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评选采用大数据挖掘和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并向青少年推荐,旨在推广积极向上、青春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在满足青少年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达到思想引领和成才服务的目标。” 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杨斌说。
作为网络信息的接收者、热点事件和潮流话题的制造者,青少年一直是网民的主力军。为了发掘培养创作创意人才、推广优秀的青少年网络文学作品、引导青少年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自2013年11月初以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包括本刊在内的多家单位,先后举办了首届“青年汇杯”网络创意作品大赛、“2013年首都青少年最喜爱的网络小说”评选活动以及“2013年首都青少年最喜爱的十项移动APP”评选活动。目前三项比赛及评选活动结果均已出炉。
励志主持人期待传递优质文化
2013年11月8日到12月15日,由团市委、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与北京青年报社、北青网共同举办的首届“青年汇杯”网络创意作品大赛,正式面向社会征稿。在此期间,《北京青年报》共刊登大赛征稿启事6次,百余人参与报名,大赛组委会收到投稿作品共计108件。
王小羊是从同事那里知道这个比赛信息的,他选择了自己讲述“百变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一段视频参赛。在这段20多分钟的视频中,王小羊不仅将莎士比亚的人生经历以幽默的语言娓娓道来,对他的作品也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自然的主持风格、精心的内容编排、深刻的主题立意,让他获得本次“青年汇杯”网络创意作品大赛惟一的主持人奖。
王小羊是暴风影音公司的视频主持人,本名王宇。他个人的经历也是一部励志片:从小酷爱足球,受伤成疾,16岁患强直性脊柱炎,19岁卧床不起,21岁时靠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重新站立,仍然乐观地热爱音乐、热爱思考、热爱分享。2012年参加天津电视台的《非你莫属》而初露头角,因其成熟的谈吐和冷静的思维被暴风影音招致麾下。参赛作品选自系列节目《牛人传》,就是以独特的视角和立场讲述历史上100位牛人,包括军政领袖、哲学巨匠、文化泰斗、音乐大家等等。
为什么要做这么一档节目?王小羊说:有人认为娱乐就是狂欢、颠覆、挑战禁忌,也有人说娱乐就是哗众取宠于大众。这些说法暂且不论对错,但娱乐可以大众化,文化为什么不可以?在这个泛娱乐的时代里,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坚信娱乐是需要精神的,至少需要真诚的表达和人性的关怀。为什么不能让优质的文化融入平日的生活?
事实证明,多数年轻人对真正的信仰与文化价值是有思考、有追求的。有大学生看完史铁生那期节目告诉他,自己不再感到迷茫;还有人在贴吧里留言说,自己变得更爱看书了。“只要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对生命重新定位,对人生目标更加清晰,说明我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他说。
从小在中国长大、目前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马赛是一个中德混血男孩,这次的获奖作品是视频《甜点瞬间》。他说自己的团队一共有5人,包括制片、编剧、主演、摄影、美术各一人。他们以前就经常拍摄一些有趣的片子拿来参加各种比赛,曾经有两部短片获得过四川大学生电影节的奖项。
“我很喜欢参加这类的比赛,这给了我们一个聚在一起做一件事的理由,相当于有了明确的目标。我很享受那种在某些限制条件下,整个团队一起尽力做到最好的过程,这首先是一种自我认可。之后如果片子能够入围,也是别人对我们的一种认可。”马赛说,他毕业后的意愿是当导演或摄影指导。
大赛组委会认为,创意是互联网精神的重要元素。如何在浩瀚的网络世界脱颖而出,即使是低成本也能出彩,很多时候拼的就是创意。比如获得一等奖的网易团队制作的视频《三中全会你该知道的事》,短短几分钟将一个貌似复杂深沉的问题讲得清清楚楚、通俗易懂,不仅要吃透大量的资料,活泼的表达形式也加分不少。
名家把关遴选热门网络小说
2013年12月,为切实加强首都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服务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推广优秀的青少年网络文学作品,引导青少年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升青少年的网络文学欣赏水平,满足青少年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团市委、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全国网络文学联席会议办公室、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作家协会开展了“2013年首都青少年最喜爱的网络小说”评选活动。
备选小说从哪里来?由新浪阅读、小说阅读网、起点中文网、榕树下、腾讯文学等19家文学网站及门户网站阅读频道推荐的101部青少年喜爱的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网络小说,组成了首都青少年喜爱的网络文学作品库。
评选机构由谁担纲?顾问委员会邀请了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书记冀萌新、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胡殷红、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程惠民、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副书记杨海滨担任顾问;专家评审委员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鹏、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一鸣、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辑田科武、北京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升山、北京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智明、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许苗苗担任评委,邀请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每位专家评委从101部参评作品中评选出3-5部作品,同时,在首都青少年喜爱的网络文学作品库以外,可以自主推荐1-2部作品。
2013年12月30日,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在奥运大厦召开评选活动专家评审会,请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各位专家推荐的作品实行票选,票选结果报顾问委员会同意后最终确定。
