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教育的要旨在于回归大学的育人理念,重建大学的教育思想,最终实现培育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在实现这一目标上存在很大偏差,需要重新加以审视、改革与重建。
[关键词]人文教育 反思 重建
[作者简介]孙博(1959- ),男,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吉林 长春 13003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6-0070-03
一、人文精神——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丢失的灵魂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素质教育算起,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已经走过近20个春秋。经过近20年的努力,人文教育从原来专家学者的学术讨论,个别学校的实践,社会舆论评说,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范畴。人文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中国大学广泛的关注,各种各样的人文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在高校中进行,如北京大学实施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中山大学开展的“博雅教育”等,还有五十几所大学增设了人文教育专业,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伴随人文教育的蓬勃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价值观念的迷失也日趋严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优良传统,几近消失,代之以金钱为核心价值的权钱崇拜,这种价值观泛化的结果是道德的虚无化。这一多一少折射出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揭示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在形式上的喧嚣兴盛之后,呈现出人文教育新的实质上的失语。也就是说,当前我们大学中所实施的各种人文教育实验工程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我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从一开始设计就先天不足,因为它从一开始就背离了大学的教育理想,而走向见物不见人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如果我们追溯一下大学的发展史,就会很清晰地发现,培养具备完善人格的人一直是中西方大学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终极目标,育人始终是大学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古希腊的博雅教育传统,其目的不在于教给人实利性的知识,而是意在培养人的德性,旨在培育典型的贵族素质,使贵族在拥有财富的同时,能得到精神的幸福和灵魂的自由。中世纪的大学继承了古希腊守护人文价值的历史责任,以古典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致力于传播世界和人性的思想体系,即所谓“有效地引导人们生活的包容各种信仰的综合体系”。①近代大学的代表牛津、剑桥,其教育理想是使学生成为绅士,即具有学养、涵养、教养的心智能力,精致的趣味,坦诚、公正、冷静的头脑,高贵与合乎礼仪的生活方式。而德国学派则侧重于使大学在宁静与自由的方式中培养学生,使他们获得创造性的知识,致力于思维水平与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而独立地发现真理与新知。现代大学将中世纪的宗教信仰追求转变为普遍主义的人文价值追求,将知识的传授、社会关怀和人生意义阐释为一体,实现大众的自我解放,从而真正享受文明高度发展条件下的社会全体的福利;而后现代的大学更加关注人文关怀、社会良知和精神家园,这一大学功能更是从根本意义上的向大学的基本功能——育人的历史回归。大学的根本在于重塑人的意义世界,真正的大学应当充满着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和尊崇,大学的终极意义不在于穷尽真理、而在于回归人身自由,这正是大学的人文精神所在。大学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沉淀,其灵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崇高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它渗透到了大学的一切方面,是一种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反观中国正在进行的人文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就在于我们的人文教育一开始就丢失了大学的育人之本,而变成了一种没有“人”的人文教育,而缺少人文精神底蕴的人文教育,犹如缺少了灵魂的躯壳,必然变得空洞,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文教育的非人文化倾向。这种空洞化、非人文化的人文教育正是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通病。“元培计划”的目的很明确,它实施通识教育就是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可靠的生源。中山大学的博雅教育则旨在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来开发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意在培养思想家、学问家。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立足于培养健全的人,而是以宽口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人才培养为目标。至于其他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或是有人文教育专业的学校,也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学习的层面,而忘了人文教育的根本是全面培植人性,是培养人文精神。这种徒有其名的人文教育就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因为它不以人性的塑造、人格的完善为目的,而是在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的压迫下一种迫不得已的强颜欢笑,大学正逐步变成职业养成所,教育被抽去了灵魂,大学被抽去了灵魂,人文教育作为大学的天赋使命沦为或变成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花边点缀,这样的人文教育只能制造出新的“野蛮人”,他们可能更专业更有知识技能,但却没有德性修养和文化内涵,他们既原始又落后,与他们自身存在的现代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非人文化的人文教育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这是人文教育之痛,也是中国大学的教育之痛。
二、回归大学理念,重塑人文教育理想
面对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这种非人文化倾向,我们该如何作为?是让错误继续下去,还是推倒重建,这是当代中国大学必须面临的抉择。
