后,布置《草房子》整本书的阅读(也可在课前布置),然后进行读书心得交流,看电影《草房子》,之后把小说与电影进行比较,看看两者之间在处理人物时有怎样的不同。始觉以前越俎代庖,干了许多学生可以干也能干好的事。放手,关键是主问题的设计要能撬动全文,设计一定要切合文章,切合学生的实际,引发他们的思考,并且让他们的思维有所发展。
后来在学习《热爱生命》时,也用了这样的方法,这次基于文本,主问题的提炼尝试从小说的写作手法入手:学生集中说到了两处,一处是遇到比尔的骸骨,他不愿意拿走金子,也不愿意吮吸他的骨头。另一处是他与狼的殊死搏斗。总而言之,为了活下去,他用意志让自己把狼血喝了下去。下面他们又谈到了自己的发现,心理描写随处皆是,似乎一直在刻画他的心理历程,于是我的主问题便是,文中的这个人心理有怎样的变化?从文中找写作片段体会,于是学生有了这样的梳理:
恐惧——害怕死。不是因为断粮,而是害怕自己被荒原上的狼蚕食,那种恐惧让他吓得举起手来。
痛苦——不甘心死。活着是痛苦,死才意味着休息,可是不甘心死,为什么呢。
本能——不愿意死。是生命本身不愿意死,不再痛苦,已迟钝麻木,充满幻像。
理智——不肯死。所谓大船,只是幻觉。
生命——绝不肯死。于是他疲倦,不痛苦也没有热情,连好奇心都没了。只是机械地喝热水吃鲦鱼浆果。
活着——不情愿死,不肯死,如果为一只病狼所食,他很厌恶。觉得死得太不值得,并且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居然还会死,也太不合理,他要反抗死,绝不肯死。
活着——有做人的尊严,于是他要坚决反抗。
从他害怕死,不甘心死,不愿意死,不肯死,绝不肯死,不情愿死,不肯死,活着去反抗死,我们能够看出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
第三点,从主题角度提炼主问题
关于《孔乙己》的教学,我同样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见出一个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主问题设计为:“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到底死了没有?
“大约”表推测,“的确”是确实,结局怎样?为你的结论找依据。
学生讨论:说“大约”是因为没有亲见孔乙己之死,但从全文看,他必死无疑,原因在于:
1.他“好喝懒做”,就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喝酒,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端午,再到中秋,又到年关,粉板上的名字依然没有拭去,也无人见到他,只有死路一条了。
2.他的思想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穿着似乎十几年也没有洗也没有补的长衫”,始终端着读书人的架子,不肯做“短衣帮”,又“不会营生”,抄书也连人带书一块消失,别人说他偷书,他“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还认为“窃书不算偷”“君子固穷”,真是迂腐!
3.没有中举,“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别人提起,马上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也灰了,考了大半辈子却未考中,被科举制度搞成个废人。
4.丁举人太狠,考中的人有权有势,写伏辩,吊着打,以致打折了腿,统治者太狠毒。
5.社会太冷漠,从出场到最后,笑声中来,笑声中去,一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哄笑,经济地位和他一样的短衣帮取笑他,小伙计也不拿他当回事,善良的他只好找小孩子玩,分茴香豆的他,善良又可笑,人们拿他的伤、他的偷、他的话、他的没考中-------它的一切当笑料,就连打折了腿也不放过,掌柜取笑时,“他的眼里有恳求的神色”,他们毫不顾及他的感受,麻木冷漠到残忍。
6.冻饿而死,第二次出场,他的脸黑而且瘦,时令是冬天,小伙计穿棉袄,整天向着火还是冷,孔乙己穿着破夹袄,用手走来喝酒,这样的天气,穿得这样薄,又这样穷,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7.病死的,隆冬天气,冻饿、伤残、贫穷、屈辱、用手走路不讲卫生的孔乙己必死无疑。
通过对主问题的探讨,学生有了深入的思考,对于孔乙己多了许多同情,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不再觉得他有多么可笑,可悲之中对他又有了深切的同情,孔乙己不害人,社会容不下这个人和他不一样,于是像对待异端一样用无形的刀去杀人,杀了许多像他一样没有谋生能力的弱者。
这三篇小说的教学,通过主问题的引领,分别尝试从小说的三要素、写作手法,主题三方面设计主问题,通过主问题提纲挈领,让小说教学变得思路清晰,学生的思维能纵深开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对小说教学的一些探索,也是对我一直想要做的语文课堂必须有思考的主张的一种思索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