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三维荧光检测肌氨酸氧化酶(SOX)内源荧光物质的特征峰,探究SOX热失活机理以及在粗酶液中快速检测活性蛋白的应用.采集色氨酸(Trp)、酪氨酸(Tyr)、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SOX三维荧光光谱数据,确定SOX中Trp、Tyr和FAD内源荧光峰位置.考察不同温度(30℃~90℃)热处理15 min后SOX内源荧光峰位置和强度变化,建立FAD荧光强度与SOX活性蛋白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在重组菌粗酶液中验证方法可行性.结果表明:SOX中主要存在氨基酸残基和FAD两种内源荧光特征峰.光电信增管(
【机 构】
: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锡21412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三维荧光检测肌氨酸氧化酶(SOX)内源荧光物质的特征峰,探究SOX热失活机理以及在粗酶液中快速检测活性蛋白的应用.采集色氨酸(Trp)、酪氨酸(Tyr)、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和SOX三维荧光光谱数据,确定SOX中Trp、Tyr和FAD内源荧光峰位置.考察不同温度(30℃~90℃)热处理15 min后SOX内源荧光峰位置和强度变化,建立FAD荧光强度与SOX活性蛋白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在重组菌粗酶液中验证方法可行性.结果表明:SOX中主要存在氨基酸残基和FAD两种内源荧光特征峰.光电信增管(PMT)电压400 V下检测氨基酸荧光峰,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氨基酸荧光峰波长范围基本不变,荧光强度从592.75 a.u.增加到1104 a.u..PMT电压700 V下检测FAD荧光峰,30℃~55℃热处理后SOX样品中FAD荧光峰波长范围不变,荧光强度从890.16 a.u.下降到804.21 a.u.;60℃~90℃时,FAD荧光峰变为游离态FAD特征峰,荧光强度从115.72 a.u.增加到142.13 a.u.,高温使FAD由结合态转为游离态,导致酶蛋白基本失活.根据SOX中FAD特异性荧光峰和荧光强度可预测粗酶液中SOX活性蛋白浓度.室温下,FAD荧光强度与SOX活性蛋白质量浓度在0.05~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拟合曲线R2=0.9929.经验证,曲线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978,平均浓度回收率为99.7%.通过检测SOX特异性的内源FAD三维荧光,不仅能解析SOX的热失活机理,还能根据FAD荧光强度快速测量粗酶液中SOX蛋白浓度,为其他以FAD为辅酶的黄素类蛋白快速检测分析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Inspired by nature,a superhydrophobic and magnetic melamine sponge (BFSM-MF) was fabricated by a one-step dip-coating method.Aiming at replacing nano-Fe3O4 particles with a complex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high cost,the commercial and cheap Fe3O4 originate
In nature,bees with damaged tongues are adapted to have a feat in collecting nectariferous sources in a large spectrum of concentrations (19%-69%) or viscosities (10-3 Pa·s to 10-1 Pa·s);however,effects of nectar property on compensated dip-ping behavior
建立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pCEC)检测葛根中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方法.采用C18毛细管色谱柱,以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优化流动相比例、流动相流速、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浓度和pH、分离电压等色谱条件.结果 表明,在流动相为17.5 mmol/L NaH2PO4缓冲盐水溶液(pH4.0)∶甲醇=55∶45 (V/V),分离电压3 kV,流动相流速80μL/min,检测波长250 nm的条件下,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质量浓度在200~1000 μg/mL范围内线性
制备了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磁性羧甲基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PEI-MCM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探究了该材料在不同pH和时间、不同离子浓度下对铜离子(Cu2+)和镉离子(Cd2+)的吸附量.结果 表明,PEI-CMC对Cu2+和Cd2+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的过程.该材料在pH 5 ~6条件下,Cu2+和Cd2+分别在10和25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时的理论吸附量分别为32.24和83.33 mg/g.该吸附材料对Cu2+和Cd2+的吸附速度快,适用条件广,便于分离,为含Cu、
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外切酶Ⅲ(Exo Ⅲ)和碳纳米颗粒(CNPs)的信号放大体系用于卡那霉素(KAN)检测的新方法.合成了水溶性的CNPs,并设计合成了不同序列的DNA,具体包括:卡那霉素适配体(Apt),羧基荧光素标记的信号DNA探针(FAM-DNA)和互补链cDNA.当体系中不存在KAN时,Apt与cDNA可以杂交形成双链DNA,体系中FAM-DNA处于单链状态,Exo Ⅲ不能水解单链DNA;此时,体系中加入CNPs,单链FAM-DNA被CNPs吸附,荧光发生淬灭;在KAN存在下,Apt与其靶标KAN特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DSPE/UPLC-MS/MS)快速检测柑橘中乙螨唑及其代谢物(R7)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净化.目标残留物经过C18-PFP色谱柱分离,以甲醇-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表明,乙螨唑及其代谢物R7在2~2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LOQ)为10 μg/kg.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目标残留物在柑橘果皮、果肉和全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5%~10
利用水热法调控Na2WO4·2H2O和AgNO3混合溶液的pH,制备了Ag2W2O7纳米带,再用离子束溅射法制备了Ag2W2O7@Au复合材料.以Ag2W2O7@Au作为拉曼活性基底,对亚甲基蓝(MB)等6种低浓度有机染料进行检测.实验表明,其对MB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SERS)有显著的增强,MB的检测限(LOD)为82.8 pmol/L,增强因子1.08 ×106.选择浓度均为1.0 nmol/L的以上染料分子的混合溶液为探针分子,发现在Ag2W2O7@Au基底上只能检测到MB的特征拉曼峰.最后
采用原位反应法在碳纳米管(CNTs)的管内合成CoFe2O4纳米颗粒,制备了管内填充磁性碳纳米管(IF-MCNTs),建立了管内填充磁性碳纳米管/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IF-MCNTs/MSPE-GC/MS)测定土壤和水藻样品中7种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方法.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了IF-MCNTs的结构性能.考察了萃取条件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IF-MCNTs能够有效富集萘(NAP)、苊(ANE)、芴(
选择富含N和P的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以及富含N的柠檬酸氢二铵作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亮蓝色荧光的P,N非金属双掺杂碳点.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吸收(UV-Vis)和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所制备碳点的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所制备的P,N掺杂碳点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和均匀的粒径分布,其荧光量子产率达42.16%.加入不同的分析物后,发现苦味酸的加入能够使碳点荧光被猝灭91%.基于此,
建立了QuEChERS法结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花椒中191种农药残留的方法.花椒样品加水浸润后,使用全自动样品制备系统经1%(V/V)乙酸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ENVI-Carb和Z-Sep+填料净化,ZORBAX SB-C18(100 mm×2.1mm,3.5μm)色谱柱分离,以0.1%(V/V)甲酸水溶液(含5mmol/L乙酸铵)-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LC-MS/MS)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