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索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变化,分析持续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阴道镜下活检且高危HPV感染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VIN组30例、SIL组30例、对照组(宫颈活检正常)30例,经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HPV是否转阴分为HPV持续感染组(27)和HPV转阴组(63例).所有患者于人组时及随访6个月后行HPV检测,并于人组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不同病
【机 构】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1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外阴上皮内瘤变(VIN)、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变化,分析持续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20年10月在本院行阴道镜下活检且高危HPV感染患者90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VIN组30例、SIL组30例、对照组(宫颈活检正常)30例,经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根据HPV是否转阴分为HPV持续感染组(27)和HPV转阴组(63例).所有患者于人组时及随访6个月后行HPV检测,并于人组时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分析不同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差异,分析HPV持续感染及转阴者阴道微生态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持续性HPV感染的可能因素.结果:VIN组和SIL组滴虫性阴道炎(TV)、细菌性阴道病(BV)及乳酸杆菌减少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持续性HPV感染率VIN组(43.3%)、SIL组(36.7%)、对照组(10.0%)依次降低(P<0.05).HPV持续感染者TV、BV及乳酸杆菌减少发生率高于HPV转阴者(P<0.05).BV及乳酸杆菌减少是HPV持续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VIN及SIL患者均存在阴道微生态失衡情况,且持续HPV感染率较高,持续性HPV感染者阴道微生态处于失衡状态,与BV及乳酸杆菌减少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后产后出血对患者应激反应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60例相关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组(n=30)和子宫动脉结扎组(n=30).观察两组止血效果,比较两组术前3d和术后7d时血清醛固酮(AL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应激反应因子水平,术后3、6个月时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卵巢储备功能指标.
目的:探究孕中期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ibin-A)联合检测预测母婴不良妊娠结局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产前检查的6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均于孕中期检测血清AFP、β-HCG、uE3和Inhibin-A水平,评估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效能.结果:600例中,发生不良孕产结局34例(5.7%),不良围产儿21例(3.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血清AFP、β-HCG、Inhibin-A水平升高,uE3下降(
目的:分析晚期妊娠孕妇宫颈前角(ACA)及宫颈长度(CL)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2020年12月于本院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妇221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早产组42例与足月产组179例,均行超声测量ACA及CL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ACA联合CL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效能.结果:早产组CL(25.8±7.0mm)小于足月产组(32.4±10.6mm),ACA(115.3±10.2)°大于足月产组的(105.3±11.5)°(均 P<0.001).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