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基础治理治疗,即常规调整血糖,活血、化瘀联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甲钴胺注射液500μg 一日一次静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可靠。
【关键词】 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种并发症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延缓其发生,但对已发生的神经病变尚缺乏特效治疗。2008年以来我科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收住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病人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人,对照组40人。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5岁),糖尿病病史5-14年(平均病变史8.6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11个月(平均病变史7.5月)。治疗组40例,女17例,年龄在58岁-78岁,平均年龄58岁,糖尿病史4-16年, (平均病史7.8年),周围神经病变史4个月~16个月(平均病变史6个月)。所有病例空腹血糖均在6.2-14.8mmol/L之间,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均不达标。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即符合以下3个条件: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为糖尿病者;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肢体末梢感觉减退、疼痛或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发凉或烧灼感、刺痛、灼痛、蚁走感等),行走如踩棉絮,肌肉软弱无力甚至萎缩;膝和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颅脑、脊椎病变者均除外,患者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无全身出血史,根据临床感觉和(或)运动症状与征象有明显定位征象;入院前2个月控制血糖稳定,而周围神经病变未能缓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1)进行健康教育;(2)糖尿病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5-7.5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1mmol/L,HBAlc<7%。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针100mg,维生素B12针1000mg 一日一次肌肉内注射,同时给予血塞通粉针0.6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点1次/d;治疗组除应用以上基础治疗外,同时应用甲钴胺(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商品名弥可保)500 μ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其他血小板聚集剂、抗凝剂和抗纤溶药物,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两组均2周为1疗程,均进行两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显效:双侧对称性远端肢体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感觉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触觉、温度觉明显改善,MCV、SCV较前增加2m/s以上;有效:自觉症状吗、改善,病变范围缩小50%以上,MCV、SCV较前稍有增加;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病变范围无明显变化,均为两个疗程。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共31例,占77.5%,有效6例,占1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24例,占60%,有效6例,占20%。无效10例,占25%,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 有效率比較,P<0.05
3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改变,轴索再生能力受损而出现"退化",特点为感觉神经受累较早,以肢体疼痛麻木为突出临床表现,具体发生的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多元论的发病原理为大家所公认,糖尿病的代谢因素(高血糖症)是发病机制中的首发因素,同时也存在着血管因素。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位,诊断时高达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临床神经病变,在糖尿病病程25年的患者中,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到50%,故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病程延长有累积作用。
甲钴胺[弥可保]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因在中央钴分子上加入一个甲基基团,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以及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代谢。甲钴胺容易转运至神经细胞器内,促进核酸、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成,通过刺激轴突的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甲钴胺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甲钴胺注射液静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不仅改善周围神经症状,还能改善自主神经症状。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控制,很好地解决了糖尿病周围神经发病机制多样性、复杂性,是防止致残的重要手段。此法疗效好、副作用小、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伊丽瑾,岳蕴华.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2)
[2]刘素华.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6,2(3)
[3]刘宝国,张照庆,王金梅,等.中医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6,1(4)
【关键词】 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种并发症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延缓其发生,但对已发生的神经病变尚缺乏特效治疗。2008年以来我科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收住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病人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人,对照组40人。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55-75岁之间(平均年龄59.5岁),糖尿病病史5-14年(平均病变史8.6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11个月(平均病变史7.5月)。治疗组40例,女17例,年龄在58岁-78岁,平均年龄58岁,糖尿病史4-16年, (平均病史7.8年),周围神经病变史4个月~16个月(平均病变史6个月)。所有病例空腹血糖均在6.2-14.8mmol/L之间,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均不达标。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即符合以下3个条件: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为糖尿病者;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表现:肢体末梢感觉减退、疼痛或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发凉或烧灼感、刺痛、灼痛、蚁走感等),行走如踩棉絮,肌肉软弱无力甚至萎缩;膝和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颅脑、脊椎病变者均除外,患者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无全身出血史,根据临床感觉和(或)运动症状与征象有明显定位征象;入院前2个月控制血糖稳定,而周围神经病变未能缓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1)进行健康教育;(2)糖尿病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5-7.5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1mmol/L,HBAlc<7%。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针100mg,维生素B12针1000mg 一日一次肌肉内注射,同时给予血塞通粉针0.6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点1次/d;治疗组除应用以上基础治疗外,同时应用甲钴胺(日本卫材株式会社,商品名弥可保)500 μ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其他血小板聚集剂、抗凝剂和抗纤溶药物,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两组均2周为1疗程,均进行两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显效:双侧对称性远端肢体感觉异常麻木、疼痛等感觉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触觉、温度觉明显改善,MCV、SCV较前增加2m/s以上;有效:自觉症状吗、改善,病变范围缩小50%以上,MCV、SCV较前稍有增加;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病变范围无明显变化,均为两个疗程。
1.4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共31例,占77.5%,有效6例,占1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24例,占60%,有效6例,占20%。无效10例,占25%,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治疗组和对照组总 有效率比較,P<0.05
3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脱髓鞘改变,轴索再生能力受损而出现"退化",特点为感觉神经受累较早,以肢体疼痛麻木为突出临床表现,具体发生的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多元论的发病原理为大家所公认,糖尿病的代谢因素(高血糖症)是发病机制中的首发因素,同时也存在着血管因素。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位,诊断时高达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临床神经病变,在糖尿病病程25年的患者中,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到50%,故糖尿病神经病变随病程延长有累积作用。
甲钴胺[弥可保]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因在中央钴分子上加入一个甲基基团,可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以及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的代谢。甲钴胺容易转运至神经细胞器内,促进核酸、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成,通过刺激轴突的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甲钴胺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增加神经传导速度。通过临床观察证实,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甲钴胺注射液静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不仅改善周围神经症状,还能改善自主神经症状。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控制,很好地解决了糖尿病周围神经发病机制多样性、复杂性,是防止致残的重要手段。此法疗效好、副作用小、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伊丽瑾,岳蕴华.综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2)
[2]刘素华.尼莫地平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6,2(3)
[3]刘宝国,张照庆,王金梅,等.中医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