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攀枝花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行业2013年度典型人物、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特别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精品砚台及中华砚雕师评选专家委员、四川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工商联(省商会)执委、攀枝花市政协委员、攀枝花市仁和区政协委员、攀枝花市仁和区工商联(民间商会)副主席、“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深圳市工美文化创意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南昌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客座教授。
苴却砚石材产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金沙江畔的悬崖之上,因此地曾属云南苴却郡(今云南省永仁县)管辖,故而得名。苴却石材质温润细腻,所制之砚发墨如油,储墨不腐,耐磨益毫。在石品方面更是集四大名砚特色于一身,故深得文人雅士的钟爱。苴却石最大的特点是石品丰富,在国内砚材中实属罕见,除了人们较为熟知的石眼之外,苴却石还有燦若田黄的金黄膘、绿若碧玉的翠绿膘、黄绿相间的复合膘、多种色彩交汇融合的墨趣膘等上百种石品。这些石品构成了苴却石缤纷绚丽的彩色世界。因此,苴却砚又被人们赞誉为“中国彩砚”。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苴却石也是如此。不管再精美的石头,没有经过人的雕琢,终究不能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这里我们就简单谈一谈苴却砚的创作过程。苴却砚创作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因材施艺”,而“因材施艺”又都是围绕着苴却石的石品来进行的。苴却石的石品除石眼以外,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膘色纯净艳丽,无杂质,无杂色。膘的层次规整,厚薄均匀,呈水平状。这类材质就材料价值而言,属于稀少珍贵的一类,也是较容易辨别出石品优劣的一类。从创作而言,也相对较容易驾驭,设计构图时的随意性较大,有利于作者主观意识的表现。另一种是各种石品、石色相互交融,优劣共生且变化无常。这类材质就材料价值而言,很难界定其价值的高低,全凭个人感觉。就创作来讲,往往也是无规律可循,基本不可能用固定的构图和模式去创作,故在创作时全凭作者的综合素养。这类材质在创作中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常常给人以惊喜,但反过来说,创作失败的几率也相对较大。
以上两类材质,通过制砚者的妙思巧刻都可以成为艺术精品,但于我而言,我更偏爱用后一类材质进行创作。我觉得这类材质才能更好地体现苴却砚作品的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我曾以此类砚材创作过一方苴却砚《采莲图》,这方砚在创作完成后即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并荣获了该届博览会“百花杯”金奖。在此,我想就这方砚的创作心得和体会来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最初刚拿到这块砚料时,其坯形已成,这是一方比较普通的椭圆形规格坯。首先我看到坯体已被磨平的石面上膘色色彩丰富,且纹理变化多端,但整个基色调呈淡黄色,观之如千年陈宣般有古雅之气,比较适合刻古代题材作品。但遗憾的是石面上有两块形状各异的黑色,在黄膘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而且这两块黑色是和黄膘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无法将其铲掉。那怎么办呢?既无法去除,闲置在那里又明显是破坏画面的瑕疵。在多次对石头进行反复观察、思考和推敲之后,仍始终不得其法。又过了几天,当再次琢磨这块砚石时,忽然我眼前一亮:这两块黑色不正像是一正一侧的两个古代仕女发髻的形象吗?那就以古代仕女为主题吧!接着再往下看,一片不规则形态的浅绿色膘犹如一张张写意的荷叶,或半铺水面,或迎风摇曳。因我向来酷爱莲花,也读过一些与莲有关的古诗词,一瞬间,李白的《采莲曲》一下就浮现出来:“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于是,我决定以采莲图为主题进行创作。两块黑色化为两个坐在小船之上的仕女高耸的发髻,左边仕女侧头垂目,身边一小块绿膘巧刻为一个竹篮,里面盛满了刚采摘的莲花、莲蓬。右边仕女粉面微扬,手执团扇,服饰随风轻动,画面即刻鲜活。此时,我不禁由衷感叹:上天造物皆有缘由,原来这两个小黑块正是为此题材而生的!从构图上考虑,两个仕女一左一右,布局上太过平均,容易显得呆板。于是我在左边仕女旁又刻了一位少女,少女上方一块异形绿膘雕成少女手中轻举的一张荷叶,荷叶当伞,情趣顿生,即丰富了内容而又合乎情理。观此画面,似能听到采莲女在莲花荷叶间自由嬉戏,笑语吟吟……
