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季羡林先生为大家所熟悉的身份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其实他身上有两百多个“职务”,会议一个接一个,来访者更是不断,但他的《季羡林全集》已编到了32册,有一千多万字,那么他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季羡林先生戏言自己是利用“三上”,忙中偷闲写出来的。季羡林先生风趣地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欧阳修写文章,多在‘马上、枕上、厕上’,我写文章。多在会上、飞机上、路上(散步),也可以叫‘三上’吧。”
季羡林先生身上的职务有实有虚,但有的会议还是得参加,因此会议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季羡林先生并不反对开会,认为通过开会.可以沟通思想.传达任务,交流学术,促进研究,开阔视野。但是,有一些会议开起来就显得有些太冗长了,像是皮厚馅少的包子,咬两三口都吃不着馅儿。会议前半部分拖沓,“脖子长”,很长时间进入不了主题:会议后半部分重复,尾巴长。会中有的人讲话有些啰嗦,有的人还时不时地来个重复,套话太多,空话太多,会议的效率就大大打了折扣。
季羡林先生常对会议时间进行“优化组合”,在本地开会,提前到,这样就有一段等会的时间,又免得误了开会:到外地开会,一般是提前一天到会,也有休息一下的时间。季老就把这些短暂的时间利用起来构思文章。会议期间,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来记会议内容.把握会议中心,其余四分之三的时间就见缝插针,忙自己的事情。季羡林先生幽默地说:“好多会议我只用一个耳朵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抓住讲话的全部内容。这时候,我往往一边听会,一边构思文章。或考虑别的问题。”会前、会后甚至会中,奇思妙想,联翩飞来,思维的火花进射。当别人鼓掌的时候,他也跟着鼓掌。但在鼓掌声中,他的一篇短文或者一段文章的构思,已在心中完成或是有了雏形。一次开会.季老没带稿纸,却有灵感涌来,季老就拿出开会的请柬来记下。眼看请柬记满,坐在旁边的一位先生朝他笑了笑,把他那张请柬也递了过来,于是,季老又埋头写了起来。《怀念西府海棠》一文,就是季老1987年4月26日在去上海开会期间写的。刚刚到达住所,“行袋甫卸,倦意犹存。在京构思多日的这篇短文,忽然骚动于心中.于是悚然而起,援笔立就,如有天助,心中甚喜。”
“文革”中,季羡林先生曾被指定到东语系办公室和学生宿舍所在的楼中去值班.任务是收发信件、传呼电话、保卫门户、注意来人等,他就利用晚上把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梵文写的《罗摩衍那》译成汉文,写成纸条装在口袋内,白天守楼时,悄悄拿出来思考,下班回去将思考的内容写下来。从1974年起,季老就是依仗着“心灵深处一点微弱但极诱人的光芒”,克服了无数困难,将那部两千年来驰名印度和世界的长达25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全部翻译完毕。
进入90年代之后,季羡林先生致力于多种文化体系对比来研究人类文化走向,任务繁重,也占用了季羡林先生的很多时间。季羡林先生在家的时候,就将写作时间固定在每天凌晨四时到七时三十分,早上或晚饭后户外散步,雷打不动。散步期间.就在散步途中构思文章。八十岁时,季羡林先生说:“我计划要做的事,其数量和繁重的程度,连一些青年或成年人都会望而却步。”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长达80万字的《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方言《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忙中偷闲挤时间完成的。
即使是生病住院期间,凡是输液的时候,季羡林先生总是习惯地伸出左手,留下右手写文章。季老一生惜时如金,发愤图强,学贯中西,堪称后世典范。
编辑 张金余
E-mall:beiyuan98@126.com
季羡林先生身上的职务有实有虚,但有的会议还是得参加,因此会议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季羡林先生并不反对开会,认为通过开会.可以沟通思想.传达任务,交流学术,促进研究,开阔视野。但是,有一些会议开起来就显得有些太冗长了,像是皮厚馅少的包子,咬两三口都吃不着馅儿。会议前半部分拖沓,“脖子长”,很长时间进入不了主题:会议后半部分重复,尾巴长。会中有的人讲话有些啰嗦,有的人还时不时地来个重复,套话太多,空话太多,会议的效率就大大打了折扣。
季羡林先生常对会议时间进行“优化组合”,在本地开会,提前到,这样就有一段等会的时间,又免得误了开会:到外地开会,一般是提前一天到会,也有休息一下的时间。季老就把这些短暂的时间利用起来构思文章。会议期间,拿出四分之一的时间来记会议内容.把握会议中心,其余四分之三的时间就见缝插针,忙自己的事情。季羡林先生幽默地说:“好多会议我只用一个耳朵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抓住讲话的全部内容。这时候,我往往一边听会,一边构思文章。或考虑别的问题。”会前、会后甚至会中,奇思妙想,联翩飞来,思维的火花进射。当别人鼓掌的时候,他也跟着鼓掌。但在鼓掌声中,他的一篇短文或者一段文章的构思,已在心中完成或是有了雏形。一次开会.季老没带稿纸,却有灵感涌来,季老就拿出开会的请柬来记下。眼看请柬记满,坐在旁边的一位先生朝他笑了笑,把他那张请柬也递了过来,于是,季老又埋头写了起来。《怀念西府海棠》一文,就是季老1987年4月26日在去上海开会期间写的。刚刚到达住所,“行袋甫卸,倦意犹存。在京构思多日的这篇短文,忽然骚动于心中.于是悚然而起,援笔立就,如有天助,心中甚喜。”
“文革”中,季羡林先生曾被指定到东语系办公室和学生宿舍所在的楼中去值班.任务是收发信件、传呼电话、保卫门户、注意来人等,他就利用晚上把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梵文写的《罗摩衍那》译成汉文,写成纸条装在口袋内,白天守楼时,悄悄拿出来思考,下班回去将思考的内容写下来。从1974年起,季老就是依仗着“心灵深处一点微弱但极诱人的光芒”,克服了无数困难,将那部两千年来驰名印度和世界的长达25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全部翻译完毕。
进入90年代之后,季羡林先生致力于多种文化体系对比来研究人类文化走向,任务繁重,也占用了季羡林先生的很多时间。季羡林先生在家的时候,就将写作时间固定在每天凌晨四时到七时三十分,早上或晚饭后户外散步,雷打不动。散步期间.就在散步途中构思文章。八十岁时,季羡林先生说:“我计划要做的事,其数量和繁重的程度,连一些青年或成年人都会望而却步。”他平生最艰巨的两部书,长达80万字的《糖史》和长达数十万字的吐火罗文方言《弥勒会见记剧本》的译释,都是在忙中偷闲挤时间完成的。
即使是生病住院期间,凡是输液的时候,季羡林先生总是习惯地伸出左手,留下右手写文章。季老一生惜时如金,发愤图强,学贯中西,堪称后世典范。
编辑 张金余
E-mall:beiyuan9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