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主题活动研究方面,幼儿园对如何构建主题活动目标的发展线索尚不够深入,缺乏对主题展开过程系统分析,致使教师在主题活动实施中遇到了一些困惑,比如:如何处理课程中生成和既定的关系,如何处理主题发展与幼儿发展的关系,如何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主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主题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过程对主题目标的发展线索做系统分析。
一、主题设计中。主题目标的设计与确定线索——人
“我爱幼儿园”是小班入园后的第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开学之前,园长和教师共同商讨决定的。他们一致认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园有关的主题主要是为了增强小班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以及增强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能力。教师A在主题开始之前的讨论中说:“既然是关于幼儿园的主题,主题的目标可以认识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为总目标。”
不难看出,在这里主题的设计者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以及现实面临的问题来确定主题,同时也明确了主题活动的总目标:认识幼儿园和喜爱幼儿园。从内容上来讲,“认识幼儿园”是认知目标,“喜爱幼儿园”是情感目标;从表征方式上来讲,两个目标全部是行为目标。它们是真正的在主题实施中发挥作用的目标,可以为子目标的确定提供发展线索。
教师B制定的“喜爱幼儿园”的子目标为:1 知道我们幼儿园的名称;2 了解幼儿园内的构造以及各个区域的功能:3 参观幼儿园的大型玩具;4 认识幼儿园里的老师;5 参与幼儿园其他班级的一些有趣活动。
显然,教师B构建上述目标层次的设计线索是幼儿认知的发展,在让幼儿认识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过程中,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来推动主题目标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认识一些幼儿先前在家庭生活中很少遇见的大型玩具,以及很少参与的一些大孩子的游戏等活动中,诱发入园幼儿的兴趣以及好奇心,来培养他们对幼儿园的喜爱,以及逐渐培养他们在幼儿园的自理与适应能力。这个线索的构建是以刚入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为基础的,也是以教师曾经的教育教学经验为依据的。尾随这样的主题目标构建线索,幼儿教师设计的一些主题目标往往在以后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实现,而且也能顺其自然地推动主题的向前发展。在这个主题目标的设计中,目标的确定线索是幼儿。刚入园的幼儿遇见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在确定主题目标的时候尾随的线索,另外一个隐形的线索就是教师自身教育经验。
另外,由于主题活动这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课程设计者可以不断地调整目标。对于一些灵活性较强的生成主题活动的目标设计线索,目标线索是分布在主题活动的各个阶段的。教师寻找这些目标线索的关键是在主题活动开展中及时准确地对主题开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把握,特别是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和更优于幼儿发展的主题方向。教师构建主题活动目标的线索不仅要落实到对幼儿的目前发展水平上,还要立足幼儿在目前主题活动的兴趣情况以及可能发展到的目标水平,因此是双重的目标线索的交叉,应不断调整和增加预设的目标。
思考:主题的总目标是主题的设计者对于整个主题活动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的描述。一般情况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总目标以幼儿发展这个总目标为切入线索,渗透其他领域的目标。每一个主题总目标从内容上来讲,一般都应包含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方面,线索也应以考察这三个方面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兴趣点来设计,这是确定的核心线索。教师自身以及其他教育者的参与,也应是教师在设计主题目标时候必须参考的次要线索。
二、主题实施过程中。主题目标的实施线索——活动
“喜爱幼儿园”主题是在小班刚入园实施的,在时间上延续了两周。主题目标的设计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的,教师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但是在主题的实施后,与设计之间还是会有差别,有的目标延伸了,有的目标降级处理了。出现了“教师预设在实施中放弃或者生成”的状况。
由此可见,主题总目标在实施阶段会演变成很多具体的目标。比如在“认识幼儿园的构造”这个总体目标下,在实施中就演变成了很多小的目标。这些小的目标有一部分是教师预先想到的,还有一部分是在这个主题进行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以及客观情况做出的适当调整,也可能是由总的目标衍生了新的认识幼儿园的目标。例如在参观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对幼儿园其他班级的幼儿非常感兴趣,教师就衍生了一个“认识幼儿园里其他的人”这个目标,而这个目标衍生的线索就是幼儿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对其他幼儿和幼儿教师感兴趣。也就是说,活动的进行给主题衍生了一个新的子目标。当然有的时候,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低估或者高估了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实施主题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幼儿在主题中的活动表现,降低或者提升预设的目标。那这个时候主题总目标的发展线索就是幼儿的活动水平表现。
