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MR的绿原酸抗乳腺癌代谢标记物的研究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核磁共振法对小鼠乳腺癌血清代谢组学的研究,揭示绿原酸抗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和抗癌作用靶点.方法 以小鼠(Balb-c/EMT-6)乳腺癌为疾病模型,设立绿原酸治疗组(CHA,20mg/kg,qd)、多西他赛(DX,5mg/kg,qod)治疗阳性对照组、肿瘤模型组、空白组;小鼠血清去蛋白后,测定并采集各样品的核磁共振(NMR)谱,对比不同周期各组血清波谱特征的差异;采用PLS-DA模式识别分析,计算出各组波谱参数的统计学关系.结果 各个特征峰的归属分别为乳酸(δ1.32-1.36ppm)、丙氨酸(δ1.48ppm)、乙酸(δ1.92ppm)、缬氨酸(δ2.26ppm)、丙酮酸(δ2.38ppm)、柠檬酸(δ2.5~2.75ppm)、肌酸(δ3.05ppm)、胆碱(δ3.20~3.22ppm)、葡萄糖(δ3.75ppm); PLS-DA模式识别分析使各组参数得到有效区分;CHA组和DX组出现部分重叠,接近于空白组并区别于模型组,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这些现象呈现加强的趋势.经绿原酸治疗后,血清中胆碱、肌酸和柠檬酸等代谢组分与模型组相关代谢组分比较呈减小趋势(P>0.1),乳酸、丙氨酸、乙酸、和丙酮酸呈现较明显下降趋势(P≤0.1);随着治疗的深入,上述关联代谢组分的变化趋势随着抑瘤率的逐渐增加而得到加强.结论 小鼠乳腺癌血清中乳酸、丙氨酸、乙酸、肌酸、柠檬酸、胆碱、丙酮酸等代谢物的变化水平与肿瘤的生长密切相关,意味着经过深入验证后可成为表达肿瘤生长状态的生物标记物.根据乳酸、丙氨酸、乙酸、肌酸、柠檬酸、胆碱、丙酮酸等无氧糖酵解代谢物的变化,推测绿原酸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能量代谢途径发挥抗癌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获得可持续性的农业饲料作物产量,发展多样的能够将高产的生态稳定性相结合的饲料作物是非常必要的.保加利亚的多年生草原育种工作,已经有49年之久,尤其是在普列文的饲料
目的: 研究草棉花瓣提取物总黄酮(FGF)的毒性、抗炎免疫等方面的药效学,为研究和开发新疆的地方药用植物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白鼠足跖肿
通过简单的生物细胞模型,分析了电脉冲对细胞的作用机理.由J.C.Weaver提出的细胞等效电路模型,介绍了细胞膜电穿孔现象产生的前提条件.同时,还介绍了目前细胞膜电穿孔特性在
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分布于全世界的温带地区,在中国有广泛的用药基础,尤其对肝部感染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从地耳草中分到黄酮类化合物、间苯三酚衍生物和吡喃酮类等化学成分
本文将通常的运输问题(Ⅰ)推广到高维情形(Ⅱ),并给出了求其最优解的表上作业法.
目的 评价银杏叶制剂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MCI患者分为银杏叶制剂治疗组(观察组,65例)和盐酸多奈哌齐组(对照组,60例),治疗前
目的 评价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老年病人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65~ 80岁男性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和哌替啶组,每组30例.2组病人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静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在稳定血液透析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稳定血液透析患者一次性服用辛伐他汀20 mg,用药后不同时间采血,用HPLC-MS/MS测定辛伐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用于肺部感染患者药物治疗监测.方法 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25 mmol·L-1磷