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一.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价值
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
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一.孔子和他的《论语》
(一)孔子其人
先看几段文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一个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而这种完满人格与他个人的遭际与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早年丧父,历经磨难。但他发愤忘食,敏以求之,择善而从。做人做事,适得其时,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理想人格,也成就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一生饱经磨难,但他痴心不改。面对春秋晚期礼乐崩坏的时代,他希望挽颓势于既倒,重建社会道德、礼乐秩序,使人心归“仁”。先是做过一段低贱的小官,推行自己的主张;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但由于那是一个没有是非对错的年代,可想而知,这种理想主义只能回到象牙塔中。所以他退而布道,专心教育,潜心教学。孰料无心插柳,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生”的大力推动与传播下,儒家学派终于修成正果,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大学派之首。到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一家独尊,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文化,影响着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结晶。
(二)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清代赵翼也说过:“语者,圣人之语言也;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可见,《论语》既是一部孔子及弟子交谈的语录体散文集,也是一部集中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思想文化的力作。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儒家学派的思想,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二.《论语》的思想价值
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可谓宋朝的第一文臣。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论语》何以有这么大的作用?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答案。”那么,《论语》又何以有这么大的魔力?
要了解论语的魔力,就必须了解《论语》的思想价值。
孔子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礼乐文化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透视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智慧。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仁——内心道德(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说,“仁者,心也。”“仁是心之用,心是仁之体。”他又说,“仁者,爱人。”就是有仁心。仁,首先表现为“不忍”,鸿门宴中项羽准备杀刘邦,但碍于刘邦的甜言蜜语,下不了决心,范增出而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这“不忍”就是仁心,是楚汉相争中的一种道德力量占了上峰的体现。后人对此也有“妇人之仁”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这“不忍”是一种“仁心”是用不着争议的。其次,“仁者”,应该是珍爱生命,推而广之,平等对待他人。
因此,孔子的“仁”首先是“有仁心”。他要求每个人约束自己,将“仁”变成一种内心道德。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舍生取义成仁”。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关键在己,而不在于他人或环境。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就是要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坚守内心道德,做一个有仁心的人,并作为人一生的行为准则。
其次,要“怀仁志”。孔子与弟子有一段对话,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段言志的对话,很好地诠释了孔子一生的志向。子路是要做一个懂得和别人分享的人,颜渊是要做一个道德自我完善的人。而孔子,是想成为一个让年长者达其所安,朋友信任,年轻人感念的人。做到这一点,不仅说明孔子有仁心,而且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善待天下苍生,善待所有人。并将之作为一生的目标来追求。活着,就是让天下人活得更好,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一种济世情怀,也是一种“兼济天下”,治国平天下,以天下苍生为本的普世情怀!
再次,“行仁政”。仁心、仁志,最终落脚点是要回到“仁政”上。孔子十分推崇“仁政”思想,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人各得其所,尽好本分,这样天下就太平了,社会就和谐了。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尽到自己的礼节和责任,国君也不例外。他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尽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以仁德来进行统治,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居住在一定的方位,而众星环绕在自己的周围。他要求为政者要重教化而轻刑罚,“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认为,在同样可以达到目的的情况下,道德所收到的效果比刑罚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他还要求为政者要正身正己,用人格魅力治理国家,告诫统治者“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礼——社会规范(社会政治范畴)
“礼”即规则、规范、秩序。它是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礼”与“仁”密切相连,如果说“仁”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境界,那么它有赖于“礼”去约束和规范。社会和谐,离不开“礼制”;而要实现“礼制”,需要“仁心”的滋养。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合乎规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也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太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因此,孔子要求,一切人、一切事都要合乎规范,遵守秩序。无论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纲常、秩序、品德,还是社会政治范畴的政治制度、宗法观念、社会规范等,都要服从于“礼法”的要求,由“礼”来节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就是要求我们的一切都要符合“礼”的规范,受“礼”的节制。
(三)中庸——处世哲学(认识方法论范畴)
中庸是一种系统方法,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孔子的中庸思想,首先表现为人的学习态度。人要善于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人不能满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做人的道理,要向比自己地位低的学习);要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有新的收获(“温故而知新”),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成就完美人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个人认为孔子的“学”,主要是学做人,做人要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经常反省成败得失,见贤思齐,学习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