因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也因石材中所有石品均被巧妙利用,故没有考虑砚堂、砚池的位置,而是将其当做砚盖来进行创作。在配砚底时,我特意选取了一块有多个石眼的材质做底。砚底做好后,一个个石眼如夏日水中的片片新荷,观之有清凉之意,故名《清暑图》,并且和砚盖的《采莲图》上下呼应,珠联璧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砚在制作过程中,较注重格调和品味的把握。在刀法的运用上尽量刻出古雅的韵味和气息,对于苴却砚的创作来说,这点也尤为重要。此砚是继我的《江山多娇》砚荣获苴却砚史上首个“百花杯”金奖后,再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花杯” 金奖的砚台,无论是对我还是对苴却砚行业来说,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苴却砚石材产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金沙江畔的悬崖之上,因此地曾属云南苴却郡(今云南省永仁县)管辖,故而得名。苴却石材质温润细腻,所制之砚发墨如油,储墨不腐,耐磨益毫。在石品方面更是集四大名砚特色于一身,故深得文人雅士的钟爱。苴却石最大的特点是石品丰富,在国内砚材中实属罕见,除了人们较为熟知的石眼之外,苴却石还有燦若田黄的金黄膘、绿若碧玉的翠绿膘、黄绿相间的复合膘、多种色彩交汇融合的墨趣膘等上百种石品。这些石品构成了苴却石缤纷绚丽的彩色世界。因此,苴却砚又被人们赞誉为“中国彩砚”。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苴却石也是如此。不管再精美的石头,没有经过人的雕琢,终究不能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这里我们就简单谈一谈苴却砚的创作过程。苴却砚创作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因材施艺”,而“因材施艺”又都是围绕着苴却石的石品来进行的。苴却石的石品除石眼以外,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膘色纯净艳丽,无杂质,无杂色。膘的层次规整,厚薄均匀,呈水平状。这类材质就材料价值而言,属于稀少珍贵的一类,也是较容易辨别出石品优劣的一类。从创作而言,也相对较容易驾驭,设计构图时的随意性较大,有利于作者主观意识的表现。另一种是各种石品、石色相互交融,优劣共生且变化无常。这类材质就材料价值而言,很难界定其价值的高低,全凭个人感觉。就创作来讲,往往也是无规律可循,基本不可能用固定的构图和模式去创作,故在创作时全凭作者的综合素养。这类材质在创作中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常常给人以惊喜,但反过来说,创作失败的几率也相对较大。
以上两类材质,通过制砚者的妙思巧刻都可以成为艺术精品,但于我而言,我更偏爱用后一类材质进行创作。我觉得这类材质才能更好地体现苴却砚作品的不可复制性和唯一性。我曾以此类砚材创作过一方苴却砚《采莲图》,这方砚在创作完成后即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并荣获了该届博览会“百花杯”金奖。在此,我想就这方砚的创作心得和体会来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
最初刚拿到这块砚料时,其坯形已成,这是一方比较普通的椭圆形规格坯。首先我看到坯体已被磨平的石面上膘色色彩丰富,且纹理变化多端,但整个基色调呈淡黄色,观之如千年陈宣般有古雅之气,比较适合刻古代题材作品。但遗憾的是石面上有两块形状各异的黑色,在黄膘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而且这两块黑色是和黄膘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无法将其铲掉。那怎么办呢?既无法去除,闲置在那里又明显是破坏画面的瑕疵。在多次对石头进行反复观察、思考和推敲之后,仍始终不得其法。又过了几天,当再次琢磨这块砚石时,忽然我眼前一亮:这两块黑色不正像是一正一侧的两个古代仕女发髻的形象吗?那就以古代仕女为主题吧!接着再往下看,一片不规则形态的浅绿色膘犹如一张张写意的荷叶,或半铺水面,或迎风摇曳。因我向来酷爱莲花,也读过一些与莲有关的古诗词,一瞬间,李白的《采莲曲》一下就浮现出来:“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于是,我决定以采莲图为主题进行创作。两块黑色化为两个坐在小船之上的仕女高耸的发髻,左边仕女侧头垂目,身边一小块绿膘巧刻为一个竹篮,里面盛满了刚采摘的莲花、莲蓬。右边仕女粉面微扬,手执团扇,服饰随风轻动,画面即刻鲜活。此时,我不禁由衷感叹:上天造物皆有缘由,原来这两个小黑块正是为此题材而生的!从构图上考虑,两个仕女一左一右,布局上太过平均,容易显得呆板。于是我在左边仕女旁又刻了一位少女,少女上方一块异形绿膘雕成少女手中轻举的一张荷叶,荷叶当伞,情趣顿生,即丰富了内容而又合乎情理。观此画面,似能听到采莲女在莲花荷叶间自由嬉戏,笑语吟吟……
因作品采用全景式构图,也因石材中所有石品均被巧妙利用,故没有考虑砚堂、砚池的位置,而是将其当做砚盖来进行创作。在配砚底时,我特意选取了一块有多个石眼的材质做底。砚底做好后,一个个石眼如夏日水中的片片新荷,观之有清凉之意,故名《清暑图》,并且和砚盖的《采莲图》上下呼应,珠联璧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砚在制作过程中,较注重格调和品味的把握。在刀法的运用上尽量刻出古雅的韵味和气息,对于苴却砚的创作来说,这点也尤为重要。此砚是继我的《江山多娇》砚荣获苴却砚史上首个“百花杯”金奖后,再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花杯” 金奖的砚台,无论是对我还是对苴却砚行业来说,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