一切教育应该归源为以人自身为目的,追求崇高而完善的人性,探求生命的真谛,在混乱的世界中为人类的德性指明前进的方向。关于大学的责任和使命,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1998年3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这样说道:“大学必须考虑应该提供一种什么教育,那就是要重视对人文学问的传授,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我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开始懂得鉴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逐渐了解科學,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大学的终极目标是投向人身,所以人文教育就成为其最基本的身份特征。因此,在一个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作为人文精神的传承地,没有任何机构组织比大学更有责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回归大学的育人理念,重塑大学的教育理想,明确把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人格的培养与人自身的完善,也就是超越现行的工具理性,功利主义教育理念,树立“全人教育”的思想,把人文教育看成是整个大学教育的中心和基础,而不再是附属于专业教育之下的装饰。大学从来就不应是简单地传授专门技艺和职业训练的场所,它是文化与能力的源泉,是社会的知识中心和精神殿堂,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希望,其不可替代价值正是在对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中得以彰显,也正是在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中,因为完善人格的不断展开与生成的超越性而体现出大学的精神与理想,这就是我们必须持有的大学观念和理性。
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但也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最残酷掠夺的时期,民族间的仇恨、国家之间的战争、频繁的恐怖事件使世界充满了混乱灾难,彻底打破了科技进步必然会带来文明、财富和社会进步的理性主义,重新唤起了对被边缘化、被空洞化的人文精神的重视。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落后,可能导致国力衰弱、沦为弱国、被动挨打;一个国家的人文教育出了问题,可能导致民族精神涣散,成为一盘散沙。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东欧的历史事件让人们对此记忆深刻,同时更具有人类性悲剧的是物质主义享受主义所造成的人的物化和非人格化,使人性淹没在物欲横流、人欲横流之中。面对如此人类境况,社会学家提出,21世纪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唤回“失去”的人。
三、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人文教育核心价值
育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课程教育实现的,所以课程建设最能反映大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课程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育的目的和育人的目标。因此,课程建设就成为人文教育实施全人教育的重点和核心,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反观我们今天大学为实施人文教育所设置的课程,它既游离于人文教育之外,又没有体现出大学的固有传统——精神成人,更背离了大学现有的培养目标(我们现有大学都以培养专业专门人才为目标),虽然数量众多、五花八门,但大多数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没有灵魂和核心的课程,设置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它既不能给学生以专业知识技能,使他们学会做事,又不能赋予他们德性修养,使他们学会做人,白白浪费教育资源,浪费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遂使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成为鸡肋,被边缘化和去中心化也就在所难免。
造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多、快、差、费的现实原因在于,我们大学人文的设计者不知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该把什么传授给学生,以为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多识鸟兽山川草木之名,懂得风花雪月,有闲情逸致,于是以此为宗开列出一大堆的所谓文化素质通识课,少则上百门,多则几百门,试想如果人文教育的目标需要上百乃至几百门课才能完成,那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其中的3~5门,这样挂一漏万的主观选择,其人文目的如何实现?
为改变中国大学这种人文教育状况,我们的课程设置必须进行彻底改革,让其回归人文教育的本质,真正担负起使人精神成人的责任。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教育观?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呢?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倡导永恒教育的赫钦斯的思想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他认为人文教育不是什么特殊的高深教育,它只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共同教育。大学之道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这就是要求所有人应该在大学内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这种共同的教育即人文教育。他认为现代大学只有发展共同教育才能符合大学之道,因为只有这种共同教育才能沟通不同科系、不同专业的人,从而建立大学所有师生的共同文化语言,并通过这种教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因此他进而指出,这种共同教育的内容必须属于永恒学习的范畴,它不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的特殊问题,而是人类之为人类永远需要探讨的永恒内容和永恒问题,即所谓的共同人性。现代大学正是通过共同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生获取和掌握这一人类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并通过这样的共同教育,不仅奠定一所大学的共同文化基础,而且是奠定美国现代社会的共同文化基础,打造美国文化共同体。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其目的唯在发掘人性,使人性达到完善的境界,其目的是人性,而不是人力。可见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于普遍人性的共同教育。我们要突出强调人文教育,就是为了强调人与人之间在专业学科的不同之外,还有共同的东西,也就是人类精神中那些永恒不变的价值。在变化成为人类信仰价值形态的现代社会,在一个越来越个体化,利益越来越分散的时代,通过人文教育来告诉学生,这个世界还具有不变的超物质的永恒价值。通过它,一个人可以与过去未来相接,建立人类与社会的共识,这就是人文教育的核心。我们现在的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正是因为缺少这样的核心,而需要重建。
