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5O年代中后期起,江西省组织开展了对都昌、湖口一带民间青阳腔的挖掘、革新工作,并把它作为主要的声腔纳入打造江西特色剧种—赣剧的工作中。这一革新采用了青阳腔遍行天下的秘诀,在剧班和唱腔方面对民间青阳腔和其他文人剧作进行重新的改调歌之,使其在审美上重新回归传奇抒情美的传统。
关键词 :赣剧;青阳腔;创新发展
一、青阳腔的历史与渊源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以乐平、为徽、青阳”。汤氏提到的“变以乐平、为徽、青阳”。这说明在嘉靖年间。出现了由弋阳腔变化而来的“乐平”“徽州”“青阳”诸腔。明·沈宠绥在《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中叙述明代声腔流變状况提到南戏声腔时说:“腔则有‘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四平’、‘乐平’、‘太平’之殊派”。清·万历年间王骥德在《曲律·论腔调第十》中记载:“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鸟’、‘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角什之二、三。”日本昭和十七年一月《东方学报》京都第二册第四号上,刊登了付芸子的《释滚调》,于是才发现了青阳滚调之说确有其据,从而承认了青阳腔的存在。冯其庸在为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一书撰写的序中写到:“一九五六年于湖口、都昌发现的青阳腔,使我们找到了弋阳腔的变种。”嘉、隆、万年间,当青阳腔正处黄金时代,首先经水路由徽商带进湖口,经湖口又流入都昌、星子。清代中叶又传进彭泽和瑞昌、直至吉安、赣州都是其流传范围。流进湖口、都昌的青阳腔发展相当快、农村群众学唱风气很盛,手抄剧本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甚至习惯做为学习文化的识字课本。他们还把青阳腔的演出,与当地民风习俗、民间宗教,紧密地交融在一起,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他们不仅在农闲时要唱戏,丰收时要唱戏,还有结婚、生子、洗三、满月、周岁、生日、祝寿、庙会、做屋上梁,发展到现代,节庆、参军、升学、典基、开业等等都
得搭台唱戏,群众把唱戏做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他们认为:只有唱戏才能表达美好的祝愿;只有唱戏才能抒发心中的喜悦;只有唱戏才会增强相互的友谊:只有唱戏才是团结鼓劲的象征。这种习俗世代相传至今,从而形成了具有鄱阳湖畔人民热爱戏曲文化、崇尚戏曲文化的一种特色文化现象。
二、 青阳腔的革新之路
青阳腔作为打造赣剧的特色声腔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同时,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特殊境遇及外在的戏曲改革大气候使得它不能不做必要的革新。为此,省文化局和赣剧院对青阳腔的继承和发展制定了分两步走的方针政策:从1960年到1962年,是挖掘、记录、整理、传授阶段;从1962年开始到“文革”前,将重点移向一边继承,一边革新的阶段。戏剧家黄文锡参与了青阳腔传承和革新工作,他把传承阶段的工作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剧本纪录。第二,音乐整理。从纪录的32个剧目的曲谱中,整理出各种曲牌近600首,综合多种分类法的优点。‘以调式色彩近似,某些共同乐句使用相同等方面结合,采取曲牌分别归类的方法,一则考虑到行当的不同唱法,再则考虑到感情的相对表现内容进行分类’,将高调曲牌、横直曲牌、与锣鼓音乐统一分成十四个部类,编成《赣剧青阳腔曲牌音乐汇编》,于一九六二年五月刊印;第三,表演程式纪录。将青阳腔传统表演程式的重要组合,都予以摄影纪录,并连脸谱、服装等,亦曾绘图保存,第四,剧目教学。以老艺人内部观摩演出与实际教学两种方式交错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传承阶段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尊重传统的特点。青阳腔的革新之路则重复了它发生时风靡天下的长处:改调歌之。