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七个二教学思路,经过近年来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
七个二的教学思路
创新课程
创新情境
中图分类号:CA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3-0060-03
1前言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对学习也赋予了新的意义。首先,建构主义教学思路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不仅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而且是大多数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影响较为广泛;本课程实用性非常强,学好课程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教学形式单一。
(2)理论脱离实际、实训条件不够理想。
(3)没有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思路。
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创新进行探讨,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七个二教学思路。
2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创新一七个二的教学思路
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提供宽厚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职业学习和职业实践机会少,与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存在一定距离:而德国职教模式能针对职业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毕业后能够零距离上岗,但岗位针对性太强,转岗能力较弱。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借鉴德国职教模式,汲取这两种模式的精华。应聘请计算机企业的专家和在校的专业教师一起制定课程标准,确定工作典型任务。同时可聘请计算机企业的专家作兼职教师,把真实的职场环境带进课堂。这种以基于行动过程为导向的理念实施教学,以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目标,形成“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目标明确、过程清晰,不分场合、不论理实,教学互动、工学结合,有利于培养主动型、创新性和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人才。其特点是:
(1)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而不是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点、技能点或能力点。
(2)强调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3)课程开发时,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完整性”。
2,1两个导向:行动导向和实用导向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应充分体现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微机硬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这个教学模块上,教师应精心进行课堂设计:
(1)分组:2~3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2)教师预设硬件系统常见故障。
(3)组内讨论、检查、修复硬件系统故障。
(4)对不能检查、修复硬件系统故障的小组,教师应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找出原因,直到小组成员能检查、修复硬件系统故障为止。
(5)教师分析总结,归纳出硬件系统故障的原因,给出修复硬件系统故障的最佳方案。
(6)最后是评价: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组与组之间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处处体现以实用为导向的原则。例如:在“CPU识别和选购”这个教学模块上,就少讲或不讲CPU的内部结构、原理,只要求学生学会识别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CPU、掌握主要性能指标,并能按用户要求,正确、合理地选购CPU就行。
2,2两个结合:动静结合和理实结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相关理论或案例是静态的,而出现的故障多种多样,是动态的,即使是相同的故障其发生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教师仅仅静态地讲授理论或分析案例,学生是很难排除计算机故障的,因此教师应通过不同案例的分析、讲解,甚至故意设置故障,让学生来分析、解决,从而让学生在听、看、练的动静结合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维修技能。
同时,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一味地课堂讲授,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只能局限在抽象的理论之中,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脱节,当遇到具体的软硬件故障时,学生放不开手脚、不敢动手,即使敢于动手,由于缺乏实训,也会操作不当,这样不但没有排除故障,反而带来更大的软硬件故障,所以应理实结合、边讲边练,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在讲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技能。
2,3两种情境;实物情境和实景情境
情景,以景为基础,以景为媒介,来激起情感或激发兴趣;情境,个体行动时所处的特殊背景(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因素)。正所谓:无我之“境”谓之“景”,有我之“景”谓之“境”。
对于低年纪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如果第一次课在教室上,从计算机的发展讲授到各种硬件的内部结构、组成原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仅凭想象就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次课应安排学生参观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将各种机器及相关硬件按历史、种类等分类,学生通过参观学习,从了解一个硬件到了解一台机器,从了解一台机器到了解整个计算机的发展史,整个教学过程在现场参观、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堂回答,并给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研究中完成。这样通过实物情境与实景情境结合的讨论式、研究性的教学思路,加上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示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2,4两种环境:普通环境和强化环境
由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实用性,基本上都是以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整个教学环节的大部分应放在实训室完成。以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拆卸、组装计算机硬件时,如果担心硬件损坏率比较大,就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只看不做的教学方式,保证不了学生的动手机会,这样不仅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好,而且教学目的也很难达到。针对这样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院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室硬件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采用先虚拟、后实作,先普通、后强化的教与学模式,也就是先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拆卸、组装出一台计算机,并且在练习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操作步骤提醒、错误警告,通过多次虚拟练习、教师示范,并在实训前再次强调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机上操作;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先从淘汰或旧机器上操作,教师通过反复讲解、反复操作、多次练习后,学生 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提高,拆卸、组装的要领完全能够掌握,然后让学生在新的计算机上练习。这样通过普通环境与强化环境相结合,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沉着、冷静观察、维护计算机部件的能力。
2,5两个合作:团队合作和校企合作
