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人了解古代历史不外乎两种途径,一则通过阅读文献,一则通过观看影视剧。尽管时隔千年,有着地域的不同,但我们还是能够了解古人的思想及其生活方式,这无疑是文字的功劳。
说起文字,就不得不提秦始皇。因为正是秦始皇统一了战国古文字,以秦篆为官方文字,才使得不同地域的人虽然会有方言的差异,但是面对同一种文字时还是能够彼此理解。《中庸》讲“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本来是儒家统一天下的主张,却被推崇法家思想的秦始皇实现了。
统一文字固然是好事,但这是于思想文化的传播而言的。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口头交流。中国各地由于山川河流的阻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聚落,使得人们在说话时会有口音的差别,即所谓的方言。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就说过:“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由于今天大多数国人都会说普通话,加之影视剧中的古人也是操着一口普通话,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种印象:古人也说着和我们一样的话。其实仔细想来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古代人说话和今天是很不相同的。既然如此,那他们是如何交流的呢?比如苏东坡是四川人,而当时北宋的皇帝是河南人,难道苏轼说着四川话和说着河南话的皇帝交流吗?再比如说,康有为是广东人,当时的光绪皇帝是北京人。那么,光绪皇帝是否能够听懂康有为的一口粤语方言呢?普通话这个概念是现代汉语中才有的,在古代尚无此说,那么古人有没有一种统一的交流语言,它又是以哪个地方的方言为标准的呢?
历朝历代都有官方标准音
查阅资料,我们知道古代的普通话叫作“雅言”,一般是以国都所在区域为标准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即夏商周,除了西周,其他朝代都是在河南建立都城的,因此当时的雅言就是河南话(以洛阳为中心)。汉族之名因汉朝而得名,之前是叫作华夏族的。所谓华者,衣冠之美;所谓夏者,礼仪之盛。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号为东周。因此洛邑地区的语言便成为了当时的雅言。《论语》里讲“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孔子虽然是鲁国人,但他不用山东话讲学,而是用河南话讲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同时也统一了文字,即小篆。当时秦朝的国都是咸阳,咸阳位于关中,因此当时的雅言便是关中话。到了汉朝,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这时的雅言也基本上是陕西话和河南话。汉朝的汉语标准语也有“正音”“雅言”和“通语”等不同的称谓。
东汉灭亡后虽然有过一段三国鼎立的时期,但很快就被西晋统一了。统一的西晋王朝建都于洛阳,因此自然是以洛阳方言为雅言。但是不久后就发生了所谓的“八王之亂”“五胡乱华”等事件。面对此种局面,西晋王朝只能迁都,史称“永嘉南渡”。东晋王朝建都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由于南迁的士大夫普遍操一口洛阳方言,而当地的土著却是说着吴语,两相结合便形成了一种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为后来同样建都于此的宋齐梁陈所继承,此即所谓的南朝。因此,整个南朝的雅言便是吴音。
到了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七年后,也就是589年,隋灭陈朝。此时的隋朝建都长安,朝廷编《切韵》一书,该书以洛阳雅音和金陵雅音为基础正音。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扬州话又接近建康话,因此在社会上也很流行。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以首都长安话作为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此外,江南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苏州话也成为一种通行语。宋代在《唐韵》基础上,制定《广韵》。元代则以首都大都话为标准音。
北京话到清朝才形成
元朝灭宋后,由于其为蒙古人,便以蒙古语为国语。由于建都北京,后来便以北京(燕山以东,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地区)地区的方言为“天下通语”。我们知道,元朝灭宋,很多士人衣冠南渡,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便定都于南京。由于这一地区的汉人相对完整地保持了“中原正音”,因此明朝初期便以南京官话为标准语。到了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即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但经过元末战乱,北京地区的人口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朱棣不得不将四十万南京居民迁入北京,以弥补人口的不足。由于这批人相对较多,因此自然而然将南京官话带到了北京。因此终明一朝,其实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相反,北京官话通行范围较小,影响自然也就不高。
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惯性。而所谓的“北京音”正是在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渗入满族语音的一些要素综合而成。
但是到了雍正年间,这一局面逐渐得到了扭转。由于部分南方官员说乡音,上朝汇报工作听不懂。雍正八年,朝廷设立正音馆,该机构专门推广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北方官话。因此到了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了南京官话,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今天所说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便是在清朝中后期逐渐奠定基础的。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去日本考察学政,见日本推行国语十分成功,回国后写信给官学大臣张百熙,建议学习日本“推普”经验,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清政府似乎也意识到了语音统一的政治意义。1903年,清政府在《学堂章程》中规定:“各国语言,全国皆归一致。兹以官音(即北京官话)统一天下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
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当时,以满语作为国语的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无奈采纳了这个建议。
因此,古代虽然没有所谓的“普通话”,但一直推行朝廷官话。这是一种官方通用语言,以确保彼此之间能够听得懂。否则满口粤语的康有为如何能在朝堂上对着光绪皇帝侃侃而谈呢?即便其一开始时操着一口浓重的粤语,但当他步入官场以后就不得不学习朝廷官话。正是这种规则才使得朝臣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至于其他人呢,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讯手段也较为落后,各个地区的人口流动较小,只是面对着处于同一地区的人们,因此只要操一口方言也就交流无碍了。
说起文字,就不得不提秦始皇。因为正是秦始皇统一了战国古文字,以秦篆为官方文字,才使得不同地域的人虽然会有方言的差异,但是面对同一种文字时还是能够彼此理解。《中庸》讲“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本来是儒家统一天下的主张,却被推崇法家思想的秦始皇实现了。
统一文字固然是好事,但这是于思想文化的传播而言的。对于日常生活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口头交流。中国各地由于山川河流的阻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聚落,使得人们在说话时会有口音的差别,即所谓的方言。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就说过:“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由于今天大多数国人都会说普通话,加之影视剧中的古人也是操着一口普通话,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种印象:古人也说着和我们一样的话。其实仔细想来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古代人说话和今天是很不相同的。既然如此,那他们是如何交流的呢?比如苏东坡是四川人,而当时北宋的皇帝是河南人,难道苏轼说着四川话和说着河南话的皇帝交流吗?再比如说,康有为是广东人,当时的光绪皇帝是北京人。那么,光绪皇帝是否能够听懂康有为的一口粤语方言呢?普通话这个概念是现代汉语中才有的,在古代尚无此说,那么古人有没有一种统一的交流语言,它又是以哪个地方的方言为标准的呢?
