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理构建体育课的健康适能性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体育教学现状、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不足和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适能为指导思想,以育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推进当前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健康适能 终身体育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全新的定义。由于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高级阶段,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几年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的新观点,以及十几年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搞好高校体育,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终身体育,需要完成两个突破,即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和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只有实现这两个突破,才能使体育教育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从而最终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大学生心中的体育改革是怎样的?大学生如何看待体育与健康适能?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法学院学生200人、民商法学院学生120人、刑事司法学院学生160人。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女生130人,男生110人。
  2.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书籍和论文。
  二、分析现状与教学改革的完善
  (一)分析现状
  1.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设相应的课程,以达到对其身体健康适能的标准
  (1)我们根据问卷调查,高校学生每周主动参加三次以上训练的人数:女生不到20%,男生不到35%,并且他们的锻炼时间短。另外还有32%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不足30分钟,这表明大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非常低。这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适能的指导思想相差甚远。因此,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达到健康适能是我们学院体育改革的首要问题。
  (2)目前高校体育课的结构比较单一,体育课教学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体育课的内容比较枯燥,被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有些教师把体育课上成“达标课”,一上课就是800米、1000米等跑步项目,并且球类项目内容单一,始终以考试为目的,学生当然对这样的体育课望而却步;二是教师本身运动技能不过关,使有限的教学内容更加单调、枯燥;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改革较早的高校很早就实施学生选内容、选教师的教学模式,而我们学院则是以传统、老套的教学内容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体育课达不到健康适能的要求。
  2.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没有认真端正体育课的态度
  根据调查过程和结果分析,高校学生有68%的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他们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其中还有18%的学生害怕上体育课。这些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足,没有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情感、兴趣培养,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这些问题应归属于体育隐性课程。我们的教学应该加强隐性课程的教学,以隐性促进显性。
  当然,造成这种局面,并不完全是学生的错误。首先我们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学生不明白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其次,部分教师本身业务能力较差,示范动作不规范甚至不会示范,学生不能全面了解该运动项目的技术和内涵,从而失去了对该运动项目的兴趣,无法激发体育锻炼的激情。
  3.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认识滞后、教学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和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并且课时数不足
  (1)传统高校体育以掌握“三基”和增强体质为主要目标,过分强调技术规格和运动能力,使学校体育变成了某些竞技项目运动训练的缩影。而且,学校体育的这种功能重复体现在小、中、大学,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学生对这样的上课方式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健康、快乐地上好体育课。
  (2)体育课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他们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而体育课内容往往把一些单个运动项目的技术要领、不系统的体育常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体系形成一种误解,这也造成了目前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不求甚解,进而不能领略到体育内涵。
  (3)体育理论教学方法延续以往的书本式的教学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大学生对枯燥的内容和书本式的教学不感兴趣。这里存在着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原因,许多学校在专门的教室和配套设施上明显不足,而教师使用设备的能力以及教材选用和开发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体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4)体育教师过分强调课堂结构。目前高校体育教学部规定在课上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地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5)体育教师有许多旧的习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许多教师在常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导致体育教师思维方式的束缚,使自己陷入“死”的条框中,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教学的准备部分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教学内容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教育作用。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选择上,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
  三、教学改革的完善
  通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体育教学存在许多弊端,为了适应学院的快速发展以及将来本科院校的评估,我们的体育教学必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并且使之逐步完善,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人为本
  由于目前全校体育教学只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必修课,而以后的体育课进行自由选修,学院对此没有硬性规定,导致绝大多数本科生的体育课完不成教育部规定的144课时,笔者根据对其他体育教学改革较完善的兄弟院校的考察和从本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学院保证本科生完成教育部规定的体育教学144课时。
  2.减少体育必修课的课时,增加选修课的课时,建议教务处根据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结合我们学院的实际,在本科的体育课设置上,为大一设置体育必修课,大二、三进行主选自己喜欢的项目,大四进行副选,选择自己较喜欢的项目。主选课和副选课必须选择,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3.教师在第一学期的必修课全面向学生介绍各种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武术的技术要领,使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于在大二、三进行主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4.根据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教务处在体育课的主选课和副选课的上课时间安排上,可以根据学生选修课的内容和学生所在班级统筹安排上课时间,并且对每项选修课的上课学生数量进行规定。
  以上几条要求教师对各种运动项目的技能必须全面掌握,并且要求突出重点项目。
  (二)注重对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
