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喉镜辅助胃管置入法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难置性胃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1日~2020年12月31日90例神经外科昏迷行喉镜辅助胃管置入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置管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喉镜辅助胃管置入法,比较两组胃管置入情况.结果:观察组胃管1次置管成功率及胃管置入总体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胃管成功置入单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管留置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喉镜辅
【机 构】
:
茂名市人民医院 广东茂名52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喉镜辅助胃管置入法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难置性胃管留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1日~2020年12月31日90例神经外科昏迷行喉镜辅助胃管置入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置管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采用喉镜辅助胃管置入法,比较两组胃管置入情况.结果:观察组胃管1次置管成功率及胃管置入总体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胃管成功置入单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管留置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喉镜辅助胃管置入法可有效提升胃管置入成功率,缩短胃管成功置入单次时间,降低胃管留置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Neuman理论压力管理模式在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从2018年4月1日~2019年3月31日妇产科宫颈锥切术患者中随机选取51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宫颈锥切除护理;从2019年4月1日~2020年6月30日妇产科宫颈锥切术患者中随机选取51例纳入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Neuman理论压力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5 d的知觉压力水平[采用知觉压力量表(CPSS)]、心理弹性状况[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目的:探讨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为基础的个体化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1日~2021年1月1日就诊的1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以FTS理念为基础的个体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
目的:比较循证护理模式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98例手术室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和研究组2各4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研究组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1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研究组2(P<0.05).研究组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研究组1(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和预见性护理模式在全麻手术患者中均具有良好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手段,首次对辽宁省全域开展采煤沉陷现状及恢复治理调查,获取了基础调查成果,为辽宁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全省67处采煤沉陷区中特大型有1处、大型25处、中型38处、小型3处,总面积约648.44 km2,主要分布在阜新、南票、铁法、红阳、抚顺、康平和凤城等煤矿区,开采主体以生产矿山和责任主体灭失矿山为主,威胁对象包括土地资源、工业区、居民点和主要交通干线.(2)全省采煤沉陷区恢复治理面积约11.37 km2,治理类型以修复再造和地质灾害治理为主,治理后地类以农用地为主
目的:探讨PDCA管理预防CT增强扫描患者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51例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护理进行干预.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51例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PDCA干预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检查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PDCA干预组无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依从性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肢体移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PDCA管理
国土空间是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承载基础,建立合地、合序、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的前提是构建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本研究基于文献调研法及综合分析法,梳理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演变历程,重点剖析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演变特征及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构建的相关实施建议,即应从建立多层次级别的国土用途管制体系、协同构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以及制定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法律法规等层面出发,构建新时代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实现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