弋阳腔能够风靡天下的自身条件是:“首先,青阳腔除了自己的剧目以外,对昆腔等的传奇剧本,是可以‘改歌之’(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移植上演的青阳腔在‘改调歌之’的过程中,为了使难解的曲文让观众理解,还插人通俗的韵文、散文,发展了加‘滚’的表现手法,这就更易于得到群众的欢迎,反过来促成它的流传与生根。其次,青阳腔在唱曲时,继承并发展了南戏的那种‘顺口可歌’的‘随心令’特点。再次,青阳腔可以‘错用乡语’,也就是采用方言土语,因此,‘四方土客喜闻之’(顾启元《客座赘语》)。方言土语的运用必然导致与当地语音结合,使声腔发生地方化的衍变。”余从先生对青阳腔的概括同样适用于青阳腔。在新的时代境遇下,赣剧青阳腔重新起用了这一方式,并且城市化的生存境遇与文化人的参与而使其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三、总结及展望
赣剧青阳腔是在打造赣剧的实际需要和建国后戏曲改革的氛围中造就的,是在抢救来自农村的古老戏曲遗产基础上由文化人重新组织的开发利用,它的成果实际上构成了青阳腔发展史上新的资源,与民间青阳腔在审美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审美的区别之外,赣剧青阳腔的变革同时也是对民间青阳腔的重建。在民间青阳腔着浓重的乡土气息,体现着乡民对世界和人生的纯朴想象,与他们的娱乐生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连,正如英国戏剧家布鲁克所说:“在农村的戏场上,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一声锣鼓开始,乐师、演员和观众就开始分享同一个世界。他们众口一词。第一个动作、第一个姿势就创造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而且从那一点往后,所有的故事都在同样的节奏中发展。”进人城市以后,欣赏群体发生了改变,以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群体为主。演出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非镜框式舞台演出变为镜框式舞台演出。于是,它的身份也在发生悄悄的嬗变,转变为都市艺术的一种。
参考文献 :
[1]毛礼镁.赣剧五十年艺术革新纪实[J].江西文艺史料,第二十一辑,137.
[2]余从.戏曲声腔剧种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23.
[3]路应昆.高腔与川剧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258.
关键词 :赣剧;青阳腔;创新发展
一、青阳腔的历史与渊源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以乐平、为徽、青阳”。汤氏提到的“变以乐平、为徽、青阳”。这说明在嘉靖年间。出现了由弋阳腔变化而来的“乐平”“徽州”“青阳”诸腔。明·沈宠绥在《度曲须知·曲运隆衰》中叙述明代声腔流變状况提到南戏声腔时说:“腔则有‘海盐’、‘义乌’、‘弋阳’、‘青阳’、‘四平’、‘乐平’、‘太平’之殊派”。清·万历年间王骥德在《曲律·论腔调第十》中记载:“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鸟’、‘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角什之二、三。”日本昭和十七年一月《东方学报》京都第二册第四号上,刊登了付芸子的《释滚调》,于是才发现了青阳滚调之说确有其据,从而承认了青阳腔的存在。冯其庸在为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一书撰写的序中写到:“一九五六年于湖口、都昌发现的青阳腔,使我们找到了弋阳腔的变种。”嘉、隆、万年间,当青阳腔正处黄金时代,首先经水路由徽商带进湖口,经湖口又流入都昌、星子。清代中叶又传进彭泽和瑞昌、直至吉安、赣州都是其流传范围。流进湖口、都昌的青阳腔发展相当快、农村群众学唱风气很盛,手抄剧本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甚至习惯做为学习文化的识字课本。他们还把青阳腔的演出,与当地民风习俗、民间宗教,紧密地交融在一起,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他们不仅在农闲时要唱戏,丰收时要唱戏,还有结婚、生子、洗三、满月、周岁、生日、祝寿、庙会、做屋上梁,发展到现代,节庆、参军、升学、典基、开业等等都