因此,我们大学的人文教育必须根据构建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而设置课程,并通过有核心价值的人文教育课程使学生建立共同的价值,实现精神成人。那么,哪些內容应成为我们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首先,中国的大学必须根植中国文明的深处,必须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地,成为承载历史与现代的桥梁,因此,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籍的阅读,应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普遍和永恒价值。中国文化讲孔子为万世之表,核心即是德性修养和人格的完善。这种德性修养是人之共性,是可以通过教育达到的。整个中国文化就是围绕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即人格问题而展开的,不一定人人都有曹植、李白之才,但人人一定要有尧舜之德。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教育传统。其次,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要有开放的胸襟和宽广的视野,积极去吸纳接受世界的先进文化。如西方从古希腊传承下来的以理性、自由、民主、科学为核心价值的优秀文化。印度文化对人永恒生命的追求,对灵与肉和谐人生的向往等都具有普世主义和永恒价值,它们作为人类共有的价值,理应得到继承和普及。因此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梳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经典典籍,由此形成核心课程,并通过这样的核心课程,重塑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建构一个具有世界情怀的现代人格。据此,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由三个方面构成,即西方古代文化与文明、中国古代文化与文明、东方古代文化与文明。我们可以以这三个方面为纲,着重建设三门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即中国古代人文经典文献导读,西方古代人文经典文献导读,东方古代人文经典文献导读。我们之所以要把课程设置为导读,而不是一般的概论式文明史,是因为人类文明的精华就蕴含在经典典籍之中,你拥有了这些典籍也就获取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因此,我们要彻底改革原有的概论通史式的讲法,而以经典文献的深度阅读讨论为主,通过对经典文献文本的直接阅读讨论,使学生直接面对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通过学习浸染,了解和实现其价值标准,从而成为具有理性和负责精神的人类公民。
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会轻视科学教育,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必须与人文精神的进步相协调,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以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来削弱人文教育为代价,我们必须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两者相协调,同步发展,不让教育沦为可悲的经济工具。因此,重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成为中国大学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的历史必然。
[注释]
①(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5.
[参考文献]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
[关键词]人文教育 反思 重建
[作者简介]孙博(1959- ),男,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吉林 长春 130032)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6-0070-03
一、人文精神——中国大学人文教育丢失的灵魂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素质教育算起,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已经走过近20个春秋。经过近20年的努力,人文教育从原来专家学者的学术讨论,个别学校的实践,社会舆论评说,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范畴。人文教育已成为中国社会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中国大学广泛的关注,各种各样的人文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在高校中进行,如北京大学实施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中山大学开展的“博雅教育”等,还有五十几所大学增设了人文教育专业,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伴随人文教育的蓬勃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价值观念的迷失也日趋严重,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优良传统,几近消失,代之以金钱为核心价值的权钱崇拜,这种价值观泛化的结果是道德的虚无化。这一多一少折射出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揭示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在形式上的喧嚣兴盛之后,呈现出人文教育新的实质上的失语。也就是说,当前我们大学中所实施的各种人文教育实验工程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我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从一开始设计就先天不足,因为它从一开始就背离了大学的教育理想,而走向见物不见人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如果我们追溯一下大学的发展史,就会很清晰地发现,培养具备完善人格的人一直是中西方大学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终极目标,育人始终是大学的核心和根本任务。古希腊的博雅教育传统,其目的不在于教给人实利性的知识,而是意在培养人的德性,旨在培育典型的贵族素质,使贵族在拥有财富的同时,能得到精神的幸福和灵魂的自由。中世纪的大学继承了古希腊守护人文价值的历史责任,以古典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致力于传播世界和人性的思想体系,即所谓“有效地引导人们生活的包容各种信仰的综合体系”。①近代大学的代表牛津、剑桥,其教育理想是使学生成为绅士,即具有学养、涵养、教养的心智能力,精致的趣味,坦诚、公正、冷静的头脑,高贵与合乎礼仪的生活方式。而德国学派则侧重于使大学在宁静与自由的方式中培养学生,使他们获得创造性的知识,致力于思维水平与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而独立地发现真理与新知。现代大学将中世纪的宗教信仰追求转变为普遍主义的人文价值追求,将知识的传授、社会关怀和人生意义阐释为一体,实现大众的自我解放,从而真正享受文明高度发展条件下的社会全体的福利;而后现代的大学更加关注人文关怀、社会良知和精神家园,这一大学功能更是从根本意义上的向大学的基本功能——育人的历史回归。大学的根本在于重塑人的意义世界,真正的大学应当充满着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理解和尊崇,大学的终极意义不在于穷尽真理、而在于回归人身自由,这正是大学的人文精神所在。