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197年,残阳西照,秋风如刀,汉高祖刘邦站在太行山的最高峰,向东俯视山下:一望无际的平原,北通大漠,南入中原,滹沱河咆哮其间,从山中汹涌而出,刘邦长臂一挥,浩叹一声:“真定!真定!”真定,就是如今石家庄辖区的正定。
真定位于华北平原的心脏地带,靠太行,临滹沱,水陆两道天险,历为兵家必争军事要地,有道是:“华北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 刘邦起名真定,是希望这块战火不断的地方真的安定。
石家庄,是当时真定卫下属的一个军屯和官庄,隶属真定府获鹿县。据清《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三十五里,有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一百五十户,六百多口。”石家庄现在的留营、高营、翟营、宋营等很多以营为名的村庄,大多与韩信出兵燕赵,以及后代的驻军有关。现在位于石家庄市桥东区的东三教、桥西区的西三教村,就是当年韩信东西三军校场,“三教”(校)因此而得名。
光绪三十三年的1907年,正太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使石家庄一举成为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的交汇处。铁路交通地位的迅速提高,带动了工商、服务、金融百业全面的勃兴,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中国地图上,一个新的城市崛起了!
公元1971年,也是一个黄昏,我站在石家庄新建成的中山路地道桥上,目光穿越轰轰驶过的火车,向西眺望太行山脉:叠障延绵,望不到尽头的碧绿苍翠与霞光云辉,还有那一条条蜿蜒着的山脉。山巅,一个男子横刀立马。随着太阳从他身后慢慢的坠落,一个景象渐渐潜入我的内心,这男人的山和山的男人,激起我无限的爱恋。那年,我8岁。后来我写下一首诗纪念这初恋般的感觉:你想说你喜欢/山/坚实、凝重、苍劲/像男子汉。我想说我喜欢/你/深沉、坚忍、执著/像山。但都未说/只是默默地/彼此/相视。
当时领着我站在桥上的,是邻居田姥姥和田姥爷(父母很忙,我几乎是跟着老两口长大的)。桥上人山人海,这是建桥通车的第一天。田姥爷,这个老铁路工人的目光一直盯着呼啸而过的列车,面露微笑告诉我:“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田姥爷,田姥姥,一个铁路工人,一个纺织工人,这是石家庄最早发展起来的两个工业产业。
不过,给他俩联姻的,不是这两个产业,而是一个鹿的传说。
田姥爷,获鹿人;田姥姥,束鹿人。获鹿和束鹿,是石家庄市一西一东的两个县。相传上古年间,黄帝打猎时发现一只巨鹿,欣喜万分,一路狂追,向西、再向东,终将大鹿束禁。不承想大鹿逃跑了,黄帝四处寻找,在一个大水塘边将鹿捉住……于是,就有了现在位于邢台的巨鹿,石家庄东西两侧的获鹿、束鹿和张家口的涿鹿四个地名。若干年后,风华正茂的田姥爷与田姥姥邂逅石家庄大石桥,聊得投机,互问来历,方知一个获鹿、一个束鹿,两情相悦,定下终身,黄帝射鹿之缘成全束获爱鹿之美事。
田姥姥从此对大石桥格外钟情,以至于几十年后的1971年,当她拉着我的手站在新建的地道桥上时,嘴里念叨的,仍然是相距不远的她的那座美丽的鹊桥。
这大石桥,可谓是石家庄第一景。1907年建成,由当时正太铁路全线2500名职工每人捐献一天的工钱集资兴建。桥长150米、高7米、宽10米,有23个桥孔。桥身全部用青石砌成,坡度平缓,桥两端各有一对石狮,威武雄壮。桥建成后,正太铁路从桥下通过,行人、车辆穿行于桥上,有道是:“大石桥,大石桥,工人血汗来建造,一块青石一份情,青石哪有情义高。”大石桥是河北省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是石家庄市坐标原点,桥东桥西是这个城市最早的两个区的名字。一直到现在,桥东和桥西还是这个城市最主要的地理分界线。
田姥爷回忆说,七七事变后,大石桥成了日军轰炸的重点。国民党抢占石家庄后,把大石桥变成国民党守军的指挥所。1947年10月,解放军攻克了大石桥。朱德称赞道:解放石家庄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田姥爷说:“大石桥啊,凝聚了石家庄市近百年的历史呢。”