其次,中庸表现为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一是要顺应自然,“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则谓‘教’(人的自然禀性叫做“性”,顺应本性做事叫“道”,按照道的原则提高修养叫做“教”);这句话就是要求人要遵从自然禀性,顺应自然做人做事,加强自我修养。
二是要注重“慎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慎独”观念,君子要自我约束,坚守自己的人格理想,努力形成完美的人格。
三是守“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他还说,“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也”,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做事有分寸的适中之人方为君子,小人却专走极端,无所顾忌。
四是讲“诚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信任别人并得到他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五是要“善结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大意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我们要善结有益的朋友,远离有害的朋友。
六是享“自由”。“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渴望精神的自由,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所以他才发出“吾与点也”的感慨。
三.《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著作,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其思想博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能够为现实所用。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格理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兼济”天下的情怀,“慎独”的观念,道德自律的追求在举世纷扰、功利至上的当今尤其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并弘扬。善待他人、与人为善、诚恳待人、推己及人的人生态度更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守的行动准则。孔子的创造一种和谐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社会理想,也为我们今天处理纷繁复杂的当今世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实际的思路。而他的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和独善自身的人格理想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价值追求。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既要从《论语》中汲取精神的养料,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还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做一个旨趣高尚、情感丰富、精神自由的人。同时,要严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将道德规范上升为道德自律,达到“慎独”的精神境界。
叶甲友,刘冬竹,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石。本文编校:老 猛
一.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及思想价值
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华
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一.孔子和他的《论语》
(一)孔子其人
先看几段文字: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一个理想人格的形成过程。而这种完满人格与他个人的遭际与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早年丧父,历经磨难。但他发愤忘食,敏以求之,择善而从。做人做事,适得其时,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理想人格,也成就了中华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一生饱经磨难,但他痴心不改。面对春秋晚期礼乐崩坏的时代,他希望挽颓势于既倒,重建社会道德、礼乐秩序,使人心归“仁”。先是做过一段低贱的小官,推行自己的主张;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但由于那是一个没有是非对错的年代,可想而知,这种理想主义只能回到象牙塔中。所以他退而布道,专心教育,潜心教学。孰料无心插柳,在“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生”的大力推动与传播下,儒家学派终于修成正果,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大学派之首。到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一家独尊,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文化,影响着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结晶。
(二)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清代赵翼也说过:“语者,圣人之语言也;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可见,《论语》既是一部孔子及弟子交谈的语录体散文集,也是一部集中反映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各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思想文化的力作。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儒家学派的思想,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二.《论语》的思想价值
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可谓宋朝的第一文臣。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论语》何以有这么大的作用?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开会结束时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答案。”那么,《论语》又何以有这么大的魔力?
要了解论语的魔力,就必须了解《论语》的思想价值。
孔子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礼乐文化的重要依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透视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智慧。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仁——内心道德(伦理道德范畴)
孔子说,“仁者,心也。”“仁是心之用,心是仁之体。”他又说,“仁者,爱人。”就是有仁心。仁,首先表现为“不忍”,鸿门宴中项羽准备杀刘邦,但碍于刘邦的甜言蜜语,下不了决心,范增出而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这“不忍”就是仁心,是楚汉相争中的一种道德力量占了上峰的体现。后人对此也有“妇人之仁”的说法。但不管怎么说,这“不忍”是一种“仁心”是用不着争议的。其次,“仁者”,应该是珍爱生命,推而广之,平等对待他人。
因此,孔子的“仁”首先是“有仁心”。他要求每个人约束自己,将“仁”变成一种内心道德。所谓“克己复礼为仁”“舍生取义成仁”。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关键在己,而不在于他人或环境。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他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就是要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坚守内心道德,做一个有仁心的人,并作为人一生的行为准则。
其次,要“怀仁志”。孔子与弟子有一段对话,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段言志的对话,很好地诠释了孔子一生的志向。子路是要做一个懂得和别人分享的人,颜渊是要做一个道德自我完善的人。而孔子,是想成为一个让年长者达其所安,朋友信任,年轻人感念的人。做到这一点,不仅说明孔子有仁心,而且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善待天下苍生,善待所有人。并将之作为一生的目标来追求。活着,就是让天下人活得更好,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一种济世情怀,也是一种“兼济天下”,治国平天下,以天下苍生为本的普世情怀!
