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着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感悟,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分寸,学会“留白”,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做学习的主人,提高各种语文素养。
关键词:留白;自主体验、感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考虑三个要素: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體验。而其中的学习体验,即伴随学习活动生发的心理体验,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学习体验这一教与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分寸,给予学生独立判断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留白,让学生自己填补情感体验的空白。
一、高容量不等于高效率
反观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就犹如“西洋画”,缺少“留白”,一堂课45分钟,教师设计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应该看到课堂教学的信息淹没并不能包办一切,绕过思考、想象转化过程的中间环节,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思维认知与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和想象的惰性,造成情感的萎缩和缺失。所以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信息容量与学生的体验空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支点。
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需要生活体验的课文时,就采用如下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和体验,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我仿佛闻到了——;我仿佛感受到了——。”这样系列化的设问,比一味地图解分析课文的内容更形象得多,真切得多,一方面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潜心会文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调动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情感参与的热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种悟情练语的作用。
二、“留白”不是毫无意义的“空白”
1.问题设计要有“留白”意识
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问题的设计过多、过散、缺乏宏观上的整合.。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稀里糊涂,本来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得趣味顿无,出现了教学效果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那么怎样才能扭转这一局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最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动机兴趣是引起行为的动力,有维持行为,指示方向的作用。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做文章,让问题成为激发、引导、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接力棒。
笔者在教授《<论语>选读》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时,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由于《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章节之间没有密切联系,又是寻章摘句的,如果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分析,问题很多也很庞杂,容易分散学生的兴奋性导致学习疲劳,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我们不妨以题目“知其不可而为之”作为打开全文的突破口,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字来建立一个问题体系:
(1)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及本文的相关词句,指出“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其”大体上指什么?
(2)联系文本,思考是什么东西让孔子在“知其不可”的情况下仍旧要“为之”。
(3)孔子是在什么情形下仍坚持“为之”的?
(4)探讨“知其不可而为之”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提问不仅避免了繁琐,环环相扣、逐呈深入的问题设计思路的运用,不仅温故而知新,而且又紧扣文本,切实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兴趣之脉,同时,也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显得简单、轻松,内容充实有思想深度。
2.课堂提问要有“留白”意识
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学习《祝福》一文时,笔者于无疑处生疑,问:“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学生一愣。随后,笔者笑了,说:“在祥林嫂那个时代,女人的地位很低,姓氏被世人忽略,只好跟着丈夫的姓。”学生这一愣,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
3.提问方式要有“留白”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培养学生如何发问、如何思考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重视,语文教改虽然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数十年,从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到一问到底的“满堂问”,课堂模式虽有所更新,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评判者、先知先觉者的居高临下的角色未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时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欣喜地看到好多老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质疑探究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鼓励学生在反复自读文本的基础上质疑问难,比如常以这样的问题激励学生质疑探究:读了本文,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令你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你认为文中最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等等,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特别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能发现多少就说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谁的思维最敏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
当然,学生的质疑问难有价值大小之分,有的问题可能偏离甚至完全背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之不理。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条道上跑的车”,那么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会失之交臂。
4.教学语言要有“留白”意识
当然,教学中的“留白”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运用,不能为“留白”而“留白”。如果教师留的“白”太多,或竟是一片毫无意义的空白,让学生无从捉摸,则不能取得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只有所留之“白”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生出“实”来,才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傅道春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课程 教材 教法》,2005年5月
[3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
[4]《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留白;自主体验、感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考虑三个要素: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體验。而其中的学习体验,即伴随学习活动生发的心理体验,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学习体验这一教与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分寸,给予学生独立判断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留白,让学生自己填补情感体验的空白。
一、高容量不等于高效率
反观我们传统的语文课,就犹如“西洋画”,缺少“留白”,一堂课45分钟,教师设计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少之又少。我们应该看到课堂教学的信息淹没并不能包办一切,绕过思考、想象转化过程的中间环节,没有了学生自己的思维认知与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和想象的惰性,造成情感的萎缩和缺失。所以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信息容量与学生的体验空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支点。
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需要生活体验的课文时,就采用如下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情感参与和体验,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仿佛看到了——;我仿佛听到了——;我仿佛闻到了——;我仿佛感受到了——。”这样系列化的设问,比一味地图解分析课文的内容更形象得多,真切得多,一方面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潜心会文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调动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情感参与的热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一种悟情练语的作用。
二、“留白”不是毫无意义的“空白”
1.问题设计要有“留白”意识
目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问题的设计过多、过散、缺乏宏观上的整合.。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稀里糊涂,本来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得趣味顿无,出现了教学效果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那么怎样才能扭转这一局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最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动机兴趣是引起行为的动力,有维持行为,指示方向的作用。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做文章,让问题成为激发、引导、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接力棒。
笔者在教授《<论语>选读》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时,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由于《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章节之间没有密切联系,又是寻章摘句的,如果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分析,问题很多也很庞杂,容易分散学生的兴奋性导致学习疲劳,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我们不妨以题目“知其不可而为之”作为打开全文的突破口,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字来建立一个问题体系:
(1)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及本文的相关词句,指出“知其不可而为之”中的“其”大体上指什么?
(2)联系文本,思考是什么东西让孔子在“知其不可”的情况下仍旧要“为之”。
(3)孔子是在什么情形下仍坚持“为之”的?
(4)探讨“知其不可而为之”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提问不仅避免了繁琐,环环相扣、逐呈深入的问题设计思路的运用,不仅温故而知新,而且又紧扣文本,切实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兴趣之脉,同时,也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显得简单、轻松,内容充实有思想深度。
2.课堂提问要有“留白”意识
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学习《祝福》一文时,笔者于无疑处生疑,问:“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学生一愣。随后,笔者笑了,说:“在祥林嫂那个时代,女人的地位很低,姓氏被世人忽略,只好跟着丈夫的姓。”学生这一愣,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
3.提问方式要有“留白”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把培养学生如何发问、如何思考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予以重视,语文教改虽然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数十年,从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到一问到底的“满堂问”,课堂模式虽有所更新,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评判者、先知先觉者的居高临下的角色未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时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欣喜地看到好多老师开始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质疑探究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鼓励学生在反复自读文本的基础上质疑问难,比如常以这样的问题激励学生质疑探究:读了本文,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令你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你认为文中最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等等,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特别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能发现多少就说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谁的思维最敏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
当然,学生的质疑问难有价值大小之分,有的问题可能偏离甚至完全背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决不能置之不理。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条道上跑的车”,那么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会失之交臂。
4.教学语言要有“留白”意识
当然,教学中的“留白”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地运用,不能为“留白”而“留白”。如果教师留的“白”太多,或竟是一片毫无意义的空白,让学生无从捉摸,则不能取得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只有所留之“白”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生出“实”来,才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艺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傅道春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课程 教材 教法》,2005年5月
[3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
[4]《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