1981年,我又上地道桥,远眺太行山,此时的田姥姥田姥爷已静静地躺在山下的一个公墓里,与大石桥默默相望。18岁的我,要远离故土,北上求学,来和大桥告别。
26年后的2007年,当我再次站在地道桥上时,旁边多了我18岁的儿子,他即将去美国读书,也来告别大桥:同当年的我一样,对外面的憧憬冲淡了故土难离的惆怅。儿子不知道,当我奔波一大圈之后,我是怎样地爱着红霞掩映中太行山脚下这座年轻的城市啊!遂与丈夫商议,带着儿子来个“环石家庄五日游”,走今访古,让他好生记着生他养他的故乡。
初夏的一天,微风习习,一家三口踏着明媚的阳光,出发。
第一天:
史籍上未解之谜
——秦古驿道
西行30公里,进太行,到井陉,上秦古驿道。这条道比罗马古道还要早100多年的古驿站被认为是中国邮政史上的“活化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这条直道(意为驰道),途经陕、甘两省,穿越十四余县,一旦边境战事告急,主力部队三天之内即可从京都咸阳直抵阴山脚下。这是一条联通中原和北方的主要交通干线,是名副其实的军机高速公路。有人形容:长城是秦王朝的护卫线,秦直道是它的生命线;长城是一道横着的盾牌,秦直道是一柄纵向的利剑,直插塞外。
儿子很吃惊:“长城举世闻名,这秦古直道我还真不知道呢。”
绕过山口,一座雄关豁然开朗,这就是扼守古道的东天门。两行长长的车辙痕深深地嵌进厚厚的基岩路面。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便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槛,是供重车上坡时停歇和沿坡缓慢下滑而设的石槛。专家考证说,辙痕的间距与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战车的轨距相同,可以断定是秦统一后下令“车同轨”的制度后留下来的。
导游说:“这条驿道上暗含着一个历史大阴谋,留下了千古的‘秦始皇尸体之谜’。”
我们睁大了双眼。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第五次巡游,沿“秦驰道”东去。次年,在返回途中一病不起,留下遗言,把自己玺书赐予远在蒙恬营中监军的长子扶苏,七月,“崩于沙丘平台”(今河北邢台广宗)。秦始皇驾崩,本应直接返回咸阳,可是随同出巡的赵高却舍近求远,沿井陉、九原经直道回到咸阳,借此以稳定和控制强大的北方边防军,剪除正在上郡(今陕北横山县附近)的扶苏和蒙恬,迎立胡亥为帝。赵高决定秘不发丧,同时派人密传伪造的秦始皇玺书到上郡,赐二人以死,扶苏自杀,蒙恬被杀。当时正值暑期,秦始皇尸体开始腐烂,赵高不得已运来一车鲍鱼掩盖恶臭。
秦始皇葬地问题颇有争议,建筑史学家陈景元认为,秦始皇理应葬在石家庄井陉古直道附近而非史学界定论的陕西骊山,原因是:路途遥远,天气太热,尸体不入棺无法保存;入棺,人抬不动,车拉不走,秦始皇是出不了河北井陉的。也有人说,《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故,草葬始皇帝是难以想象的事,叛上,“大不敬”。
不管秦始皇“尸体之谜”结论如何,秦始皇生前没有巡游直道,却“尸游”一遭,而扶苏、蒙恬也死于发生在直道的一场大阴谋中。不由人对历史感叹不已。
儿子两脚跨在深深的车痕中,让我为他拍了一张与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同在的相片。
第二天:
“滴水成冰悬空寺”
——苍岩山
进入井陉县东南,距石家庄市西70公里的苍岩山。仰天望去,碧涧灵檀,悬崖奇柏,对峙的万仞冈上,三孔石桥飞架,鬼斧神工一般,甚险。
苍岩山是太行支脉,方圆几十里都是荒山秃岭,只此山群峦积翠,故名“苍岩”。凡是石家庄人,大都到此山来过。因为这里不但以“三绝”“一奇”“十六景”“七十二景观”名扬国内外,还在于曾经居住过一位古代皇帝的亡命之女,从而有了一座“桥殿飞虹”的悬空寺。