思考:总的来说,幼儿园主题活动目标的实施线索是与其设计目标密切结合的,实施过程中总目标不会偏离太远,在实施中发展或生成新的目标线索往往是以幼儿这个核心活动主体展开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放弃、保留、生成目标线索的情况如下:其一是幼儿在实施过程中的兴趣与需要并不一定与设计时教师的考虑相符,教师要遵循幼儿的需要与兴趣:其二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教育契机,教师运用教育机智,把握时机而作出调整:其三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使教师必须作出调整,如幼儿园统一安排的活动占用时间或活动材料无法获得等。
三、主题活动评价中。主题目标的延伸线索——人与活动
主题活动评价是对主题的计划、编制和实施过程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它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目标的评价是总结性的课程评价,对其评价更倾向于质性评价。
教师C在备课本上写的“热爱幼儿园”的总评语是:小班幼儿在这个主题中对自己进入的这个新环境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总体认识,幼儿获得了很大的快乐,幼儿对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感兴趣;但是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较深层次参与主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是一个总结性评价的案例,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侧重对主题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教师采用了书面的评价形式,对主题的整体总目标实现情况特别是幼儿的情绪表现、兴趣倾向以及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做了评价。在这里,评价发挥了总结的功能,让教师反思了整个主题活动中对一些具体的行动能力培养目标的缺乏。说出了自己对整个主题活动目标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目标实现和欠缺的情况,为下次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积累了经验,这个评价也是下次开展主题活动时设计主题目标的重要线索。
思考:在主题活动开展的每个阶段,人与活动的线索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是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就像上文分析的那样,是各不相同的。如何在每个阶段寻找好发展主题目标的核心线索,是由主题活动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因此分析这些阶段主题目标的发展线索是能够帮助完成主体活动的各项任务的,以此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见各个主题开展阶段的一些具体的目标,以及尾随什么样的线索让这些子目标服务总的目标,真正让主题活动的总目标围绕幼儿发展的这个总线索。
一、主题设计中。主题目标的设计与确定线索——人
“我爱幼儿园”是小班入园后的第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是开学之前,园长和教师共同商讨决定的。他们一致认为: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园有关的主题主要是为了增强小班幼儿对幼儿园的喜爱以及增强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适应能力。教师A在主题开始之前的讨论中说:“既然是关于幼儿园的主题,主题的目标可以认识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为总目标。”
不难看出,在这里主题的设计者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以及现实面临的问题来确定主题,同时也明确了主题活动的总目标:认识幼儿园和喜爱幼儿园。从内容上来讲,“认识幼儿园”是认知目标,“喜爱幼儿园”是情感目标;从表征方式上来讲,两个目标全部是行为目标。它们是真正的在主题实施中发挥作用的目标,可以为子目标的确定提供发展线索。
教师B制定的“喜爱幼儿园”的子目标为:1 知道我们幼儿园的名称;2 了解幼儿园内的构造以及各个区域的功能:3 参观幼儿园的大型玩具;4 认识幼儿园里的老师;5 参与幼儿园其他班级的一些有趣活动。
显然,教师B构建上述目标层次的设计线索是幼儿认知的发展,在让幼儿认识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的过程中,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来推动主题目标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认识一些幼儿先前在家庭生活中很少遇见的大型玩具,以及很少参与的一些大孩子的游戏等活动中,诱发入园幼儿的兴趣以及好奇心,来培养他们对幼儿园的喜爱,以及逐渐培养他们在幼儿园的自理与适应能力。这个线索的构建是以刚入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为基础的,也是以教师曾经的教育教学经验为依据的。尾随这样的主题目标构建线索,幼儿教师设计的一些主题目标往往在以后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实现,而且也能顺其自然地推动主题的向前发展。在这个主题目标的设计中,目标的确定线索是幼儿。刚入园的幼儿遇见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在确定主题目标的时候尾随的线索,另外一个隐形的线索就是教师自身教育经验。
