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生物科学的不断发展,对生物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生物科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要相应做出改变。如今,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塑造科研与创新意识,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经过实践,探索出一条较为科学的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创造良好学术氛围。
【关键词】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摸索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品质的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依赖于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开发能力。如何培养大批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大批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本科生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可见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质,使之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外高校的科研训练开始较早,国内高校近年来也陆续开设了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但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领域等多方面问题,在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的过程中,应从多种途径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等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高校本科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是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不应完全以第二课堂形式的来完成,事实证明,课外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存在盲目、短期、不系统的弊端。应真正将科研引入课堂,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应该提前,贯穿到大学教学的整个环节中,这自然涉及课程教学中渗透科研素质培养问题。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课堂上多教师教授理论,并在讲述知识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问题,剩余的少数时间给学生来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科研水平,在授课过程中找到课程与科研之间的关联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抓住与课程学习有关的科研基础环节强化训练,突出和强化对科研基本功、学术规范的传授和培养。
二、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是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统中重要传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将实验课与理论教学逐步分离,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其次,逐步实现统一的实验课程体系,如生物工程大实验等,使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逐步脱离并形成独立的课程内容。再次,建立开放实验室,明确开放实验室的内容及工作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实行全程导师制,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践教学,形成“集中、分散结合,就业、深造并重”的专业教学实习格局,主要有野外实习和专业实习。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应用性人才必不可少的场所,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条件,极大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挑战性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对每个实验都做出总结,不论成功或失败,都要找出原因,让学生对实验提出改进建议,或许不一定合理,但可以激发学生挑战书本、体现自我的潜力。
三、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创造良好学术氛围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议,教师和学校教研组可自己组织一些交流活动,也可以聘请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此方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兴趣,以活跃思想,提高能力。
科研素质包括与科研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并体现为结合在大学生身上的研究方法、研究习惯、研究态度,以及研究意识、心理素质等。使其个性品质得到锻炼,科研态度、工作作风、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2]王庆华,李顺兴.师范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方法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2):137-140.
[3]占梅英.高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途径探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11):10-13.
【关键词】生物科学;人才培养;摸索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品质的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依赖于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开发能力。如何培养大批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如何培养大批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本科生应“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可见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质,使之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是实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外高校的科研训练开始较早,国内高校近年来也陆续开设了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但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领域等多方面问题,在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的过程中,应从多种途径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等循序渐进,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对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
高校本科教育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是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不应完全以第二课堂形式的来完成,事实证明,课外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存在盲目、短期、不系统的弊端。应真正将科研引入课堂,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应该提前,贯穿到大学教学的整个环节中,这自然涉及课程教学中渗透科研素质培养问题。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课堂上多教师教授理论,并在讲述知识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一些问题,剩余的少数时间给学生来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科研水平,在授课过程中找到课程与科研之间的关联性,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抓住与课程学习有关的科研基础环节强化训练,突出和强化对科研基本功、学术规范的传授和培养。
二、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践教学是生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统中重要传统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首先,将实验课与理论教学逐步分离,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其次,逐步实现统一的实验课程体系,如生物工程大实验等,使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逐步脱离并形成独立的课程内容。再次,建立开放实验室,明确开放实验室的内容及工作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实行全程导师制,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践教学,形成“集中、分散结合,就业、深造并重”的专业教学实习格局,主要有野外实习和专业实习。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应用性人才必不可少的场所,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实习创造良好条件,极大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学生挑战性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对每个实验都做出总结,不论成功或失败,都要找出原因,让学生对实验提出改进建议,或许不一定合理,但可以激发学生挑战书本、体现自我的潜力。
三、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创造良好学术氛围
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议,教师和学校教研组可自己组织一些交流活动,也可以聘请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此方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兴趣,以活跃思想,提高能力。
科研素质包括与科研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并体现为结合在大学生身上的研究方法、研究习惯、研究态度,以及研究意识、心理素质等。使其个性品质得到锻炼,科研态度、工作作风、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得到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2]王庆华,李顺兴.师范院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方法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2):137-140.
[3]占梅英.高校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途径探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