  1.教师在上课期间进行有技能的体育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是快乐且有趣的。体育教学应洋溢着快乐的学习气氛,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乐于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此外,体育教学效果应延伸至生活中,对学生形成持续的影响。
  2.学生必须有所得。有效的体育教学必须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成长,除了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还应能欣赏其他人的表现,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有效的体育教学应让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方面都有所成长。
  3.学生能培养运动的兴趣与习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借由体育课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课余时间能自行从事体育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以确保良好的体魄。
  4.快乐教学环境的建构。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展现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与活力,对学生的参与、进步及努力给予鼓励,不对学生的表现作比较,且不做负面的批评,协助学生驱除学习某种技能的恐惧心理,教师表现出热忱与积极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表达适当的期望,协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5.采取乐趣化的教学倾向。乐趣化的体育教学是我国体育教学推展的方向。乐趣化体育教学在于提供学习者的乐趣,重视学生的满足感及自我的成就感。通过教师多样化、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启发学生自发学习,进而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实施乐趣化教学的方法,增加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时间,减少管理等待时间,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与教法,教学步骤精细、循序渐进,变化情景,增加兴趣性与挑战性,弹性运用器材设备等。
  (三)破除传统教学观念
  1.笔者认为,高校目前的体育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又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各高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又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这样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要更新,既要考虑高素质人才知识的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文化层次。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把培养终身体育健康习惯作为目标。高校体育应该增加非竞技运动项目、个人运动项目、毕业后易于坚持锻炼的运动项目(即不受年龄、运动负荷限制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适宜职业需要的体能项目,使学生掌握一两项专长的健身手段,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让体育是一种习惯,不是仪式,体育在体育课中,更要在生活中。高校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应多样化。
  3.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培养和发掘学生运动兴趣为目的的、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思维模式,其主要表现就是能够使广大学生在运动中充分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具体而言就是充分的运动感、放大的空间感、人际交流的自由感、掌握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对新运动体验的满足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创造性地运用一些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1)教学内容的准备上,充分利用信息差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广大学生体会到独立完成技术动作的满足感。教师要确立明确、集中、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模表的确立,既要明确,又不可搞“一刀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范围内灵活波动,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有可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教学内容的实施上,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通过运用新颖、多样、有效的教学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做到共娱共乐,在学生出现技术上的错误时,教师要尽量运用“无错”原则,积极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帮助学生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应做到及时准确,并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并有利于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从而起到强化运动兴趣的作用。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态度、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作出不同的评价,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体育教师灵活调整课堂结构,使学生充分利用思维和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课堂结构以三部分结构形式进行:准备部分:引导阶段激发兴趣。基本部分: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恢复与结束部分:恢复身心,调整小结。
  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相结合,使练习按照一定顺序连续进行,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而不分阶段的顺序式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既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地转换,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静宜,《体疗康复》[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 伊·琼·谢波德,《体质评价—原理实践和应用》,文化教育出版社,1993
  [3] 陈明达,《实用体质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正> 百合是一种鲜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地下鳞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淀粉,具有滋补作用。既可药用,又能够食用。百合的适应性强,极耐旱,怕水渍,在温暖和冷凉地区均能
期刊
为解决好三峡船闸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借鉴葛州坝船闸的实践经验,在重点调研葛洲坝船闸运行管理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三峡船闸的引航道口门位置,引航道尺度,船闸水力
“十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改革?本文对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进行了理性分析,特别对国有企业 若干深层矛盾解决得如何,还有什么突
缺省模式神经网络(default—modenetwork,DMN)是在脑处于静息状态下相互联系的、维持健康代谢活动的若干脑区组成的系统,与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AD等有重要联系。研究发现AD患者A
中国古代法律多以"妖言"罪名钳制思想,严厉打击妄言天命行为.唐律将其区分为涉及国运休咎和人命休咎两大方面.宋代"妖言"罪名内涵扩大,北宋早期禁"夜聚晓散",后期禁"吃菜事魔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情感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原则、愉快教学原则、严与爱相结合的原则,并对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
从“是”能否推出“应当”的休谟问题,经一些西方哲学家的论证,变成价值判断决不能从事实判断中推导出来的休谟法则,对此也有西方和我国的研究者不予赞同。可他们的立论大都经不起仔细推敲。依我之见,休谟问题乃是一个虚假的问题,因为“应当”不是由于有“是”,而是由于有“可以”才被提出的。
中小企业生于市场,长于市场,贴近市场,主要依托市场力量求得发展,其运行也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市场中介组织成为促进与调节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从理论上讲,市场中介组
从文克尔地基上平板弯曲的微分方程出发,建立四边自由矩形平板弯曲差分方程来替代精确的偏微分方程进行位移求解,进而建立地基反力、内力的差分计算公式。
脂肪组织储存甘油三酯等中性脂质,维持能量平衡,在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研究中备受关注,脂肪细胞内油滴也被看成是具有活跃功能的细胞器。众所周之,哺乳动物白色脂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