事情发生在隋朝末年,公元618年前后。相传隋炀帝的长公主嫁给权倾一时的宇文家族做儿媳妇,后来宇文家族谋反,杀了她父皇,引发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处在矛盾旋涡中的长公主不得不抛夫弃子,逃到太行山中出家做了尼姑。长公主在这里接济穷人,治疗疾病,为山民们做了许多好事。山民们在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寒冬季里,用在劈柴上一层层浇水结冰的方法,在大峡谷中垒起地基,造成了一座跨越两座山峰的寺庙。等到开春冰雪融化,这座寺庙就变成悬空寺了。只见在两壁断崖之上,凌空架有三座单孔石拱桥,桥上建有楼殿。此殿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导游说:“长公主的故事和苍岩山悬空寺,是人处在绝望之地依然可以有所作为、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穿过与古柏掩映成趣的殿阁楼台,我们一气登上桥楼殿和福庆寺,眼前一惊:“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就是说,我等已经升空,只要伸出五指,一把就可以揪下朵朵彩云拥在怀里。
我们昂首望天,继而低头看地,天上、地下、人间尽收眼底,飘飘欲仙,大有庄子作“逍遥游”之慨。儿子说:“这可是一步登天啊!”我知道他的心已经飞到美利坚上大学了,瞪了他一眼:“别忘了脚下还三百六十五级石磴道!”
第三天: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
西柏坡村,位于距石家庄西90公里的平山县西北柏坡岭上。这原是一座极普通的山村,因解放战争而驰名。 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进驻西柏坡,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49年3月23日,在柏坡岭上,毛泽东与周恩来有这样一段对话:
毛泽东: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周恩来:我们一定要考及格,不要被退回来。
毛泽东: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西柏坡跨出一步,历史迈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柏坡纪念馆顺山势而立,上下两层,阶梯式的四合院,走廊环绕。馆内十余个展厅,再现了西柏坡世界的历史风情,感同身受。
走出展厅,儿子脸上成人般地深沉。
第四天:
“铜铸千手千眼观音”
——隆兴寺
人常说河北有四宝: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的石桥、正定大菩萨。这正定大菩萨是指距石家庄北20公里隆兴寺内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铸造了这尊高22米的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
传说当年因为佛太大,铸到大佛脖子时,铜水刚一提上去就冷却了,眼看交工期限要到,工匠绞尽脑汁也没办法,急得火烧眉毛。一群村民围着看热闹,其中一个邋里邋遢的白胡子老头怪声怪气道:“奇怪奇怪真奇怪,铸个大佛没脑袋。”工匠生气:“有本事你来造。”老头说:“俺是个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能有什么办法。”工匠大悟:埋土!果然土埋到大佛脖子处,化铜,大佛头铸好了。据隆兴寺碑记载,大铜佛的铸造,其实就是“就地支锅,屯土增高,分节铸,再加雕刻”。自铸莲座到铸头部,分7节铸成,最后添铸42臂。手臂姿势各不相同,所执法器各异。或曲或垂,或抱或伸,或持日托月,或持莲握珠,或仗剑使钺。这是中国最高的铜佛,直到20世纪初西藏扎什伦布寺内的铜佛问世,它才让位。
仰望大铜佛,身高一米八的儿子说:“我的个子都变矮了。”
第五天:
“世界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
赵州桥,坐落在距石家庄30公里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建于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师李春监造。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是它的“敞肩拱”的创造:大拱的两肩,砌有四个并列的小拱,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桥身的稳定性,使赵州桥至今仍巍巍然立于洨河之上。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敞肩拱”, 是世界桥梁史上之首创!