历朝历代都有官方标准音
查阅资料,我们知道古代的普通话叫作“雅言”,一般是以国都所在区域为标准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即夏商周,除了西周,其他朝代都是在河南建立都城的,因此当时的雅言就是河南话(以洛阳为中心)。汉族之名因汉朝而得名,之前是叫作华夏族的。所谓华者,衣冠之美;所谓夏者,礼仪之盛。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号为东周。因此洛邑地区的语言便成为了当时的雅言。《论语》里讲“子所雅言,诗书执礼”,孔子虽然是鲁国人,但他不用山东话讲学,而是用河南话讲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同时也统一了文字,即小篆。当时秦朝的国都是咸阳,咸阳位于关中,因此当时的雅言便是关中话。到了汉朝,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这时的雅言也基本上是陕西话和河南话。汉朝的汉语标准语也有“正音”“雅言”和“通语”等不同的称谓。
东汉灭亡后虽然有过一段三国鼎立的时期,但很快就被西晋统一了。统一的西晋王朝建都于洛阳,因此自然是以洛阳方言为雅言。但是不久后就发生了所谓的“八王之亂”“五胡乱华”等事件。面对此种局面,西晋王朝只能迁都,史称“永嘉南渡”。东晋王朝建都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由于南迁的士大夫普遍操一口洛阳方言,而当地的土著却是说着吴语,两相结合便形成了一种金陵雅音,又称吴音,为后来同样建都于此的宋齐梁陈所继承,此即所谓的南朝。因此,整个南朝的雅言便是吴音。
到了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七年后,也就是589年,隋灭陈朝。此时的隋朝建都长安,朝廷编《切韵》一书,该书以洛阳雅音和金陵雅音为基础正音。隋朝末期,扬州成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扬州话又接近建康话,因此在社会上也很流行。
唐代在《切韵》的基础上,制定《唐韵》以首都长安话作为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此外,江南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苏州话也成为一种通行语。宋代在《唐韵》基础上,制定《广韵》。元代则以首都大都话为标准音。
北京话到清朝才形成
元朝灭宋后,由于其为蒙古人,便以蒙古语为国语。由于建都北京,后来便以北京(燕山以东,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地区)地区的方言为“天下通语”。我们知道,元朝灭宋,很多士人衣冠南渡,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便定都于南京。由于这一地区的汉人相对完整地保持了“中原正音”,因此明朝初期便以南京官话为标准语。到了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北京,即所谓的天子守国门。
但经过元末战乱,北京地区的人口已经所剩无几,因此朱棣不得不将四十万南京居民迁入北京,以弥补人口的不足。由于这批人相对较多,因此自然而然将南京官话带到了北京。因此终明一朝,其实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相反,北京官话通行范围较小,影响自然也就不高。
清代早期,南京官话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惯性。而所谓的“北京音”正是在元朝时旧北平话与南京官话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渗入满族语音的一些要素综合而成。
但是到了雍正年间,这一局面逐渐得到了扭转。由于部分南方官员说乡音,上朝汇报工作听不懂。雍正八年,朝廷设立正音馆,该机构专门推广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北方官话。因此到了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逐渐取代了南京官话,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今天所说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便是在清朝中后期逐渐奠定基础的。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吴汝纶去日本考察学政,见日本推行国语十分成功,回国后写信给官学大臣张百熙,建议学习日本“推普”经验,推行以北京话为标准的“国语”。清政府似乎也意识到了语音统一的政治意义。1903年,清政府在《学堂章程》中规定:“各国语言,全国皆归一致。兹以官音(即北京官话)统一天下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国文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
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资政院开会,议员江谦正式提出把“官话”正名为“国语”。当时,以满语作为国语的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无奈采纳了这个建议。
因此,古代虽然没有所谓的“普通话”,但一直推行朝廷官话。这是一种官方通用语言,以确保彼此之间能够听得懂。否则满口粤语的康有为如何能在朝堂上对着光绪皇帝侃侃而谈呢?即便其一开始时操着一口浓重的粤语,但当他步入官场以后就不得不学习朝廷官话。正是这种规则才使得朝臣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至于其他人呢,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讯手段也较为落后,各个地区的人口流动较小,只是面对着处于同一地区的人们,因此只要操一口方言也就交流无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