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说,评委在投票时,首先考虑的是作品的可读性、在网上有一定影响力、对青少年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综合考量当选的这10部作品,它们有靠近传统文学的文本又有网络传播特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健康向上的基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说,投票不只是看知名度,关键还是作品本身的质量。“评选本身带有淘汰选择的功能,一开始肯定有不同的观念碰撞,经过深入探讨和充分交流,最终达成共识。” 从评选结果来看,这十部网络小说总体来看还是比较靠近传统写作,“可能初选时特别考虑到要向青少年推荐积极健康的作品,有引导正向的感觉”。
讲述一个出身猎户的孩子经过一段段的因缘巧合、异于常人的磨炼,成长为一名英雄战士的传奇故事《遍地狼烟》作者“菜刀姓李”(本名李晓敏)告诉记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其实来源于之前《长沙晚报》报道过的湖南女兵刘守玟战死徐州、71年后魂归故里的故事。“初衷就是想为她们这样的抗战英雄写点东西。”写了3万多字就放到网上,反响强烈,到了6万字后一个礼拜就有影视公司、出版社找他要改编权。
谈及网络小说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李晓敏说,他身边朋友的孩子多数都是在网上看小说,主要是因为网络小说的作者无论年龄、知识、思想、阅历都和他们很接近,写的东西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但网络小说确实也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含有暴力、色情以及迷信的东西时有出现,因此我觉得网络作家还是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据他介绍,目前中国作协也在做一些工作,比如让传统作家与网络作家结对子、送他们去鲁迅文学院深造、开研讨会等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传统文学素养,引导网络文学走向更健康的道路。
李晓敏认为,必须承认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是有距离的,它的迅猛崛起和受青少年欢迎是一个趋势,不能假装不存在。包括推荐给青少年好的网络小说,也要逐步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硬塞给他,否则他们还是不会接受。而父母更应以身作则,多读好书,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品位。“毕竟,即使你读一千本穿越小说,对文学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
著名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本名张威)此次以小说《光之子》入选,他说,《光之子》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如果说最独特的地方,这本书的主人公写得最像我自己,尤其是在感情戏方面,很多都是我和妻子的故事。”
张威认为,网络小说分类很多,有大类也有小类。我国有数以十万计的网络小说作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意。从题材上来说,可拓展的空间其实并不大,但是每一位作者天马行空的想法却是不能复制的。“我深信,网络小说的未来必然会越来越好,它的优势在于用想象力去征服读者。”
作为网络畅销小说作家,张威觉得没办法决定读者的欣赏水平,读者有多少,就有多少不同的喜好。“我只能做好自己,在弘扬真善美的大前提下,多写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希望能够在他们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有一份放松心神的正能量精神享受。”
如何看待网络小说在青少年中间的巨大市场和影响?马季说,网络文学的出现,是文学写作的一次变革,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30年来重要的变化之一。它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疆界,丰富了传统文学所没有触及的领域。青少年网上阅读量剧增是大势所趋,不是社会组织团体能改变的自然状况,所以如何引导他们辨别和接近是新的问题。“不让他们上网读东西不现实,而是怎么让他们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东西。”
面对网络小说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提升青少年的网络文学欣赏水平?马季认为,这个情况比较复杂。“它涉及文学发展规律,是一个系统工程,改变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着急。”他认为无论是文学界、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要参与进来,可以指路、推荐,学校也不妨依靠局域网设立网上图书馆。
白烨建议,网络文学发展还是要靠传统文学滋养。“网络文学善于编故事,但语言不讲究,适宜浏览,但印制后经不起阅读。”他认为二者可以相互借鉴学习,让传统文学的“不见面、一次性”与网络文学的互动性、传播及时性、连续性结合起来,使得网络文学整体上有一个质量的提升。
专业机构确定综合评判指标
2013年12月,为切实加强首都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推广更多优秀的适于青少年使用的移动APP产品,引导青少年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满足青少年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团市委、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联合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北京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市文化行政执法总队、北京网友组织协会开展了2013年首都青少年最喜爱的十项移动APP评选活动。
评选分为初评和终评阶段。初评由艾瑞咨询公司按照使用次数、覆盖人数、有效使用时间三项评选出移动APP的排名。终评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北京市文化行政执法总队网络执法队队长沈睿、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举报中心副主任王兆军、北京青年报社副总编辑刘鹤、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主任杨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与传媒经济系主任丁汉青、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涛、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刘鑫、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咨询顾问柴超组成专家评委会,从网络技术、用户体验、艺术品位、实用性、青少年下载量、喜爱程度等方面对初评的移动APP进行综合评审。
12月31日,北京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在奥运大厦召开2013年首都青少年最喜爱的移动APP评选活动专家评审会,请专家评委对艾瑞咨询公司初评的移动APP实行票选,最终评选出十项2013年首都青少年最喜爱的移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