民间传说,此桥是巧匠鲁班所建。当年河水湍急,两岸百姓只得靠木船摆渡。一天夜里,月光皎洁,木匠祖师鲁班,赶着白花花的羊群到这儿。瞬间,羊群化成各种各样的石头落在河中。鲁班借势挥锤动工,拂晓时分,一座奇特壮丽的“赵州桥”横跨其上。喜讯轰动了百姓,也风传到仙界。“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十分惊讶,约了柴王爷一同来试桥。张果老倒骑毛驴在前,驴背褡裢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小车在后,载着五岳名山。行至桥心,桥身咣当,摇摇欲坠。鲁班见势不妙,纵身跳入河中,用手将桥托住,石桥安然无恙,于是,桥面上留下了清晰的驴蹄印、车道沟,以及桥底留下的鲁班手印。民歌《小放牛》里唱道:“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儿子两脚踩在柴王爷轧出的车道沟上,让我照了一张相。
回到市里,登上电视塔,环顾石家庄:西有秦古驿道、苍岩山、西柏坡;北有浓缩了无数历史风云的古城正定,拥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隆兴寺;东有唐朝一代名相魏征的故里晋州市;东南有距今1500多年的赵州桥;西南有著名的封龙书院,元代杰出的数学家李冶,曾在这里建立起代数方程一般方法的天元术,被看作是符号代数的开端……俯视市区,高楼林立,“民心河”像一条玉带环城绕市,沿河20多个公园,似镶嵌的五色宝石,让这座年轻的城市美丽动人。
石家庄,我可爱的故乡,你从梦中走向现实,又从现实走入梦中。经济的发展催发城镇崭露头角,让镌刻着现代科技年轮的石家庄,从大石桥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传送着密集、忙碌的信息!要说国家的经济建设能把一个百人的村庄改变成为繁华的都市尚属罕见的话,那么,今日城镇的拔起犹如雨后春笋——“要想富,先修路”,哪个不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我问儿子:“如果太行山是一个伟岸的男子,石家庄是什么?”
儿子说:“曼妙女子。”
我笑了。我们的爱恋,永远驻留在故乡。
真定位于华北平原的心脏地带,靠太行,临滹沱,水陆两道天险,历为兵家必争军事要地,有道是:“华北咽喉通九省,神京锁钥控三关!” 刘邦起名真定,是希望这块战火不断的地方真的安定。
石家庄,是当时真定卫下属的一个军屯和官庄,隶属真定府获鹿县。据清《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三十五里,有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一百五十户,六百多口。”石家庄现在的留营、高营、翟营、宋营等很多以营为名的村庄,大多与韩信出兵燕赵,以及后代的驻军有关。现在位于石家庄市桥东区的东三教、桥西区的西三教村,就是当年韩信东西三军校场,“三教”(校)因此而得名。
光绪三十三年的1907年,正太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使石家庄一举成为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的交汇处。铁路交通地位的迅速提高,带动了工商、服务、金融百业全面的勃兴,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中国地图上,一个新的城市崛起了!