大学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沉淀,其灵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崇高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它渗透到了大学的一切方面,是一种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反观中国正在进行的人文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就在于我们的人文教育一开始就丢失了大学的育人之本,而变成了一种没有“人”的人文教育,而缺少人文精神底蕴的人文教育,犹如缺少了灵魂的躯壳,必然变得空洞,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文教育的非人文化倾向。这种空洞化、非人文化的人文教育正是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通病。“元培计划”的目的很明确,它实施通识教育就是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可靠的生源。中山大学的博雅教育则旨在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学习,来开发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意在培养思想家、学问家。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是立足于培养健全的人,而是以宽口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人才培养为目标。至于其他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或是有人文教育专业的学校,也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学习的层面,而忘了人文教育的根本是全面培植人性,是培养人文精神。这种徒有其名的人文教育就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因为它不以人性的塑造、人格的完善为目的,而是在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的压迫下一种迫不得已的强颜欢笑,大学正逐步变成职业养成所,教育被抽去了灵魂,大学被抽去了灵魂,人文教育作为大学的天赋使命沦为或变成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花边点缀,这样的人文教育只能制造出新的“野蛮人”,他们可能更专业更有知识技能,但却没有德性修养和文化内涵,他们既原始又落后,与他们自身存在的现代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非人文化的人文教育带来的不可承受之重。这是人文教育之痛,也是中国大学的教育之痛。
二、回归大学理念,重塑人文教育理想
面对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这种非人文化倾向,我们该如何作为?是让错误继续下去,还是推倒重建,这是当代中国大学必须面临的抉择。
一切教育应该归源为以人自身为目的,追求崇高而完善的人性,探求生命的真谛,在混乱的世界中为人类的德性指明前进的方向。关于大学的责任和使命,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1998年3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这样说道:“大学必须考虑应该提供一种什么教育,那就是要重视对人文学问的传授,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我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开始懂得鉴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逐渐了解科學,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大学的终极目标是投向人身,所以人文教育就成为其最基本的身份特征。因此,在一个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作为人文精神的传承地,没有任何机构组织比大学更有责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回归大学的育人理念,重塑大学的教育理想,明确把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定为人格的培养与人自身的完善,也就是超越现行的工具理性,功利主义教育理念,树立“全人教育”的思想,把人文教育看成是整个大学教育的中心和基础,而不再是附属于专业教育之下的装饰。大学从来就不应是简单地传授专门技艺和职业训练的场所,它是文化与能力的源泉,是社会的知识中心和精神殿堂,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希望,其不可替代价值正是在对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中得以彰显,也正是在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中,因为完善人格的不断展开与生成的超越性而体现出大学的精神与理想,这就是我们必须持有的大学观念和理性。
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大学的人文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但也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最残酷掠夺的时期,民族间的仇恨、国家之间的战争、频繁的恐怖事件使世界充满了混乱灾难,彻底打破了科技进步必然会带来文明、财富和社会进步的理性主义,重新唤起了对被边缘化、被空洞化的人文精神的重视。一个国家的自然科学落后,可能导致国力衰弱、沦为弱国、被动挨打;一个国家的人文教育出了问题,可能导致民族精神涣散,成为一盘散沙。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东欧的历史事件让人们对此记忆深刻,同时更具有人类性悲剧的是物质主义享受主义所造成的人的物化和非人格化,使人性淹没在物欲横流、人欲横流之中。面对如此人类境况,社会学家提出,21世纪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唤回“失去”的人。
三、完善课程体系,构建人文教育核心价值
育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课程教育实现的,所以课程建设最能反映大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课程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教育的目的和育人的目标。因此,课程建设就成为人文教育实施全人教育的重点和核心,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反观我们今天大学为实施人文教育所设置的课程,它既游离于人文教育之外,又没有体现出大学的固有传统——精神成人,更背离了大学现有的培养目标(我们现有大学都以培养专业专门人才为目标),虽然数量众多、五花八门,但大多数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没有灵魂和核心的课程,设置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它既不能给学生以专业知识技能,使他们学会做事,又不能赋予他们德性修养,使他们学会做人,白白浪费教育资源,浪费学生们的时间和精力,遂使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成为鸡肋,被边缘化和去中心化也就在所难免。
造成中国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多、快、差、费的现实原因在于,我们大学人文的设计者不知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该把什么传授给学生,以为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多识鸟兽山川草木之名,懂得风花雪月,有闲情逸致,于是以此为宗开列出一大堆的所谓文化素质通识课,少则上百门,多则几百门,试想如果人文教育的目标需要上百乃至几百门课才能完成,那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其中的3~5门,这样挂一漏万的主观选择,其人文目的如何实现?