2,5,1团队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紧密合作,共同创造稳定的校内实训环境,逐步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和维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为了达到更好的实训效果,实训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任命组长,组长负责整个工作任务的上传下达,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因为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属于服务行业,不仅直接服务于计算机用户,而且服务于计算机生产商与销售商。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针对某个硬件的某项简单维修对每个从业人员来说并不困难,但要钻研某项新的维修技术或进行大批量的设备维修。从业人员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分成若干工作组,实训时小组内互相协作、互查互助,小组间互相竞争与学习,每次实训评出最佳小组,最佳实训机器,来促进学生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2,5,2校企合作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打造一支高效有力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很有必要。
(1)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走出去,下企业锻炼,努力使教师成为既懂理论,又懂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2)把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请进来全程参与课程开发和建设,还可以适当安排时间请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到学院开办讲座,讲授计算机软硬件采购、销售技巧。
(3)注意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不仅能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通过与计算机企业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下学习、锻炼,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
2,6两种调研:网上调研和市场调研
针对计算机软硬件日新月异的特点,如果仅仅满足于书本上教学,其教学内容必然会严重滞后。应由课程负责人或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最新资料,自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新教材;如果时间上不允许。可以从网上补充最新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和硬件知识,整理、编写出与计算机最新发展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讲义作为校本教材,努力建设适合高职学生的项目化精品教材。
另外,任课老师应适当安排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当地的电脑市场去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把握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职业的最新状况、迎接现今IT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通过市场调研,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通过接触社会,与人沟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2,7两种创新:环境创新和技能创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学习领域会慢慢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硬件的组装与维修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好奇,还有的学生对整个系统维护探新,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教师应因材施教,营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创新环境。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争论、交流、发表自己意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个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不应简单否定,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学院内建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创业基地,基地负责学院的计算机维护、维修任务,使学生在创业基地得以锻炼、发展,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
事实证明,效果明显,计算机G0411班的学生毕业后开办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司,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吸收了计算机G5411班的学生实习实训,形成了“我与学院共发展”的可喜局面。
3结束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特点鲜明,软硬件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对学习也赋予了新的意义。如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建构主义的思想,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关键词:建构主义
七个二的教学思路
创新课程
创新情境
中图分类号:CA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10)03-0060-03
1前言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对学习也赋予了新的意义。首先,建构主义教学思路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不仅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而且是大多数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影响较为广泛;本课程实用性非常强,学好课程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教学形式单一。
(2)理论脱离实际、实训条件不够理想。
(3)没有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思路。
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创新进行探讨,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的七个二教学思路。
2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创新一七个二的教学思路
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提供宽厚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职业学习和职业实践机会少,与就业岗位能力要求存在一定距离:而德国职教模式能针对职业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毕业后能够零距离上岗,但岗位针对性太强,转岗能力较弱。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借鉴德国职教模式,汲取这两种模式的精华。应聘请计算机企业的专家和在校的专业教师一起制定课程标准,确定工作典型任务。同时可聘请计算机企业的专家作兼职教师,把真实的职场环境带进课堂。这种以基于行动过程为导向的理念实施教学,以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目标,形成“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目标明确、过程清晰,不分场合、不论理实,教学互动、工学结合,有利于培养主动型、创新性和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职业人才。其特点是:
(1)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而不是缺乏有机联系的知识点、技能点或能力点。
(2)强调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3)课程开发时,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而不是“学科完整性”。
2,1两个导向:行动导向和实用导向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应充分体现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微机硬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这个教学模块上,教师应精心进行课堂设计:
(1)分组:2~3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2)教师预设硬件系统常见故障。
(3)组内讨论、检查、修复硬件系统故障。
(4)对不能检查、修复硬件系统故障的小组,教师应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找出原因,直到小组成员能检查、修复硬件系统故障为止。
(5)教师分析总结,归纳出硬件系统故障的原因,给出修复硬件系统故障的最佳方案。
(6)最后是评价: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组与组之间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处处体现以实用为导向的原则。例如:在“CPU识别和选购”这个教学模块上,就少讲或不讲CPU的内部结构、原理,只要求学生学会识别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CPU、掌握主要性能指标,并能按用户要求,正确、合理地选购CPU就行。
2,2两个结合:动静结合和理实结合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相关理论或案例是静态的,而出现的故障多种多样,是动态的,即使是相同的故障其发生的原因也可能不同,教师仅仅静态地讲授理论或分析案例,学生是很难排除计算机故障的,因此教师应通过不同案例的分析、讲解,甚至故意设置故障,让学生来分析、解决,从而让学生在听、看、练的动静结合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维修技能。