公元1971年,也是一个黄昏,我站在石家庄新建成的中山路地道桥上,目光穿越轰轰驶过的火车,向西眺望太行山脉:叠障延绵,望不到尽头的碧绿苍翠与霞光云辉,还有那一条条蜿蜒着的山脉。山巅,一个男子横刀立马。随着太阳从他身后慢慢的坠落,一个景象渐渐潜入我的内心,这男人的山和山的男人,激起我无限的爱恋。那年,我8岁。后来我写下一首诗纪念这初恋般的感觉:你想说你喜欢/山/坚实、凝重、苍劲/像男子汉。我想说我喜欢/你/深沉、坚忍、执著/像山。但都未说/只是默默地/彼此/相视。
当时领着我站在桥上的,是邻居田姥姥和田姥爷(父母很忙,我几乎是跟着老两口长大的)。桥上人山人海,这是建桥通车的第一天。田姥爷,这个老铁路工人的目光一直盯着呼啸而过的列车,面露微笑告诉我:“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田姥爷,田姥姥,一个铁路工人,一个纺织工人,这是石家庄最早发展起来的两个工业产业。
不过,给他俩联姻的,不是这两个产业,而是一个鹿的传说。
田姥爷,获鹿人;田姥姥,束鹿人。获鹿和束鹿,是石家庄市一西一东的两个县。相传上古年间,黄帝打猎时发现一只巨鹿,欣喜万分,一路狂追,向西、再向东,终将大鹿束禁。不承想大鹿逃跑了,黄帝四处寻找,在一个大水塘边将鹿捉住……于是,就有了现在位于邢台的巨鹿,石家庄东西两侧的获鹿、束鹿和张家口的涿鹿四个地名。若干年后,风华正茂的田姥爷与田姥姥邂逅石家庄大石桥,聊得投机,互问来历,方知一个获鹿、一个束鹿,两情相悦,定下终身,黄帝射鹿之缘成全束获爱鹿之美事。
田姥姥从此对大石桥格外钟情,以至于几十年后的1971年,当她拉着我的手站在新建的地道桥上时,嘴里念叨的,仍然是相距不远的她的那座美丽的鹊桥。
这大石桥,可谓是石家庄第一景。1907年建成,由当时正太铁路全线2500名职工每人捐献一天的工钱集资兴建。桥长150米、高7米、宽10米,有23个桥孔。桥身全部用青石砌成,坡度平缓,桥两端各有一对石狮,威武雄壮。桥建成后,正太铁路从桥下通过,行人、车辆穿行于桥上,有道是:“大石桥,大石桥,工人血汗来建造,一块青石一份情,青石哪有情义高。”大石桥是河北省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是石家庄市坐标原点,桥东桥西是这个城市最早的两个区的名字。一直到现在,桥东和桥西还是这个城市最主要的地理分界线。
田姥爷回忆说,七七事变后,大石桥成了日军轰炸的重点。国民党抢占石家庄后,把大石桥变成国民党守军的指挥所。1947年10月,解放军攻克了大石桥。朱德称赞道:解放石家庄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田姥爷说:“大石桥啊,凝聚了石家庄市近百年的历史呢。”
1981年,我又上地道桥,远眺太行山,此时的田姥姥田姥爷已静静地躺在山下的一个公墓里,与大石桥默默相望。18岁的我,要远离故土,北上求学,来和大桥告别。
26年后的2007年,当我再次站在地道桥上时,旁边多了我18岁的儿子,他即将去美国读书,也来告别大桥:同当年的我一样,对外面的憧憬冲淡了故土难离的惆怅。儿子不知道,当我奔波一大圈之后,我是怎样地爱着红霞掩映中太行山脚下这座年轻的城市啊!遂与丈夫商议,带着儿子来个“环石家庄五日游”,走今访古,让他好生记着生他养他的故乡。
初夏的一天,微风习习,一家三口踏着明媚的阳光,出发。
第一天:
史籍上未解之谜
——秦古驿道
西行30公里,进太行,到井陉,上秦古驿道。这条道比罗马古道还要早100多年的古驿站被认为是中国邮政史上的“活化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这条直道(意为驰道),途经陕、甘两省,穿越十四余县,一旦边境战事告急,主力部队三天之内即可从京都咸阳直抵阴山脚下。这是一条联通中原和北方的主要交通干线,是名副其实的军机高速公路。有人形容:长城是秦王朝的护卫线,秦直道是它的生命线;长城是一道横着的盾牌,秦直道是一柄纵向的利剑,直插塞外。
儿子很吃惊:“长城举世闻名,这秦古直道我还真不知道呢。”
