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语言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数学教学语言为切入口,以小见大,以点触面。而语言又没有固定的形式,唯有不断锤炼,才能口随心愿,因此,只有精心设计数学教学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堂语言 初中数学 教学艺术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抽象、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艺术表达方式必不可少。本人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进行探讨。
1 数学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简洁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突出特点。与富有弹性的文学语言相比,数学语言有一副“铁板的面孔”。它的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不容混淆。“直线和射线”、“坐标与坐标轴”等等,一字或一词之差,就表示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词序颠倒,也会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如“全不为零”与“不全为零”、“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等等;所以教师对有关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一定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
2 教学过程中衔接性语言艺术
2.1 各知识点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有的课型新知识点(如概念、公式、定理等)不止一个,那么在的知识点间设计必要的简短的过渡性的语言便是研究教材、设计教法中的细功夫。在各知识点间设计必要的衔接,不仅使新知成为有源之水、为新知找到生长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例如:在通过抽奖游戏等活动后学生理解了可能事件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裁判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发球真的公平吗?自然引发学生思考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否相同问题的探讨及操作,从而得出这类可能事件称为等可能事件。在学生理解了等可能事件后,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等可能事件。那么同学们知道如何来求生活中等可能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呢?实现了从可能事件——等可能事件——求等可能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各知识点间的层层推进。其实,衔接性语言的设计中揭示了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使公式的产生显得那样的较松与自然。
2.2 新知与例题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化与拓展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新知与例题间的衔接普遍存在,是呆板地“搬出”例题、或毫无感召力地说出:“下面给出新知的应用”,还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衔接性的语言使整堂课,结构环环相扣、严谨有序呢?
在等可能事件一课中,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我这样设计:有了公式后,我们就可以用公式来求生活中曾经碰到过的等可能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同学们都玩过扑克牌吗?其实在扑克牌中也蕴涵着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3 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
3.1 比喻和拟人。比喻法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把数学事物或数学过程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而借助另外的事物来“打比方”,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时,对于条件①a≠0,②△≥o,我们可以跟学生讲这是两块“暗礁”,要求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处处小心,时时注意”。这样一比喻就形象地强调了一元二次方程中a≠0,△≥o的隐蔽性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难点。
3.2 引用。引用就是在说明数学事物时,引用古人和名人的诗词、民间谚语甚至歌曲等,使讲解变得具体充分,教学气氛变得更热烈,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
4 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体态语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注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用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要平视,不要仰视或俯视。教师的目光多是信赖的,鼓励的,赞扬的,但也有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受到教育、启发。表情:教师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严肃深思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钻研,探讨;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动作:课堂教学中若没有手势,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和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如走近学生,用手轻拍学生的肩,抚摸一下学生的头或背,以示鼓励;手掌向上,要求学生站起来,手掌向下,要求学生坐下;举起学生的作业,以示赞赏等等。
总之,作为老师,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善于运用语言技巧,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课堂语言 初中数学 教学艺术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将抽象、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艺术表达方式必不可少。本人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进行探讨。
1 数学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简洁
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用词应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突出特点。与富有弹性的文学语言相比,数学语言有一副“铁板的面孔”。它的每个字、词都有确切的含义,不容混淆。“直线和射线”、“坐标与坐标轴”等等,一字或一词之差,就表示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词序颠倒,也会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如“全不为零”与“不全为零”、“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等等;所以教师对有关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一定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
2 教学过程中衔接性语言艺术
2.1 各知识点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有的课型新知识点(如概念、公式、定理等)不止一个,那么在的知识点间设计必要的简短的过渡性的语言便是研究教材、设计教法中的细功夫。在各知识点间设计必要的衔接,不仅使新知成为有源之水、为新知找到生长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例如:在通过抽奖游戏等活动后学生理解了可能事件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裁判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发球真的公平吗?自然引发学生思考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否相同问题的探讨及操作,从而得出这类可能事件称为等可能事件。在学生理解了等可能事件后,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等可能事件。那么同学们知道如何来求生活中等可能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呢?实现了从可能事件——等可能事件——求等可能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各知识点间的层层推进。其实,衔接性语言的设计中揭示了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使公式的产生显得那样的较松与自然。
2.2 新知与例题间衔接性语言的设计。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化与拓展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新知与例题间的衔接普遍存在,是呆板地“搬出”例题、或毫无感召力地说出:“下面给出新知的应用”,还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衔接性的语言使整堂课,结构环环相扣、严谨有序呢?
在等可能事件一课中,为了使学生饶有兴趣,我这样设计:有了公式后,我们就可以用公式来求生活中曾经碰到过的等可能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同学们都玩过扑克牌吗?其实在扑克牌中也蕴涵着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
3 适当运用语言修辞技巧
3.1 比喻和拟人。比喻法就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把数学事物或数学过程描绘得更形象更生动,而借助另外的事物来“打比方”,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时,对于条件①a≠0,②△≥o,我们可以跟学生讲这是两块“暗礁”,要求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处处小心,时时注意”。这样一比喻就形象地强调了一元二次方程中a≠0,△≥o的隐蔽性和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难点。
3.2 引用。引用就是在说明数学事物时,引用古人和名人的诗词、民间谚语甚至歌曲等,使讲解变得具体充分,教学气氛变得更热烈,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
4 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体态语言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注视,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用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要平视,不要仰视或俯视。教师的目光多是信赖的,鼓励的,赞扬的,但也有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都使学生心领神会,从而受到教育、启发。表情:教师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严肃深思的表情会启迪学生对问题钻研,探讨;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摇头、皱眉表示否定。教师的表情能把学生带到一定的意境当中去。动作:课堂教学中若没有手势,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和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如走近学生,用手轻拍学生的肩,抚摸一下学生的头或背,以示鼓励;手掌向上,要求学生站起来,手掌向下,要求学生坐下;举起学生的作业,以示赞赏等等。
总之,作为老师,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善于运用语言技巧,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