同时,计算机软、硬件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一味地课堂讲授,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只能局限在抽象的理论之中,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脱节,当遇到具体的软硬件故障时,学生放不开手脚、不敢动手,即使敢于动手,由于缺乏实训,也会操作不当,这样不但没有排除故障,反而带来更大的软硬件故障,所以应理实结合、边讲边练,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在讲的过程中学习理论,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技能。
2,3两种情境;实物情境和实景情境
情景,以景为基础,以景为媒介,来激起情感或激发兴趣;情境,个体行动时所处的特殊背景(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因素)。正所谓:无我之“境”谓之“景”,有我之“景”谓之“境”。
对于低年纪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如果第一次课在教室上,从计算机的发展讲授到各种硬件的内部结构、组成原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仅凭想象就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次课应安排学生参观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将各种机器及相关硬件按历史、种类等分类,学生通过参观学习,从了解一个硬件到了解一台机器,从了解一台机器到了解整个计算机的发展史,整个教学过程在现场参观、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堂回答,并给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研究中完成。这样通过实物情境与实景情境结合的讨论式、研究性的教学思路,加上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示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2,4两种环境:普通环境和强化环境
由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实用性,基本上都是以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整个教学环节的大部分应放在实训室完成。以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拆卸、组装计算机硬件时,如果担心硬件损坏率比较大,就采用教师示范,学生只看不做的教学方式,保证不了学生的动手机会,这样不仅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好,而且教学目的也很难达到。针对这样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学院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室硬件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采用先虚拟、后实作,先普通、后强化的教与学模式,也就是先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拆卸、组装出一台计算机,并且在练习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操作步骤提醒、错误警告,通过多次虚拟练习、教师示范,并在实训前再次强调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机上操作;另外也可以让学生先从淘汰或旧机器上操作,教师通过反复讲解、反复操作、多次练习后,学生 的实践动手能力逐步提高,拆卸、组装的要领完全能够掌握,然后让学生在新的计算机上练习。这样通过普通环境与强化环境相结合,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沉着、冷静观察、维护计算机部件的能力。
2,5两个合作:团队合作和校企合作
2,5,1团队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紧密合作,共同创造稳定的校内实训环境,逐步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和维护,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为了达到更好的实训效果,实训时可以将学生分组并任命组长,组长负责整个工作任务的上传下达,以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因为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属于服务行业,不仅直接服务于计算机用户,而且服务于计算机生产商与销售商。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针对某个硬件的某项简单维修对每个从业人员来说并不困难,但要钻研某项新的维修技术或进行大批量的设备维修。从业人员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分成若干工作组,实训时小组内互相协作、互查互助,小组间互相竞争与学习,每次实训评出最佳小组,最佳实训机器,来促进学生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2,5,2校企合作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打造一支高效有力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很有必要。
(1)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走出去,下企业锻炼,努力使教师成为既懂理论,又懂技能的双师型教师。
(2)把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请进来全程参与课程开发和建设,还可以适当安排时间请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到学院开办讲座,讲授计算机软硬件采购、销售技巧。
(3)注意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不仅能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通过与计算机企业建立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下学习、锻炼,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
2,6两种调研:网上调研和市场调研
针对计算机软硬件日新月异的特点,如果仅仅满足于书本上教学,其教学内容必然会严重滞后。应由课程负责人或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市场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最新资料,自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新教材;如果时间上不允许。可以从网上补充最新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和硬件知识,整理、编写出与计算机最新发展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讲义作为校本教材,努力建设适合高职学生的项目化精品教材。
另外,任课老师应适当安排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当地的电脑市场去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把握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职业的最新状况、迎接现今IT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通过市场调研,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通过接触社会,与人沟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2,7两种创新:环境创新和技能创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学习领域会慢慢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硬件的组装与维修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好奇,还有的学生对整个系统维护探新,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教师应因材施教,营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创新环境。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技能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争论、交流、发表自己意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个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不应简单否定,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学院内建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创业基地,基地负责学院的计算机维护、维修任务,使学生在创业基地得以锻炼、发展,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自信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
事实证明,效果明显,计算机G0411班的学生毕业后开办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司,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吸收了计算机G5411班的学生实习实训,形成了“我与学院共发展”的可喜局面。
3结束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特点鲜明,软硬件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对学习也赋予了新的意义。如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建构主义的思想,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