绕过山口,一座雄关豁然开朗,这就是扼守古道的东天门。两行长长的车辙痕深深地嵌进厚厚的基岩路面。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便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槛,是供重车上坡时停歇和沿坡缓慢下滑而设的石槛。专家考证说,辙痕的间距与西安出土的秦兵马俑战车的轨距相同,可以断定是秦统一后下令“车同轨”的制度后留下来的。
导游说:“这条驿道上暗含着一个历史大阴谋,留下了千古的‘秦始皇尸体之谜’。”
我们睁大了双眼。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第五次巡游,沿“秦驰道”东去。次年,在返回途中一病不起,留下遗言,把自己玺书赐予远在蒙恬营中监军的长子扶苏,七月,“崩于沙丘平台”(今河北邢台广宗)。秦始皇驾崩,本应直接返回咸阳,可是随同出巡的赵高却舍近求远,沿井陉、九原经直道回到咸阳,借此以稳定和控制强大的北方边防军,剪除正在上郡(今陕北横山县附近)的扶苏和蒙恬,迎立胡亥为帝。赵高决定秘不发丧,同时派人密传伪造的秦始皇玺书到上郡,赐二人以死,扶苏自杀,蒙恬被杀。当时正值暑期,秦始皇尸体开始腐烂,赵高不得已运来一车鲍鱼掩盖恶臭。
秦始皇葬地问题颇有争议,建筑史学家陈景元认为,秦始皇理应葬在石家庄井陉古直道附近而非史学界定论的陕西骊山,原因是:路途遥远,天气太热,尸体不入棺无法保存;入棺,人抬不动,车拉不走,秦始皇是出不了河北井陉的。也有人说,《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故,草葬始皇帝是难以想象的事,叛上,“大不敬”。
不管秦始皇“尸体之谜”结论如何,秦始皇生前没有巡游直道,却“尸游”一遭,而扶苏、蒙恬也死于发生在直道的一场大阴谋中。不由人对历史感叹不已。
儿子两脚跨在深深的车痕中,让我为他拍了一张与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同在的相片。
第二天:
“滴水成冰悬空寺”
——苍岩山
进入井陉县东南,距石家庄市西70公里的苍岩山。仰天望去,碧涧灵檀,悬崖奇柏,对峙的万仞冈上,三孔石桥飞架,鬼斧神工一般,甚险。
苍岩山是太行支脉,方圆几十里都是荒山秃岭,只此山群峦积翠,故名“苍岩”。凡是石家庄人,大都到此山来过。因为这里不但以“三绝”“一奇”“十六景”“七十二景观”名扬国内外,还在于曾经居住过一位古代皇帝的亡命之女,从而有了一座“桥殿飞虹”的悬空寺。
事情发生在隋朝末年,公元618年前后。相传隋炀帝的长公主嫁给权倾一时的宇文家族做儿媳妇,后来宇文家族谋反,杀了她父皇,引发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处在矛盾旋涡中的长公主不得不抛夫弃子,逃到太行山中出家做了尼姑。长公主在这里接济穷人,治疗疾病,为山民们做了许多好事。山民们在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寒冬季里,用在劈柴上一层层浇水结冰的方法,在大峡谷中垒起地基,造成了一座跨越两座山峰的寺庙。等到开春冰雪融化,这座寺庙就变成悬空寺了。只见在两壁断崖之上,凌空架有三座单孔石拱桥,桥上建有楼殿。此殿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导游说:“长公主的故事和苍岩山悬空寺,是人处在绝望之地依然可以有所作为、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穿过与古柏掩映成趣的殿阁楼台,我们一气登上桥楼殿和福庆寺,眼前一惊:“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就是说,我等已经升空,只要伸出五指,一把就可以揪下朵朵彩云拥在怀里。
我们昂首望天,继而低头看地,天上、地下、人间尽收眼底,飘飘欲仙,大有庄子作“逍遥游”之慨。儿子说:“这可是一步登天啊!”我知道他的心已经飞到美利坚上大学了,瞪了他一眼:“别忘了脚下还三百六十五级石磴道!”