另外,由于主题活动这种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课程设计者可以不断地调整目标。对于一些灵活性较强的生成主题活动的目标设计线索,目标线索是分布在主题活动的各个阶段的。教师寻找这些目标线索的关键是在主题活动开展中及时准确地对主题开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的把握,特别是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点和更优于幼儿发展的主题方向。教师构建主题活动目标的线索不仅要落实到对幼儿的目前发展水平上,还要立足幼儿在目前主题活动的兴趣情况以及可能发展到的目标水平,因此是双重的目标线索的交叉,应不断调整和增加预设的目标。
思考:主题的总目标是主题的设计者对于整个主题活动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的描述。一般情况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总目标以幼儿发展这个总目标为切入线索,渗透其他领域的目标。每一个主题总目标从内容上来讲,一般都应包含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方面,线索也应以考察这三个方面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兴趣点来设计,这是确定的核心线索。教师自身以及其他教育者的参与,也应是教师在设计主题目标时候必须参考的次要线索。
二、主题实施过程中。主题目标的实施线索——活动
“喜爱幼儿园”主题是在小班刚入园实施的,在时间上延续了两周。主题目标的设计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的,教师在设计时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但是在主题的实施后,与设计之间还是会有差别,有的目标延伸了,有的目标降级处理了。出现了“教师预设在实施中放弃或者生成”的状况。
由此可见,主题总目标在实施阶段会演变成很多具体的目标。比如在“认识幼儿园的构造”这个总体目标下,在实施中就演变成了很多小的目标。这些小的目标有一部分是教师预先想到的,还有一部分是在这个主题进行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以及客观情况做出的适当调整,也可能是由总的目标衍生了新的认识幼儿园的目标。例如在参观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对幼儿园其他班级的幼儿非常感兴趣,教师就衍生了一个“认识幼儿园里其他的人”这个目标,而这个目标衍生的线索就是幼儿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对其他幼儿和幼儿教师感兴趣。也就是说,活动的进行给主题衍生了一个新的子目标。当然有的时候,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低估或者高估了幼儿的发展,因此在实施主题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幼儿在主题中的活动表现,降低或者提升预设的目标。那这个时候主题总目标的发展线索就是幼儿的活动水平表现。
思考:总的来说,幼儿园主题活动目标的实施线索是与其设计目标密切结合的,实施过程中总目标不会偏离太远,在实施中发展或生成新的目标线索往往是以幼儿这个核心活动主体展开的。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放弃、保留、生成目标线索的情况如下:其一是幼儿在实施过程中的兴趣与需要并不一定与设计时教师的考虑相符,教师要遵循幼儿的需要与兴趣:其二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教育契机,教师运用教育机智,把握时机而作出调整:其三是客观条件的变化,使教师必须作出调整,如幼儿园统一安排的活动占用时间或活动材料无法获得等。
三、主题活动评价中。主题目标的延伸线索——人与活动
主题活动评价是对主题的计划、编制和实施过程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它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目标的评价是总结性的课程评价,对其评价更倾向于质性评价。
教师C在备课本上写的“热爱幼儿园”的总评语是:小班幼儿在这个主题中对自己进入的这个新环境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总体认识,幼儿获得了很大的快乐,幼儿对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很感兴趣;但是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较深层次参与主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这是一个总结性评价的案例,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侧重对主题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教师采用了书面的评价形式,对主题的整体总目标实现情况特别是幼儿的情绪表现、兴趣倾向以及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做了评价。在这里,评价发挥了总结的功能,让教师反思了整个主题活动中对一些具体的行动能力培养目标的缺乏。说出了自己对整个主题活动目标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目标实现和欠缺的情况,为下次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积累了经验,这个评价也是下次开展主题活动时设计主题目标的重要线索。
思考:在主题活动开展的每个阶段,人与活动的线索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是每个阶段的侧重点就像上文分析的那样,是各不相同的。如何在每个阶段寻找好发展主题目标的核心线索,是由主题活动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因此分析这些阶段主题目标的发展线索是能够帮助完成主体活动的各项任务的,以此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见各个主题开展阶段的一些具体的目标,以及尾随什么样的线索让这些子目标服务总的目标,真正让主题活动的总目标围绕幼儿发展的这个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