为改变中国大学这种人文教育状况,我们的课程设置必须进行彻底改革,让其回归人文教育的本质,真正担负起使人精神成人的责任。那么,大学的人文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教育观?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呢?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倡导永恒教育的赫钦斯的思想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他认为人文教育不是什么特殊的高深教育,它只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共同教育。大学之道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这就是要求所有人应该在大学内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这种共同的教育即人文教育。他认为现代大学只有发展共同教育才能符合大学之道,因为只有这种共同教育才能沟通不同科系、不同专业的人,从而建立大学所有师生的共同文化语言,并通过这种教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因此他进而指出,这种共同教育的内容必须属于永恒学习的范畴,它不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的特殊问题,而是人类之为人类永远需要探讨的永恒内容和永恒问题,即所谓的共同人性。现代大学正是通过共同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生获取和掌握这一人类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并通过这样的共同教育,不仅奠定一所大学的共同文化基础,而且是奠定美国现代社会的共同文化基础,打造美国文化共同体。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其目的唯在发掘人性,使人性达到完善的境界,其目的是人性,而不是人力。可见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于普遍人性的共同教育。我们要突出强调人文教育,就是为了强调人与人之间在专业学科的不同之外,还有共同的东西,也就是人类精神中那些永恒不变的价值。在变化成为人类信仰价值形态的现代社会,在一个越来越个体化,利益越来越分散的时代,通过人文教育来告诉学生,这个世界还具有不变的超物质的永恒价值。通过它,一个人可以与过去未来相接,建立人类与社会的共识,这就是人文教育的核心。我们现在的大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正是因为缺少这样的核心,而需要重建。
因此,我们大学的人文教育必须根据构建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而设置课程,并通过有核心价值的人文教育课程使学生建立共同的价值,实现精神成人。那么,哪些內容应成为我们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首先,中国的大学必须根植中国文明的深处,必须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地,成为承载历史与现代的桥梁,因此,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籍的阅读,应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普遍和永恒价值。中国文化讲孔子为万世之表,核心即是德性修养和人格的完善。这种德性修养是人之共性,是可以通过教育达到的。整个中国文化就是围绕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即人格问题而展开的,不一定人人都有曹植、李白之才,但人人一定要有尧舜之德。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中国文化的教育传统。其次,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我们要有开放的胸襟和宽广的视野,积极去吸纳接受世界的先进文化。如西方从古希腊传承下来的以理性、自由、民主、科学为核心价值的优秀文化。印度文化对人永恒生命的追求,对灵与肉和谐人生的向往等都具有普世主义和永恒价值,它们作为人类共有的价值,理应得到继承和普及。因此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梳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经典典籍,由此形成核心课程,并通过这样的核心课程,重塑中国文明的主体性,建构一个具有世界情怀的现代人格。据此,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由三个方面构成,即西方古代文化与文明、中国古代文化与文明、东方古代文化与文明。我们可以以这三个方面为纲,着重建设三门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即中国古代人文经典文献导读,西方古代人文经典文献导读,东方古代人文经典文献导读。我们之所以要把课程设置为导读,而不是一般的概论式文明史,是因为人类文明的精华就蕴含在经典典籍之中,你拥有了这些典籍也就获取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因此,我们要彻底改革原有的概论通史式的讲法,而以经典文献的深度阅读讨论为主,通过对经典文献文本的直接阅读讨论,使学生直接面对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通过学习浸染,了解和实现其价值标准,从而成为具有理性和负责精神的人类公民。
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会轻视科学教育,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必须与人文精神的进步相协调,我们的高等教育不能以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来削弱人文教育为代价,我们必须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两者相协调,同步发展,不让教育沦为可悲的经济工具。因此,重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成为中国大学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的历史必然。
[注释]
①(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5.
[参考文献]
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