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防止中国资产变成美国填平货币泡沫的工具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年间美元注水近500% 须防止中国资产变成美国填平货币泡沫的工具
  如果按照美联储负债计算,从2008年到现在的6年间,美元基础货币发行量从9000亿美元增长到4.48万亿美元,注水比例接近500%。而且,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将保持这个4.48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数量,不增加、也不减少。
  这到底是什么概念?难道现在的5美元相当于2008年以前的1美元吗?或许不能这样简单地计算,因为我们不知道美国金融机构去杠杆的情况,看不到金融机构去杠杆对冲美联储负债增加之后的结果,所以我们无法判断市场流动性到底有多大。但我们必须有一点概念,至少市场认为,美元流动性巨大,而购买力已今非昔比。
  但是,说美元购买力今非昔比,并不意味着购买力绝对减小,而是有可能相对增加。这要看,商品或他国资本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因需求而下降,他国资本价格因本国问题而处于低位,那美元的购买力就不是减低,而是相对更加强大。
  所以,当美联储退出QE之后,全世界都在担心“风险溢出”。这实际是指以债务为媒介的“套利资本外逃”的后果。意思就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债务被外国人持有过多,一旦发生美元升值,大量套利资本回流美国,这些非美债券就会遭到抛售。更重要的是,各国外汇储备会因为大量套利资本外逃而受到威胁,可能发生债务违约、甚至国家破产。不要以为这件事“同样不利于美国”,不会的。因为,这时他们的“注水货币”会发生巨大作用——大量购买它国廉价实业资产。当危机过去,这些实业资产价值恢复后,美国的债务泡沫和货币泡沫都将被填平;4.48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将变成更大规模控制世界的货币。
  中国必须看透这一层,必须防止中国资产变成美国填平货币泡沫的工具。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同时关注两个方面的资本。第一是实业资本;第二是套利资本。在美国升值的过程中,回流美国的将是“套利资本”,而股价可能出现的下跌,却对实业资本不利。因此美国必须在退出QE之后的相当长的时间保持“极低的利率”,这不仅是为了挺住股价,同时也是美国防止实业资本外逃的重要手段。注意,这是一个“鱼和熊掌都要兼得”的手段。
  其实我们看到,美国一直都在玩弄打破经济规律、然后“鱼和熊掌必须兼得”的手段。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美国一方面需要增加债务规模,另一方面还要坚守美元地位,这本来是不可兼得的经济规律。但美国用法律、行政、甚至军事手段限制和阻止美元债务的抛售,同时威逼利诱他国继续购买低利率的美国国债。美联储三轮大规模QE,实际就是利用政府财政、大公司债务向美联储透支的手段,压低美元利率。如此一来,一方面确保美国债务继续扩张,一方面用低利率吸引了实业资本流向美国,一方面确保全球无奈地接受美元霸权地位。
  如果说,过去美国是通过“耍赖”以谋求在金融危机中“不倒霉”,那当它需要退出QE的时候,注水货币升值,恐怕预示着“剪羊毛”又要开始了。这时候,它最希望的是用“套利资本出逃”做药,让新兴经济体出现金融或金融危机而使资产价格大跌,这时注水的美元将会发生巨大的购买效能。
  我们不愿意看到中国被“剪羊毛”,而这需要货币当局的全力以赴。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
其他文献
“财政”一词由“财”和“政”两字构成。“财”的含义广及财税、财源、财力、财务等,“政”则涵盖了政治、政府、政务、政策等。显然,“财”是经济基础,“政”属上层建筑。  对于一个政府乃至国家而言,财源基础状况、财力规模大小、财税制度体系、财务制度安排等,影响甚至决定着这个国家及其政府的行政制度建设、行政职能履行、政务活动范围、政策措施力度等。因此,财政是政府乃至国家治理的基础。  每一次的财政制度体系
《货币战争5》推荐指数:★★★★★作者:宋鸿兵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黄金熊市持续已将近3年,从2011年9月的约1920美元/盎司跌至如今的1250美元/盎司附近,跌幅高达35%。众多投资者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取石蜡包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33例,声带息肉21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nrivin
余斌、秦虹、宋志平、陈玮等业界专家纵论企业转型升级  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正渐渐离我们远去:曾经满大街都是的手机品牌诺基亚在一年前将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如今微软在整合过程中还引起了裁员风波;视线再往前一点,2012年1月,拥有131年历史的老牌摄影器材企业柯达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有人评价道,诺基亚错在没有及时转向智能手机领域,柯达错在不愿意尝试数码类新技术。专注企业并购的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