再次,“行仁政”。仁心、仁志,最终落脚点是要回到“仁政”上。孔子十分推崇“仁政”思想,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人各得其所,尽好本分,这样天下就太平了,社会就和谐了。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角色,尽到自己的礼节和责任,国君也不例外。他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尽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以仁德来进行统治,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居住在一定的方位,而众星环绕在自己的周围。他要求为政者要重教化而轻刑罚,“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他认为,在同样可以达到目的的情况下,道德所收到的效果比刑罚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他还要求为政者要正身正己,用人格魅力治理国家,告诫统治者“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礼——社会规范(社会政治范畴)
“礼”即规则、规范、秩序。它是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礼”与“仁”密切相连,如果说“仁”是一种社会道德的境界,那么它有赖于“礼”去约束和规范。社会和谐,离不开“礼制”;而要实现“礼制”,需要“仁心”的滋养。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使言语行动合乎规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也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太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因此,孔子要求,一切人、一切事都要合乎规范,遵守秩序。无论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纲常、秩序、品德,还是社会政治范畴的政治制度、宗法观念、社会规范等,都要服从于“礼法”的要求,由“礼”来节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就是要求我们的一切都要符合“礼”的规范,受“礼”的节制。
(三)中庸——处世哲学(认识方法论范畴)
中庸是一种系统方法,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孔子的中庸思想,首先表现为人的学习态度。人要善于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人不能满足);“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做人的道理,要向比自己地位低的学习);要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有新的收获(“温故而知新”),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成就完美人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个人认为孔子的“学”,主要是学做人,做人要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经常反省成败得失,见贤思齐,学习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
其次,中庸表现为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一是要顺应自然,“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则谓‘教’(人的自然禀性叫做“性”,顺应本性做事叫“道”,按照道的原则提高修养叫做“教”);这句话就是要求人要遵从自然禀性,顺应自然做人做事,加强自我修养。
二是要注重“慎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这就是儒家思想的“慎独”观念,君子要自我约束,坚守自己的人格理想,努力形成完美的人格。
三是守“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他还说,“君子而时中,小人而无忌惮也”,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做事有分寸的适中之人方为君子,小人却专走极端,无所顾忌。
四是讲“诚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信任别人并得到他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五是要“善结友”。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大意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我们要善结有益的朋友,远离有害的朋友。
六是享“自由”。“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渴望精神的自由,在孔子整个理想人格或理想境界中,精神生活的自在、自得、适意、畅达的境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所以他才发出“吾与点也”的感慨。
三.《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著作,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其思想博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能够为现实所用。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人格理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兼济”天下的情怀,“慎独”的观念,道德自律的追求在举世纷扰、功利至上的当今尤其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并弘扬。善待他人、与人为善、诚恳待人、推己及人的人生态度更是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守的行动准则。孔子的创造一种和谐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社会理想,也为我们今天处理纷繁复杂的当今世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实际的思路。而他的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人生理想和独善自身的人格理想也是塑造完美人格的价值追求。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既要从《论语》中汲取精神的养料,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品格,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追求;还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做一个旨趣高尚、情感丰富、精神自由的人。同时,要严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将道德规范上升为道德自律,达到“慎独”的精神境界。
叶甲友,刘冬竹,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黄石。本文编校:老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