第三天: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
西柏坡村,位于距石家庄西90公里的平山县西北柏坡岭上。这原是一座极普通的山村,因解放战争而驰名。 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进驻西柏坡,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49年3月23日,在柏坡岭上,毛泽东与周恩来有这样一段对话:
毛泽东: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周恩来:我们一定要考及格,不要被退回来。
毛泽东: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西柏坡跨出一步,历史迈入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柏坡纪念馆顺山势而立,上下两层,阶梯式的四合院,走廊环绕。馆内十余个展厅,再现了西柏坡世界的历史风情,感同身受。
走出展厅,儿子脸上成人般地深沉。
第四天:
“铜铸千手千眼观音”
——隆兴寺
人常说河北有四宝: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的石桥、正定大菩萨。这正定大菩萨是指距石家庄北20公里隆兴寺内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铸造了这尊高22米的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盖大悲宝阁。
传说当年因为佛太大,铸到大佛脖子时,铜水刚一提上去就冷却了,眼看交工期限要到,工匠绞尽脑汁也没办法,急得火烧眉毛。一群村民围着看热闹,其中一个邋里邋遢的白胡子老头怪声怪气道:“奇怪奇怪真奇怪,铸个大佛没脑袋。”工匠生气:“有本事你来造。”老头说:“俺是个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能有什么办法。”工匠大悟:埋土!果然土埋到大佛脖子处,化铜,大佛头铸好了。据隆兴寺碑记载,大铜佛的铸造,其实就是“就地支锅,屯土增高,分节铸,再加雕刻”。自铸莲座到铸头部,分7节铸成,最后添铸42臂。手臂姿势各不相同,所执法器各异。或曲或垂,或抱或伸,或持日托月,或持莲握珠,或仗剑使钺。这是中国最高的铜佛,直到20世纪初西藏扎什伦布寺内的铜佛问世,它才让位。
仰望大铜佛,身高一米八的儿子说:“我的个子都变矮了。”
第五天:
“世界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
赵州桥,坐落在距石家庄30公里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建于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师李春监造。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赵州桥最大的科学贡献是它的“敞肩拱”的创造:大拱的两肩,砌有四个并列的小拱,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桥身的稳定性,使赵州桥至今仍巍巍然立于洨河之上。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敞肩拱”, 是世界桥梁史上之首创!
民间传说,此桥是巧匠鲁班所建。当年河水湍急,两岸百姓只得靠木船摆渡。一天夜里,月光皎洁,木匠祖师鲁班,赶着白花花的羊群到这儿。瞬间,羊群化成各种各样的石头落在河中。鲁班借势挥锤动工,拂晓时分,一座奇特壮丽的“赵州桥”横跨其上。喜讯轰动了百姓,也风传到仙界。“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十分惊讶,约了柴王爷一同来试桥。张果老倒骑毛驴在前,驴背褡裢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小车在后,载着五岳名山。行至桥心,桥身咣当,摇摇欲坠。鲁班见势不妙,纵身跳入河中,用手将桥托住,石桥安然无恙,于是,桥面上留下了清晰的驴蹄印、车道沟,以及桥底留下的鲁班手印。民歌《小放牛》里唱道:“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儿子两脚踩在柴王爷轧出的车道沟上,让我照了一张相。
回到市里,登上电视塔,环顾石家庄:西有秦古驿道、苍岩山、西柏坡;北有浓缩了无数历史风云的古城正定,拥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隆兴寺;东有唐朝一代名相魏征的故里晋州市;东南有距今1500多年的赵州桥;西南有著名的封龙书院,元代杰出的数学家李冶,曾在这里建立起代数方程一般方法的天元术,被看作是符号代数的开端……俯视市区,高楼林立,“民心河”像一条玉带环城绕市,沿河20多个公园,似镶嵌的五色宝石,让这座年轻的城市美丽动人。
石家庄,我可爱的故乡,你从梦中走向现实,又从现实走入梦中。经济的发展催发城镇崭露头角,让镌刻着现代科技年轮的石家庄,从大石桥向四面八方辐射开去,传送着密集、忙碌的信息!要说国家的经济建设能把一个百人的村庄改变成为繁华的都市尚属罕见的话,那么,今日城镇的拔起犹如雨后春笋——“要想富,先修路”,哪个不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我问儿子:“如果太行山是一个伟岸的男子,石家庄是什么?”
儿子说:“曼妙女子。”
我笑了。我们的爱恋,永远驻留在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