得搭台唱戏,群众把唱戏做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大事。他们认为:只有唱戏才能表达美好的祝愿;只有唱戏才能抒发心中的喜悦;只有唱戏才会增强相互的友谊:只有唱戏才是团结鼓劲的象征。这种习俗世代相传至今,从而形成了具有鄱阳湖畔人民热爱戏曲文化、崇尚戏曲文化的一种特色文化现象。
二、 青阳腔的革新之路
青阳腔作为打造赣剧的特色声腔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同时,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特殊境遇及外在的戏曲改革大气候使得它不能不做必要的革新。为此,省文化局和赣剧院对青阳腔的继承和发展制定了分两步走的方针政策:从1960年到1962年,是挖掘、记录、整理、传授阶段;从1962年开始到“文革”前,将重点移向一边继承,一边革新的阶段。戏剧家黄文锡参与了青阳腔传承和革新工作,他把传承阶段的工作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剧本纪录。第二,音乐整理。从纪录的32个剧目的曲谱中,整理出各种曲牌近600首,综合多种分类法的优点。‘以调式色彩近似,某些共同乐句使用相同等方面结合,采取曲牌分别归类的方法,一则考虑到行当的不同唱法,再则考虑到感情的相对表现内容进行分类’,将高调曲牌、横直曲牌、与锣鼓音乐统一分成十四个部类,编成《赣剧青阳腔曲牌音乐汇编》,于一九六二年五月刊印;第三,表演程式纪录。将青阳腔传统表演程式的重要组合,都予以摄影纪录,并连脸谱、服装等,亦曾绘图保存,第四,剧目教学。以老艺人内部观摩演出与实际教学两种方式交错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传承阶段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尊重传统的特点。青阳腔的革新之路则重复了它发生时风靡天下的长处:改调歌之。弋阳腔能够风靡天下的自身条件是:“首先,青阳腔除了自己的剧目以外,对昆腔等的传奇剧本,是可以‘改歌之’(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移植上演的青阳腔在‘改调歌之’的过程中,为了使难解的曲文让观众理解,还插人通俗的韵文、散文,发展了加‘滚’的表现手法,这就更易于得到群众的欢迎,反过来促成它的流传与生根。其次,青阳腔在唱曲时,继承并发展了南戏的那种‘顺口可歌’的‘随心令’特点。再次,青阳腔可以‘错用乡语’,也就是采用方言土语,因此,‘四方土客喜闻之’(顾启元《客座赘语》)。方言土语的运用必然导致与当地语音结合,使声腔发生地方化的衍变。”余从先生对青阳腔的概括同样适用于青阳腔。在新的时代境遇下,赣剧青阳腔重新起用了这一方式,并且城市化的生存境遇与文化人的参与而使其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三、总结及展望
赣剧青阳腔是在打造赣剧的实际需要和建国后戏曲改革的氛围中造就的,是在抢救来自农村的古老戏曲遗产基础上由文化人重新组织的开发利用,它的成果实际上构成了青阳腔发展史上新的资源,与民间青阳腔在审美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审美的区别之外,赣剧青阳腔的变革同时也是对民间青阳腔的重建。在民间青阳腔着浓重的乡土气息,体现着乡民对世界和人生的纯朴想象,与他们的娱乐生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连,正如英国戏剧家布鲁克所说:“在农村的戏场上,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一声锣鼓开始,乐师、演员和观众就开始分享同一个世界。他们众口一词。第一个动作、第一个姿势就创造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而且从那一点往后,所有的故事都在同样的节奏中发展。”进人城市以后,欣赏群体发生了改变,以小市民和知识分子群体为主。演出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由非镜框式舞台演出变为镜框式舞台演出。于是,它的身份也在发生悄悄的嬗变,转变为都市艺术的一种。
参考文献 :
[1]毛礼镁.赣剧五十年艺术革新纪实[J].江西文艺史料,第二十一辑,137.
[2]余从.戏曲声腔剧种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23.
[3]路应昆.高腔与川剧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